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按照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宇宙源自一个奇点,一切后来出现在宇宙中的物质,都是这个奇点爆炸后产生的。窃以为,一篇小说从艰难地诞生到辉煌地定稿,与宇宙的形成过程,有其相似之处。在我这篇小说中代理“奇点”功能的,是故事内核。
所以,这篇小说,我是先想清楚故事,再去想其它的。
将一篇自成体系的小说最终引爆的,不见得只能是故事,有时,也可以是思想本身。它亦可以是道听途说的一件事、一句脑中萦绕不断的话、一次突如其来的情绪沉沦……我的“奇点”丰富多变,不一而足。对各种“奇点”来者不拒,使我能源源不断获得创作上的灵感。我的创作基因里就此藏匿了“花心”这个病毒。它的存在,会导致我這篇小说还没写完就迫不及待地要进入下一篇小说,或因为更期待下一篇小说而丧失了对当前创作的兴趣。创作由此也变成了对耐心的考验。换个角度看,长期的小说创作多少磨练了我的耐性,让我能有机会成为一个内心沉静的人。这算是写作这种行为带给生命的附加值。如果我们信奉养护心灵比追名逐利更值得成为终生职业这一人生哲学,那么,这种附加值就更值得被推崇。
一个机器人,收养了一个宠物人。这就是这篇小说的故事内核。
二
在归纳法尚未被抛弃之前,运用这个故事内核所能孵化出来的小说,难免会被归为科幻文学。
长期以来,科幻文学与纯文学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边界,使得二者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目力所及,通常意义上的科幻文学更专注于情节和故事,当然也讲究科学知识方面要达到一定标准,所谓“硬核”程度,而纯文学顾名思义则在文学层面上更加纯粹,这也正是它的核心特征。只要具备足够的文学纯度,都可以称之为纯文学。
我这种凡阅读必将文学性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人,显然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幻迷,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狭隘的科幻文学爱好者。让我这一类人感到庆幸的是,有一类科幻文学叫软科幻。这一类软科幻的作品,却拥有更大的文学和哲学的表达空间,它们的存在,恰好满足了我这一类痴迷文学但对科幻文学保持敬畏于是一直想一探究竟的人的期待。
基于我对“硬核”科幻文学的阅读盲区,我写的这篇小说如果会被归为科幻文学,那它只可能是一篇更致力于文学性的软科幻小说。
但即便设置这样的文本标准,即便我对边界这一人为造就的概念常常不以为然,深以为文无定规,开拓式的思维、自由不设限的写作才是创作的不二法则,可我还是会担心这次写作行为是对科幻文学界的一次冒犯。
终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让自己获得创作自信:
在科幻迷内部,一部科幻文学作品在科学性上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合格的科幻文学作品?这一点一直是个有争议性的话题。更何况,即便说到科学,专业的论文也会迎来反对声,就算爱因斯坦,也不能免于被质疑。
伍尔芙曾这样评价评乔伊斯:《尤利西斯》是一个紧张的,老在抓脸上粉刺的大学毕业生的作品。海明威与福克纳则不吝用最讥诮的言辞,把对方的作品贬得一文不值,而他们二人在我看来都算文学天才。如此杰出的文学家都能受到如此严厉的批评,我更无须自灭士气。
三
我还是用纯文学的创作手法来写这篇小说的,虽然,也有对类型文学创作手法的借鉴。
纯文学常用的一些创作手法,类型文学是排斥的。比如闲笔。纯文学并不对“故事至上”这一要求负责,甚至在许多纯文学作家眼里,故事是小说元素中的低等角色,远没有闲笔重要,甚至有人认为闲笔才是构成小说内容的主体。所以纯文学作品对阅读者的耐心有更高的要求,好的纯文学作品,不允许读者忽略作品中的任一字句,更别妄想一目十行,因为,读者如果不集中精力从大量的闲笔中去找全某些逻辑点,就会看不懂作品,甚至觉得它漏洞百出。
我并不是“闲笔至上”的那一类纯文学作家,但也不把它等闲视之,我对它的态度是摇摆的,摇摆到哪里却并不是凭心情,而是看彼时正在创作的这篇小说需不需要它,需要它到什么程度。在这篇小说中,我有时把闲笔做成长短不等的逻辑链。比如四十这个人物最终拉阿七跳下腔体的自杀行为,我至少有序地布局了两次信息提示,来达到逻辑上的递进。第一次信息:四十因被主人阉割而绝然将自己逐出他与前主人不可谓不安全的房子,去了他显然也事先被主人带去观摩过的他自知危险重重的人类中心,这是在暗示,他从入住人类中心第一天起,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第二次信息:四十面对管理者房间里的水果,明知自己吃了就可能被推下腔体处死,但他在有监控的情况下还是吃了,这进一步提醒读者,四十对死毫不畏惧。接下来的文字里,我或明或暗地指出,四十与阿七、十三的内在都有交集,与阿七的交集是他们一个同样的心灵难题:无聊。只不过,无聊是阿七当下所有的心灵难题,对四十来说,它只是难题之一。与十三的交集则是,他们都有自杀倾向,只不过,对自杀倾向的表述,是十三这个人物的故事线,而四十的自杀倾向虚写了。所以,当他将阿七视为活下去的重要原因却洞悉阿七已不可能在人类中心生存时,他刹那之间就可以决定拉阿七跳下腔体。
有些闲笔亦或逻辑线条,因为要确保阅读感的缘故,只能节俭下笔,点到为止。但它们却有可能指向我在这篇小说想实现的更大的写作抱负。这种抱负即是:一篇小说,绝不能仅让它停留在一层两层的故事表面,应该让小说具备尽可能深广的叙述外延、具有不用言说的效果。虽然我一贯觉得分析自己的小说就像蚕把自己吐出来的丝重新吃到胃里去一样恶心,但为了证明我在写作中真的苦心经营过外延的达成,不妨对此梳理一二:
A,小说在“十三”那一节设了一句话:“现有的机器人被极其刻意地设计成必须及时充电才能存活。”这句话后不久,出现的一大段文字来详述人类中心人们的想象,其中一个想象是:眼下有些事可能源于某个神秘力量的繁复设计,这就暗示着:机器人族群里或许也存在这种设计,机器人的主体或许是由性能有差距、各有缺陷的机器人组成。B,接下来,我迅速在写“四十”的那一节写到:“‘蛹’是机器人社会里专门用于生产宠物人的单位,为了确保宠物人的优质,用于培育宠物人的基因,都来自人类历史上的伟人或名人。”但我旋即又指出:这一段关于宠物人来源的内容,不过是“四十也是来到人类中心之后,综合各种亦真亦假的信息,推理出来的。”这种推理,包括了他所认为的他的希特勒基因和阿七的莎士比亚基因。总结下来,A的中心思想是:设计和操控无所不在,但这种观点的出现,亦有可能是我们想象力过盛,B的中心思想是:宠物人皆有基因来源,但这种观点的出现,亦有可能是被污染后的宠物人想象力过盛。A和B都说到想象力过盛,这种叠加,与更前面写到的一句话“可能,亦不可能,万物、万事皆有虚玄和迷障”,估且叫作C,形成了一种叙述逻辑。把这一叙述逻辑称作“?”。再来看结尾,故事突然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出现两个反转,让真相颠覆后又颠覆,这种结尾,单看是封闭式的,但如果结合“?”来看,就可以视为开放式的。这种原已封闭的结尾借助虚写的“?”使结尾得已开放的过程所形成的轨迹,就是外延的最里一层的形状。
因为外延的本质是外向、反扩,是无边无际,所以读者们可以无限度地呼应,这些呼应所形成的边际的率动、思想的投射,有可能令小说的边际变得更为旷远、辽阔,不可捉摸,小说就有可能具有宇宙的神性。这就是我迷恋外延的原因。外延比小说中对外铺设的故事架构,更有可能实现小说家创作上的宏愿。
而我刚才说到的这条外延,如果读者投射过来的是如下思维的光芒,那将会是我所希望的共鸣:信息爆炸时代,真相到底为何,渺小为蝼蚁的我等凡人,实在不易洞见,即便我们穷尽想象,也最多让这种洞见抵达去往真相的某个节点,甚至是弯道。君不见,新冠疫情到来后的这段时间,多少反转?多少言之凿凿的立论被迅速打脸?
这篇小说有向《黑镜》致敬的意思。在我看来,《黑镜》正是文学性足够强大的杰出科幻作品。它最突出的地方,正是在于它对社会现实、政治、人性的投射和深挖,正是它的现实寓言性。我更愿意视它为现实主义作品。而恰恰是这样的作品,受众不再局限于科幻迷,更广大的普通观众也喜爱。当然,我这么说,是基于把科幻小说与科幻剧等同视之的心理。我认为如今那些质量高的电视剧,恰是这个时代的优秀“长篇小说”。
四
我对小说创作的迷恋,常常是因为对小说中人物的迷恋,形而上的表达,于我而言更像是歌手大赛上为了唱好一首歌而增设的和弦,它们再多、再尖锐,亦都是为了促使歌手更好地投入自己的情感、确保歌声的发挥,完成一次酣畅、饱满的吟唱。我更喜欢做一个低吟浅唱的歌手,更关注我的叙述在多大程度上调动起了观众的共情能力,是否引起观众最基本的情感共鸣,如果歌手的歌声里充满说教,那往往是摇滚歌曲,而这篇小说,我是把它当作一首赞美诗来写的。爱的赞美诗。
我的本心,是意在擦亮火柴后让人看见烛火照亮的发丝的光芒,但无可避免的是:烛火闪亮的同时亦会投下阴影。如果阴影是为衬得发丝上的闪光更加瞩目,阴影便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按照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宇宙源自一个奇点,一切后来出现在宇宙中的物质,都是这个奇点爆炸后产生的。窃以为,一篇小说从艰难地诞生到辉煌地定稿,与宇宙的形成过程,有其相似之处。在我这篇小说中代理“奇点”功能的,是故事内核。
所以,这篇小说,我是先想清楚故事,再去想其它的。
将一篇自成体系的小说最终引爆的,不见得只能是故事,有时,也可以是思想本身。它亦可以是道听途说的一件事、一句脑中萦绕不断的话、一次突如其来的情绪沉沦……我的“奇点”丰富多变,不一而足。对各种“奇点”来者不拒,使我能源源不断获得创作上的灵感。我的创作基因里就此藏匿了“花心”这个病毒。它的存在,会导致我這篇小说还没写完就迫不及待地要进入下一篇小说,或因为更期待下一篇小说而丧失了对当前创作的兴趣。创作由此也变成了对耐心的考验。换个角度看,长期的小说创作多少磨练了我的耐性,让我能有机会成为一个内心沉静的人。这算是写作这种行为带给生命的附加值。如果我们信奉养护心灵比追名逐利更值得成为终生职业这一人生哲学,那么,这种附加值就更值得被推崇。
一个机器人,收养了一个宠物人。这就是这篇小说的故事内核。
二
在归纳法尚未被抛弃之前,运用这个故事内核所能孵化出来的小说,难免会被归为科幻文学。
长期以来,科幻文学与纯文学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边界,使得二者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目力所及,通常意义上的科幻文学更专注于情节和故事,当然也讲究科学知识方面要达到一定标准,所谓“硬核”程度,而纯文学顾名思义则在文学层面上更加纯粹,这也正是它的核心特征。只要具备足够的文学纯度,都可以称之为纯文学。
我这种凡阅读必将文学性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人,显然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幻迷,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狭隘的科幻文学爱好者。让我这一类人感到庆幸的是,有一类科幻文学叫软科幻。这一类软科幻的作品,却拥有更大的文学和哲学的表达空间,它们的存在,恰好满足了我这一类痴迷文学但对科幻文学保持敬畏于是一直想一探究竟的人的期待。
基于我对“硬核”科幻文学的阅读盲区,我写的这篇小说如果会被归为科幻文学,那它只可能是一篇更致力于文学性的软科幻小说。
但即便设置这样的文本标准,即便我对边界这一人为造就的概念常常不以为然,深以为文无定规,开拓式的思维、自由不设限的写作才是创作的不二法则,可我还是会担心这次写作行为是对科幻文学界的一次冒犯。
终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让自己获得创作自信:
在科幻迷内部,一部科幻文学作品在科学性上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合格的科幻文学作品?这一点一直是个有争议性的话题。更何况,即便说到科学,专业的论文也会迎来反对声,就算爱因斯坦,也不能免于被质疑。
伍尔芙曾这样评价评乔伊斯:《尤利西斯》是一个紧张的,老在抓脸上粉刺的大学毕业生的作品。海明威与福克纳则不吝用最讥诮的言辞,把对方的作品贬得一文不值,而他们二人在我看来都算文学天才。如此杰出的文学家都能受到如此严厉的批评,我更无须自灭士气。
三
我还是用纯文学的创作手法来写这篇小说的,虽然,也有对类型文学创作手法的借鉴。
纯文学常用的一些创作手法,类型文学是排斥的。比如闲笔。纯文学并不对“故事至上”这一要求负责,甚至在许多纯文学作家眼里,故事是小说元素中的低等角色,远没有闲笔重要,甚至有人认为闲笔才是构成小说内容的主体。所以纯文学作品对阅读者的耐心有更高的要求,好的纯文学作品,不允许读者忽略作品中的任一字句,更别妄想一目十行,因为,读者如果不集中精力从大量的闲笔中去找全某些逻辑点,就会看不懂作品,甚至觉得它漏洞百出。
我并不是“闲笔至上”的那一类纯文学作家,但也不把它等闲视之,我对它的态度是摇摆的,摇摆到哪里却并不是凭心情,而是看彼时正在创作的这篇小说需不需要它,需要它到什么程度。在这篇小说中,我有时把闲笔做成长短不等的逻辑链。比如四十这个人物最终拉阿七跳下腔体的自杀行为,我至少有序地布局了两次信息提示,来达到逻辑上的递进。第一次信息:四十因被主人阉割而绝然将自己逐出他与前主人不可谓不安全的房子,去了他显然也事先被主人带去观摩过的他自知危险重重的人类中心,这是在暗示,他从入住人类中心第一天起,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第二次信息:四十面对管理者房间里的水果,明知自己吃了就可能被推下腔体处死,但他在有监控的情况下还是吃了,这进一步提醒读者,四十对死毫不畏惧。接下来的文字里,我或明或暗地指出,四十与阿七、十三的内在都有交集,与阿七的交集是他们一个同样的心灵难题:无聊。只不过,无聊是阿七当下所有的心灵难题,对四十来说,它只是难题之一。与十三的交集则是,他们都有自杀倾向,只不过,对自杀倾向的表述,是十三这个人物的故事线,而四十的自杀倾向虚写了。所以,当他将阿七视为活下去的重要原因却洞悉阿七已不可能在人类中心生存时,他刹那之间就可以决定拉阿七跳下腔体。
有些闲笔亦或逻辑线条,因为要确保阅读感的缘故,只能节俭下笔,点到为止。但它们却有可能指向我在这篇小说想实现的更大的写作抱负。这种抱负即是:一篇小说,绝不能仅让它停留在一层两层的故事表面,应该让小说具备尽可能深广的叙述外延、具有不用言说的效果。虽然我一贯觉得分析自己的小说就像蚕把自己吐出来的丝重新吃到胃里去一样恶心,但为了证明我在写作中真的苦心经营过外延的达成,不妨对此梳理一二:
A,小说在“十三”那一节设了一句话:“现有的机器人被极其刻意地设计成必须及时充电才能存活。”这句话后不久,出现的一大段文字来详述人类中心人们的想象,其中一个想象是:眼下有些事可能源于某个神秘力量的繁复设计,这就暗示着:机器人族群里或许也存在这种设计,机器人的主体或许是由性能有差距、各有缺陷的机器人组成。B,接下来,我迅速在写“四十”的那一节写到:“‘蛹’是机器人社会里专门用于生产宠物人的单位,为了确保宠物人的优质,用于培育宠物人的基因,都来自人类历史上的伟人或名人。”但我旋即又指出:这一段关于宠物人来源的内容,不过是“四十也是来到人类中心之后,综合各种亦真亦假的信息,推理出来的。”这种推理,包括了他所认为的他的希特勒基因和阿七的莎士比亚基因。总结下来,A的中心思想是:设计和操控无所不在,但这种观点的出现,亦有可能是我们想象力过盛,B的中心思想是:宠物人皆有基因来源,但这种观点的出现,亦有可能是被污染后的宠物人想象力过盛。A和B都说到想象力过盛,这种叠加,与更前面写到的一句话“可能,亦不可能,万物、万事皆有虚玄和迷障”,估且叫作C,形成了一种叙述逻辑。把这一叙述逻辑称作“?”。再来看结尾,故事突然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出现两个反转,让真相颠覆后又颠覆,这种结尾,单看是封闭式的,但如果结合“?”来看,就可以视为开放式的。这种原已封闭的结尾借助虚写的“?”使结尾得已开放的过程所形成的轨迹,就是外延的最里一层的形状。
因为外延的本质是外向、反扩,是无边无际,所以读者们可以无限度地呼应,这些呼应所形成的边际的率动、思想的投射,有可能令小说的边际变得更为旷远、辽阔,不可捉摸,小说就有可能具有宇宙的神性。这就是我迷恋外延的原因。外延比小说中对外铺设的故事架构,更有可能实现小说家创作上的宏愿。
而我刚才说到的这条外延,如果读者投射过来的是如下思维的光芒,那将会是我所希望的共鸣:信息爆炸时代,真相到底为何,渺小为蝼蚁的我等凡人,实在不易洞见,即便我们穷尽想象,也最多让这种洞见抵达去往真相的某个节点,甚至是弯道。君不见,新冠疫情到来后的这段时间,多少反转?多少言之凿凿的立论被迅速打脸?
这篇小说有向《黑镜》致敬的意思。在我看来,《黑镜》正是文学性足够强大的杰出科幻作品。它最突出的地方,正是在于它对社会现实、政治、人性的投射和深挖,正是它的现实寓言性。我更愿意视它为现实主义作品。而恰恰是这样的作品,受众不再局限于科幻迷,更广大的普通观众也喜爱。当然,我这么说,是基于把科幻小说与科幻剧等同视之的心理。我认为如今那些质量高的电视剧,恰是这个时代的优秀“长篇小说”。
四
我对小说创作的迷恋,常常是因为对小说中人物的迷恋,形而上的表达,于我而言更像是歌手大赛上为了唱好一首歌而增设的和弦,它们再多、再尖锐,亦都是为了促使歌手更好地投入自己的情感、确保歌声的发挥,完成一次酣畅、饱满的吟唱。我更喜欢做一个低吟浅唱的歌手,更关注我的叙述在多大程度上调动起了观众的共情能力,是否引起观众最基本的情感共鸣,如果歌手的歌声里充满说教,那往往是摇滚歌曲,而这篇小说,我是把它当作一首赞美诗来写的。爱的赞美诗。
我的本心,是意在擦亮火柴后让人看见烛火照亮的发丝的光芒,但无可避免的是:烛火闪亮的同时亦会投下阴影。如果阴影是为衬得发丝上的闪光更加瞩目,阴影便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