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作文课的教学中、在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中,教师也应当多动脑,淡化学生的作文训练,加强习作的指导,注重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淡化作文 指导训练 真情实感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外显的行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以看出,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走进生活,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淡化作文,注重训练
让学生不畏惧写作,就要淡化作文概念,要尽量让学生不要感觉到在上作文课。可以依据学生特点,设计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内容,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的进行习作训练。例如,为了让学生进行场面描写,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围城一个圈,然后做“丢手绢”的游戏。边游戏边抓住机会问不同角色的学生感受,指导学生观察不同角度学生的表情及场面的变化。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的参与,没有写作的压力,只有游戏的快乐,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习作的能力。
二、生活着手,提高兴趣
作文中的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如果不留心,值得写的东西就会擦肩而过。这固然和学生的阅历有关,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训练。
(一)培养学生多读多思多观察多搜集的习惯
读书是是作文的基础,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及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只有自己站的高了,看得多了,退而求其次也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没有阅读就没有语言的积累。所以,要重视学生语言的感悟与积累,积累的内容可以来自于课内课外,可以是大家名著,也可以是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段,鼓励学生读到喜欢的句子要随时记录——记录语言,记录感受,做到读写结合。另外,生活也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因此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注重在生活中的搜集积累,例如到节假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搜集假日的由来,知道其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这样使学生在享受节日的同时,更能使其成为学生习作的素材来源。在生活中感受到世间美好的同时,也使学生获取表达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写作中要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背作文来应付考试,而是要让学生写出眼中所见,写出心中所感。例如,在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时,因为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接触到动物的机会是很少的,如果只是让学生按照教材中的要求来写的话,不只是枯燥,对学生来说更是相当的困难。因此,在习作前,教师能有意的安排学生有条件的可以饲养一个宠物,没条件的可以到有宠物的亲属家去接触喂养观察,体验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然后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样不仅作文真实感人,相信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有效引导,客观评价
学生的进步提高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的,这时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稚嫩的习作,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要抱着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去激励学生用笔去实现表达的欲望。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可以是教师点评,可以是佳作赏析,也可以是学生互评,但都应该依据学生的个性有不同的标准,以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如果通过我们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这也是我们教育生涯莫大的慰藉。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淡化作文 指导训练 真情实感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外显的行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以看出,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走进生活,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淡化作文,注重训练
让学生不畏惧写作,就要淡化作文概念,要尽量让学生不要感觉到在上作文课。可以依据学生特点,设计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内容,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的进行习作训练。例如,为了让学生进行场面描写,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围城一个圈,然后做“丢手绢”的游戏。边游戏边抓住机会问不同角色的学生感受,指导学生观察不同角度学生的表情及场面的变化。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的参与,没有写作的压力,只有游戏的快乐,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习作的能力。
二、生活着手,提高兴趣
作文中的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如果不留心,值得写的东西就会擦肩而过。这固然和学生的阅历有关,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训练。
(一)培养学生多读多思多观察多搜集的习惯
读书是是作文的基础,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及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只有自己站的高了,看得多了,退而求其次也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没有阅读就没有语言的积累。所以,要重视学生语言的感悟与积累,积累的内容可以来自于课内课外,可以是大家名著,也可以是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段,鼓励学生读到喜欢的句子要随时记录——记录语言,记录感受,做到读写结合。另外,生活也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因此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注重在生活中的搜集积累,例如到节假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搜集假日的由来,知道其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这样使学生在享受节日的同时,更能使其成为学生习作的素材来源。在生活中感受到世间美好的同时,也使学生获取表达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写作中要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背作文来应付考试,而是要让学生写出眼中所见,写出心中所感。例如,在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时,因为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接触到动物的机会是很少的,如果只是让学生按照教材中的要求来写的话,不只是枯燥,对学生来说更是相当的困难。因此,在习作前,教师能有意的安排学生有条件的可以饲养一个宠物,没条件的可以到有宠物的亲属家去接触喂养观察,体验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然后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样不仅作文真实感人,相信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有效引导,客观评价
学生的进步提高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的,这时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稚嫩的习作,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要抱着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去激励学生用笔去实现表达的欲望。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可以是教师点评,可以是佳作赏析,也可以是学生互评,但都应该依据学生的个性有不同的标准,以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如果通过我们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这也是我们教育生涯莫大的慰藉。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