营造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i900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要求的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 活力 动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51-01
  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教育;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一、有情感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植根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教学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
  1.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不但能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情感。
  2.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以情动请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如我在教《长城》一课时,先让学生说出祖国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学生们兴致很高。随即我热情洋溢的告诉他们,我亲眼看到许许多多的外国友人成群结队不远万里来到我们的长城上。站在长城上,会想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丰富的美感和民族自豪感充溢着我的心头,连我自己也感觉到语调是那样激动,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带着对长城的向往进入课文情景,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有生气
  著名的于蓝老师率先在教育界发出了这样的呼唤: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要达到这一境地,教师要勇于放手。
  1.书,让学生自己读
  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会、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2.问,让学生自己提
  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老师不要急于代答,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还应组织学生讨论。
  3.话,让学生自己说
  一节课的时间,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也只有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学生经过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有发展
  实践证明,适度的语言文字训练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情感的萌发均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一節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必须明确、适度、集中,既要体现教材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水平。教师要善于选择、取舍和重组。
  四、有创新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练点,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和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续写故事。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造性,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参考文献:
  [1]徐蔚玺.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7(09):109.
  [2]段捷.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新途径之我见[J].新课程(下旬),2014(1):94.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大致可以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者,正好与高中思政一贯倡导的公民教育是相默契的。所谓的政治认同:注重培养有政治立场的政治公民;理性精神:注重培养有思维性的智性公民;法制意识:注重培养有规则的守法公民;共同参与:注重培养有责任担当的负责公民。  【关键词】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理性精神 法制意识 公共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化和推广,各县级地区经济发展逐渐从传统的追求高效益、高增长转变为各项因素的协调平衡发展。本文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产业结构优化等几个方面制定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待能够为促进县级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县级经济 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3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学历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应用型学科在互联网条件下的课程建设,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路径,供教学实践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应用课程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25-01  1.互联网+教育应用课程的概念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中,传统教学思维方式正在被先进的互联网+教
期刊
【摘要】翻译生态学是21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翻译,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角,是沟通翻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34-02  一、引言  将生态学引入翻译研究方兴未艾,催生了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两门交叉学科。前者相关方面的文献综述已经很全面了,而翻译生态学
期刊
【摘要】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全员参与,分层施教,分层评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扬起自信的风帆,发挥其最大的潜能。  【关键词】个体差异 激发兴趣 分层施教  【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46-02  一、创新导课,激發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美国
期刊
【摘要】《庄子·外篇·知北游》有言:“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神”和“形”内外两部分组成的,整个生命活动应包括养神和养形。“养形”指的是养护身体,“养神”就是养护精神。  【关键词】养护 精神 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36-01  每个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43-02  【课例实录】  师:昨天老师推荐同学们把李白的《蜀道难》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放在一起来欣赏,刚刚大家看了视频,不妨稍作思考,简单谈谈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  生1:我从两部作品中都感受到了诗人和作曲家桀骜不驯的个性和磅礴的生命力,大开大合,气象万千。  生2:我发现二者都用到了夸张的手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50-02  课改的宗旨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而达到其宗旨、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把课堂真正意义上还给学生。因此所探究的是课堂上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的改变革新,定义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而我校正是基于此研究确定为“133生本课堂”下的三段六环节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信息化时代正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信息化的高效率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然而口语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十分直接和快捷便利的形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人交流中也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载体。从长远的自身发展考虑,无论是什么工作,什么阶段的人在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时候,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赢得自身的稳速发展。从教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是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曲折性和复杂性实属罕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教育改革现状,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然后从关系网络、考试竞争和区域差异等方面剖析了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路徑,指出教育改革要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以合理的利益回报为保证,以民主推进的方式为实施过程。  【关键词】教育改革 改革现状 制约改革的因素 改革路径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