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建构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语境下建构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应充分认识转型期地方治理的复杂性,进而据此阐释和探究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建构核心价值,避免对治理运作的误读;深化体制变革,推进“机制优先”之后的治理转型;培育社会资本,建立可持续的信任关系。
  【关键词】地方治理主体 良性互动关系 路径选择
  
  “治理”理论及其研究范式的产生与发展,在20世纪的学术界堪称一场视野开阔、议题多元、成果丰硕的思想盛宴。伴随着制度的变迁和话语的转化,作为其分支的地方治理亦逐步成为讨论公共事务的一种新的分析框架。研究者们各自遵循着不同的学术理路、话语系统和研究方法,不断对问题予以解读、追问与回应。同时,又因为各自研究意向的客观差异,而形成了学界观点多元并存的丰富样态。然而,无论遵循哪一种研究视角,中国语境下地方治理建构、改革与发展的举步维艰,都成为学者们的一致共识。其中一个重要命题在于,如何构建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并使之逐步内化为一种行为机制?
  转型期地方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的复杂性
  尽管是在西方公共管理体制遭遇现实挑战的背景下产生和兴起,治理理论“去意识形态化的旨趣”,①却使得它在中国政治领域的运用,有效地避免了同敏感政治话题可能发生的冲突,并迅速引起了中国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不可否认,在过去三十年间,我国的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已经开始了深刻的结构性变迁——地方政治行为不断扩张,地方政府、私人部门、民间商会、社会团体等等,纷纷被纳入到地方治理的视野中来,而近年来的基层治理特别是社区治理的积极探索更是一枝独秀。上述种种治理活动正是多重主体通过或竞争或合作的互动方式而得以形成。然而,转型期中国的政治生态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仅用某种单一的方法无法透彻地分析政治现象。加之地方治理理论这一“舶来品”本身就具有多元属性,必然会经过中国政治生态“场”的过滤,必然发生一系列的文化折射和问题变形。具体到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而言,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地方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仍未达到与治理相对应的权力配置及运作方式。现代意义上的治理将改变传统的单向度的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模式。在地方治理的应然框架中,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公众与地方政府结成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或伙伴关系,是相互依赖的权力和利益主体。其实质在于合作,主要体现为部分公共权力从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等各种治理主体的转移。尽管在应然层面这种权力转移是双向的、可逆的,然而在现实中,地方政府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主体,其他地方治理主体仍然处于要权与放权的博弈进程之中,更多的是从政府到社会的单向的、不可逆的权力运行过程。更加重要的在于,无论权力让渡还是接受,动力往往来源于权力背后的利益驱动。其次,转型期的体制惯性与弊端进一步阻碍了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作为地方治理的首要主体,地方政府是地方治理涉及的各种关系的聚集点——包括党政关系、政府间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等,地方治理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调整这些关系。
  然而,全能主义政治和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政府和各级官员手中掌握了对各种社会资源的巨大的支配权力。在这种巨大的支配权力之下,公众往往处于被动和对政府严重依赖的境地,这已经演变成为巨大的惰性习惯。这种体制惯性深深地烙印在各个领域和方面,形成了“计划政治”的体制特征。②加之转型期的利益分化与博弈愈演愈烈,这些都使得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更加举步维艰。同时由于体制原因,很多治理主体还难以进行更全面和更深入的治理参与,现实中的各类合作活动绝大多数成为由政府主导的非对称合作。更多的时候,所谓的互动与合作,往往演变成为地方政府一方垄断整个舞台演出的“独角戏”,其他主体均变为可有可无的配角。
  视角转换与路径选择
  定位在转型期的发展背景之下,立足于当前政治发展与改革的阶段之上,继续推进地方治理的转型与创新,并致力于建构地方治理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谋求政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之举。要达成这一目标,不仅应当从对当前的实际运行现象和规律的分析中致力于“应该怎样”的理想型设计,更应当转换视角,着重于探究和考察形成良性互动可能的路径选择。
  建构核心价值,避免对治理运作的误读。尽管“责任”、“能力”、“效能”等关键词充斥着地方治理的研究文献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理或地方治理仅仅存在于这一层面。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本质上是有效的、回应的、民主的地方治理机制在行为层面的具体体现。有鉴于此,有必要在价值和理念层面深化理解,以避免对其运作与制度化的误读。事实上,作为一个渐进的增量改革过程,地方治理模式转型的核心价值蕴含于民主之中,民主化进程能够在实质上推进治理模式由形式到实体的转换。在治理过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限制和分散政府权力”③,因而“必须确保有足够的地方决策空间。”④同时,治理理论聚焦于公共权力的运作方式和运作过程,本身就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以微观治理效能优先的价值旨趣”⑤不谋而合。
  可以说,民主化与分权化应当是地方治理主体能够良性互动的最为本质的价值。在战略选择方面,谋求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应当以民主化与分权化为核心重新规划与理性审视制度群落,应当根据实现政治权力公共化的进度进程和实际要求,逐步实现公民权利的公共化,在治理决策和治理实施过程中,引进、建设和加强民主政治,在优化治理的前提下,实现治理与民主的相对均衡。⑥
  深化体制变革,完善“机制优先”之后的治理转型。基层增量民主建设、优化公共管理和公共事务治理的模式等一系列举措集中体现了我国地方治理“机制优先”的改革逻辑,这样能够确保在全局性政治体制稳定的前提下较为快速地取得变革成绩。然而,体制转换在我国的政治领域仍未得到彻底实现,旧有习惯势力与民主法治发展仍然存在着尖锐冲突。加之分类控制等原因,“中国的地方治理还难以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多元的权力均衡。”⑦但若不适时推进体制层面的变革,不仅会对机制改革加以掣肘,而且可能会危及已有的改革成果。
  因此,建构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应当充分考虑和整合体制性因素并作一体化设计。这是一项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涉及行政治权的权、职、责、能、利的结构性调整问题,以及政治权力体系内部纵向的权职责能利的结构性调整,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结构性调整、中央部门之间的结构性调整、地方不同层级之间的结构性调整、不同地区的结构性调整等等;另一方面涉及政治权力体系与社会之间的权职责能利的结构性调整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中介组织,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权职责能利的结构性调整。
  培育社会资本,建立可持续的信任关系。地方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的形成来源之一在于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本着建设信用政府的理念,地方政府应为良性关系的构建提供制度支撑、培育公民意识、推进各方有序参与。就当代中国的地方治理而言,一方面需要各种政治结构和微观制度的稳定与坚固;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各个社会主体性力量之间达成某种意识和共识,从而为治理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依据地方治理的实践逻辑,相关治理主体的各类需求必须上下呼应并达到高度契合,是良性互动得以产生并延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把治理主体的各种需求整合为一种动态行为机制,是良性互动产生和延续的关键所在。
  在一个习惯于全能主义管制传统的社会,要推行一套以公民自主参与和社会自治为主的制度模式,就要在“政府主导”之后,“制造”出公民对于该制度的切实需求。⑧由于社会资本只存在于主体间的关系中,是促进各种合作行为的来源,作为地方治理首要主体的地方政府应致力于“熟人社会”建设,建立共享的知识、规范和信任感,为各类主体的互动行为营造外围的运行环境。社会资本的投资,可以看作是“制造社会需求”、形成“制度依赖”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当前社区治理已有的显著成就之上,进一步促进社区的自组织发展,加强社区成员的交往和信任,并形成各领域、各层次地方治理的良性循环。(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本文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重点课题“建构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价值与路径选择”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⑤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治理模式变迁及其内在逻辑”,《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②李景鹏:“政府治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载于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主办的“中韩两国政府治理模式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1月8日。
  ③⑦王诗宗,何子英:“地方治理中的自主与镶嵌——从温州商会与政府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④杰瑞·斯托克:“地方治理研究:范式、理论与启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⑥王浦劬:“论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与实现”,载于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主办的“中韩两国政府治理模式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1月8日。
  ⑧燕继荣:“民主和谐需要社会资本”,《学习时报》,2008年2月26日。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的香料有中国本土所产与外国传入两种途径。中国本土香料以产于南方为多,故而《楚辞》当中有关香料的记述就比《诗经》当中的记述多得多,但总体来说,中国本土所产的香料还是比较贫乏的。香料大多还是沿陆上丝绸之路或是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我们阅读古代诗词,经常见到吟咏龙脑香的句子,最典型的莫过于李清照的《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里的“瑞脑”就是龙脑香的别称。我们在唐诗中,可以发现更
晚泊松滋渡口(二首其一)  [宋]陆游  此行何处不艰难,寸寸强弓且旋弯。县近欢欣初得菜,江回徙倚忽逢山。系船日落松滋渡,跋马云埋滟滪关。未满百年均是客,不须数日待东还。  关于“江回徙倚忽逢山”  朱东润先生《陆游选集》:“[徙倚]迂回曲折。”(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第8页)  按:“县近欢欣初得菜,江回徙倚忽逢山”二句对仗,正如“欢欣”二字不属“县”,“徙倚”二字也不属“江”。这两个词
【摘要】区域工业可持续竞争力是区域工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区域工业持续扩张和持续发展的生态能力。当前,中部城市要以中部崛起战略为依托,着力提高自身工业可持续竞争力,将区域工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工业 可持续竞争力 路径    工业可持续竞争力是区域工业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能够持续地凝聚和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持续扩张和持续发展
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其一)旧题[汉]唐山夫人大孝备矣,休德昭清。高张四县,乐充宫廷。芬树羽林,云景杳冥。金支秀华,庶旄翠旌。关于“芬树羽林,云景杳冥”  曹道衡先生《两汉诗选》曰:“言树立了许多以翠羽为饰的伞盖旌旗,其众多犹如树林。远望一大片极深远犹如云日(景)。”(《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页)  按:《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唐颜师古《注》曰:“言所树羽葆,其盛若林,芬然众多,仰视高远,如云日
朱东润先生(1896—1988),名世溱,以字行,江苏泰兴人。早年先后就读于泰兴蒙学堂、襟江小学。后入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得从唐文治先生习古文辞。1913年末得吴稚晖先生推荐到英国留学三年。归国后任教于广西第二中学(在梧州)、南通师范学校,1929年入武汉大学,其间皆教授英语。1932年始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乃转入中文系。1942年移讲席于重庆柏溪之中央大学,1947年后曾辗转任教于无锡国专、齐
從殷人关于酒的“五齐三酒”的划分上可以看出,五齐系为神而制,三酒则为人而制。为人制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以酒养生。《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先秦典籍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  先看饮酒的养老功用。《周礼·天官·酒正》:“凡飨士庶子,飨耆劳孤子,皆共其酒,无酌数。”这是对以酒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孟子·离娄上》:“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诗经·豳风·七月》
记载于《尚书大传》中的《卿云歌》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古诗。《尚书大传》云:“维十有四祀,钟石笙筦变声,乐未罢,疾风发屋,天大雷雨。帝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维十有五祀,祀者贰尸,舜为宾客,而禹为主人。……于是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陈寿祺《尚书大传定本》)此即谓舜帝因天降祥瑞,而决定禅位于禹,在一次祭祀后的飨宴上,君臣互相作歌唱和。其诗第一章为舜帝倡歌,第
【摘要】构建三峡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库区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针对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滞后的问题,必须实现“五个创新”,努力提升构建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力。  【关键词】城乡统筹 公共文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文化服务的总和①。其构建的程度和水平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当
【摘要】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陕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自身粗放型的开发方式导致了资源的高浪费、环境的破坏,极不利于陕北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产资源 可持续发展 陕北    引言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如何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矿产资源是有限的,过去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大量的
[摘要]“调解结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会使法律丧失其应有的权威性。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应理性地限定其适用的范围,明确界定“调解结案”与“判决结案”的适用边界,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调节结案 判决结案 适用边界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调解结案”已成为法院当下审理案件追求的一种重要方式。“调解结案”固然有其“息纷止讼”、“节省司法资源”的优点,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