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一直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普遍觉得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事实上,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它的专业性,这是课程难度之所在。但是,任何学科知识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要么来自生活要么来自自然,但总是来自于人的经验事实,物理知识更是如此。所以,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如果单纯从知识性上去进行教学,难免让学生觉得物理知识及其方法难度大,难掌握,因此,必须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灵活地运用于日常的物理教学之中,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领会知识,掌握方法,懂得运用。
  首先,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巧妙、贴切地设计到物理教学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知道,初中开始物理教学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已经了解到物理就是讨论力、电、物质、空间、能量、时间等问题的学科,那么这些对象恰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存在的事实。如果将这些物理现象纳入到课堂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具有积极效果的。比如,男生一般都喜歡动手,初中学习电路、电流等相关知识的时候,已经让学生领略了物理知识对于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的实用性。那么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也同样如此。比如关于合力的问题,随便举一个拉车上斜坡的例子,学生就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合力的相关问题,然后再用抽象的图示进行表示和讨论,那么学生自然能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启示,同时增强兴趣。学习一定是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将好奇心、积极性和持久的求知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高中物理教材已经在多次的改革中逐渐从以前的纯知识传授转向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这一转变也预示着教育改革更加切近应用的方向,以此来改变从前教学与实践脱离较大、学生兴趣不高的状况。这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指导方向,必须以教材为第一材料,有效地结合现实的物理现象进行教学实践。
  其次,物理现象可以在教学中将深奥抽象的物理知识化繁为简,达到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和帮助学生理解的效果。物理是现代科学之支柱,内容丰富复杂,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高中物理知识包罗万象,很多知识仅仅从概念、原理到计算等理论的讲解,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因此,根据知识揭示的物理现象,结合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典型的物理现象进行课堂教学,则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关于重力的理论,通常认为是来自地球引力,所以苹果才会往下掉,人才能稳稳当当地行走在大地上。如果没有地心引力,我们的重力有了变化,即通常说的失重,人就像棉花一样地漂浮在空中。学生要理解这种区别,他们很难去切实体验,但是老师可以将我们的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的生活场景通过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看到宇航员的那种失重状态,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再如,关于弹力的知识,我们通常就采用橡皮筋的拉升来给学生做示范。这就是典型的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知识讲解的方法。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于老师能否将知识化繁为简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从方法上给予积极的、合适的指导,以便学生能运用相关物理知识认识、解释物理现象,同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相关的思考和研究。所以,充分考虑将物理现象引入到教学中,这样能够把抽象的、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形象地、恰当地、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实现将知识向现象和运用的转化。这个过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所以利用好物理现象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提升物理教学的关键。
  再次,物理现象的实验式呈现,有助于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探究学习的精神有机结合,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和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实验中呈现物理现象,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领会物理科学的关键。因此,如何通过实验准确地、生动地呈现物理现象,并通过恰到好处的知识讲解和概括帮助学生从物理实验中提升学习兴趣,增强探究学习的动力,这是将物理现象融入到教学中所能获得的实际效果。比如,初中物理中关于火焰是外焰温度最高的问题,用一个小小的实验就能给学生证明,由此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再如关于向心力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做一个小球沿着斜槽轨道做圆弧运动的实验,让学生比较过山车的现象,激发学生去探究向心力的现象表现和内在知识。
  实验在教学中的妙用,是老师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的不二法门,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物理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做物理实验,以呈现物理现象,帮助自身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很多物理实验都可以自己做,在老师的指导下,注重方法的正确性和实验的安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素质,能够有效地给予学生针对性的知识和方法训练。而实验就是物理现象呈现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动手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最后,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将物理现象纳入到物理教学中一定要与相关知识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将物理现象纳入到教学中是为了更好地辅助物理课程的传授、知识的讲解、方法的实践,因此,只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物理现象才能达到这个辅助效果。严格地筛选物理现象,本着一种客观的、认真的、严谨的态度,才能在备课中准备好恰当的物理现象,并将其以问题、实验、现象展示等合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第二,有很多物理现象可以直接让学生从生动的形象转化为抽象的图示、公式、定理等物理知识及其表现形式,这是帮助学生提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关键。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以帮助学生通过相关的物理现象建立起物理的知识模型、理解相关知识。第三,在物理现象的相关实验中一定要注意操作程序及其安全性。很多物理实验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有些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不论安全或是危险,实验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体现实验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方法、遵守程序这是基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的科学素养,才能让他们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获得实质的进步。
  高中物理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程。物理老师应该充分掌握教材内容,认真研究讲授方式,精炼地补充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在老师的讲授中可以更为轻松地获得知识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体现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因此,将物理现象有机地融入教学,这是一项非常有必要做好的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学生理科知识的基础,而在学生从小学升初中后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中小学数学知识脱节现象,即使在小学中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到初中后也往往跟不上数学课程的进度,导致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一些中学教师只是客观的认为这些学生没有在小学打好数学知识的基础,其实,小学生经过六年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逐渐适应了数学的这种思维方法,而升入初中后,数学知识有一个跨越阶段,这一“阶梯”使学
小麦化感作用是利用小麦活体或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次生代谢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生物产生作用,它能克服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抑制杂草控制病害的潜力。本文对小
摘要: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如何让学生从体验中走进语文新课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思考:  一、重视个性评价导向,让学生敢于主动体验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
党的十六大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摒弃国有资产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在管理实践中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目标管理
摘要:当前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速度减慢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相比较而言,老课程标准对学生计算的能力提了很多要求,如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等,而新版的课程标准却提得比较少,但是这仍不能
社会主义医疗事业的基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要求,保障人民健康。卫生事业(包括医院)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同时又是投资性事业(健康投资),不是以盈
摘 要: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为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据素质教育目标,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框架,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应做认真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教师;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6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
随着网络APP平台的发展,网络贷款软件增多,校园贷"作为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多起网贷学生无力偿还借贷发生多起校园悲剧,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目前网贷网市场混乱,相
当前,小学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好管理,不能骂,更不能打。只能倡导哄着他们进行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的确,相对过去的“严教”模式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在进行赏识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成长,只有充分的认识了赏识教育的本质,才能让赏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要把握赏识教育限度,不要让学生变成骄傲的
英语纵向单项技能课型就是以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按照听说读写的纵向走向推进教学,教学的程序按照任务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知识重现进行.这是一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