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主体位置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各个学校积极进行各种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导学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笔者就将对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做出一定的讨论.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教学
  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编辑相关的学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根据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有目标和有计划地学习探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框架.这样的学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思维发散能力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突破以前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通过学案,预设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课前导入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节课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教师要通过导入来渗透教学相关的主题,将学生带入学习知识的相关情境.很多教师因为课堂时间紧凑的缘故,在新课的导入环节略显干涩,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利用导学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在导学案中加入相关的故事情节或者相关的名人故事、涉及的现实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有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情绪,便于学生对知识产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好相关的故事:在古印度有一个人叫西塔,他发明了象棋,国王对他非常欣赏,对西塔说可以满足他的任何要求.西塔知道以后,提出:棋盘上有六十四个格子,请在第一格上放上一粒小麦,在以后的六十三个格子中依次放入前一格数量两倍的小麦.这样的要求听起来非常简单,国王非常开心地答应了.结果回去数学家算出来的结果让国王非常惊讶.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故事最后的结果吗?学生通过阅读整个故事,对故事的答案非常好奇,然后教师趁机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知道答案.学生纷纷以精神饱满的状态投入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课前导入,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知识的好习惯.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突破教学的难点
  在新课程标准推出以后,合作学习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对数列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只能匆忙地扔出错位相减法这种求解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迷茫,以前的求和就是相加,为什么在这里要做减法,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需要学生进行理解的地方没有讲解清楚.利用导学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1)在等比数列中,首项是1,公比是2,求前n项和;(2)在等比数列中,首项是1,公比为3,求前n项和怎么;(3)在等比数列中,首项是1,公比是q,求前n项的和.通过这样的同类联想,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参数来表达公式,体验数学知识的由来,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热情.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完成后,教师进行精讲,促使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中数学的知识繁杂而又联系性非常强.所以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以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另外,还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地空间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还可以通过导学案来加工其中的例题,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其中的提问进行补充,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总之,高中数学是整个高中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要合理利用导学案来优化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在整个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到这种方法出现的有关问题,始终遵循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指导性原则,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把握好导学案能够起到的作用,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2014年3月,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为“核心素养”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及学生发展的需求,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物理教师大多将知识传递作为教学核心,却并未将知识运用及情感价值培养有效纳入教育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框架已经很难适应教学发展需求.新课改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立体教育体系对初中物理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位,而如何更好地实现相关目标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为了所有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一、初中物理实现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教育活动如果不能将德育教育纳入其中,则
中学化学之所以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实验探究能力会激活学生的启发思维、创新思维以及辩证思维,进而促进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水平不断上升,学生的综合化学素质也可以实现质的飞跃.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开展合理、有效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真知,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采用分析比较,规范实验操作程序  创新是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树立
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的主要措施  李 伟 崔洪云 白 云    水稻大棚早育苗、钵体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就是利用水稻分蘖的生物学特性,争取有效分蘖获得高产稳产的一项栽培技术。水稻分蘖的多少、强弱,与品种、秧苗素质、密度、温度、土壤肥力、水肥管理等,有密切关系。要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必须掌握水稻分蘖的规律,当水稻在长出4片完全叶时,从第一完全叶长出1个一次分蘖,接着第五个完全叶伸出时,从相对侧的第2完
化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45分钟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呢?教师要明确高效指的是高质量、高效益,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投入最少的精力、物力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取得最高的教学成果,最终实现共赢的目标.  一、体现学生的
摘要:能量守恒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在一道两个带电小球碰撞的试题中,碰撞前后的系统的电势能和动能均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互能 自能 能量守恒  例:如图1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M、N两点各放一电荷量分别为 q和 2q的电荷,有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给A和B以大小相等的初动能E0(此时动量大小均为p0)使其相向运动刚好能发生碰撞,碰后返回M、N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
这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一个真正的养猪专业村:壶关县五龙山乡东归善村。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就开始养猪,家家都养猪,户户有猪舍,在中国的北方地区该村曾享有“人均三头猪,户均一猪场”的美誉,农户养猪的历史始终没断线,20多年的养猪历史,东归善村的养猪户伴随着猪肉价格的跌跌涨涨,一路走来,见证了20多年的猪市沉浮。郭先庆在东归善村养猪不算最早,也不算多,但名气很大,从19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公布,在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部分指出:“建立学生发展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实际上,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化学的学科教学也一直遵循着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即按照一定的课程和文化的价值标准,对化学课程进行价值选择.课程文化自觉命题的提出,对和谐课程文化建设和科学课程发展观的建立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是重中之重,将对比法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能让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知识对比中,寻找知识点上的异同,从而使学生对生物概念理解更加透彻,知识认知范围愈加广泛.因此教师必须要正确看待对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将其合理地融入到高中生物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对比环境.  一、同一章节中相似概念的对比  在高中生物知识点记忆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知识
有效教学活动的完成依赖于多方面因素的有效整合.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依赖于整个教学环境中各个要素的通力合作,如学生的主动性.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了一些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一种自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便会以情不自禁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