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美学与现实主义的冲突,从来就不会少。譬如当今某些人认为古典诗词无用,理由是“除了中文系,其他专业都没有诗词的用武之地”。当然还有另一种观点: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我,更为支持第二种观点。诗读百遍,也许并不能给一个人带来物质上的便利,但可以升华他的精神,提升他的内涵,塑造他的品性,而这些,比一些物质利益更为重要。
  确实,第一种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在理工化生这些热门专业里,很难找到诗词的一席之地。但是,一个人如果能在如此纷杂繁乱的现代社会中静下心读书,是十分难得的一件事。读诗,是一种自我修养、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很好的方式。怎样让诗词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呢?不要为了做题拿分考专业找工作而去背诗,也不要带有功利性地去背诗,而是要把思想放空,慢慢地、悠悠地、深深浅浅地斟酌一词一句,这才是读诗的最佳状态。
  读诗,能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诗是历史轻盈的笑颜,悠悠转转地传响了千年。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到“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再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过的每一首诗、每一阙词、每一句话,都能给予我们震撼的心灵体验。
  诗词,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的先祖留给我们最灿烂的文化瑰宝,是炎黄子孙的骄傲。透过诗词,我们结识了铮铮铁骨的文天祥、忠君报国的岳鹏举、心怀天下的杜子美、风流倜傥的李太白、才华横溢的李清照,豪放大气的苏东坡,温柔多情的李后主……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仍然活在我们心中。无他,皆因他们留下的,永不褪色的传承。透过诗词,我们穿越了时间的长河,看到了鲜衣怒马的少年在长安城街疾驰;看到了美目盼兮的妇人依依不舍送夫出征,看到了潇洒风流的才子手拎葫芦,腰上佩剑,摇摇晃晃走向“太白酒家”;看到了茅草庐中的瘦高个,紧锁眉头,忧国忧民;看到了年老体弱的文人仍在梦中杀敌报国;看到了一个瘦弱的身影倚在窗边遍数黄花;听到了那拍杆而起的的一声长啸……诗词能带给我们的人生体验,绝不止这些。
  多少的壮志终难酬,多少的真情被辜负,诗人无法,只好用他仅剩的武器,那根细弱的笔杆,记录下时代的弊病和深厚的情感。而那些曾经的烟柳繁华,曾经的世态炎凉,会和诗、和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个个传奇的故事一起,不断传承下去。子子孙孙,孙孙子子,中华文化就这样一代一代,纵横成了一条长河,并不断地向前奔腾而去,流过她浸润的每一寸土地,包容着她怀中的每一个子民。
  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义。这些深深浅浅的文字诞生于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具现于笔下,流传至今,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汉字,更是一个人或一代人的智慧。譬如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带给人们的是节俭与珍惜;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知人们的是实践的重要性;李商隐的“春蚕到此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弘扬的则是一种奉献精神;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传达给人的是坚强与淡定……更不必说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响彻大江南北;李白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让多少人带着自信“还复来”;杜甫的一声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又感动了多少颗忧国忧民的心;更有毛主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长征精神,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少而又少的几个字,便足以组合出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直擊时代核心。这,便是诗词的魅力所在。诗词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同样的,它也是理解一个时代的最好的载体。腹有诗书,读懂诗词,会让你成为一个有涵养、有素质的人,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顺理成章的,“气自华”也就很容易实现了。
  培根有句话说:“读诗使人灵秀。”而读诗能带来的益处不仅仅如此。即使是在社会现代化的今天,它也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青年一代多读诗,同样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带动一股尊重国学经典、热爱国学经典的社会风气。譬如当下正火的《中国诗词大会》,便成功地唤醒了人们心底对诗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赞赏。火的不仅仅是节目,也不仅仅是武亦姝这些“诗词少年”,而是诗词本身在人们心底所占的比重。可以想见,诗词绝不会被时代淘汰,相反,它会和时代一起继续前行。未来,必定会有属于“诗词少年”的一席之地。
  读诗,于很多人而言,大概是一种极为奢侈而又节俭的享受。奢侈是因为它的价值,而节俭则是指它的成本。看似互相矛盾的两个形容词,却恰恰都适合读诗这种方式。这种矛盾性同样是诗词的魅力所在。试想一下,仅仅是花上少量买书的钱,就能让你的灵魂升华一个境界,利弊对比如此明显,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理应如此。当你感到疲倦的时候,不妨捧一杯清茗,展一页书卷,来一次灵魂的时空旅行,在墨香沉淀中微笑着,坐拥清风明月。
其他文献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主要源于兴趣引领,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会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既要借助数学老师的榜样力量,还要发掘数学的内在力量,更要发挥情
要切实提高办学兴校的领导能力,必须强化机遇意识,科学定位培育优势,彰显特色,以人为本,人才强校,注重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推进制度创新.
经典文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历代传承下来的永恒的、神圣的具有独特价值追求的内容。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浮躁,难以沉淀,更不会专心致志完成一本经典作品的欣赏,而是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大量的习题训练和补课、兴趣班等占据了学生的时间,对经典文学较少涉猎,或者品读不深。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高中经典文学教学呢?  一、经典文学教学的问题及成因  1经典意识的缺乏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事物的接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被国内很多高校选用为古代汉语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影响广泛。经过几次修订和校订重排,这部教材日臻完善。然而,校订重排本第一册中仍存在疏误和一定的欠妥之处,下面笔者就略抒浅见。  一、注释有误  1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齐桓公伐楚》)(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1999,下同)  王力《古代汉语》注(以下简称“注”):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依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当前的班级区域游戏,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班额大、空间小。幼儿区域游戏空间不足;游戏材料种类单一,数量贫乏,无法满足高质量区域创设的需求;
作文是高中生语文学习中的重头戏,作文分数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文章的文采直接决定着语文成绩的好坏。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浓缩,将古诗词合理运用到写作中,能够为学生的文章融入一些古风的韵味,使读者眼前一亮。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运用古诗词构建全篇、扣题印证和叙事抒情,为学生的作文“锦上添花”。  一、构建全篇,诗情画意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运用强度,为自己
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显著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的问世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每个人的
自然拼读法(Phonics),作为一种认识英语单词的拼读形式,依据单词的构成和发音规律特征进行组合拼读,并能够在拼读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语感和思维,利于其在主动深入钻研的基础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学科特征,教师不仅要进行教情分析,还要进行学情调研,这样才能提升教材文本和学生生本的思维对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个体人格的形成,受生活、生长环境影响,也受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方面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李白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