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思想”而精彩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ngy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是历史与社会课堂的灵魂,所谓历史与社会“思想型”课堂,正具有让鲜活的社会和历史知识引发思想交融、心灵共鸣的功能,从而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一、 切入生活资源,有效激活思想之泉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脱离生活的知识是死知识,没有生活的课堂是死课堂。所以,我们要把现实生活这股思想之泉引入社会与历史课堂,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本质,感悟历史真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 利用社会时政热点,涵养理性思维
  时代性是历史与社会课的基本特征之一,理论联系实际是它的生命力所在;体现这一特征,把课本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有机结合起来,是本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
  【案例1】
  在教学“珍爱生命”主题时,笔者引入日本大地震这一时事热点,并结合日本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讨论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
  (二) 结合现实生活体验,增强感悟能力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接触身边的生活事例,不仅能拉近历史与现实、问题与知识的距离,有效掌握相关知识,还能让学生汲取生活经验和历史教训,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积淀思维,升华思想,加强历史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案例2】
  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教学中。新课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搜集一些有关环境主题的照片。学生搜集反差强烈的两组图片(美丽的城乡建设和污染严重的环境)一呈现在课堂,便引起了全体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看到了政府开始重视对污染的治理和加大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力度;也看到了企业为追求利润对环境的破坏,感受到了污染后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污染治理的困难。继而引发了学生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解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等一系列思考:为什么环境破坏了才知道要保护环境?到底是经济发展重要还是环境保护重要?是要先发展经济,等经济发展了再去治理污染,还是宁可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护好环境?……
  学生谈的这些问题无法在课堂上解决,甚至有些观点未必贴切,但关键是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能力得到了提高,为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 挖掘情感资源,有效夯实思想之基
  传统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往往实施公式化、纯知识性的教学模式,使有血有肉的社会和历史知识变得僵化破碎、情感缺失,无法引发学生心灵的火花和思维的共鸣。事实证明,历史与社会课堂是建立在学生情感聚焦基础上的,只有情感得到激扬,才能升华思想层次。
  (一) 运用情感素材,引发思想共鸣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情感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如音像、图片、文字等,用这些素材导入新课,可以营造课堂的情感氛围。
  【案例3】
  教学“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时,考虑到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的残酷性没有直接的认识,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笔者就设计了一堂导言课“感受战争,呼唤和平”,选择了当代战争与冲突地区幸存儿童的图片,配上相关音乐制成Flash动画向学生展示。看到同龄人的悲惨生活,很多学生流泪了。笔者因情而导,问学生造成同龄人悲惨生活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战争!”然后再引出相关问题,诸如“人类为什么还会选择战争”“我们应如何看待战争”等问题水到渠成。
  教学运用情感素材,引发了学生思想的共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初步形成了“追求和平高尚,制造战争丑陋”的意识。
  (二) 运用典型人物,点燃思想火花
  初中生思想尚未成熟,亟须认同效法的对象。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以历史和当代名人为典范,让学生寻找自己内心最崇敬、最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有助于他们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案例4】
  在“追求真善美——认识人生的意义”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一些典型人物及其事迹:介绍牛顿坎坷的命运,并通过其人生履历的解析,揭示其执着、谦虚好学、勇于探索、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等;介绍爱因斯坦孩提时代的学习状况和成长过程,引导学生亲近这些巨人之后的生活与追求、思想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等精神内涵。
  运用典型人物,使学生的思想火花初步点燃,内心经历感化与洗礼,从而产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使典型人物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深入感悟他们的精神世界,运用时要对情节作一些合理的补充,以增添教学的生动性,促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 拓展教学手段,有效提升思想品质
  (一) 创设问题情境,让思想在“情境叠加”中递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自己产生“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心理需要时,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因此,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案例5】
  在九年级复习课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探究、提升能力。材料一:有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资料;材料二:温家宝的有关“节能减排”的讲话。设置问题:①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些全球性问题?“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注‘世界气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②发展“低碳经济”关键要依靠什么?请你从资源和环境角度分析它有哪些积极意义。③材料二表明中国在上述问题上坚持怎样的态度?④为了实现材料二的减排目标,政府、企业、个人应该怎么做?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激发兴趣、产生灵感,进而得出独到的见解。因此,在“思想型”课堂中,教师要不断优化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多渠道、多视角、多层面地观察和认识历史与社会现象,揭示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或本质。
  (二) 补充具象细节,让思想在“见微知著”中丰富
  社会也好,历史也罢,都是具体动态的,对社会现象和历史的复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要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在讲述事件和人物时提供鲜活、生动的具象细节,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活化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案例6】
  笔者在讲述“《马关条约》签订”时,加入了谈判时的一个细节。当伊藤博文提出一个月内交割台湾时,李鸿章说:“贵国何必这么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说:“尚未下咽,饥甚!”这一问一答,活现了二人的嘴脸,典型地表现出谈判双方的地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弱国无外交”的历史哲理。
  细节是形象的,可以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历史和社会知识。细节还具有启发性,可以引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 增添史图资料,让思想在“场景”中考量
  史料教学是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主题,也是学生思想养育的重要源泉。史料或史图不仅能再现社会和历史的本来面貌,还有利于消除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空洞说教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培养观察、分析、比较、验证等能力和“坚定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案例7】
  在教学“秦的一统”时,笔者的教学流程及教学“主题”安排如下:
  问题设计 对秦统一的感受→统一六国的原因分析→哪些方面巩固统一?
  选取图片 兵马俑图→灭六国图→行政图、统一文字与货币图、长城图等。
  主题结构 感受秦统一的威武场面→秦统一的原因→秦巩固统一的举措。
  充分运用史料图片,深入挖掘图片的信息内涵,加强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实效性,既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加强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对三维目标的达成有很大的作用。
  (四) 激励课堂质疑,让思想在“问题意识”中涵养
  质疑能力是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形成学生“思想“的必备条件。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鼓励学生不唯教材、不唯老师,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怀疑、批判,带着质疑精神来讨论历史与社会现象,通过自主学习拥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
  【案例8】
  教学“如画的梯田”一课,笔者在介绍完元阳梯田的地理位置以及哈尼族人在哀牢山区的农业生活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大胆质疑。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问题,然后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解答:①既然当地的主要作物是水稻,那么山顶上稻田的水是怎么引上去的?②在这么陡峭的梯田上,人们怎么运送稻谷呢?③梯田的堤坝被水冲垮了怎么办?④既然哀牢山区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雨量充沛,这么多的稻谷如何晾晒?⑤在遍地梯田的山区,哈尼族人怎么和外界沟通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善于思考的表现。为了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表意见的天地,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大胆质疑、大胆求异的创新精神。
  (五) 优化作业训练,让思想在“多维思考”中凝练
  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作为支撑的,而作业训练是一种重要、有效的基础性条件。教师要不断优化历史与社会作业的综合化设计,以利于学生在作业训练中实现知识的巩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有效的思维方式。
  【案例9】
  复习“中国屈辱史、探索史”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组综合训练和强化学生历史能力和历史思想的试题。
  训练一
  提供材料一: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宁波等城市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中国日渐衰落。
  提供材料二:1978~2008年是中国“大转变、大开放、大跨越”的30年,是中国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变化最大的30年。中国日渐崛起。
  要求回答:①从经济、政治角度分析近代中国“日渐衰落”、当代中国“日渐崛起”的原因;②“被迫开放”和“大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有何不同影响?
  训练二
  提供材料:“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语)”。
  要求回答:①材料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该运动有何积极的意义?②“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谁?其中“贼”是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③材料中创立民国的目的是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优化作业训练,不仅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更是提升学生社会和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拓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思想型的课堂呼唤“思想型”的作业,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他文献
安吉县昆铜中学坐落在安吉县一个偏僻的山村,与其他农村学校一样,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水平相对不高。但近年来,这所默默无闻的农村中学却热闹了起来,几乎每周都有来自省内外的教育局、教研室、学校参观团前来观摩、交流。《教育信息报》、湖州电视台、《湖州晚报》、安吉电视台、《今日安吉》等媒体也多次对昆铜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报导。原因是两年来,这里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即学校提出了“8分钟课堂”的举措:一堂
期刊
教育生产关系严重阻碍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学”与“教”的关系严重扭曲、错位,学生成为学习的客体与知识的容器,其主体性、独立性严重缺失;“教”与“育”疏离甚至背离,作为“教育”辅助形式的“教学”,其工具性价值膨胀,甚或成为非教育的力量,教学被严重异化;学校的“发展”与“目的”分离,难以培养创新人才;违背规律、背弃理性、无视主体的现象大量存在……面对“人非目的”的课堂,我们不得不追问,教育之于人的成长意
期刊
高三后阶段复习的重点,一般来说,一是要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把握好后阶段复习的方向和重点;二是要研究学生,把握好后阶段复习的难度,抓住能力的增长点;三是要抓好规范和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应试能力.本文从能力增长的角度谈谈高三物理后阶段复习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我们知道,高三物理后阶段的复习不能是单纯的知识复习,而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方法的提炼和能力的培养上.以知识通过方法转化为能力,这才是更有效的
期刊
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的题型和分值十分稳定,由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综合题)两部分构成,满分100分。从近三年的考生答题情况看,地理综合题看似“普通”,但得分情况却很不乐观,难度系数均低于0.5,成为考生失分的“重灾区”之一。为此,如何提高地理综合题的得分率已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一个研究课题、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本文通过对高考地理综合题设计的价值
期刊
在区域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听了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关于“区域的故事”的两堂公开课,感觉是同“株”异“葩”,各有千秋,让人听后有所回味和思考。杨春燕、方露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都重探究,却又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 好马配新鞍,凸显学生主体  杨老师采用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如下:  1. 课堂教学开始前预先发下从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有历史文献、写景散文、歌词等不同内容。  2.
期刊
【名师档案】戴加平,男,1957年出生,浙江嘉兴人。嘉兴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浙江省历史特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和传递人文精神上的历史教学研究。创立了“高中教师学科群体专业成长范式”,带出了一个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团队;形成了人格塑造型的“以史导论”教学模式,对达成高中历史教育的目标产生了积极作用。曾任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业指导委员会历史专家组成员,为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做
期刊
武义县王宅小学坐落于风景优美、素有武义“中原”大粮仓之称的王宅镇上,地处素有“耕读世家”之称的俞源古镇与尊崇“养生之道”的寿仙谷古村的环抱之中。校园内又有“青草殿”的传说。相传清乾隆年间,松阳有一宋姓的大户人家,去金华府办完事回家,经过此地,在路边卸下行李休息,过于疲倦,一觉醒來后竟将大量银子遗失于此而只身回去。第二年宋姓人路过此地,发现路边一草丛比别处更绿更茂,拔开草丛一开,是狗的遗骸及遗骸下的
期刊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但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对合作学习操作内涵的理解,尤其是对“什么样的学习任务适合用合作学习方式”这一问题缺乏深层的思考,合作学习的任务缺乏选择和设计上的跟进,导致出现表面化、形式化合作学
期刊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如果按照“创新的基础是人——人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在教师”这样的逻辑推理,笔者认为原因就在于:(一)当今的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很少鼓励学生创新,甚至阻止学生创新。教学实践业已证明:只有自身具备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的教师,只有积极鼓励学生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201
期刊
编 者 按  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学校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体现关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新理念。新课程实施以来,选修课在高中教学中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需要改进与发展的方面。本期“视点”,我们共选取了3篇介绍国内外高中选修课开设情况的文章,既从纵向上探讨我国高中选修课的设计与实施,又从横向上比较国内外开设高中选修课的经验,以期能为我国当前高中选修课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