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口腔黏膜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卫生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口腔黏膜病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3人。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授课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考核,对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78.78±10.38)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为(80.91±12.83)分。实验组考核结果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
其他文献
紧跟国家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政策,本校进行活页式教材开发,按理实一体化模式设计项目,每个项目严格参照职业岗位特点选取,以药检岗位工作过程为引导,以药典标准操作规程为评价指标,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并将课程思政融入教材,旨在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本调研报告围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展开,有针对性地研究高职医学院校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掌握高职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职业道德教育成效及存在问题,探索在医学生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
以传统医德教育为主题,系统挖掘中医护理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将其融入课堂授课中,突出中医药院校特色,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效果良好。
为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针对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重视度不足、理论脱离实践等问题,我院实施了医德教育改革:完善医德教育体系,建立医教协同机制;将医德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一体化,做到知行合一;加强医德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医学生的医德意识,并取得初步成效。
本研究根据护理专业老年护理课程标准与《老年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1”是基础、“X”是强化、补充和拓展的原则,重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基于整体护理理念,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教学团队,构建课程教学与考证培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旨在探索老年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培训与课程教学高效融合的方法与实施路径,为我校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通过胺基与双键官能团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锂(AMPSLi)接枝到聚乙烯亚胺(PEI)链上,对PEI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磺酸型单离子导体PEI-AMPSLi,再与聚丙烯腈(PAN)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纳米纤维膜吸收电解液后得到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经热交联处理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10.69 MPa的拉伸强度,其室温离子电导率为2.91 mS/cm,锂离子迁移数为0.89,电化学窗口为5.45(vs.Li/Li+)。在LiNi0.8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例,分析其存在的医药特色不鲜明、英语语言教学强度弱、实践环节较弱等问题和原因。基于赋能理论视角,创新课程体系。
探索以伟大抗疫精神为契机,建立热点话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机制,教育引导大学生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主编《医学检验基本技术与仪器设备》首部全国规划教材,率先在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该课程,使其形成一门独立的专业基础桥梁课程,完整、系统地介绍医学检验基本技术与仪器设备,可以突出医学检验技术主线,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为后期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化认同在医学院校班级档案建设中具有内驱作用,有助于培养班级成员在班级档案建设中的共同意识,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为班级档案建设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有助于班级成员个性和共性共进、丰富班级档案内容,有助于促进不同班级档案间的协调发展、推进校园文化互动和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