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语言的规范使用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t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都离不开教师精彩的讲解。在影响讲解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我认为教学语言应做到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启发性、趣味性等。
  一、 教师语言要具有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一方面是说语言符合语法规范,不要出现语法上的问题,也不要出现错别字,否则会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指表达的内容要准确无误,杜绝出现知识性错误。准确地表述每一个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地剖析概念中重要的字、词含义,是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标志。对此,有下列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1.抓住关键性字、词重点讲解
  例如在讲解初中阶段一个重要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着重讲清“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反应生成”等词,才能让学生准确掌握这个概念。
   2.词义易混淆的用语,应讲清区别且准确表达词的含义
  例如应注意反应条件中“加热”与“点燃”、 “高温”的区别,气体“逸出”而不是“溢出”,还如对气态、液态、固态物质与液态或固态物质的反应,则分别用“通入、滴入、加入”等词。
  3.根据可接受程度选择准确语言
  对于在现阶段还无法准确讲清楚的概念,在叙述时宜加上“一般”、“通常”等词语而留下以后深入讨论的余地。例如在初中化学中讲到“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时,应指明它 “一般”不支持燃烧,去掉了“一般”二字就造成科学性的不严密,因为镁、钾、钠等活泼金属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只不过由于学习上的阶段性,当是还没学习镁、钾、钠等金属。
  4.描述实验现象,教学语言要锤炼,要准确清晰地表达
  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的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如说成有铜和水生成就不规范了,现象应该是器官感觉到描述下来的,直接说产物的名称是实验的结论之一而不是现象。
  二、 教师语言要具有逻辑性
  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教学语言、口头语言,都应具有逻辑性,但对于教学语言来说,逻辑性更为重要。逻辑性是决定语言表达有条不紊且清楚的首要条件。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逻辑性很强,那么,学生就会听得很清楚,学得明白;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逻辑性很差,那么,学生就会听得很糊涂,学得辛苦。教师备课时,必须刻苦钻研教材思路,认真揣摩学生思路,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只有思路清晰,才会有较强逻辑性的语言。所以,语言的逻辑性依赖于思维的逻辑性。
  三、 教师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是讲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所务惟在启发诱导。”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们众多的阐述中,可见教学注重启发性是极其重要的。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启发性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语言得以充分实现,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必须巧于引导、注重启发、循循善诱,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留下思维想象的空间。教学启发性语言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得以巧妙、恰当地应用。
  1.巧设疑问,启发思考
  巧设疑问有助于实现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与引导性,以疑启思,以疑导悟,例如: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这一课,一上课就可以做个魔术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在学生赞叹和惊奇时,提出问题:燃烧是如何发生的呢?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这样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疑问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助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索求解的能力。
  2.善用类比启发,唤起联想,启发想象
  所谓类比启发,是指教师通过把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放在一起或先后讲述,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觉察其中的联系,而进行类推,得出结论。例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课,教师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氧气的制取方法,并一起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的研究思路,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沿着这一思路来研究二氧化碳气体。教师运用启发性语言进行类比,使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启发下联想思考、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有效地形成感悟。
  四、教学语言要有趣味性
  教学语言应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直观、生动、形象、逼真、深入浅出。教师在教学中用比喻、口诀、故事、顺口溜、谜语等方式,可以创造语言情趣,激起共鸣,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例如:制氧气的步骤也可用“查、装、定、点、收、离、熄”七个字概括,可用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地壳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前五位元素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谐音记忆为“养闺女贴该”;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用“父亲多亲”谐音加深记忆,“负氢多氢”―“父亲多亲”,即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且体积比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大。在化学教学中,如果将各种趣味性语言交替使用、合理搭配,将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巩固记忆,对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印象,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教学语言对化学教学的影响既大又广,要使化学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积极作用,既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各方面的优化,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整体的协调组合,只有不断磨砺自己,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才能提高化学教学语言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所谓医德,即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调节医务人员和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和医疗卫生单位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标准和规范的总和。它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是社会道德体系
期刊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9-0005-05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9.0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中小学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理论、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课堂新模式应运而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必须结合实际,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立足
摘要:21 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我们中学化学教师应该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和学  生观,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并从备课、上课、实验和第二课堂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从而达到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创造性品质;要求与体会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4-0017-02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  
1.研制出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通过和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容量为650Ah的钠硫储能单体电池.使中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上
随着教科研活动中对集体备课要求的日益提高,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案的使用与研究已经变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设计好教案学案,如何在教案中更好的设计学生的活动,诱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避免将学案变成知识点的罗列等等问题非常值得探讨的。笔者结合这几年课改以后的一些教学实践,对如何利用教学案一体化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做一些简单
每当我漫步清风拂面的南湖之畔,在安宁的社会环境中与愉快的市民擦肩而过的时候,每当我步入琳琅满目的商场,在安定的社会秩序中与幸福的市民共享祖国的富饶与繁荣的时候,我便会产
摘要: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发挥情感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和心得。  关键词:教学情境创设;方法;实例;教学运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8-0013-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
摘要:情感是有弹性的又是有刚性的,合理利用学科资源,充分发挥情感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学好化学。在这一过程中也涉及到意志、兴趣和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化学;情感;作用;培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4-0019-03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  doi:10319/j.issn.1008-05
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明确提出党要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把它与党的先进性相联系,确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和要求,内涵深刻,富有新
摘要:学生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共同原理,是引起学习迁移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概括,学会化学物质性质的概括以及化学解题方法或模式的概括,最终达到提高迁移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概括水平;迁移能力;概念原理;解题方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9-0010-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