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某部位的动脉管壁局限性扩大的脑血管疾病,其破裂可致患者致残甚至死亡。正确及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进展,目前临床上采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创伤小、预后好、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特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由于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各不相同,动脉瘤破裂后血管痉挛等因素,使血管内栓塞术围术期内仍会发生较高并发症[1],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和血压的监测等,可使并发症减少,利于患者康复。我科2013年1月至12月成功完成动脉瘤栓塞术15例,随访6个月,均预后良好,现就动脉瘤栓塞术的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01~2013-12 本院住院的15例动脉瘤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28-73岁;未破裂12例,已破裂3例,有头痛者11例,动眼神经麻痹5例,恶心、呕吐3例。所有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瘤。
1.2 护理
1.2.1 全麻术后护理 全部患者均在全麻、经口气管插管下行栓塞术,术毕返回本科监护室复苏,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去枕平卧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心电、指脉氧、血压、呼吸变化,尤其是患者准备苏醒时,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血压的变化可引起脑灌注流量改变,从而诱发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痉挛[2]。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因人而异,一般1-3小时后清醒,做好撤机前的评估,用程序化撤机方法撤机拔管,并给予低流量吸氧,防止脑缺血、缺氧和脑水肿。6小时后床头抬高15~3O°,可给予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饮水,前4小时饮水800-1200ml,保证充足尿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尽量保持环境安静。
1.2.2 心理护理 因术后进入监护室,无亲人在身旁,卧床期间一切生活护理必须由他人协助,如进食、排泄、床上擦浴,使病人暴露了一些隐私,降低了尊严和自身的能力空间,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病人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常有恐惧、害怕紧张心理。要向病人耐心地解释,使其了解在监护室观察治疗的重要性及监护时间,让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1.2.3 病情观察与预防并发症的监护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改变,最初的6小时,每半小时记录一次。血压维持在100~ 110/60~ 70mmHg,给予尼莫同注射液持续静脉微量泵泵入0.6~2mg/h,或依据血压情况调整每小时入量,以防血压波动过大致血管痉挛或脑缺血、出血等,术后24h内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头痛、失语、短暂的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测量患者尿量,以便术中造影剂的及时排泄,避免发生肾脏的损害。动脉瘤破裂是栓塞术的严重并发症,多因颅内压波动、术中机械刺激、术后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改变引起[3],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神经损害症状,并观察意识、瞳孔,尤其应严密监测血压,预防颅内压明显增高诱发动脉瘤破裂出血。本组1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急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予床旁脑血管多谱勒监测血流速度发现为脑血管痉挛,经调整尼莫同注射液用量及镇静,症状好转。另外予下肢尤其是腓肠肌环状按摩,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二天常规行头颅CT检查有无出血。
1.2.4 穿刺部位的观察护理 常规穿刺点为右股动脉,术后3小时拔鞘后穿刺点用动脉止血器压迫6h,右下肢制动12小时,卧床24-48小时,穿刺侧用约束带保护性约束12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瘀斑及皮下血肿,触摸穿刺侧肢体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询问患者穿刺侧肢体有无麻木、疼痛;观察穿刺侧肢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加压包扎解除后,查看局部有无肿块及搏动感等。为患者行肢体被动按摩,促进穿刺侧肢体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在生命体征及病情稳定情况下,协助患者翻身,向穿刺側翻身6O°或向对侧翻身20-3O°,进行下肢的被动和主动活动,按摩腰背部等,减少强迫体位带来的躯体和心理的不适,增加术后舒适感。
1.2.5 用药护理 尼莫同注射液是一种高度选择性作用于脑组织的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由于脑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性神经损害。输注时使用避光注射器和专配输注器,持续静脉泵入,依据血压调速。注意观察有无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胸闷不适和血压下降、局部静脉发红、恶心等不良反应。本组4例出现血压下降,经减少用量仍有低血压,予停用,改口服尼莫地平30mg,每天3次;1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次日出现局部静脉炎,予生马铃薯片外敷后症状消失。注意药物问相互作用,避免与其他钙离子拮抗剂同时使用。
1.2.6 出院指导 患者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半年内避免参加剧烈活动及危险工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改善睡眠状态;严格遵医嘱服药,说明用药的重要性;控制高血压、告知病人避免再出血的诱发因素,高血压病病人特别注意气候的变化,规律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告知患者3~6个月来院复查DSA等。
2 结果
所有患者监护1-3天,顺利转出监护室,除1例患者术后6小时出现头痛,经床旁脑血管多谱勒检查显示脑血管痉挛,处理好转外,其余无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3-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一例发生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梗死等临床事件。
3 讨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措施。应用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死亡率以及致残率较低,是动脉瘤早期治疗的最佳方法[4]。手术完成只是患者治疗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术后的管理,术后的护理重点和难点是病情的观察、血压的管理,预防重要的并发症: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护士可利用护理手段干预一些可控因素,如血压、颅内压、安静环境、患者情绪,使其控制在预设定目标范围内,可保证脑的有效灌注压,因此,护士只有熟练掌握本病护理重点,才能够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指导患者做好出院自我管理,是提高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曾雪燕,曾满凤. 1 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多种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8(22):130-131
[2] 胡小萍,吴小兵,刘彩萍,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392-1394.
[3] 黎艳,杜芸,庞兰英,等.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3):1203—1204.
[4] 苟晓霞,张娅峰,杨瑾.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甘肃医药 2011,30[2]:119-12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01~2013-12 本院住院的15例动脉瘤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28-73岁;未破裂12例,已破裂3例,有头痛者11例,动眼神经麻痹5例,恶心、呕吐3例。所有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瘤。
1.2 护理
1.2.1 全麻术后护理 全部患者均在全麻、经口气管插管下行栓塞术,术毕返回本科监护室复苏,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去枕平卧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心电、指脉氧、血压、呼吸变化,尤其是患者准备苏醒时,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血压的变化可引起脑灌注流量改变,从而诱发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痉挛[2]。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因人而异,一般1-3小时后清醒,做好撤机前的评估,用程序化撤机方法撤机拔管,并给予低流量吸氧,防止脑缺血、缺氧和脑水肿。6小时后床头抬高15~3O°,可给予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饮水,前4小时饮水800-1200ml,保证充足尿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尽量保持环境安静。
1.2.2 心理护理 因术后进入监护室,无亲人在身旁,卧床期间一切生活护理必须由他人协助,如进食、排泄、床上擦浴,使病人暴露了一些隐私,降低了尊严和自身的能力空间,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病人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常有恐惧、害怕紧张心理。要向病人耐心地解释,使其了解在监护室观察治疗的重要性及监护时间,让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1.2.3 病情观察与预防并发症的监护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改变,最初的6小时,每半小时记录一次。血压维持在100~ 110/60~ 70mmHg,给予尼莫同注射液持续静脉微量泵泵入0.6~2mg/h,或依据血压情况调整每小时入量,以防血压波动过大致血管痉挛或脑缺血、出血等,术后24h内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头痛、失语、短暂的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测量患者尿量,以便术中造影剂的及时排泄,避免发生肾脏的损害。动脉瘤破裂是栓塞术的严重并发症,多因颅内压波动、术中机械刺激、术后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改变引起[3],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神经损害症状,并观察意识、瞳孔,尤其应严密监测血压,预防颅内压明显增高诱发动脉瘤破裂出血。本组1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急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予床旁脑血管多谱勒监测血流速度发现为脑血管痉挛,经调整尼莫同注射液用量及镇静,症状好转。另外予下肢尤其是腓肠肌环状按摩,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二天常规行头颅CT检查有无出血。
1.2.4 穿刺部位的观察护理 常规穿刺点为右股动脉,术后3小时拔鞘后穿刺点用动脉止血器压迫6h,右下肢制动12小时,卧床24-48小时,穿刺侧用约束带保护性约束12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瘀斑及皮下血肿,触摸穿刺侧肢体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询问患者穿刺侧肢体有无麻木、疼痛;观察穿刺侧肢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加压包扎解除后,查看局部有无肿块及搏动感等。为患者行肢体被动按摩,促进穿刺侧肢体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在生命体征及病情稳定情况下,协助患者翻身,向穿刺側翻身6O°或向对侧翻身20-3O°,进行下肢的被动和主动活动,按摩腰背部等,减少强迫体位带来的躯体和心理的不适,增加术后舒适感。
1.2.5 用药护理 尼莫同注射液是一种高度选择性作用于脑组织的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由于脑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性神经损害。输注时使用避光注射器和专配输注器,持续静脉泵入,依据血压调速。注意观察有无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胸闷不适和血压下降、局部静脉发红、恶心等不良反应。本组4例出现血压下降,经减少用量仍有低血压,予停用,改口服尼莫地平30mg,每天3次;1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次日出现局部静脉炎,予生马铃薯片外敷后症状消失。注意药物问相互作用,避免与其他钙离子拮抗剂同时使用。
1.2.6 出院指导 患者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半年内避免参加剧烈活动及危险工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改善睡眠状态;严格遵医嘱服药,说明用药的重要性;控制高血压、告知病人避免再出血的诱发因素,高血压病病人特别注意气候的变化,规律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告知患者3~6个月来院复查DSA等。
2 结果
所有患者监护1-3天,顺利转出监护室,除1例患者术后6小时出现头痛,经床旁脑血管多谱勒检查显示脑血管痉挛,处理好转外,其余无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3-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一例发生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梗死等临床事件。
3 讨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措施。应用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死亡率以及致残率较低,是动脉瘤早期治疗的最佳方法[4]。手术完成只是患者治疗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术后的管理,术后的护理重点和难点是病情的观察、血压的管理,预防重要的并发症: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护士可利用护理手段干预一些可控因素,如血压、颅内压、安静环境、患者情绪,使其控制在预设定目标范围内,可保证脑的有效灌注压,因此,护士只有熟练掌握本病护理重点,才能够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指导患者做好出院自我管理,是提高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曾雪燕,曾满凤. 1 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多种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8(22):130-131
[2] 胡小萍,吴小兵,刘彩萍,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392-1394.
[3] 黎艳,杜芸,庞兰英,等.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3):1203—1204.
[4] 苟晓霞,张娅峰,杨瑾.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甘肃医药 2011,30[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