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短跑途中跑臀部后坐动作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摆动腿下压摆落动作消极,支撑腿着地缓冲过度是形成臀部后坐跑动动作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克服途中跑臀部后坐不合理的动作呢?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练习方法。
关键词:短跑途中跑,臀部后坐,形成因素,克服方法。
前言
臀部后坐是短跑运动员途中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合理的跑动动作。由于臀部后坐,支撑腿从着地缓冲转变为后蹬,髋部伸展的速度降低,削弱髋关节的用力程度,使后蹬力量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髋部伸展速度的降低,髋屈肌群被拉长的速度缓慢,当支撑腿后蹬结束再转换为前摆时,快速收缩的力量减退,不能有效的带动大腿快速前摆,从而影响速度的增长。那么,臀部后坐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教学训练中认识到,支撑腿着地的动作方式与臀部后坐动作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支撑腿着地的正确技术,掌握克服臀部后坐的方法,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一、形成臀部后坐跑动动作的主要因素
短跑运动员在快速跑动中,伸髋和摆动式着地技术是现代短跑技术发展的特点。这种着地技术动作的实质,就是尽量避免髋关节参与缓冲,增大扒地力量,缩短支撑时间,促进身体重心快速前移。但是,有些运动员对伸髋和摆动式着地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跑动中经常采用消极着地的动作方式。因为支撑腿着地时动作消极,伸髋、伸膝和屈踝(背伸)肌群相对放松。在此状态下,支撑脚接触地面的速度相对减慢,使支撑腿着地点与身体重心投影点之间距离加长,身体产生的制动阻力增大。
根据运动时肌肉工作原理,支撑腿从着地到垂直缓冲,膝、踝关节工作肌群作退让性离心收缩,膝关节角度变化约为4-10°左右,踝关节达到34-38°之间,膝、踝关节在这一定范围内进行缓冲,可以减少着地阻力,有助于增大弹性势能,为快速蹬伸创造良好条件。但是,支撑腿在着地过程中,髋关节若参与缓冲,膝、踝关节缓冲过度,不仅降低身体重心,而且还会造成臀部后坐。那么伸髋、伸膝和屈踝(背伸)肌群,从离心收缩向向心收缩的速度转换变得缓慢,破坏了着地缓冲与后摆动作的连续性,从而影响水平速度的发挥。因此,支撑腿消极着地的动作方式是造成臀部后坐的主要因素。
二、关于克服臀部后坐动作的练习方法
1、增强伸髋肌群快速收缩的力量
运动员在跑动中,支撑腿髋部伸展的速度是现代短跑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短跑技术最新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快速伸髋对跑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伸膝。"一些短跑专家对世界优秀与非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进行了分析,认为优秀与非优秀运动员之间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两点:一是支撑腿髋部伸展的速度,二是摆动腿着地的速度;除此之外,其它技术均无显著差异。可见,支撑腿在着地缓冲时,快速伸髋是提高跑速的重要因素。伸髋肌群包括臀大肌和股后肌群,当支撑腿由着地缓冲转变为后蹬时,髋部的伸展主要依靠这两个肌肉群快速收缩来实现的。尤其是在支撑缓冲阶段,股后肌群同时参与伸髋和伸膝两个关节的活动,如果臀大肌和股后肌群力量发展不足,支撑腿在缓冲时,髋关节就会过度缓冲,导致臀部后坐,影响伸髋的速度。因此,增强伸髋肌群快速收缩力量是克服臀部后坐的一种练习方法。
2、加快摆动腿下压摆落的动作速度
人体在跑动中,支撑腿着地时作用于地面水平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该瞬间脚接触于地面的相对速度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支撑脚接触地面时后扒速度越大,身体获得向前的动力也就越大。从摆动腿着地动作原理上分析,支撑脚接触地面时后扒速度是由摆动腿大腿下压和小腿摆落的动作速度所决定的。当支撑脚接触地面时,后扒速度越大,支撑腿着地点与身体重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将会缩短。那么,支撑腿在着地缓冲过程中所产生的制动阻力和承受的负荷将会减小,从而降低髋、膝、踝关节的弯曲屈率,增大伸肌群离心向向心收缩的转换速度,减少支撑腿着地缓冲的时间。
关于加快摆动腿下压摆落的练习手段,一般借助外界条件进行强化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跨30-50厘米的低栏,2-3?斜坡下坡跑,缩短正常步幅的跑格等。这些练习手段有助于强化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射活动,增强摆动腿落地时大腿积极下压与小腿着地前迅速后屈这一技术,从而形成支撑腿快速着地的动力定型。
3、提高下肢肌退让缓冲的工作能力
支撑腿从着地缓冲转变为后蹬,其伸肌群要进行离心和向心收缩,而后蹬阶段伸肌群向心收缩又是在缓冲阶段伸肌群离心收缩的基础上进行的。下肢肌群退让缓冲的工作能力越强,其离心收缩的速度就越快,有助于下肢肌群形成强烈的牵张反射,后蹬时才能产生快速的收缩力量。如果下肢肌群退让工作能力减弱,其工作肌群离心收缩的速度变得缓慢,膝、踝关节将会过度弯曲,从而消弱牵张反射的效果。因此,提高下肢肌群退让缓冲的工作能力,可防止支撑腿膝、踝关节过度弯曲而造成臀部后坐。
4、增大大腿高速前摆的摆动力量
从蹬摆技术原理上分析,支撑腿在缓冲阶段,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大腿迅猛而有力的向前摆动,能够使髋关节保持在充分伸展和提高的位置上,带动支撑腿由缓冲尽早转入后蹬,从而避免支撑腿在缓冲阶段髋、膝、踝关节过度缓冲造成臀部后坐。因此,增大大腿高速前摆的力量也是克服臀部后坐的有效手段。
在发展大腿前摆力量时,要以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主,尽量在抗中、小负荷阻力下进行。如肩负杠铃交换腿弓步跳,用橡胶带做各种摆腿,踝系重物进行高抬腿跑、仰卧举腿以最快速度做跑的模仿摆腿练习等。每次练习重复4-6组,每组在60次以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小结
1、运动员在跑动中,摆动腿下压摆落动作消极,使支撑腿着地点与身体重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加长。支撑腿在缓冲阶段所承受的负荷增大,下肢肌群退让缓冲能力减退,致使髋、膝、踝关节过度弯曲,从而造成臀部后坐。
2、支撑腿在着地缓冲过程中,髋关节伸展的速度和幅度是在伸髋肌群快速收缩和摆动腿积极前摆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因此,注重发展伸髋肌群的力量和大腿的摆动力量可以有效地防止髋关节参与缓冲。
3、加快摆动腿下压摆落的动作速度,增大支撑脚扒地效果,从而缩短支撑腿着地点与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可减少支撑腿所承受的负荷,避免膝、踝关节过度缓冲。
4、短跑运动员应加强下肢肌群退让缓冲工作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膝、踝关节承受负荷的适应性。在缓冲阶段才能减小膝、踝关节过度弯曲,有利于增大发力力量。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热点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
[2]卢德明:《 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短跑途中跑,臀部后坐,形成因素,克服方法。
前言
臀部后坐是短跑运动员途中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合理的跑动动作。由于臀部后坐,支撑腿从着地缓冲转变为后蹬,髋部伸展的速度降低,削弱髋关节的用力程度,使后蹬力量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髋部伸展速度的降低,髋屈肌群被拉长的速度缓慢,当支撑腿后蹬结束再转换为前摆时,快速收缩的力量减退,不能有效的带动大腿快速前摆,从而影响速度的增长。那么,臀部后坐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教学训练中认识到,支撑腿着地的动作方式与臀部后坐动作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支撑腿着地的正确技术,掌握克服臀部后坐的方法,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一、形成臀部后坐跑动动作的主要因素
短跑运动员在快速跑动中,伸髋和摆动式着地技术是现代短跑技术发展的特点。这种着地技术动作的实质,就是尽量避免髋关节参与缓冲,增大扒地力量,缩短支撑时间,促进身体重心快速前移。但是,有些运动员对伸髋和摆动式着地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跑动中经常采用消极着地的动作方式。因为支撑腿着地时动作消极,伸髋、伸膝和屈踝(背伸)肌群相对放松。在此状态下,支撑脚接触地面的速度相对减慢,使支撑腿着地点与身体重心投影点之间距离加长,身体产生的制动阻力增大。
根据运动时肌肉工作原理,支撑腿从着地到垂直缓冲,膝、踝关节工作肌群作退让性离心收缩,膝关节角度变化约为4-10°左右,踝关节达到34-38°之间,膝、踝关节在这一定范围内进行缓冲,可以减少着地阻力,有助于增大弹性势能,为快速蹬伸创造良好条件。但是,支撑腿在着地过程中,髋关节若参与缓冲,膝、踝关节缓冲过度,不仅降低身体重心,而且还会造成臀部后坐。那么伸髋、伸膝和屈踝(背伸)肌群,从离心收缩向向心收缩的速度转换变得缓慢,破坏了着地缓冲与后摆动作的连续性,从而影响水平速度的发挥。因此,支撑腿消极着地的动作方式是造成臀部后坐的主要因素。
二、关于克服臀部后坐动作的练习方法
1、增强伸髋肌群快速收缩的力量
运动员在跑动中,支撑腿髋部伸展的速度是现代短跑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短跑技术最新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快速伸髋对跑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伸膝。"一些短跑专家对世界优秀与非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进行了分析,认为优秀与非优秀运动员之间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两点:一是支撑腿髋部伸展的速度,二是摆动腿着地的速度;除此之外,其它技术均无显著差异。可见,支撑腿在着地缓冲时,快速伸髋是提高跑速的重要因素。伸髋肌群包括臀大肌和股后肌群,当支撑腿由着地缓冲转变为后蹬时,髋部的伸展主要依靠这两个肌肉群快速收缩来实现的。尤其是在支撑缓冲阶段,股后肌群同时参与伸髋和伸膝两个关节的活动,如果臀大肌和股后肌群力量发展不足,支撑腿在缓冲时,髋关节就会过度缓冲,导致臀部后坐,影响伸髋的速度。因此,增强伸髋肌群快速收缩力量是克服臀部后坐的一种练习方法。
2、加快摆动腿下压摆落的动作速度
人体在跑动中,支撑腿着地时作用于地面水平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该瞬间脚接触于地面的相对速度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支撑脚接触地面时后扒速度越大,身体获得向前的动力也就越大。从摆动腿着地动作原理上分析,支撑脚接触地面时后扒速度是由摆动腿大腿下压和小腿摆落的动作速度所决定的。当支撑脚接触地面时,后扒速度越大,支撑腿着地点与身体重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将会缩短。那么,支撑腿在着地缓冲过程中所产生的制动阻力和承受的负荷将会减小,从而降低髋、膝、踝关节的弯曲屈率,增大伸肌群离心向向心收缩的转换速度,减少支撑腿着地缓冲的时间。
关于加快摆动腿下压摆落的练习手段,一般借助外界条件进行强化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跨30-50厘米的低栏,2-3?斜坡下坡跑,缩短正常步幅的跑格等。这些练习手段有助于强化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射活动,增强摆动腿落地时大腿积极下压与小腿着地前迅速后屈这一技术,从而形成支撑腿快速着地的动力定型。
3、提高下肢肌退让缓冲的工作能力
支撑腿从着地缓冲转变为后蹬,其伸肌群要进行离心和向心收缩,而后蹬阶段伸肌群向心收缩又是在缓冲阶段伸肌群离心收缩的基础上进行的。下肢肌群退让缓冲的工作能力越强,其离心收缩的速度就越快,有助于下肢肌群形成强烈的牵张反射,后蹬时才能产生快速的收缩力量。如果下肢肌群退让工作能力减弱,其工作肌群离心收缩的速度变得缓慢,膝、踝关节将会过度弯曲,从而消弱牵张反射的效果。因此,提高下肢肌群退让缓冲的工作能力,可防止支撑腿膝、踝关节过度弯曲而造成臀部后坐。
4、增大大腿高速前摆的摆动力量
从蹬摆技术原理上分析,支撑腿在缓冲阶段,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大腿迅猛而有力的向前摆动,能够使髋关节保持在充分伸展和提高的位置上,带动支撑腿由缓冲尽早转入后蹬,从而避免支撑腿在缓冲阶段髋、膝、踝关节过度缓冲造成臀部后坐。因此,增大大腿高速前摆的力量也是克服臀部后坐的有效手段。
在发展大腿前摆力量时,要以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主,尽量在抗中、小负荷阻力下进行。如肩负杠铃交换腿弓步跳,用橡胶带做各种摆腿,踝系重物进行高抬腿跑、仰卧举腿以最快速度做跑的模仿摆腿练习等。每次练习重复4-6组,每组在60次以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小结
1、运动员在跑动中,摆动腿下压摆落动作消极,使支撑腿着地点与身体重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加长。支撑腿在缓冲阶段所承受的负荷增大,下肢肌群退让缓冲能力减退,致使髋、膝、踝关节过度弯曲,从而造成臀部后坐。
2、支撑腿在着地缓冲过程中,髋关节伸展的速度和幅度是在伸髋肌群快速收缩和摆动腿积极前摆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因此,注重发展伸髋肌群的力量和大腿的摆动力量可以有效地防止髋关节参与缓冲。
3、加快摆动腿下压摆落的动作速度,增大支撑脚扒地效果,从而缩短支撑腿着地点与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可减少支撑腿所承受的负荷,避免膝、踝关节过度缓冲。
4、短跑运动员应加强下肢肌群退让缓冲工作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膝、踝关节承受负荷的适应性。在缓冲阶段才能减小膝、踝关节过度弯曲,有利于增大发力力量。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热点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
[2]卢德明:《 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