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在经济、文化融合上的加速与放宽,本土传统文化遭受的冲击与偏见越发明显,而文化始终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精神根本。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对祖国传统文化特色产生认同感、自豪感是极为重要的。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古民居建筑艺术是一项包含了工艺美术、文化信仰、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艺术载体。将古居民建筑艺术相关知识渗透在常规美术课程中,无疑是对学生美术文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能提升其精神修养,有助于学生建立文化认同感,增进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闽南传统民居;民间装饰艺术;美术课程;文化认同
一、闽南传统民居现状
1.闽之南,民之居
闽,为福建;闽南,以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地级市为主要地区。闽南文化基于因战乱中原地区人民迁徙随之传入的中原文化基础,融合了历史上泉州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厦门作为通商口岸之一等缘由输入的外国文化,历经多重的历史碰撞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是多方面的。其中,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功能性,并通过材料、工艺、造型、纹饰、色彩等反映了特定时代下经济与制度的社会性,人民的审美追求,精神崇拜的艺术性、人文性等属性。而民居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民俗习惯,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
2.时之变,传之难
当前,传统民居在结构、建材、人工等方面早已不符合实际生活需求。老宅命运的改变受到多方因素的催化,如城市化进程拆迁征地、户主个人需要将之翻新重建、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其被弃用等。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加速的背景下,受到新文化冲击的新生代审美趣味的影响,传统的文化模式与审美取向逐渐被遗忘与忽视,甚至被替代与无视。可见,大环境与个人思想意识均不利于老宅的保护,更不要说传承了。
3.乡之情,心之往
对于国家而言,文化是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民间美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是民众扎根当地生活而诞生的独特艺术,是民族精神信仰、社会人文的集中体现。传统民间美术形态或质朴夸张,或巧夺天工,其实都是对新生代固有视觉形象认知的一种补充,是促进学生欣赏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艺术作品的媒介,是提升审美包容度、尊重不同时代文化的精神导向。
二、当地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相关课程的现状
1.统一规划下现有的学习资源
目前,厦门市已经面向公办小学中、高学段开设“海西家园”这一地方文化课程。该课程以福建省为地理背景,讲授省内不同的地方文化,每周固定课时授课,并把该课程的实施纳入学校办学评估项目,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但该课程内容不全是传统文化内容,且闽南传统美术文化的内容更是屈指可数。
常规课堂之余,我市小学阶段的在校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前往相关文化场所参观,如前往我市文化艺术中心观看包括布袋戏、提线木偶戏、南音等充满闽南民俗底蕴的表演;前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厦门老院子”参观渔村文化、南洋文化和建筑文化等主题景点,多维度认识闽南文化。以上两处文化场所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尽可能全面、多感官、寓教于乐地感受闽南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教育部门已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与闽南文化接触的机会,但对其感官刺激远远不够频繁与持久。并且,上述课程全部跳过了小学低学段的学生,而这一学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观察力、学习模仿能力、想象力等非常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学生建立情感链接的重要时期。提升地方美术文化在学生心目中的“出镜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故土情怀。成年后所谓的“乡音”“乡味”“乡情”等,正是由孩童时期的环境熏陶扎根而成的,可见传统文化具有亲缘般的属性。
2.低学段学生学习闽南民居装饰艺术文化的难处
古建筑文化承载的情感太厚重,而体会这些情感需要一定的知识与阅历。加之建筑艺术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低学段学生在心智上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社会历练和视觉积累,与传统文化难以产生共鸣,在学习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依赖视觉具体形象,还未建立完善、复杂的逻辑思维,對抽象事物如时间观念、空间思维等更是理解有限。加上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审美不断更替,对于几十、几百年的传统审美,当代人未必能全盘接受,更不要说年幼的学生了。
三、“娱乐”在先,教学在后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老家伙”自己要先“动”起来。要想拉近和新生代的距离,教师不能原地坐等孩子们长大了再来讲解,更不能靠硬塞知识,而是要让古民居“主动”走进低学段学生,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如从闽南童谣入手,探寻根源,发掘课程。
1.了解文化,从“言”说起
对于低学段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驱使力占上风。首先,教师要梳理二年级两个学期相关课程顺序,不要急于让学生直接学习闽南传统民居知识,而是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先建立大环境代入感,投其所好,从“言、食、玩”三个方向切入,让古今的生活在对比中相连,最后再从“住”的方向来让学生感受古厝。
首先,教学“言”(方言)文化。语言是人类生活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现。闽南语有千年历史,保存许多古语发音,特别是闽南语童谣中传承了闽南传统节令、生活习惯、乡土小吃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闽南童谣,以感受闽南传统文化。例如,从经典的《天乌乌》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下雨、咸淡、爷爷、奶奶等词的发音,并延伸出叔叔、婶婶、酸、甜、苦、辣等相关词汇的学习,让会说的学生教不会说的学生如何发音,再跟着音乐齐唱,从而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有趣的互动。童谣《初一早》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字的发音,还可以让学生了解闽南地区从初一到十五每天的风俗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过年期间留心观察长辈的准备并尽量参与其中,用美术的形式如摄影、绘画等,记录下所见所感,引导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民俗活动。 2.融入生活,“食”之有趣
有些闽南童谣中出现的闽南传统民间小吃,已比较少见了。教师可以利用童谣中的插图让学生想象这些传统糕点的模样,并与现有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14课“做一道拿手‘菜’”时,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彩泥“复原”这些传统小吃,比比谁的小吃最“畅销”。对于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红龟粿的木质模具实物,笔者引导学生欣赏模具上雕刻的龟壳纹,用彩泥模拟红龟粿的翻模,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通过真实体验与模拟情景,加深学生对童谣中出现的本土民间生活形态的感知。又如,在四年级“吹塑纸版画”教学中,笔者继续向学生渗透传统小吃文化,指导学生利用吹塑纸刻制清明果模具的龟壳纹样。
3.感受传统,“玩”在课堂
例如,在“丰富多彩的玩具”一课中,除讲解中国传统民间玩具的美术特点外,笔者还带来了闽南的独特童玩让学生体验、感受闽南先民的日常生活和聪明才智。除了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会接触到的风筝、竹蜻蜓等,笔者还特别展示了一件独特的“陀螺”玩具:“风吹捻”。其本身是木荷这一植物的果实,成熟后裂开成五角星状的缺口,拧去柄,将其他树枝或小棒穿过中心,再利用其自然绽开的身形方可原地旋转,甚至可以两面轮流玩。加上植物果实受到季节限制,这一童玩格外珍贵。像这样取材于大自然的玩具与加工方式,学生看了特别新奇,纷纷上前观察木荷果的样子,自己也想做一个。小小的“风吹捻”体现了民间玩具质朴、纯净的特质,拉近了学生和老一辈生活方式的距离。又如,在“指偶剧院”一课中,笔者结合童谣的故事,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编创,甚至利用闽南传统小吃拟人化的方法自创情景剧,如《红龟粿阿公与菜头粿阿嬷》等,以在学生心中塑造传统文化的活泼印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方言、饮食、童玩的体验和感受,学生会逐渐走近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4.热爱传统,与“厝”结缘
在寒假到来之际,笔者建议家长带学生前往相关地区实地参观,并对闽南传统民居的外观和感兴趣的局部进行拍照记录,为第二学期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学生回到学校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旅游团”小游戏,让学生寻找和自己带来的照片内容不一样的同学,看看对方的照片是什么,相互交流感受,形成资源交换,弥补因地理、时间条件所限无法每一处都参观到的缺憾。此时,学生对闽南传统民居的外观、装饰纹样等都有了一个初步、笼统的视觉印象。
针对闽南传统民居的特征识别,笔者先带领学生复习了童谣插图中红砖厝的造型、色彩特点,然后让学生观看莲塘别墅、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等的解说视频,以体会闽南民居的外观特点,明确燕尾脊的形象特征与名称,以及通过对山墙外形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造型走势的山墙形态与闽南传统民居红砖厝的外墙是以朱红色为主的。最终,学生能够看图正确辨识出燕尾脊与山墙,并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辅以动作,描述出燕尾脊与山墙的走势。
学生普遍能发现闽南传统民居装饰图案题材丰富,如山墙上漂亮的装饰有花草、卷云、宝物等吉祥图案,并通过资料了解到这些图案有着丰富且吉祥的象征,如钱纹代表富裕、蝙蝠代表福气、花篮宝瓶象征平安等,并且这些图案是以对称的形式展现的。通过欣赏这些装饰,学生感受到古厝装饰纹样之丰富、工匠技艺之高超,以及古人因科技和文明不够发达而对大自然充满着崇敬与畏惧之情,而装饰就是当时人们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
结合故事,学生还了解到有的纹样取材于异国他乡,如莲塘别墅中东南亚人物形象的雕刻,侧面体现了屋主下南洋奋斗的经历,从而体会了闽南文化融合南洋文化的独特之处。
对于低学段学生而言,学习目标可设定为以视觉辨识、情感体验为主,知识输出以用自己的话口述为主,后续再结合“漂亮的花边”一课进一步对古厝中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赏析与应用,结合“家乡变了样”一课抒发对古厝的情怀。
总之,以“玩”代学,“娱乐”在先、知识藏在后的模式,可以从探索到发现、从无意识到有意知、从感知到认识,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建立对闽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概念,为学生在中、高学段深入探索闽南传统民居打下情感和意识基础。
四、收获与总结
传统民居属于本体不可再生资源,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种类非常丰富。这棵古树要想在新生代眼中保持生机盎然的样子,势必要吸收新的营养以发出新芽。
在常规课堂上,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思维格局,打造新型学习环境。上述的教学方法重在让学生以“自己身边事物”的心態来看待、接纳传统文化,结合低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放大美术课堂的视觉性与愉悦性,不做过多专业技术的学习要求,为学生在中、高学段开展更专业的赏析储备最基本的视觉印象与学习兴趣,避免其突兀地与课程结合。这样的过程,本身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与传承。
此外,由于常规课排课有限,教师还要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因此,相关专题知识渗透机会并不充裕,要靠教师巧妙寻找结合点来完成。为了在教学中更多地渗透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教师应保持对相关知识的持续学习,建立知识网络,从而在常规课上及时提取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渗透。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师要探索更有效、有针对性、走心的教学方式。一位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要集合校外力量多方共建,结合校内德育活动、主题班会、家长讲坛等形式,联手为学生打造更多元化的接触视角,建立更立体的学习环境。
归根结底,文化传统不只是文人雅士与专家学者才能懂的“老物件”,也不只是相关部门开发旅游的资源,还应是全民族、全社会人们共同的文化底蕴与思想责任。古人云:“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教师要让学生牢记这份乡音乡情,看得到自己民族的文化,在不断前进的时代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审美判断。这也是美术学科育人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我们要以史为鉴,取其精华,修正自身,创造更有民族文化自信的未来。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郑慧铭.闽南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林志杰,郑政.闽南建筑[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
张玮.幼儿园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刘燕.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关键词】闽南传统民居;民间装饰艺术;美术课程;文化认同
一、闽南传统民居现状
1.闽之南,民之居
闽,为福建;闽南,以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地级市为主要地区。闽南文化基于因战乱中原地区人民迁徙随之传入的中原文化基础,融合了历史上泉州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厦门作为通商口岸之一等缘由输入的外国文化,历经多重的历史碰撞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是多方面的。其中,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功能性,并通过材料、工艺、造型、纹饰、色彩等反映了特定时代下经济与制度的社会性,人民的审美追求,精神崇拜的艺术性、人文性等属性。而民居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民俗习惯,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
2.时之变,传之难
当前,传统民居在结构、建材、人工等方面早已不符合实际生活需求。老宅命运的改变受到多方因素的催化,如城市化进程拆迁征地、户主个人需要将之翻新重建、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其被弃用等。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加速的背景下,受到新文化冲击的新生代审美趣味的影响,传统的文化模式与审美取向逐渐被遗忘与忽视,甚至被替代与无视。可见,大环境与个人思想意识均不利于老宅的保护,更不要说传承了。
3.乡之情,心之往
对于国家而言,文化是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民间美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是民众扎根当地生活而诞生的独特艺术,是民族精神信仰、社会人文的集中体现。传统民间美术形态或质朴夸张,或巧夺天工,其实都是对新生代固有视觉形象认知的一种补充,是促进学生欣赏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艺术作品的媒介,是提升审美包容度、尊重不同时代文化的精神导向。
二、当地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相关课程的现状
1.统一规划下现有的学习资源
目前,厦门市已经面向公办小学中、高学段开设“海西家园”这一地方文化课程。该课程以福建省为地理背景,讲授省内不同的地方文化,每周固定课时授课,并把该课程的实施纳入学校办学评估项目,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但该课程内容不全是传统文化内容,且闽南传统美术文化的内容更是屈指可数。
常规课堂之余,我市小学阶段的在校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前往相关文化场所参观,如前往我市文化艺术中心观看包括布袋戏、提线木偶戏、南音等充满闽南民俗底蕴的表演;前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厦门老院子”参观渔村文化、南洋文化和建筑文化等主题景点,多维度认识闽南文化。以上两处文化场所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尽可能全面、多感官、寓教于乐地感受闽南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教育部门已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与闽南文化接触的机会,但对其感官刺激远远不够频繁与持久。并且,上述课程全部跳过了小学低学段的学生,而这一学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观察力、学习模仿能力、想象力等非常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学生建立情感链接的重要时期。提升地方美术文化在学生心目中的“出镜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故土情怀。成年后所谓的“乡音”“乡味”“乡情”等,正是由孩童时期的环境熏陶扎根而成的,可见传统文化具有亲缘般的属性。
2.低学段学生学习闽南民居装饰艺术文化的难处
古建筑文化承载的情感太厚重,而体会这些情感需要一定的知识与阅历。加之建筑艺术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低学段学生在心智上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社会历练和视觉积累,与传统文化难以产生共鸣,在学习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依赖视觉具体形象,还未建立完善、复杂的逻辑思维,對抽象事物如时间观念、空间思维等更是理解有限。加上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审美不断更替,对于几十、几百年的传统审美,当代人未必能全盘接受,更不要说年幼的学生了。
三、“娱乐”在先,教学在后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老家伙”自己要先“动”起来。要想拉近和新生代的距离,教师不能原地坐等孩子们长大了再来讲解,更不能靠硬塞知识,而是要让古民居“主动”走进低学段学生,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如从闽南童谣入手,探寻根源,发掘课程。
1.了解文化,从“言”说起
对于低学段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驱使力占上风。首先,教师要梳理二年级两个学期相关课程顺序,不要急于让学生直接学习闽南传统民居知识,而是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先建立大环境代入感,投其所好,从“言、食、玩”三个方向切入,让古今的生活在对比中相连,最后再从“住”的方向来让学生感受古厝。
首先,教学“言”(方言)文化。语言是人类生活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现。闽南语有千年历史,保存许多古语发音,特别是闽南语童谣中传承了闽南传统节令、生活习惯、乡土小吃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闽南童谣,以感受闽南传统文化。例如,从经典的《天乌乌》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下雨、咸淡、爷爷、奶奶等词的发音,并延伸出叔叔、婶婶、酸、甜、苦、辣等相关词汇的学习,让会说的学生教不会说的学生如何发音,再跟着音乐齐唱,从而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有趣的互动。童谣《初一早》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字的发音,还可以让学生了解闽南地区从初一到十五每天的风俗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过年期间留心观察长辈的准备并尽量参与其中,用美术的形式如摄影、绘画等,记录下所见所感,引导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民俗活动。 2.融入生活,“食”之有趣
有些闽南童谣中出现的闽南传统民间小吃,已比较少见了。教师可以利用童谣中的插图让学生想象这些传统糕点的模样,并与现有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14课“做一道拿手‘菜’”时,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彩泥“复原”这些传统小吃,比比谁的小吃最“畅销”。对于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红龟粿的木质模具实物,笔者引导学生欣赏模具上雕刻的龟壳纹,用彩泥模拟红龟粿的翻模,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通过真实体验与模拟情景,加深学生对童谣中出现的本土民间生活形态的感知。又如,在四年级“吹塑纸版画”教学中,笔者继续向学生渗透传统小吃文化,指导学生利用吹塑纸刻制清明果模具的龟壳纹样。
3.感受传统,“玩”在课堂
例如,在“丰富多彩的玩具”一课中,除讲解中国传统民间玩具的美术特点外,笔者还带来了闽南的独特童玩让学生体验、感受闽南先民的日常生活和聪明才智。除了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会接触到的风筝、竹蜻蜓等,笔者还特别展示了一件独特的“陀螺”玩具:“风吹捻”。其本身是木荷这一植物的果实,成熟后裂开成五角星状的缺口,拧去柄,将其他树枝或小棒穿过中心,再利用其自然绽开的身形方可原地旋转,甚至可以两面轮流玩。加上植物果实受到季节限制,这一童玩格外珍贵。像这样取材于大自然的玩具与加工方式,学生看了特别新奇,纷纷上前观察木荷果的样子,自己也想做一个。小小的“风吹捻”体现了民间玩具质朴、纯净的特质,拉近了学生和老一辈生活方式的距离。又如,在“指偶剧院”一课中,笔者结合童谣的故事,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编创,甚至利用闽南传统小吃拟人化的方法自创情景剧,如《红龟粿阿公与菜头粿阿嬷》等,以在学生心中塑造传统文化的活泼印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方言、饮食、童玩的体验和感受,学生会逐渐走近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4.热爱传统,与“厝”结缘
在寒假到来之际,笔者建议家长带学生前往相关地区实地参观,并对闽南传统民居的外观和感兴趣的局部进行拍照记录,为第二学期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学生回到学校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旅游团”小游戏,让学生寻找和自己带来的照片内容不一样的同学,看看对方的照片是什么,相互交流感受,形成资源交换,弥补因地理、时间条件所限无法每一处都参观到的缺憾。此时,学生对闽南传统民居的外观、装饰纹样等都有了一个初步、笼统的视觉印象。
针对闽南传统民居的特征识别,笔者先带领学生复习了童谣插图中红砖厝的造型、色彩特点,然后让学生观看莲塘别墅、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等的解说视频,以体会闽南民居的外观特点,明确燕尾脊的形象特征与名称,以及通过对山墙外形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造型走势的山墙形态与闽南传统民居红砖厝的外墙是以朱红色为主的。最终,学生能够看图正确辨识出燕尾脊与山墙,并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辅以动作,描述出燕尾脊与山墙的走势。
学生普遍能发现闽南传统民居装饰图案题材丰富,如山墙上漂亮的装饰有花草、卷云、宝物等吉祥图案,并通过资料了解到这些图案有着丰富且吉祥的象征,如钱纹代表富裕、蝙蝠代表福气、花篮宝瓶象征平安等,并且这些图案是以对称的形式展现的。通过欣赏这些装饰,学生感受到古厝装饰纹样之丰富、工匠技艺之高超,以及古人因科技和文明不够发达而对大自然充满着崇敬与畏惧之情,而装饰就是当时人们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
结合故事,学生还了解到有的纹样取材于异国他乡,如莲塘别墅中东南亚人物形象的雕刻,侧面体现了屋主下南洋奋斗的经历,从而体会了闽南文化融合南洋文化的独特之处。
对于低学段学生而言,学习目标可设定为以视觉辨识、情感体验为主,知识输出以用自己的话口述为主,后续再结合“漂亮的花边”一课进一步对古厝中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赏析与应用,结合“家乡变了样”一课抒发对古厝的情怀。
总之,以“玩”代学,“娱乐”在先、知识藏在后的模式,可以从探索到发现、从无意识到有意知、从感知到认识,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建立对闽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概念,为学生在中、高学段深入探索闽南传统民居打下情感和意识基础。
四、收获与总结
传统民居属于本体不可再生资源,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种类非常丰富。这棵古树要想在新生代眼中保持生机盎然的样子,势必要吸收新的营养以发出新芽。
在常规课堂上,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思维格局,打造新型学习环境。上述的教学方法重在让学生以“自己身边事物”的心態来看待、接纳传统文化,结合低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放大美术课堂的视觉性与愉悦性,不做过多专业技术的学习要求,为学生在中、高学段开展更专业的赏析储备最基本的视觉印象与学习兴趣,避免其突兀地与课程结合。这样的过程,本身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与传承。
此外,由于常规课排课有限,教师还要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因此,相关专题知识渗透机会并不充裕,要靠教师巧妙寻找结合点来完成。为了在教学中更多地渗透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教师应保持对相关知识的持续学习,建立知识网络,从而在常规课上及时提取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渗透。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师要探索更有效、有针对性、走心的教学方式。一位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要集合校外力量多方共建,结合校内德育活动、主题班会、家长讲坛等形式,联手为学生打造更多元化的接触视角,建立更立体的学习环境。
归根结底,文化传统不只是文人雅士与专家学者才能懂的“老物件”,也不只是相关部门开发旅游的资源,还应是全民族、全社会人们共同的文化底蕴与思想责任。古人云:“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教师要让学生牢记这份乡音乡情,看得到自己民族的文化,在不断前进的时代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审美判断。这也是美术学科育人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我们要以史为鉴,取其精华,修正自身,创造更有民族文化自信的未来。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郑慧铭.闽南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林志杰,郑政.闽南建筑[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
张玮.幼儿园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刘燕.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