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中级实用型、应用型人才,文化课处在为专业课服务的地位。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提升应用文写作的地位、适当增加经典散文含量、加强口语训练、开辟名家名作欣赏专题、留出自选空间;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并重,模块教学内容与相应的能力训练课相结合。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模块安排 能力训练
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适者生存”,此观点不仅适用于生物进化领域,而且适用于其他领域。任何事物当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时就会或“毁灭”或“进化”,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那么,中职语文教学究竟该如何改革呢?面对纷繁芜杂的改革模式,笔者认为中职语文必须从学生学习实际、毕业后的工作实际需要及语文课本身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出发,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正是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学改革应以模块教学为主(即以一类文体的教学为一个模块),以补充材料为辅。所谓的模块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如比较阅读法、评价性阅读、口语表达法、应用文写作、实用文写作等,而补充材料主要是提供能提高学生模块教学综合能力和水平的实践范例和扩展阅读材料。因此,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两点。
一、教学模块的安排
(一)提升应用文写作的地位
应用文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与日常生活、学习结合得十分紧密。从全球范围来看,应用文的写作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心内容作息化、使用范围国际化、表达语言“双语化”、书写技术现代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打好学生应用文的写作基础。
应用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应用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乏味性。因此,应努力增强趣味性,根据不同的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实际搜集、学习、探究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当增加经典散文的含量
人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思想再深刻,如果没有恰当的语言表达,那么思想也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所以语言积累不可少。而通过对一些经典散文的学习正好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赏析经典散文的过程,就是从中汲取养料的过程,就是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过程。因此,当代中专生有必要学习一些经典散文。如赏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深深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而对荷塘的描写又蕴含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的赞美,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人格。
(三)加强口语训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总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普通话,掌握一定的口语艺术,将会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影响正常的感情交流。我国有一句谚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口语训练能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当代中专生在掌握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同时,必须能言善辩,具备出众的口才。中专生迈出校门的第一步是应聘,人常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第一印象正是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出来的。良好的口才、端庄的仪表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口语训练形成的。所以,当代中专生必须通过演讲、辩论、应聘等口语训练,培养出众的口才。
(四)开辟名家名作欣赏讲座
当代著名诗人罗洛在《路漫漫其修远》一文中这样说:“我们现在讲话、写文章,用的都是现代汉语。要学好现代汉语,应该多读一些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为了使我们的词汇更丰富,语言表达更加规范化,在语文教学中应开辟名家名作欣赏讲座。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的作品等,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且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我国工人的整体文化素质。
(五)留出自选空间
所谓“自选空间”,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影响完成原定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当地或本校的实际情况,给教师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受学校开设课程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空间”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上适当增加地方知识,或讲解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根据教学实际、学生需要和专业要求适当增加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如旅游专业学生的语文课教学中可增加一些导游方面的科技文,电脑美术专业的语文课教学中则可增加一些美术方面的科技文。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可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的能力,还可增加语文教材的科技含量,从而把语文课教学真正统一到为专业课服务的方向上来。
二、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并重,模块教学内容与相应的能力训练课相结合。
中职学生不仅应该积累较丰富的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他们上职中的目标方向来看,更应该重视能力的培养。在每一模块的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设计相应的能力训练活动课,如在某一模块结束后,可以观看相关的录像,或阅读有关的资料,或进行小组讨论,或进行实际参观访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教材内容的理解水平。如在讲解完介绍和应聘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在班级或班际之间开展模拟应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为学生就业前的面试做好准备。又如在教学完演讲方面知识后,可先安排班内的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然后在全校举行演讲大赛。类似这样训练活动的开展才真正体现了能力本位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现代文学习结束后,可开展基础知识竞赛等,通过此类活动既可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又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不再是课堂结束就结束,它将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由在校阅读扩展到终身阅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在校学习生涯也是有限的。让我们真正从实际出发,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给他们终身学习的方法。“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朱德语),既然不可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的语文知识,那就让我们保留一段热肠,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继续提高的愿望寄托在今后,留给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让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后根据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与规范管理全书.陈至昂.吉林摄影出版社.
[2]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3]蒋乃平.社会能力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模块安排 能力训练
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适者生存”,此观点不仅适用于生物进化领域,而且适用于其他领域。任何事物当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时就会或“毁灭”或“进化”,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那么,中职语文教学究竟该如何改革呢?面对纷繁芜杂的改革模式,笔者认为中职语文必须从学生学习实际、毕业后的工作实际需要及语文课本身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出发,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正是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学改革应以模块教学为主(即以一类文体的教学为一个模块),以补充材料为辅。所谓的模块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如比较阅读法、评价性阅读、口语表达法、应用文写作、实用文写作等,而补充材料主要是提供能提高学生模块教学综合能力和水平的实践范例和扩展阅读材料。因此,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两点。
一、教学模块的安排
(一)提升应用文写作的地位
应用文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与日常生活、学习结合得十分紧密。从全球范围来看,应用文的写作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心内容作息化、使用范围国际化、表达语言“双语化”、书写技术现代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打好学生应用文的写作基础。
应用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应用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乏味性。因此,应努力增强趣味性,根据不同的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实际搜集、学习、探究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当增加经典散文的含量
人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思想再深刻,如果没有恰当的语言表达,那么思想也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所以语言积累不可少。而通过对一些经典散文的学习正好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赏析经典散文的过程,就是从中汲取养料的过程,就是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过程。因此,当代中专生有必要学习一些经典散文。如赏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深深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而对荷塘的描写又蕴含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的赞美,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人格。
(三)加强口语训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总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普通话,掌握一定的口语艺术,将会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影响正常的感情交流。我国有一句谚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口语训练能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当代中专生在掌握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同时,必须能言善辩,具备出众的口才。中专生迈出校门的第一步是应聘,人常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第一印象正是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出来的。良好的口才、端庄的仪表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口语训练形成的。所以,当代中专生必须通过演讲、辩论、应聘等口语训练,培养出众的口才。
(四)开辟名家名作欣赏讲座
当代著名诗人罗洛在《路漫漫其修远》一文中这样说:“我们现在讲话、写文章,用的都是现代汉语。要学好现代汉语,应该多读一些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为了使我们的词汇更丰富,语言表达更加规范化,在语文教学中应开辟名家名作欣赏讲座。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的作品等,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且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我国工人的整体文化素质。
(五)留出自选空间
所谓“自选空间”,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影响完成原定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当地或本校的实际情况,给教师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受学校开设课程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空间”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上适当增加地方知识,或讲解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根据教学实际、学生需要和专业要求适当增加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如旅游专业学生的语文课教学中可增加一些导游方面的科技文,电脑美术专业的语文课教学中则可增加一些美术方面的科技文。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可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的能力,还可增加语文教材的科技含量,从而把语文课教学真正统一到为专业课服务的方向上来。
二、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并重,模块教学内容与相应的能力训练课相结合。
中职学生不仅应该积累较丰富的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他们上职中的目标方向来看,更应该重视能力的培养。在每一模块的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设计相应的能力训练活动课,如在某一模块结束后,可以观看相关的录像,或阅读有关的资料,或进行小组讨论,或进行实际参观访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教材内容的理解水平。如在讲解完介绍和应聘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在班级或班际之间开展模拟应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为学生就业前的面试做好准备。又如在教学完演讲方面知识后,可先安排班内的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然后在全校举行演讲大赛。类似这样训练活动的开展才真正体现了能力本位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现代文学习结束后,可开展基础知识竞赛等,通过此类活动既可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又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不再是课堂结束就结束,它将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由在校阅读扩展到终身阅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在校学习生涯也是有限的。让我们真正从实际出发,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给他们终身学习的方法。“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朱德语),既然不可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的语文知识,那就让我们保留一段热肠,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继续提高的愿望寄托在今后,留给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让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后根据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与规范管理全书.陈至昂.吉林摄影出版社.
[2]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3]蒋乃平.社会能力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