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古诗词的意象意境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iefe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即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所谓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指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直接地说出,需要借助物来表现;“境”也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要由意所触发。换句话说,“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
  在近年来的古诗词阅读题中,关于意象、意境的考查是备受出题老师青睐的一种题型,因此,对此进行细致的讲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法简略】
  同学们要想準确把握住诗词的意象、意境,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准确捕捉意象
  一首诗词,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因此,作者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作者对意象进行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在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可以从“月落”后浓重的夜色、啼鸣的乌鸦、清冷的“霜满天”以及夜色中暗淡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等景物中,深切地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及诗人孤孑清寥的心情。
  二、熟悉传统意象
  翻开中国古典诗词这本大书,能看到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那么解读诗词就会容易很多。所以,同学们要想准确理解古诗词,就有必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抓取“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其人文意义。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写的皆是落寞单调的秋景,这种秋景,创设的是沉郁悲凉的意境,浸透的是羁旅断肠的情怀。
  可见,品鉴诗歌,第一步就是要找准意象,通过意象来明特征、悟内涵,从而感受、揭示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卜算子·松竹翠萝寒
  ◎[北宋]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这首宋词乃咏空谷幽兰之词,那为什么还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呢?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赠别二首(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
  
  
  
其他文献
<<<强记忆·夯实基础  1.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惶恐( ) 取缔( ) 镶嵌( )  一层翳( ) 骷髅( ) 愧怍( )  2.仔细看看下面的句子里有没有错别字,如果有,请改正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1)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慨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踏败的小屋。( )  (3)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
期刊
【就医作文】  这样很快乐  期末考试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让我有些彷徨和不安。抬头看看窗外,墨蓝色的天空,像是哪位仙人有意疏忽了,用墨水染透了苍穹。泼墨般的乌云笼罩着月亮和星星,让我看不到一丝光亮。①  我呆呆地望着墙上贴着的那些“可笑”的目标,和那些勉励自己的话,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这时,开门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回,转过头,我看到了妈妈那张略带微笑,眉间却极力掩饰忧虑的脸,②我的心底不禁涌起些
期刊
【文题亮相】  行走在世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有着爱或者被爱的经历,爱的味道是什么样的,估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说,爱是酸的,毕竟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得到回应;有人说,爱是甜的,它会让我们绽放出比蜜糖还甜美的笑容;有人说,爱是苦的,因为相爱的人总有一天会分离。  无论怎样,爱的味道都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间……  请以“爱的味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选,角度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  项是( )(2分)  A.投掷(zhì) 憎恶(zèng)  糟糕(zāo) 大庭(tīng)广众  B.震悚(sǒng) 取缔(dì)  肿胀(zhàng) 诗画舫(fǎng)  C.侮辱(wǔ) 晌午(xiàng)  镶嵌(qiàn) 一层翳(yì)  D.门框(kuāng) 愧怍(zuò)  惶恐(huáng) 小凹凼(
期刊
影片简介  阿甘是个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珍妮的话而开始“跑”。他就这样跑进了大学。大学毕业后,阿甘又应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里,他有了两个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长官邓·泰勒上尉。阿甘一直爱着珍妮,但珍妮却不爱他。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条的指引下,阿甘最终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为了纪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
期刊
一、知识积累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挚(zhì)痛 胸膛(chèng)  泛滥(làn) 白桦(huà)林  B.呻吟(yíng) 嗥(gāo)鸣  斑斓(lán) 怪诞(dàn)  C.山涧(jiàn) 亘(gèng)古  默契(qì) 田垄(lǒng)  D.丰饶(ráo) 污秽(huì)  耻辱(rǔ) 镐(gǎo)头  2
期刊
【就医作文】  那天,如果我没有遇见你  四季的变幻,白昼的交替①,门口那棵梧桐树下的背影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你教会我许多,陪伴我长大。那天,如果我没有遇见你,我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天地……  儿时,对着门口的那棵梧桐树,我总有无穷的乐趣,哪怕在树下拾起一片泛黄了的枯叶,也能玩上老半天②。那时的你还没有满头白发,总是喜欢拿着马扎坐在梧桐树下,一边吸烟,一边摇扇,那马扎十分破旧,仿佛打我出生起,它
期刊
【技法导入】  《文心雕龙·熔裁》有云:“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可见,文学作品的语句要尽量做到详略得当。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木兰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木兰诗》紧紧围绕木兰的形象着墨,有时“惜墨如金”,有时“泼墨如水”。如诗歌在写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时,仅用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六句来形容
期刊
成功不是三天打鱼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两天晒网中的半途而废和信誓旦旦的空洞口号。它应是平日里点滴的积累,是不断地延续。可见,勤奋反映在每时每刻中。  【成语令】  勤能补拙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释义]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造句]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补拙,所以只要勤勉不懈,谁都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  [近义]熟能生巧 勤学苦练  手不释卷  [出处
期刊
在叙述、描写类的文章中,一般都会涉及到人称。其中,第一人称以“我”的身份、口吻进行叙述和描写;第二人称以“你”的身份、口吻进行叙述和描写;第三人称则以第三个人的身份、口吻进行叙述和描写。在现代文阅读中,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行文的文章较为常见,而真正以第二人称行文的则极少。当然,每种人称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就以《土地的誓言》为例,品味文中富于变化的人称。  全文以“我”对土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