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中,随着教育的节奏加快以及教育体制的变革,传统的满堂灌以及填鸭式教育早已经不适应现代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中,以往的教育方法不仅形式落后,而且低效率,欠实际,因而大大的阻碍了学生思想个性的发展。汉字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和工具。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一二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教学面临着许多困难:难记、难写、易错字的教学费事低效、学生负担重、效果差等。怎样才能有效降低学生写错别字的“发生率”呢?
关键字 小学 错别字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1查找症结——了解学生写错别字的成因
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原因,又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也有汉字本身的原因。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只有切实做到望、闻、问、切,标本兼治,正本清源,才能对症下药、惩前毖后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学生写错别字。通过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学生错别字的主要成因是:
(1)汉字自身的特点
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符号,是世界各种文字中单字最多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相当多的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出错率相当高。要学会一个汉字,需要认识其笔画、偏旁、部首等不同的空间位置。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汉字字型如此复杂,而学生要—个一个地认识,不仅要认识字形,读出字音,还要弄懂字义,正确书写,这显然是一件困难的事。
(2)学习习惯的影响
小学生活泼好动,坐不住,心不稳,注意力容易转移,观察、感知事物浮光掠影,粗枝大叶,加之所处的学习环境往往嘈杂不安静,养成了作业书写不专心或东张西望等坏习惯。
(3)认知记忆的错漏
《教育心理学》指出: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可产生积极的影响,负迁移则产生消极的影响。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浅显的,时间和空间知觉模糊,他们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汉字在头脑中只留下简单的大体印象,遇到形近或音近、音同的字,往往没仔细看或想清楚就动笔写,这样就出现了错别字。还有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不那么精准,也会写错别字。
2乐学不疲——激发学生纠正错字的情趣
汉语文是小学生必修的课程。然而汉字难学、难记又像拦路虎一样挡在学生的面前,再加上有些教师教法不当,增加了学生对汉字的畏惧心理。根据小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应采用一些富有趣味的方法,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帮助他们纠正错别字,增强学习的兴趣。
(1)比较是关键
一些形近、音同的汉字学生的确很容易写错,最好的方法就是比较。汉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它起源于图画,形象优美,极具魅力,是我们的祖先在结绳、记事的劳动实践中发明、演变而来的。
(2)生活是源泉
语文是母语课程,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习资料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寻找错别字的实践活动,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纠错,有针对性地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激发学生养成随处识字、不断纠错的良好习惯。
可以开展“消防员”、“错字王国大闯关”“火眼金睛找别字”、“错别字等活动。学生通过模拟生活情境,品尝到发现错别字的乐趣,从而沉浸在纠正错别字的乐趣中。
3授之以渔——探究学生减少写错别字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并能有效地降低错别字的“发生率”,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项活动,拓宽学生识字的空间,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怎样防止学生写错别字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辨形貌,抓规律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学生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就会大大减少写错别字。应要求学生写字前认真观察范字,整体记住字形,然后引导学生研究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主笔位置。不仅看准每一笔的位置、形状和特点,更要看清笔画间是如何组合的,从而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把一个字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
(2)编字谜,助记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猜字谜就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活跃气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3)多演示,记诵牢
由于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识记占优势,他们的识记往往要以直接的感性材料为主,所以最容易记住那些具体、直观的识记材料。为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动作演示,调动直观性较强的课本插图、教学挂图、电教媒体等,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认识和感受这个字所代表的某个动作或事物,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
其实,写错别字问题不仅是学生自身行为、习惯、性格等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和社会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减少或不写错别字,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只要我们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坚持不懈地训练,在具体方法策略上,多动脑筋,多想点子,相信错别字一定会“无处可逃”。
总之,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物也都具有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变通,能够因人而异,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最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要求我们学会积累。探索出最适宜小学生克服错别字的方法。
关键字 小学 错别字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1查找症结——了解学生写错别字的成因
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原因,又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也有汉字本身的原因。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只有切实做到望、闻、问、切,标本兼治,正本清源,才能对症下药、惩前毖后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学生写错别字。通过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学生错别字的主要成因是:
(1)汉字自身的特点
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符号,是世界各种文字中单字最多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相当多的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出错率相当高。要学会一个汉字,需要认识其笔画、偏旁、部首等不同的空间位置。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汉字字型如此复杂,而学生要—个一个地认识,不仅要认识字形,读出字音,还要弄懂字义,正确书写,这显然是一件困难的事。
(2)学习习惯的影响
小学生活泼好动,坐不住,心不稳,注意力容易转移,观察、感知事物浮光掠影,粗枝大叶,加之所处的学习环境往往嘈杂不安静,养成了作业书写不专心或东张西望等坏习惯。
(3)认知记忆的错漏
《教育心理学》指出: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可产生积极的影响,负迁移则产生消极的影响。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浅显的,时间和空间知觉模糊,他们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汉字在头脑中只留下简单的大体印象,遇到形近或音近、音同的字,往往没仔细看或想清楚就动笔写,这样就出现了错别字。还有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不那么精准,也会写错别字。
2乐学不疲——激发学生纠正错字的情趣
汉语文是小学生必修的课程。然而汉字难学、难记又像拦路虎一样挡在学生的面前,再加上有些教师教法不当,增加了学生对汉字的畏惧心理。根据小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应采用一些富有趣味的方法,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帮助他们纠正错别字,增强学习的兴趣。
(1)比较是关键
一些形近、音同的汉字学生的确很容易写错,最好的方法就是比较。汉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它起源于图画,形象优美,极具魅力,是我们的祖先在结绳、记事的劳动实践中发明、演变而来的。
(2)生活是源泉
语文是母语课程,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习资料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寻找错别字的实践活动,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纠错,有针对性地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激发学生养成随处识字、不断纠错的良好习惯。
可以开展“消防员”、“错字王国大闯关”“火眼金睛找别字”、“错别字等活动。学生通过模拟生活情境,品尝到发现错别字的乐趣,从而沉浸在纠正错别字的乐趣中。
3授之以渔——探究学生减少写错别字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并能有效地降低错别字的“发生率”,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项活动,拓宽学生识字的空间,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怎样防止学生写错别字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辨形貌,抓规律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学生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就会大大减少写错别字。应要求学生写字前认真观察范字,整体记住字形,然后引导学生研究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主笔位置。不仅看准每一笔的位置、形状和特点,更要看清笔画间是如何组合的,从而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把一个字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
(2)编字谜,助记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猜字谜就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活跃气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3)多演示,记诵牢
由于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识记占优势,他们的识记往往要以直接的感性材料为主,所以最容易记住那些具体、直观的识记材料。为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动作演示,调动直观性较强的课本插图、教学挂图、电教媒体等,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认识和感受这个字所代表的某个动作或事物,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
其实,写错别字问题不仅是学生自身行为、习惯、性格等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和社会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减少或不写错别字,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只要我们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坚持不懈地训练,在具体方法策略上,多动脑筋,多想点子,相信错别字一定会“无处可逃”。
总之,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物也都具有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变通,能够因人而异,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最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要求我们学会积累。探索出最适宜小学生克服错别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