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们似乎还在抱怨夏天的炎热,秋天悄然而至。几场秋雨过后,早晚街上瑟缩的行人昭示着即将到来的冬季。就在这天气稍事停歇之际,香港苏富比北京路演、中国嘉德四季第19期拍卖会一如既往地相约在北京短暂的秋天。
本以为春天是艺术品市场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节,却意外地上演了“小阳春”。在各大拍卖公司精挑细选、去粗存精的策略下,可圈可点的拍卖结果让人们有了对抗危机的信心。
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的拍卖会是市场风向标。无论香港苏富比北京路演现场,还是九月中旬落槌的嘉德四季拍卖,秋拍似乎不会出现太大起伏。或许正如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所言: “秋天的艺术品市场应该像秋天的童话一样,充满美丽。”
藏家惜售征集难,今秋规模有所增加
5个多月前,香港苏富比春拍,10个专场上拍1800余件,平均成交率85.04%,总成交额6.91亿港币。拍卖结果较之去年秋天有所改善,但是从规模上看大有精简之势,我们不难揣测其中缘由。在市场大幅调整时期,最保守的不是买家,而是藏家。只要没到迫不得已的关头,稍有经济头脑的人就不会选择在危机的风口浪尖上出售藏品。程寿康告诉记者: “虽然处于经济调整期,但是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只要出现精品,就不会缺少买家。关键问题是好东西不好找。国外很多大藏家比较保守,他们并不缺钱,现在这种经济大环境让他们以比较低的估价卖东西,即使我们保证成交价一定会很好,他们仍是不放心。”
今秋,香港苏富比拍品数量有所增加,达到2300件,估价7.8亿港币。有了春拍的经验,各大拍卖公司也在调整策略,逐步扩大上拍规模。在与程寿康先生交谈的过程中,从他不时开旬玩笑的轻松状态看,他对今年秋天的市场并不担优: “刚开始,我们计划秋拍的总量比春拍多20%,但是就在我们停止征集的前两星期,又有很多精美的藏品送来,我们自己也感到很意外。建国60年大庆即将到来,我们看好市场。前一段时间刚结束的私人买卖,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以逾2亿港币成交。”
中国嘉德四季拍卖向来业绩稳定,受整个市场行情影响并不大。第19期总成交价16678.8万元,所有专场平均成交率为83.68%。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共上拍拍品1263件,成交1017件,成交比率80.52%,总成交价3948.6万元。中国书画五个专场成交率也多在80%以上。
当代艺术严重缩水
经济危机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不言而喻,当代艺术大师作品普遍缩水百分之六七十。如此之大的降幅其实并不稀奇。早在2007年当代艺术井喷之时,就有很多人抱怨当代艺术品中的泡沫成分过大,人为炒作、虚假繁荣现象严重,调整是必然趋势。2008年底,危机来临,当代艺术来不及任何招架,便跌到了谷底,成为“艺脆脆”。苏富比从今春始,将纽约、伦敦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全部整合至香港。程寿康对此也很无奈: “当代艺术供求关系出现了问题,买家与卖家都需要接受现在这个市场价格。今秋苏富比当代艺术专场除了会上拍较大名气艺术家的作品外,也将推介部分香港艺术家,六七万的估价会让买家有更多选择,刺激一下人们对当代艺术的热爱。”
从今年舂拍开始,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的重头戏便不再是叱咤风云的“四大金刚”,而是主推一些观念性较强的作品,如艾未未、陈箴、黄永琳这些在中国大陆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其作品估价都在40万至60万港币之间。在今年的春拍中,黄永砅《六十甲子车》、隋建国《衣钵》、草间弥生《南瓜》分别以338万港币、314万港币、272万港币创个人拍卖纪录。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主管林家如告诉记者,秋拍依旧延续春天的风格,有蔡国强、曾梵志这些传统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也有黄永徘、陈箴的观念装置艺术,以及当代香港艺术、当代日本艺术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苏富比北京路演,还带来了一幅李松松创作的《十日谈》,估价80万至120万港币。此件作品取材自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照片,将画面解构成十个部分,并以极具表现力的手法把影像重组,重新演绎这件具有历史性的事件,引发观者再次探索历史。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来之际,上拍这种政治题材的作品,无疑最为吸引人们的眼球。林家如说:“收到《十日谈》纯属机缘巧合,跟现在建国六十周年的题材很相配。”
与苏富比应景讨巧不同,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东方视觉协办、中国嘉德主槌的中国油画及雕塑慈善专场亮相,这也是嘉德四季首次出现这一门类的拍品。包括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版画、水墨等在内的当代艺术作品130余件,全部以不设保留价形式拍卖,所得善款将由中华慈善总会投放至中国贫困白血病儿童救治工程。也许,在赋予了慈善意义之后,人们关注的重点将不再是拍品,而是慷慨解囊之后的公益作用,这样一来,这些当代艺术品便不会因为市场的不景气而受到冷落。
“二十世纪中国艺术”重品质
4月初,作为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第一场专拍,20世纪中国艺术取得80%的成交率、9269.375万港币的成交额。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部主管李亚俐着实松了一口气。去年秋拍刚刚走马上任的她,第一场拍卖就遭遇了金融风暴的袭击,112件拍品仅拍出35%,收获3486,475万港币。今年秋天是李亚俐来到苏富比的第三场专拍: “艺术品市场整体看来,永远都是上上下下,有起有伏的,这是一个正常的规律。通过前两次拍卖的经验,我作为这个部门的专家来讲,深切体会到20世纪中国艺术这一块将来只能走注重品质的道路,不能盲目看重上拍数量。”
香港苏富比秋拍“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秋天将上拍62件作品,估价8100万港币,较之春拍的55件、总标的3800万港币而言,数量上并没有太大的增幅,估价却高出了一倍多。李亚俐表示:“我们很荣幸能于本季呈现一系列来源详实、市场难得一见的精品,当中以半世纪以来一直未在市场曝光的常玉大型代表作《荷花与金鱼》最为瞩目。”该作品创作于1950年代中期,并曾于1956年展出。
此外,赵无极的《7.4.61》、廖继春的《淡江风光》、吴大羽的《京韵》等作品也将一并呈现拍场。
瓷器工艺品仍以明清为主打
今春受经济危机影响,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工艺品规模骤减,从去年秋天的300多件,一下缩量至76件。尽管如此,成交结果却出人意料:76件拍品成交41件,总成交额17829.85万港币。重点推介的台湾藏家“古韵凝香——别古藏明代御制家具”专拍14件成交3件,成交额1850万港币。隆重推介的唐代玳瑁嵌螺钿荷花鸳鸯图八方盖盒流标。
对此,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坦言: “春拍受金融危机 的影响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拍品的征集上。一般来讲,亚洲藏家是征集的主要对象。现在很多新买家进入市场,如果有好东西的话绝对会卖得好,我们的问题不是怕卖不出好价钱而是珍品难寻。”春拍苏富比“玲珑八宝——私人清宫御瓷收藏专场”的8件雍正、乾隆制瓷器,因来源清晰,品质上乘,悉数成交,总成交额高达9552万港币,平均每件成交价达到了1194万港币。
今秋,苏富比瓷器工艺品仍以明清时期为主,并将拍品数量大幅提高,200件拍品的总估价达到3亿港币。仇国仕介绍道:“我们将为藏家带来一个比较重要的文房私藏专场‘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乾隆’,这是收藏家穷30年搜集得来的成果与结晶。此外,明成化青花缠枝黄蜀葵纹宫碗也是这次拍卖的重点拍品,该碗属明代青花瓷中较为罕见的类别。”
如果说香港苏富比瓷器工艺品主推高端理念,那么符合中低端消费者口味的非嘉德四季莫属。今春嘉德四季第17期上拍451件瓷器,成交315件,成交率70%。秋天进行的嘉德四季第19期拍卖的瓷器部分,对拍品档次及品味的定位划分更为细致,上拍的1200余件,品种丰富、估价适中。有人说,艺术品是有钱人闲暇时的玩乐,但是每每从嘉德四季预展看过,都会体会出一种中国古代贤人所推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感慨,恐怕正是这群“不是那么有钱”的普通老百姓,才使得嘉德四季预展每期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气和令人满意的拍卖成绩。
中国书画稳中求胜
今春,嘉德四季第17期拍卖会,5场中国书画拍卖总成交额高达1.06亿元,平均成交率创纪录达到88%,其中黄苗子、郁风“迎风宦书画存珍”专题及来自海外藏家的“雅梦轩藏近现代名家精品”专场均100%成交。香港苏富比缩减了中国书画的拍品数量,仅有250件中国书画上拍,总估价7000万港币,拍卖成绩令人欣喜。成交222件,成交额达到12977.5万港币。由此观之,中国书画似乎是受危机影响较少的门类。
抛开偶尔市场炒作而言,中国书画向来有一群忠实的收藏群体,并且这群人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审美欣赏能力。这也是中国书画之所以有一定抵抗市场动荡的重要原因。
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每年都以一种不苟言笑、严肃的面孔出现在预展现场,也许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其在征集中国书画作品上也体现了一种严谨耿直的风格: “我一向不太关注市场,拍品的组织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这次秋拍我们整个规划不是以某件单独的作品为主题,而是分为各个单元,最终形成联横合纵的效果。基本可以把20世纪后期,整个中国书画发展的面貌形成一个整体轮廓。”
这次的“重要私人收藏齐白石精品”专辑以及李可染的《山林清音图》、吴冠中《老重庆》等都是重头。另外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九四九年后之中国新美术与历史”专题承接春拍“旧貌换新颜——一九四九年后之中国新美术”,透过征集新中国建国肇始至改革开放前期间二十余帧书画,勾画出这段历史变迁之片段与轮廓。
刚刚落槌的嘉德四季第19期拍卖会上,中国书画五个专场共上拍1700余件作品,涵盖了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板块,总成交价11946.8万元,平均成交率86%。海外回流的精品越来越受到藏家关注,在拍场表现逐年“升温”。其中,“鉴古堂藏近现代名家珍品”专场,源自一海外资深藏家,汇集徐悲鸿、陆俨少、张大干、齐白石、黄胄、李可染、李苦禅等名家40余件作品,吸引众多买家目光。另,史国良专题,包括同一展览的12件作品及黄胄为此展览题写的题名,也是本次拍卖的焦点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近一段时间颇受关注的画家,蒋兆和1977年创作的作品《和平鸽人物》,估价6万至8万,最终以41.44万高价成交。
珠宝、腕表、洋酒愈发赢得中国大陆买家青睐
近年,中国大陆买家到拍卖会购买珠宝翡翠的人数逐年增加。五年前在整个亚洲拍卖份额里,中国内地的买家顶多占到几个百分点,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令香港苏富比珠宝部副主管朱燕仪惊喜的是,中国大陆买家不仅迅速增长,他们对于珠宝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专业: “现在内地一些有实力的买家在挑选拍品时跟国际收藏家根本没两样。无论是在翡翠、钻石还是宝石方面,他们挑的都是最顶级的,而且不是盲目地在买,而是对这个领域有真正的了解。他们会提出自己的要求,通过这些要求不难看出他们对珠宝这块是非常有见识的。”
香港苏富比秋拍将上拍320余件珠宝首饰,估价2.7亿港币以上。其中,-8.74克拉方形浓彩蓝钻预计成交价将逾3500万港币。另一女收藏家珍藏的4.27克拉彩紫粉红钻石及彩钻指环也很有看头。不少买家已经尝到在拍卖会购买珠宝首饰的甜头,确实,很多时候在拍卖会购买首饰可以拿到比专柜还要划算的价格。
在香港苏富比春拍名贵腕表拍卖中,十大成交拍品,有四位买家来自中国大陆。钟表部主管何若云谈及此事,仍然掩饰不住兴奋: “去年来拍卖会竞拍的中国大陆买家差不多10%,而今春已经超过了30%。一年之内竟然增长了这么多,速度之怏我们都无法预料。他们买的都是精品,如百达翡丽或者一些比较传统的瑞士品牌。”
来自萨尔瓦多的何若云会西班牙语及英语,用普通话跟记者介绍今秋重点拍品时也是毫无障碍: “今季我们特别带来‘重要私人珍藏’系列,精挑细选了40多枚限量版即编号独特的时计。最瞩目的一枚积家更是在亚洲拍卖市场上首次亮相。为迎合中国市场,我们特别呈上Piguet&Meylan精制的珐琅彩怀表,以及一枚Jacob&Co,限量为本次拍卖而推出的龙凤图案腕表,充满中国色彩。”
继今春香港苏富比重启洋酒拍卖会,秋天将举行第二场“尊酪芳醇——重要美国藏家珍稀佳酿”专拍。与春拍不同的是,秋拍将上拍两个私人藏家的珍藏。 “这次洋酒拍卖在数量上与春拍相差无几。由于红酒、腕表、珠宝首饰都是比较容易入门的板块,我们也通过红酒拍卖认识了很多新买家,他们的到来对我们业务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好处。红酒十大成交拍品中,几乎都是大陆买家。我以前以为中国人只喝茅台、五粮液,看来并不尽然。这些买红酒的客户都有自己的酒窖。”不善饮酒的程寿康对洋酒拍卖很有信心。
本以为春天是艺术品市场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节,却意外地上演了“小阳春”。在各大拍卖公司精挑细选、去粗存精的策略下,可圈可点的拍卖结果让人们有了对抗危机的信心。
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的拍卖会是市场风向标。无论香港苏富比北京路演现场,还是九月中旬落槌的嘉德四季拍卖,秋拍似乎不会出现太大起伏。或许正如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所言: “秋天的艺术品市场应该像秋天的童话一样,充满美丽。”
藏家惜售征集难,今秋规模有所增加
5个多月前,香港苏富比春拍,10个专场上拍1800余件,平均成交率85.04%,总成交额6.91亿港币。拍卖结果较之去年秋天有所改善,但是从规模上看大有精简之势,我们不难揣测其中缘由。在市场大幅调整时期,最保守的不是买家,而是藏家。只要没到迫不得已的关头,稍有经济头脑的人就不会选择在危机的风口浪尖上出售藏品。程寿康告诉记者: “虽然处于经济调整期,但是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只要出现精品,就不会缺少买家。关键问题是好东西不好找。国外很多大藏家比较保守,他们并不缺钱,现在这种经济大环境让他们以比较低的估价卖东西,即使我们保证成交价一定会很好,他们仍是不放心。”
今秋,香港苏富比拍品数量有所增加,达到2300件,估价7.8亿港币。有了春拍的经验,各大拍卖公司也在调整策略,逐步扩大上拍规模。在与程寿康先生交谈的过程中,从他不时开旬玩笑的轻松状态看,他对今年秋天的市场并不担优: “刚开始,我们计划秋拍的总量比春拍多20%,但是就在我们停止征集的前两星期,又有很多精美的藏品送来,我们自己也感到很意外。建国60年大庆即将到来,我们看好市场。前一段时间刚结束的私人买卖,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以逾2亿港币成交。”
中国嘉德四季拍卖向来业绩稳定,受整个市场行情影响并不大。第19期总成交价16678.8万元,所有专场平均成交率为83.68%。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共上拍拍品1263件,成交1017件,成交比率80.52%,总成交价3948.6万元。中国书画五个专场成交率也多在80%以上。
当代艺术严重缩水
经济危机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不言而喻,当代艺术大师作品普遍缩水百分之六七十。如此之大的降幅其实并不稀奇。早在2007年当代艺术井喷之时,就有很多人抱怨当代艺术品中的泡沫成分过大,人为炒作、虚假繁荣现象严重,调整是必然趋势。2008年底,危机来临,当代艺术来不及任何招架,便跌到了谷底,成为“艺脆脆”。苏富比从今春始,将纽约、伦敦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全部整合至香港。程寿康对此也很无奈: “当代艺术供求关系出现了问题,买家与卖家都需要接受现在这个市场价格。今秋苏富比当代艺术专场除了会上拍较大名气艺术家的作品外,也将推介部分香港艺术家,六七万的估价会让买家有更多选择,刺激一下人们对当代艺术的热爱。”
从今年舂拍开始,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的重头戏便不再是叱咤风云的“四大金刚”,而是主推一些观念性较强的作品,如艾未未、陈箴、黄永琳这些在中国大陆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其作品估价都在40万至60万港币之间。在今年的春拍中,黄永砅《六十甲子车》、隋建国《衣钵》、草间弥生《南瓜》分别以338万港币、314万港币、272万港币创个人拍卖纪录。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主管林家如告诉记者,秋拍依旧延续春天的风格,有蔡国强、曾梵志这些传统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也有黄永徘、陈箴的观念装置艺术,以及当代香港艺术、当代日本艺术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苏富比北京路演,还带来了一幅李松松创作的《十日谈》,估价80万至120万港币。此件作品取材自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照片,将画面解构成十个部分,并以极具表现力的手法把影像重组,重新演绎这件具有历史性的事件,引发观者再次探索历史。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来之际,上拍这种政治题材的作品,无疑最为吸引人们的眼球。林家如说:“收到《十日谈》纯属机缘巧合,跟现在建国六十周年的题材很相配。”
与苏富比应景讨巧不同,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东方视觉协办、中国嘉德主槌的中国油画及雕塑慈善专场亮相,这也是嘉德四季首次出现这一门类的拍品。包括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版画、水墨等在内的当代艺术作品130余件,全部以不设保留价形式拍卖,所得善款将由中华慈善总会投放至中国贫困白血病儿童救治工程。也许,在赋予了慈善意义之后,人们关注的重点将不再是拍品,而是慷慨解囊之后的公益作用,这样一来,这些当代艺术品便不会因为市场的不景气而受到冷落。
“二十世纪中国艺术”重品质
4月初,作为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第一场专拍,20世纪中国艺术取得80%的成交率、9269.375万港币的成交额。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部主管李亚俐着实松了一口气。去年秋拍刚刚走马上任的她,第一场拍卖就遭遇了金融风暴的袭击,112件拍品仅拍出35%,收获3486,475万港币。今年秋天是李亚俐来到苏富比的第三场专拍: “艺术品市场整体看来,永远都是上上下下,有起有伏的,这是一个正常的规律。通过前两次拍卖的经验,我作为这个部门的专家来讲,深切体会到20世纪中国艺术这一块将来只能走注重品质的道路,不能盲目看重上拍数量。”
香港苏富比秋拍“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秋天将上拍62件作品,估价8100万港币,较之春拍的55件、总标的3800万港币而言,数量上并没有太大的增幅,估价却高出了一倍多。李亚俐表示:“我们很荣幸能于本季呈现一系列来源详实、市场难得一见的精品,当中以半世纪以来一直未在市场曝光的常玉大型代表作《荷花与金鱼》最为瞩目。”该作品创作于1950年代中期,并曾于1956年展出。
此外,赵无极的《7.4.61》、廖继春的《淡江风光》、吴大羽的《京韵》等作品也将一并呈现拍场。
瓷器工艺品仍以明清为主打
今春受经济危机影响,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工艺品规模骤减,从去年秋天的300多件,一下缩量至76件。尽管如此,成交结果却出人意料:76件拍品成交41件,总成交额17829.85万港币。重点推介的台湾藏家“古韵凝香——别古藏明代御制家具”专拍14件成交3件,成交额1850万港币。隆重推介的唐代玳瑁嵌螺钿荷花鸳鸯图八方盖盒流标。
对此,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坦言: “春拍受金融危机 的影响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拍品的征集上。一般来讲,亚洲藏家是征集的主要对象。现在很多新买家进入市场,如果有好东西的话绝对会卖得好,我们的问题不是怕卖不出好价钱而是珍品难寻。”春拍苏富比“玲珑八宝——私人清宫御瓷收藏专场”的8件雍正、乾隆制瓷器,因来源清晰,品质上乘,悉数成交,总成交额高达9552万港币,平均每件成交价达到了1194万港币。
今秋,苏富比瓷器工艺品仍以明清时期为主,并将拍品数量大幅提高,200件拍品的总估价达到3亿港币。仇国仕介绍道:“我们将为藏家带来一个比较重要的文房私藏专场‘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乾隆’,这是收藏家穷30年搜集得来的成果与结晶。此外,明成化青花缠枝黄蜀葵纹宫碗也是这次拍卖的重点拍品,该碗属明代青花瓷中较为罕见的类别。”
如果说香港苏富比瓷器工艺品主推高端理念,那么符合中低端消费者口味的非嘉德四季莫属。今春嘉德四季第17期上拍451件瓷器,成交315件,成交率70%。秋天进行的嘉德四季第19期拍卖的瓷器部分,对拍品档次及品味的定位划分更为细致,上拍的1200余件,品种丰富、估价适中。有人说,艺术品是有钱人闲暇时的玩乐,但是每每从嘉德四季预展看过,都会体会出一种中国古代贤人所推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感慨,恐怕正是这群“不是那么有钱”的普通老百姓,才使得嘉德四季预展每期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气和令人满意的拍卖成绩。
中国书画稳中求胜
今春,嘉德四季第17期拍卖会,5场中国书画拍卖总成交额高达1.06亿元,平均成交率创纪录达到88%,其中黄苗子、郁风“迎风宦书画存珍”专题及来自海外藏家的“雅梦轩藏近现代名家精品”专场均100%成交。香港苏富比缩减了中国书画的拍品数量,仅有250件中国书画上拍,总估价7000万港币,拍卖成绩令人欣喜。成交222件,成交额达到12977.5万港币。由此观之,中国书画似乎是受危机影响较少的门类。
抛开偶尔市场炒作而言,中国书画向来有一群忠实的收藏群体,并且这群人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审美欣赏能力。这也是中国书画之所以有一定抵抗市场动荡的重要原因。
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每年都以一种不苟言笑、严肃的面孔出现在预展现场,也许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其在征集中国书画作品上也体现了一种严谨耿直的风格: “我一向不太关注市场,拍品的组织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这次秋拍我们整个规划不是以某件单独的作品为主题,而是分为各个单元,最终形成联横合纵的效果。基本可以把20世纪后期,整个中国书画发展的面貌形成一个整体轮廓。”
这次的“重要私人收藏齐白石精品”专辑以及李可染的《山林清音图》、吴冠中《老重庆》等都是重头。另外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九四九年后之中国新美术与历史”专题承接春拍“旧貌换新颜——一九四九年后之中国新美术”,透过征集新中国建国肇始至改革开放前期间二十余帧书画,勾画出这段历史变迁之片段与轮廓。
刚刚落槌的嘉德四季第19期拍卖会上,中国书画五个专场共上拍1700余件作品,涵盖了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板块,总成交价11946.8万元,平均成交率86%。海外回流的精品越来越受到藏家关注,在拍场表现逐年“升温”。其中,“鉴古堂藏近现代名家珍品”专场,源自一海外资深藏家,汇集徐悲鸿、陆俨少、张大干、齐白石、黄胄、李可染、李苦禅等名家40余件作品,吸引众多买家目光。另,史国良专题,包括同一展览的12件作品及黄胄为此展览题写的题名,也是本次拍卖的焦点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近一段时间颇受关注的画家,蒋兆和1977年创作的作品《和平鸽人物》,估价6万至8万,最终以41.44万高价成交。
珠宝、腕表、洋酒愈发赢得中国大陆买家青睐
近年,中国大陆买家到拍卖会购买珠宝翡翠的人数逐年增加。五年前在整个亚洲拍卖份额里,中国内地的买家顶多占到几个百分点,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令香港苏富比珠宝部副主管朱燕仪惊喜的是,中国大陆买家不仅迅速增长,他们对于珠宝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专业: “现在内地一些有实力的买家在挑选拍品时跟国际收藏家根本没两样。无论是在翡翠、钻石还是宝石方面,他们挑的都是最顶级的,而且不是盲目地在买,而是对这个领域有真正的了解。他们会提出自己的要求,通过这些要求不难看出他们对珠宝这块是非常有见识的。”
香港苏富比秋拍将上拍320余件珠宝首饰,估价2.7亿港币以上。其中,-8.74克拉方形浓彩蓝钻预计成交价将逾3500万港币。另一女收藏家珍藏的4.27克拉彩紫粉红钻石及彩钻指环也很有看头。不少买家已经尝到在拍卖会购买珠宝首饰的甜头,确实,很多时候在拍卖会购买首饰可以拿到比专柜还要划算的价格。
在香港苏富比春拍名贵腕表拍卖中,十大成交拍品,有四位买家来自中国大陆。钟表部主管何若云谈及此事,仍然掩饰不住兴奋: “去年来拍卖会竞拍的中国大陆买家差不多10%,而今春已经超过了30%。一年之内竟然增长了这么多,速度之怏我们都无法预料。他们买的都是精品,如百达翡丽或者一些比较传统的瑞士品牌。”
来自萨尔瓦多的何若云会西班牙语及英语,用普通话跟记者介绍今秋重点拍品时也是毫无障碍: “今季我们特别带来‘重要私人珍藏’系列,精挑细选了40多枚限量版即编号独特的时计。最瞩目的一枚积家更是在亚洲拍卖市场上首次亮相。为迎合中国市场,我们特别呈上Piguet&Meylan精制的珐琅彩怀表,以及一枚Jacob&Co,限量为本次拍卖而推出的龙凤图案腕表,充满中国色彩。”
继今春香港苏富比重启洋酒拍卖会,秋天将举行第二场“尊酪芳醇——重要美国藏家珍稀佳酿”专拍。与春拍不同的是,秋拍将上拍两个私人藏家的珍藏。 “这次洋酒拍卖在数量上与春拍相差无几。由于红酒、腕表、珠宝首饰都是比较容易入门的板块,我们也通过红酒拍卖认识了很多新买家,他们的到来对我们业务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好处。红酒十大成交拍品中,几乎都是大陆买家。我以前以为中国人只喝茅台、五粮液,看来并不尽然。这些买红酒的客户都有自己的酒窖。”不善饮酒的程寿康对洋酒拍卖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