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是有“心”人吗?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光慢慢地从一排排精美的日本原著小说上划过。《こころ》(心),なつめ そうせき(夏目漱石),我的内心一阵狂喜,哇,这是我思之已久的一本
  原著小说。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日本近代“国民大作家”,竖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他的长篇小说《心》就是代表作之一。后人对《心》的剖析也是够深刻的了:“对明治末期知识分子心灵的探索——试析夏目漱石的小说《心》”、“从夏目漱石《心》中的人物自杀现象透析日本人的生死观”等。而我思它,并非想再去做研究性的剖析,只是因为喜欢观察生活、观察人物百态的我,真想看看夏目漱石是怎样观察人“心”的。在大陆一直没能找到原著,今天偶拾,岂不让我惊喜万分。
  我毫不犹豫地轻轻取下书,悄悄地来到图书馆的一隅坐下。新北市12月湿润清爽的空气,最适合就这么静静地品味心仪的书了。
  实话说,在一开始的时候,对于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我一点也读不明白。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在那位老师身上那般讲究。在那位总是一副冷淡态度的老师身上,我也只能看到不断叠加的迷影。随着逐渐深入的阅读,作者对于老师的那份强烈的尊重之心,清清楚楚地印在了字里行间,可我只看见了一个抱有厌世观念的消极主义者。“我不相信任何人”,这是老师对作者的谈话;“在破坏他妻子的幸福之前,他就已经破坏了自己的一生”,这是作者对老师的评语。这些话语间透出的,是一种消极看待世人的
  昏暗感。
  可是,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种感觉自己竟然也不是不能接受。
  我常常觉得人其实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生物。没有勇气说出内心的不满、不会为自己只会盲目顺从指令、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自我满足的人,总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既有趣又很脆弱无力。人总是活在对自己有利的圈子里,一旦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发生,我们甚至可以马上翻脸。就像文中写到的那样,“人是可怕的,因为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他们可能会迅速变成可怕的反派角色”,的确,人类就是那样一种生物。你看,就连亲口说出这番道理的老师,不是也输给了自己的利益吗?就算他知道一步棋错了,是不会有悔棋的机会,可他終究还是败给了自己的私心,露出了人类最原始的性情,成为自己嘴里所说的反派角色。我仿佛能隐约看见老师的嘴角微微向上扯着,然后念念有词地说:“爱是一种罪恶。”
  想到这里,我不禁觉得心里一阵痒痒。像被猫爪不停搔弄般的,我的心被挠得生痒。我甚至开始询问自己,如果老师所经历的事情原封不动地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做。是选择自始至终地支持朋友的爱情,然后一个人在孤寂和嫉妒中死去,还是选择和老师一样满足自己的私心,然后在罪恶感的阴影中过完一生。在对号入座的思考过后,我认为自己会选择前者。做出这样的选择,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的高尚,只是因为对于没有如同老师那般的人生经历的自己来说,仅仅一次的放手不算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
  人的一生中,孤独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存在。相比起来,罪恶感存在的几率就要小很多,或者可以说,它通常存在于犯了错误后悔的人和犯罪者的心中。当然,我不是在说,犯了罪就永远是坏人并且永远得不到原谅,我只是想说,那种犯罪过后内心遭受谴责的心情,我一辈子不想去体味。
  在作品的最后,老师离开了人间,去了另一个世界。我不打算去感受作者对于这件事情的想法,也不愿去体会作者内心的百味陈杂,在那一瞬间,几个疑问同时浮上我心头。
  老师是一位内心饱受挫折的人。假设一个人过着和老师一样满是苦痛的生活却不选择自杀,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气?还有,在一旁不断地解读着老师的“心”的作者夏目漱石,又是否能够称得上一位有“心”人呢?
  我终是没有找到答案。
  不可否认,人的“心”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东西,这或许也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但是,比起做一个没有“心”的、空壳一般的人,我还是宁愿做一个会失误、会犯错、会生气、会吃醋嫉妒,能够体验人生百态的,充满人情味的有心人。
  后记
  读书,不一定需要读得通透,有时候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思绪,愿你在这则随笔中认识夏目漱石和他的《心》,也能在随笔中找到自己的“心”。
  2017年12月于新北市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尹秋词,(1997-),女,四川荥经人,本科,研究方向:日语。
其他文献
一  他们钓鱼的时候  从来不用鱼饵  只是把绑着鱼钩的线甩向鱼群  鱼钩刺进鱼背、鱼腹  就那样把鱼  硬生生地拉出水面  就像是在拉扯自己的灵魂  二  河里的水并不深  面对十几米宽的渔网  鱼儿无处可躲  我家祖上三代  不是地主 都是打鱼的  三  以前打魚是为了生计  现在是为了换个味儿  几十年了 河里的鱼也少了  说到这儿 大伯猛抽一口旱烟  试图拔出卡在喉咙的刺  四  八月的太
期刊
粗略看来,《变形记》似是只写了格里高尔异化为甲虫的荒诞故事。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格里高尔的躯体被异化成甲虫,这种异化只是“变形”在文本中的显性与表层叙述。而异化成甲虫正是格里高尔人性复归的开始,他的本我意识随着事态的演进逐渐萌芽、发展、成熟,最终成为他反抗异化世界的动力。这种潜藏于文字深处的人性复归,便是小说对“变形”内涵的第二种诠释。  在《变形记》里,一只甲虫兀兀地出现又寂寂地死去。  格里
期刊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18年则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40年。在这个巧妙的时间节点上回望,20年里,香港文化是怎样影响内地的?本文以香港Beyond乐队对当时内地年轻人(如今已成中年人)的影响为个案,通过分析内地Beyond粉丝对Beyond的想象与构建,结合“北进”现象对内地年轻人如何在20世纪80年代塑造自身文化认同进行探讨。  九七回归之后,在部分香港学者眼中,香港穿梭在“自大”“逞强
期刊
万物竞荣、生机勃勃且趣意盎然的自然呈现了无穷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然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并没珍惜给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源泉的自然。他们把人类的利益放在最高点,站在自然的对立面,随心所欲开发自然,肆意破坏和践踏自然,全然不计后果。当然也有目光远大、先知先觉的少数人,他们以孕育了一切生命的自然为核心,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这其中就有在树林里、星空下思索自然的拉尔夫·爱默生、在瓦尔登湖畔体验自然的亨利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学处于统一规范的裁决与检查中,而语言学研究的转向以及作者主体的消失,使得心学或心理学不再成为考察的对象。然而,重提心性诗学,是对文学多样性的一种复归,在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新趋势下,朱光潜《诗论》的“化西”为心性诗学存在的合法性提供了两方面的思维转换视角,即境界对“心灵”的替换,以及语言对“自我”的表现。  随着结构主义将文学关注的重心转移至语言问题之上,西方诗学研究的“元
期刊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有着2 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苏州,其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光彩夺目、熠熠生辉,让后人赞叹不已。历史文化纪录片《苏州史纪》用生动的影像、逼真的画面再现了这座古典与现代兼具的城市的“前世”,描绘了一幅形神兼备的城市肖像图,让了解苏州的人和对苏州陌生的人都有了全新的认识。《苏州史纪》是一部专门以电视影像记录苏州历史的专题文化纪录
期刊
无锡市新吴区长期以来坚持非遗文化“传习、培训、普及、交流、服务”五位一体的文化惠民工程,以传习为目的、培训为手段,带动各基层服务点和学校交流互动,积极推广普及,做到区域性全覆盖,繁荣了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了新吴区的吴文化传承弘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
期刊
西汉前期,统治者认真汲取秦亡教训,以黄老思想为治国理念,休养生息,使趋于崩溃的社会经济得以稳步恢复发展。其间,黄老思想并非一枝独秀,儒家思想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取代前者积聚力量。二者的盛衰兴替,充分展现了思想意识领域的复杂性。在政治、文学和社会生活等领域,西汉思想的复杂性  均有所体现。  一、西汉思想复杂性的政治体现  (一)君权和中央权力的加强  西汉成立之初基本沿用了秦朝的旧政治体制,与秦
期刊
魏正始年间,王弼的“贵无论”玄学标志着魏晋玄学的初步形成,关于魏晋玄学的研究可谓集诸名家之所长。透过对魏晋玄学思想的研究,本文探讨了魏晋玄学的深层思想内涵,分析了它所包容的文学和社会精神。  东汉末年到隋以前,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约有四百年的时间。其间产生的魏晋玄学就像历史上其他思潮一样,不仅是那个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同时深刻地影响了那个时代,即使是在今天,依然对当代思想史
期刊
中国原创音乐剧《金沙》具有鲜明的演唱艺术特征,其讲述了很多关于金沙遗址背后的故事。三千多年前,太阳神鸟的化身“金”、鱼的化身“小鱼”、乌木精灵“丑”以及丑的主人“沙”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古蜀金沙王朝中。可是,一场三星部落与金沙王朝的战争,破坏了美好的一切,“太阳神鸟金箔”被三星部落击碎,“金”“沙”“小鱼”“丑”从此天各一方,他们来世才能再相见。  音乐剧《金沙》虽以川蜀文化为背景,却跳出四川地方戲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