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的瑞士表要降价了?以后不会一款就只供货一两块了吧?”这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记者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缘起于7月6日中瑞自贸协定的正式签署。这个为期三年的谈判终于尘埃落定,作为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间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其意义自不必多说。对于很多喜欢瑞士制造手表的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这是否意味着以后可以不用远赴异国他乡买表了。
中国钟表协会统计,2013年1至7月份,瑞士向中国出口的机械表的平均价格为14000元人民币左右,石英电子表出口的平均价格1500元人民币左右。从全球来看,中国是瑞士表的第三消费者,前两名分别是美国和香港地区,但由于香港的销量中70%都是流向内地,美国以及其它欧洲地区的销量中这个比例也不低。因此,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张宏光认为,中国是瑞士表实际上的第一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成品钟表进口关税的税率为11%至15%,此外还有20%的消费税, 17%的增值税。缴纳关税后的完税价格如果超过1万元,先缴纳消费税,再以此为基础缴纳增值税,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奢侈品税,但是官方说法其实叫消费税,具体的完税顺序为关税——消费税(完关税价格超过1万元商品)——增值税。到零售端还需缴纳营业税,但是现在这个税很多消费者可以选择,一些商家推出了保修卡和发票分离的服务,如果不需要发票,只拿保修卡,就可以省去这部分费用,也不会影响之后的保养维修。
以某低端瑞士品牌的指针式石英表为例,仅有时间显示,没有日期、星期显示等其它功能,进关前价格为5000元人民币。此类表的关税税率为12.5%,应缴纳关税625元,此时完税价格不超过1万元,不需要缴纳消费税,只需在(5000+625=)5625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再缴纳17%的增值税(5625*17%=)956.25元,那么最终的出关价格即为(5000+625+956.25=)6581.25元人民币。
再以某顶级瑞士品牌生产的复杂多功能自动上弦机械表为例,进关前价格为20万元人民币,此类表关税税率为11%,则应缴纳关税2.2万元人民币,这个完税价格(20+2.2=22.2)超过了1万元,需要缴纳20%的消费税。海关计算这20%的关税跟以前的算法不一样,是用完税价格除以一减去百分之二十,再减去之前的完税价格,也就是22.2/(1-20%)-22.2=5.55万元。组成了(22.2+5.55=)27.75万元的完税价格,再以此为基础收取17%(27.75*17%=4.7175)的增值税,这样下来就等于最终的出关价格为(27.75+4.7175=)32.4675万元人民币。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海关这种计算方式,消费税其实相当于正常算法中的25%。
瑞士钟表从自贸协定生效之日起开始降,第一年降18%,以后每年大约下降5%。十年以后关税总计减让60%,保留现有关税的40%。在中瑞自贸协定签订后,以十年后关税下降到最低的40%为例,第一类表的最终出关价格为6142.5元,比之前降低了6.67%,绝对价格下降了438.75元;第二类表最终的出关价格为30.537万元,比之前降低了5.95%,绝对值下降了1.9305万元。
可见,还是低价位表的下降幅度要大一些,高端表的绝对价格下降更为明显。但也不能以这个数据为绝对参照值,最终到零售端前还会有品牌的定价策略的变化,张宏光表示,品牌如果把这个利润空间截留,并不反馈给消费者,也不是没有可能。另外,现在一些贵金属和其它原材料价格,包括人工价格的上涨,都会从根本上调高表的价格,到时候关税下调所带来的影响就不好说了。
从瑞士品牌来看,中低端价位的腕表在国内的下降幅度会大些,虽然只是几百上千块,但是对于这个价位的购买者来说冲击还是比较直接。尤其是在2千到7千元价位区间的国产表,会受到以天梭、美度、浪琴、英纳格等为代表的瑞士中档表的较大冲击。此外,国产的高端腕表品牌的发展空间也会受到挤压。一些入门级的瑞士高档表,会在关税壁垒消失后显示出比较大的价格优势,因为降下来的绝对价格摆在那儿。以劳力士的金表为例,五年后金劳在中国的零售价就会比现在低万元左右,这对高档国产表是个很大的冲击。
2013年6月底,中国钟表协会在深圳举办了一个全行业大会。会上大家对中瑞自贸协定感受到了不小压力,但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不过因为有十年的缓冲期,一些企业认为至少还可以做好准备,这十年里大干一场,加快自身的发展。
除了腕表成品间的竞争,零部件领域的危机感也正袭来。斯沃琪集团下属的ETA机芯厂已经宣布将在未来停止对外供应机芯,这逼迫着很多中国表厂开始对机芯、技术更加重视。中国海淀集团是其中最具远见的一家,其先后收购了绮年华和昆仑两个瑞士表厂,前者非常擅长生产机芯,海淀集团本身还有罗西尼和依波两个国产品牌,这是中国钟表业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目前进入中国的瑞士钟表品牌在90个左右,真正广为人知的不超过60个。中国钟表协会统计,目前瑞士3万元以上高档腕表在中国的保有量已达到100万只以上,已经达到了维修保养的小高峰,但是由于国内缺乏维修人才,品牌在中国设立的维修点和人员严重不足,导致很多消费者买了表以后不敢戴,因为戴出毛病来不能及时修好。有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的表冠脱落,也不能马上修好,有些维修点还采取排号政策,一天只发5个号,很多消费者没有时间精力这样去耗,只能作罢。
由此可见,关税下降只是对于目前国内在售瑞士钟表品牌的显性改变,真正如何规范和保证整个钟表消费市场从卖方到买方再到售后这一条龙的服务,将会是相关人员所将面对的更大考验。对于整个中国钟表业和其中的决策人来说,关税下降后,行业会因此受到怎样的影响,负面影响该如何应对,正面影响该如何借势,都是需要迅速着眼考虑的问题。
中国钟表协会统计,2013年1至7月份,瑞士向中国出口的机械表的平均价格为14000元人民币左右,石英电子表出口的平均价格1500元人民币左右。从全球来看,中国是瑞士表的第三消费者,前两名分别是美国和香港地区,但由于香港的销量中70%都是流向内地,美国以及其它欧洲地区的销量中这个比例也不低。因此,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张宏光认为,中国是瑞士表实际上的第一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成品钟表进口关税的税率为11%至15%,此外还有20%的消费税, 17%的增值税。缴纳关税后的完税价格如果超过1万元,先缴纳消费税,再以此为基础缴纳增值税,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奢侈品税,但是官方说法其实叫消费税,具体的完税顺序为关税——消费税(完关税价格超过1万元商品)——增值税。到零售端还需缴纳营业税,但是现在这个税很多消费者可以选择,一些商家推出了保修卡和发票分离的服务,如果不需要发票,只拿保修卡,就可以省去这部分费用,也不会影响之后的保养维修。
以某低端瑞士品牌的指针式石英表为例,仅有时间显示,没有日期、星期显示等其它功能,进关前价格为5000元人民币。此类表的关税税率为12.5%,应缴纳关税625元,此时完税价格不超过1万元,不需要缴纳消费税,只需在(5000+625=)5625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再缴纳17%的增值税(5625*17%=)956.25元,那么最终的出关价格即为(5000+625+956.25=)6581.25元人民币。
再以某顶级瑞士品牌生产的复杂多功能自动上弦机械表为例,进关前价格为20万元人民币,此类表关税税率为11%,则应缴纳关税2.2万元人民币,这个完税价格(20+2.2=22.2)超过了1万元,需要缴纳20%的消费税。海关计算这20%的关税跟以前的算法不一样,是用完税价格除以一减去百分之二十,再减去之前的完税价格,也就是22.2/(1-20%)-22.2=5.55万元。组成了(22.2+5.55=)27.75万元的完税价格,再以此为基础收取17%(27.75*17%=4.7175)的增值税,这样下来就等于最终的出关价格为(27.75+4.7175=)32.4675万元人民币。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海关这种计算方式,消费税其实相当于正常算法中的25%。
瑞士钟表从自贸协定生效之日起开始降,第一年降18%,以后每年大约下降5%。十年以后关税总计减让60%,保留现有关税的40%。在中瑞自贸协定签订后,以十年后关税下降到最低的40%为例,第一类表的最终出关价格为6142.5元,比之前降低了6.67%,绝对价格下降了438.75元;第二类表最终的出关价格为30.537万元,比之前降低了5.95%,绝对值下降了1.9305万元。
可见,还是低价位表的下降幅度要大一些,高端表的绝对价格下降更为明显。但也不能以这个数据为绝对参照值,最终到零售端前还会有品牌的定价策略的变化,张宏光表示,品牌如果把这个利润空间截留,并不反馈给消费者,也不是没有可能。另外,现在一些贵金属和其它原材料价格,包括人工价格的上涨,都会从根本上调高表的价格,到时候关税下调所带来的影响就不好说了。
从瑞士品牌来看,中低端价位的腕表在国内的下降幅度会大些,虽然只是几百上千块,但是对于这个价位的购买者来说冲击还是比较直接。尤其是在2千到7千元价位区间的国产表,会受到以天梭、美度、浪琴、英纳格等为代表的瑞士中档表的较大冲击。此外,国产的高端腕表品牌的发展空间也会受到挤压。一些入门级的瑞士高档表,会在关税壁垒消失后显示出比较大的价格优势,因为降下来的绝对价格摆在那儿。以劳力士的金表为例,五年后金劳在中国的零售价就会比现在低万元左右,这对高档国产表是个很大的冲击。
2013年6月底,中国钟表协会在深圳举办了一个全行业大会。会上大家对中瑞自贸协定感受到了不小压力,但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不过因为有十年的缓冲期,一些企业认为至少还可以做好准备,这十年里大干一场,加快自身的发展。
除了腕表成品间的竞争,零部件领域的危机感也正袭来。斯沃琪集团下属的ETA机芯厂已经宣布将在未来停止对外供应机芯,这逼迫着很多中国表厂开始对机芯、技术更加重视。中国海淀集团是其中最具远见的一家,其先后收购了绮年华和昆仑两个瑞士表厂,前者非常擅长生产机芯,海淀集团本身还有罗西尼和依波两个国产品牌,这是中国钟表业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目前进入中国的瑞士钟表品牌在90个左右,真正广为人知的不超过60个。中国钟表协会统计,目前瑞士3万元以上高档腕表在中国的保有量已达到100万只以上,已经达到了维修保养的小高峰,但是由于国内缺乏维修人才,品牌在中国设立的维修点和人员严重不足,导致很多消费者买了表以后不敢戴,因为戴出毛病来不能及时修好。有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的表冠脱落,也不能马上修好,有些维修点还采取排号政策,一天只发5个号,很多消费者没有时间精力这样去耗,只能作罢。
由此可见,关税下降只是对于目前国内在售瑞士钟表品牌的显性改变,真正如何规范和保证整个钟表消费市场从卖方到买方再到售后这一条龙的服务,将会是相关人员所将面对的更大考验。对于整个中国钟表业和其中的决策人来说,关税下降后,行业会因此受到怎样的影响,负面影响该如何应对,正面影响该如何借势,都是需要迅速着眼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