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光影衬花红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美令人心驰神往,就仿佛一位风姿翩翩、气若幽兰的美人驻足在天山脚下,充满了灵性与风韵。拥有三十六个民族的阿克苏地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维吾尔语意为“白水之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在这片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宝地上,新时期的党员教育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2011年7月1日,阿克苏地区积极创新,率先在全疆开通党员远程教育频道,全面实施远程教育入户工程,使远程教育传播方式实现了从“网格覆盖”到“入户全覆盖”、从“播什么看什么”到“看什么播什么”的转变,进一步拓展了基层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学习远程教育的途径。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频道入户基础牢固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的原则,阿克苏地区多方筹措资金,共投资600万元,在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建成了60平方米的虚拟演播室和160平方米的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演播厅,附属配置维、汉双语节目制作中心和专业录音室,购置3台专业高清数字摄像机和节目编辑系统,打造出稳定高效的党员远程教育频道前端播出平台。
  为尽可能扩大频道覆盖面、消除远程教育盲点,频道开辟多条传输渠道。一是通过广电有线电视网络、电信IPTV频道、移动“乐播TV”,满足广大城镇党员干部群众收看学习的需求;二是通过无线模拟和数字频道,满足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收看学习的需求;三是通过援疆项目,争取财政拨款、党费补贴、项目扶持,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2600余套无线数字机顶盒,免费发放给基层站点和农牧民群众。截至目前,阿克苏地区凡是覆盖电视信号和电视网络的地方,均能收看到阿克苏党员远程教育频道,节目覆盖率高达98.24%,在全疆范围内树立了远程教育频道高覆盖率的优秀范本。
  强队伍、强制度、强管理,
  频道运行健康有序
  为保障频道节目能够安全、及时、高效、准确播出,在原有资源科、技术科及9个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新增设编辑部和播出部,并增加全额事业编制岗位8个,夯实了频道运行的人力基础。同时,阿克苏地委细分完善各科室及部门职责,明确资源管理科和编辑部合署办公,负责频道节目的策划、编排、设计与制作;明确技术管理科和播出部合署办公,负责节目引进、录制、剪辑、上载、审核、编排、播出和频道技术维护,建立起部门之间团结协作、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的运行机制。与岗位职责确立相对应的是管理制度的建设,阿克苏地委先后制定了《阿克苏党员远程教育频道工作人员守则》《阿克苏党员远程教育频道节目编排制度》《阿克苏党员远程教育频道节目编排管理规定》等六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狠抓频道节目内容的上载、审核、编排、播出等重点环节,力争做到“播出零差错、人人保运行”。
  突主流、突内容、突合理,
  频道设置科学准确
  党员远程教育频道拥有内容承载量大和节目设置自由度高的特殊优势。立足于“服务基层党组织、服务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生活”的宗旨,阿克苏党员远程教育频道精心设置了《新闻视点》《政策解读》《时代先锋》《致富经》《百姓生活》《文化共享》《双语学习》《红色影院》等十个栏目,内容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经验、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惠及农民致富的各类信息以及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等,努力打造出传播党建思想文化、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综合性频道,力求节目的编排和播出最大限度地符合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收视需求和兴趣爱好。同时注重做好频道节目的预告工作,提前在党建频道和《塔里木-阿克苏党建网站》上发布下周节目预告,方便党员干部群众按需收看。
  扣中心、扣地域、扣特色,
  频道魅力因地制宜
  鲜明的自身特色是频道提升关注度和吸引力的必要元素。阿克苏地委紧紧围绕自治区和地区的中心工作,不断强化频道的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开设了《党建好声音》自办栏目。该栏目每周一期,每期时长十五分钟左右,通过汉语、维吾尔语两种语言形式进行播出。栏目以传达党建和组织工作的重大部署,交流党建经验,展示党建成果,报道党建动态,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拔尖人才和援疆干部典型事迹为重点,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共产党员,唱响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旋律。为积极配合自治区做好七一展播活动,阿克苏地委及时录制好所有展播片,安排在党员远程教育频道黄金时间播出。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地区“长治久安大宣教”、各级干部赴基层转作风服务群众等活动,频道也都在第一时间开办相应主题专栏推进宣传报道。
  阿克苏地区独特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它的物产资源与众不同,独特的人文风情决定了它的精神风貌别具一格。因此,阿克苏党员远程教育频道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尤为注重因地制宜,紧贴当地的地域特色,扎实有效地为党员群众量身定制远程教育服务。频道邀请司法、民宗、党校讲师团上电视、做节目,强化党员干部群众的理论知识学习;跟随当地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为农户现场授课讲技术,并将讲授过程拍摄制作成科技片,通过远程教育频道进行播出;大力组织工作人员拍摄制作《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专题系列片》《阿克苏核桃栽培技术》《新和鸽饲养要点》等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实用技术教材,使播出的节目更能吸引群众眼球,达到促进和谐、增进团结、解决问题、指导生产的目的。
  重双语、重需求、重反馈,
  频道亲民效果显著
  在赴基层与党员干部群众座谈时,频道常收到这样的情况反映:“中央七套的农业节目很好,可惜全是汉语,而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南疆基层大部分都是维吾尔族,我们听不懂又很想学,真是干着急啊!”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阿克苏党员远程教育频道把转播“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和“新疆昆仑卫星数字专用频道”节目以及开发建设符合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收看需求的特色教学资源结合起来,把双语课件中长期建设规划和近期建设任务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开发好政治思想教育资源,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点贯穿始终。根据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频道力求用贴近实际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满足党员干部群众在思想教育、农业技术、信息咨询、法律普及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同时联合农业、林业、畜牧、计生等部门,共同开发双语教材,尤其做好少数民族课件资源的开发,并适当增加少数民族课件的播出时长,为各民族群众打开了学习的方便之门。
  在阿克苏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地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会继续紧紧围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总要求,创新变革,努力提高频道节目质量,真正把远程教育频道办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坎上。
  (作者系新疆阿克苏地区远程教育管理中心技术管理科干部)
其他文献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地处关中东部,南靠秦岭,北依渭河,风光秀丽,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十一五”以来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各项产业蓬勃兴起。经济发展的加速使群众对产业技术和信息的需求出现井喷,也导致了技术和信息资源的相对短缺。为此,华州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平台,实行教学订单化、服务专业化、处置快速化的“订单式”教学服务,为基层党员解了燃眉之急,为农村群众拓宽了致富之路。  立足实际,整合资
期刊
有不少远教干部反映,现在在农村,传统的远教播放日制度越来越难落实了。虽然,各地都有一套监督播放工作的机制和办法,但是站点紧锁、设备空放等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有的站点每到播放日,按照播放计划空放课件,完成在线课时了事,实际并没有党员群众来参学;有的站点甚至常年无活动,上级检查就召集党员群众来做做样子,上级一走仍旧放羊吃草。久而久之,上级就像打游击,站点就像捉迷藏,上下都疲惫不堪,工作却没有起色。时间长
期刊
笔者在工作中走访机关事业单位时,发现不少地方没有建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平时开展集中学习,要么播放现有光盘,要么从网上下载视频来收看,常常为了寻找课件而大费周章。我们应该看到,在集中学习上,远程教育的独特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不能与时俱进,做到远程教育全覆盖,则必然与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党员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相脱节。因此,笔者建议,务必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机关事业单位远教站点建设。  
期刊
现今“精准扶贫”正越来越成为时代热词,所取得的突出成果也有力证明着“精准”理念的正确、科学。那么对党员教育片制作来说,是否也可以引进“精准”这一理念呢?享有“雷锋精神肇始之地”美誉的辽宁省抚顺市针对以往党教制片中所面临的一些常规化、传统化顽疾,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自2014年以来开创了“精准制片法”,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四“精”四“准”的党教制片创新模式,“精准”理念有如一抹最亮丽的新色,扮靓了雷锋城
期刊
党员电教片是我党加强党员政治思想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党教片创作既具有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规律性,更具有党员宣传教育的特殊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视节目形态,党员电教专题片的发展历程、现实状况、未来走向,都一直挑战着电教人的心智,可以说电教片已成为党员电教工作发展的命脉所在。本人通过近些年对党员电教片的积累、沉淀、酝酿、思考,对此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理解。  一、党员电教专题片的解读  (一)电视专题
期刊
走进陕西省彬县闫家河村,就被漫山遍野的金银花花海所吸引,那迎风摇曳的簇簇白花在欢快地诉说着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地的村民自豪地告诉我:“这小小的金银花,就是我们闫家河的致富花!要是没有它,哪来现在的好日子呢?”听了这番话,我真得为小小的金银花点赞!  不过以前的闫家河村,可没有这样的红火景象,原始的窑洞、崎岖的山道,“走路不是上山就是下河,吃水不是人担就是驴驮”……靠天种粮的苦日子让闫家河人看不到一点
期刊
每个工作日,不是在站点里播放课件,就是到田间地头走访农户,他的脑袋里想的都是利用远教服务农民的实事。在别人眼里,他总是闲不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没有丝毫懈怠。他,就是安徽省定远县桑涧镇蒋雨村远教站点管理员、大学生村官潘健。  2014年2月,潘健来到蒋雨村任职。刚到村里,他就主动担当起站点管理员的重任。没过多久,正赶上全县站点设备更新升级,新的机顶盒与老式机顶盒完全不一样,里面的课件频道也进行
期刊
专题片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感形态各异,而运动镜头带来的动感美就是其中之一。说起运动镜头,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镜头的升降、推拉、摇移、跟拍等拍摄手法,这也是电教工作者较为常用的手法。运动镜头能够赋予专题片独特的、无与伦比的灵气与神韵,很值得我们通过不断的借鉴与实践来充分释放这份美感。  由重庆市委组织部、北碚区委组织部联合摄制的《逐梦虎头山》,其制片方面的诸多优点中尤以运动镜头的娴熟运用更令人眼前一亮。笔者
期刊
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很多地方为了提升远教培训效果、促进学用转化,经常会邀请一些“土专家”到站点结合课件讲解,或者到地头展开实践指导。由于“土专家”介绍的经验和方法比较切合本地实际,因此请他们来讲课能够摸准农民的脉,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土专家”授课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存在着“肚里有货倒不出”“东拉西扯抓不到重点”“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土专家”自身文化水平有高
期刊
北碚区虎头村位于蜿蜒连绵的缙云山深处,平均海拔六百米。四百多年前,汪、王两大家族的先祖为躲避战乱,从千里之外的湖北麻城孝感一带迁徙到这里。  同期 彭方富(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村民): 那时候我们饭都吃不上,就吃黄泥巴、刺疙瘩,从山坡上挖刺疙瘩来吃,连结婚时穿的衣服都是借的……  土地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几百年来,居住在村子上半槽的汪家和下半槽的王家,时常因为争夺土地和水源,大打出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