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表现一个人,讲好一个人的故事,究竟有多少种方法?不得而知。我喜欢运用的则是一种相对简明的方法,就是以不同的观察角度来表现主人公在不同观察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架构起主人公的荧屏形象,使之成为独具个性的“这一个”。这种多角度叙事方法经常被应用在电影叙事中,但专题片也不妨借用,只不过要有所变通,使之适应专题片的表现特点。在拍摄制作反映河北省青县上伍乡干部牛维霞事迹的专题片《让青春飞》时,我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旁观者的角度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叙事角度。一般在挖掘人物事迹时,都要进行大量的采访,以了解主人公在旁人的记忆中留下的深刻印象。采访中,有的人从旁观者角度对主人公做出了中肯的评价,有的人则记得主人公的一些过往事迹,这样的被采访者,就是叙述人物事迹时最适当的旁观者。
我们在制作这部片子时,极力追求主题故事化,并在编排上煞费苦心。我们把对旁观者的一些采访片段精简后编排在了一起,用在片子开头部分,形成了一段别出心裁的“小帽儿”。为了从一开始便表现出牛维霞的工作成绩和态度,我们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采访了与牛维霞有工作来往的大学生村官、同事和村里的支部书记——记者同期声:“你认识牛维霞吗?”大学生村官同期声:“认识,她是我们上伍乡的组织委员,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特别照顾……”记者同期声:“你认识牛维霞吗?”同事同期声:“认识,牛党委在工作方面要求非常细致,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记者同期声:“你认识牛维霞吗?”村党支部书记同期声:“认识,她是俺们上伍乡的党委(委员),俺们这条小公路就是牛党委给俺们拉关系、找门路修的。”……这一串精心剪辑的采访片段不仅集中地展示出了主人公在旁观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十分巧妙地切入了片子情节,起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表现效果。
亲历者的角度
在讲述以往发生的故事和讲述某人时,亲历者是一个比旁观者更加切近些的角色,他们说的话、讲的事也更加详尽,更具说服力。所以,亲历者对片子的介入也要比旁观者更加深入,他们讲述的片段往往就是片子的故事点。在摄像和编排上,亲历者的讲述也是片子的重点。
我们在片中采用了两个亲历者讲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主人公的同事张干事讲述的。一次,因为报表上一个不起眼的符号错误,牛维霞要求张干事重新做表。报表是用了好几天的工夫做好的,只是错了一个标点而已,用得着重做吗?牛维霞说的一句话让小张醒悟了:“组织工作无小事,一个细节也不能出错。”第二个故事是村民张大伯讲的。张大伯的儿子在外地上学,在学校入党比在村里难得多,所以张大伯就想取个巧,让儿子在村上入党。牛维霞说这不符合规定。张大爷就不理解了,他的儿子也是村里的人,怎么就不符合规定了。为了和不清楚组织纪律和入党规定的张大爷解释清楚这件事,牛维霞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条条框框地讲给张大爷听,再条分缕析地和张大爷的情况做对比,解释完还说:“咱家孩子这么上进,在学校肯定能入党。就算入不了,他毕业要是回村里,我们会优先吸收发展他。”回想起这事儿来,张大爷感到既不好意思,又十分暖心。
两个故事,都不是什么大事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细节,牛维霞自己都不记得了。然而亲历者却记得,因为这些细节恰恰体现出了牛维霞的工作态度和人格力量。
身边人的角度
所谓“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看同一个人,因为关系和距离的差异,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观感。所以在通过别人之口讲述人物故事时,叙述角度就应尽可能全面。人物身边的人同样是采访中不可忽略的“富矿”。这个身边人一般是指人物的亲人、朋友等和人物关系很亲近但没有工作接触的人,通过他们的叙述也最容易了解到人物在生活中的另一面。
我们重点表现了牛维霞和女儿的日常生活。一天清晨,牛维霞为女儿做早餐,收拾屋子,然后送女儿上幼儿园。因为丈夫在部队服役,家里家外,就只能靠牛维霞一个人,所以每天工作还没开始,她就先开始忙碌起来了。到了幼儿园门口,女儿对牛维霞说:“妈妈,晚上你能早点来接我吗?”牛维霞搂着女儿说:“妈妈一定早点来!”简单的对话却耐人寻味,可知在女儿眼里妈妈是经常迟到的。
还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多,我们在牛维霞家里采访,临时起意给她的爱人打了电话,让他准备一下,一会儿打电话过来评价一下牛维霞。谁知电话再过来时,铁骨铮铮的军人一没有直接评价牛维霞怎么怎么样,二没有说什么感人的话语,而是在电话里唱了首歌:“这些年的不容易,我怎能告诉你,有过多少叹息,也有多少挺立……”听罢以后,牛维霞爱人心里那份歉疚也就不言而喻。丈夫眼里的牛维霞是个贤良的妇女,一个人带孩子,还要干好自己的工作,真是不容易。
编导者的角度
纪录片是记录真实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不需要编导,实际上纪录片多数是需要编导的。而编导者在选取素材、剪辑画面、贯彻个人创作意图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主观色彩,从而对观众形成一种思想引导。这种思想引导其实也是一种观察人物、理解人物、讲述人物的角度,并且是片子里最重要的一个角度。另外,编导者还会通过解说词或通过画面和音效表达自己对人物的主观认知,在完成人物形象的整体重建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给出自己的叙事角度。
在本片中,我们主要是通过画面剪辑来形成情节节奏以及对观众的引导的。为了更好地体现牛维霞的内心情感,我们运用运动画面来反映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当她得知女儿因淋巴肿大被送到医院后,她在医院走廊里留下了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又是一组连续的运动镜头:急速推拉急诊室门口的“急诊”两个字,牛维霞奔走的双腿和行进中的上半身近景,以及牛维霞从远处跑过来的快速拉镜头。这一连串的快速运动镜头能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母亲的焦急心情。
带有抒情色彩的特写镜头也是表达编导者叙事角度的好选项。有一天我们特意不提前通知,到牛维霞女儿上学的幼儿园去拍摄她接女儿的场景。虽然事先有所预期,可还是没想到到了放学时间牛维霞果真没有及时赶来。她的女儿坐在班级里的凳子上等妈妈来接她,其他的小伙伴一个接一个地都走了,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安静地坐着,很乖巧,但也很让人心疼。我们把这个场景拍成了特写,放在片子里显得格外震动人心。
生活中的故事很多,但好的故事相对少得多,能把好故事讲好的人更要少得多。所以讲故事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不研究讲故事的方法和技巧,不能算是好的讲述者。从事党员电教工作这么多年,我仍然不敢自认为是称职的讲述者。路漫漫其修远兮,需上下而求索,需努力而不辍,需昼夜而不舍。牛维霞的故事我讲完了,讲没讲好需观众评价;需要电教人讲述的故事则永远讲不完,我希望下一次自己能讲得更好。
(作者为河北省沧州市委组织部干部)
旁观者的角度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叙事角度。一般在挖掘人物事迹时,都要进行大量的采访,以了解主人公在旁人的记忆中留下的深刻印象。采访中,有的人从旁观者角度对主人公做出了中肯的评价,有的人则记得主人公的一些过往事迹,这样的被采访者,就是叙述人物事迹时最适当的旁观者。
我们在制作这部片子时,极力追求主题故事化,并在编排上煞费苦心。我们把对旁观者的一些采访片段精简后编排在了一起,用在片子开头部分,形成了一段别出心裁的“小帽儿”。为了从一开始便表现出牛维霞的工作成绩和态度,我们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采访了与牛维霞有工作来往的大学生村官、同事和村里的支部书记——记者同期声:“你认识牛维霞吗?”大学生村官同期声:“认识,她是我们上伍乡的组织委员,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特别照顾……”记者同期声:“你认识牛维霞吗?”同事同期声:“认识,牛党委在工作方面要求非常细致,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记者同期声:“你认识牛维霞吗?”村党支部书记同期声:“认识,她是俺们上伍乡的党委(委员),俺们这条小公路就是牛党委给俺们拉关系、找门路修的。”……这一串精心剪辑的采访片段不仅集中地展示出了主人公在旁观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十分巧妙地切入了片子情节,起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表现效果。
亲历者的角度
在讲述以往发生的故事和讲述某人时,亲历者是一个比旁观者更加切近些的角色,他们说的话、讲的事也更加详尽,更具说服力。所以,亲历者对片子的介入也要比旁观者更加深入,他们讲述的片段往往就是片子的故事点。在摄像和编排上,亲历者的讲述也是片子的重点。
我们在片中采用了两个亲历者讲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主人公的同事张干事讲述的。一次,因为报表上一个不起眼的符号错误,牛维霞要求张干事重新做表。报表是用了好几天的工夫做好的,只是错了一个标点而已,用得着重做吗?牛维霞说的一句话让小张醒悟了:“组织工作无小事,一个细节也不能出错。”第二个故事是村民张大伯讲的。张大伯的儿子在外地上学,在学校入党比在村里难得多,所以张大伯就想取个巧,让儿子在村上入党。牛维霞说这不符合规定。张大爷就不理解了,他的儿子也是村里的人,怎么就不符合规定了。为了和不清楚组织纪律和入党规定的张大爷解释清楚这件事,牛维霞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条条框框地讲给张大爷听,再条分缕析地和张大爷的情况做对比,解释完还说:“咱家孩子这么上进,在学校肯定能入党。就算入不了,他毕业要是回村里,我们会优先吸收发展他。”回想起这事儿来,张大爷感到既不好意思,又十分暖心。
两个故事,都不是什么大事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细节,牛维霞自己都不记得了。然而亲历者却记得,因为这些细节恰恰体现出了牛维霞的工作态度和人格力量。
身边人的角度
所谓“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看同一个人,因为关系和距离的差异,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观感。所以在通过别人之口讲述人物故事时,叙述角度就应尽可能全面。人物身边的人同样是采访中不可忽略的“富矿”。这个身边人一般是指人物的亲人、朋友等和人物关系很亲近但没有工作接触的人,通过他们的叙述也最容易了解到人物在生活中的另一面。
我们重点表现了牛维霞和女儿的日常生活。一天清晨,牛维霞为女儿做早餐,收拾屋子,然后送女儿上幼儿园。因为丈夫在部队服役,家里家外,就只能靠牛维霞一个人,所以每天工作还没开始,她就先开始忙碌起来了。到了幼儿园门口,女儿对牛维霞说:“妈妈,晚上你能早点来接我吗?”牛维霞搂着女儿说:“妈妈一定早点来!”简单的对话却耐人寻味,可知在女儿眼里妈妈是经常迟到的。
还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多,我们在牛维霞家里采访,临时起意给她的爱人打了电话,让他准备一下,一会儿打电话过来评价一下牛维霞。谁知电话再过来时,铁骨铮铮的军人一没有直接评价牛维霞怎么怎么样,二没有说什么感人的话语,而是在电话里唱了首歌:“这些年的不容易,我怎能告诉你,有过多少叹息,也有多少挺立……”听罢以后,牛维霞爱人心里那份歉疚也就不言而喻。丈夫眼里的牛维霞是个贤良的妇女,一个人带孩子,还要干好自己的工作,真是不容易。
编导者的角度
纪录片是记录真实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不需要编导,实际上纪录片多数是需要编导的。而编导者在选取素材、剪辑画面、贯彻个人创作意图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主观色彩,从而对观众形成一种思想引导。这种思想引导其实也是一种观察人物、理解人物、讲述人物的角度,并且是片子里最重要的一个角度。另外,编导者还会通过解说词或通过画面和音效表达自己对人物的主观认知,在完成人物形象的整体重建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给出自己的叙事角度。
在本片中,我们主要是通过画面剪辑来形成情节节奏以及对观众的引导的。为了更好地体现牛维霞的内心情感,我们运用运动画面来反映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当她得知女儿因淋巴肿大被送到医院后,她在医院走廊里留下了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又是一组连续的运动镜头:急速推拉急诊室门口的“急诊”两个字,牛维霞奔走的双腿和行进中的上半身近景,以及牛维霞从远处跑过来的快速拉镜头。这一连串的快速运动镜头能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母亲的焦急心情。
带有抒情色彩的特写镜头也是表达编导者叙事角度的好选项。有一天我们特意不提前通知,到牛维霞女儿上学的幼儿园去拍摄她接女儿的场景。虽然事先有所预期,可还是没想到到了放学时间牛维霞果真没有及时赶来。她的女儿坐在班级里的凳子上等妈妈来接她,其他的小伙伴一个接一个地都走了,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安静地坐着,很乖巧,但也很让人心疼。我们把这个场景拍成了特写,放在片子里显得格外震动人心。
生活中的故事很多,但好的故事相对少得多,能把好故事讲好的人更要少得多。所以讲故事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不研究讲故事的方法和技巧,不能算是好的讲述者。从事党员电教工作这么多年,我仍然不敢自认为是称职的讲述者。路漫漫其修远兮,需上下而求索,需努力而不辍,需昼夜而不舍。牛维霞的故事我讲完了,讲没讲好需观众评价;需要电教人讲述的故事则永远讲不完,我希望下一次自己能讲得更好。
(作者为河北省沧州市委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