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创设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有效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也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还可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如何在课堂克服提问时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呢?如何将提问变成可以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呢?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人类的各个领域是数学的根本特性。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青少年的本性就是好奇好胜,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创设问题”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钓”法。所谓创设问题,就是把课堂教学相關的重点和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在创设这些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设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
  一、创设问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导入课题——首问,要有吸引力。
  实践表明,学生刚进入课堂时,由于各种原因,注意力比较分散,不易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此时教师有技巧性的课堂首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这样的问题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例如,讲授垂径定理时,课前提问:“你能求出赵州桥主桥拱的半径吗?”
  2、课堂进行中——连问,引发头脑风暴。
  探求新知一般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具体内容把问题层层推进,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用讨论式,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单独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文似看山不喜平”!编的问题也应略高于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这个问题,领略到成功的欢愉,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方法应该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使他们发展积极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当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后,对学习的热爱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3、总结阶段——再问,方法归纳。
  课堂小结时改变教师总结学生洗耳恭听的被动式教学。我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首先本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和方法?其次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自主小结和自主评价:或小组讨论,或个人上台发言,或互相补充等等。作为教师的我最后给知识补充完善,给学习心得体会给以肯定和建议。
  4、课后思考——温故而知新,巩固提高。
  布置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也不容忽视:恰当的作业不仅能起到理解、掌握和巩固课堂内容的作用,而且可以为下一节的课堂教学内容埋下铺垫,引发新一轮的数学问题。课后思考问题一般难度应大一点点,使学生通过自学后又能够解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作为“导演”的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归属感的获得,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制订和课堂纪律自治,同时优化课堂,避免形式主义,激发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善于利用情境、问题和评价等多种激励方式,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度,使得课堂提问形成一个问题连续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灵活度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取得发展。
  二、注意的几个地方
  1、应保持积极或中立,避免提问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学生,包括语气、表情、甚至内容本身,它们会降低学生回答的渴望。如“难道我们以前没有讲过吗?”、“你怎么会得出那个答案?”
  2、不要让学生逃避,要让学生明白说“我不知道”是不可接受的,不能作为不参与课堂和不努力学习的借口。学生一无所知的情况是很少的,多数情形是学生不完全理解问题,或不能全部正确回答,甚至有时是不愿意回答,这些都是不主动进行思维活动。
  3、鼓励尝试性的问题少用。①课堂中的尝试学习,会使成绩差的学生的“缺乏计划、无组织、没有因果逻辑感和学习中的马马虎虎的态度”的特点得到了强化;②课堂时间有限,而尝试学习是一个较大的学习过程,容易教学重点淡化,目标模糊。
  总之,问题创设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并实践。要想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有效创设,教师必须敢于实践,善于反思,在掌握课堂的问题设置策略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全面提高数学的课堂质量真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指的是“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身心特点、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情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而深入理解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渗透的基本条件,注重渗透方式,是有效实施
期刊
目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已得到全面推广,《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存在着系统性、连贯性的特点,教学上对学生原有的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个班组中的学生两极分化愈加严重,学困生增多,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如
期刊
颅脑爆震伤主要表现为出血灶、非出血灶(脑水肿)、白质纤维束损伤,但以往CT和常规MRI(T1WI,T2WI)较难早期发现病变,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弥散张量加权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创新意识的激发  物理学作为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怎样才能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关键在于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那么,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有那些途径呢?在
期刊
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阅读教学存在诸多弊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深入地研究阅读教学的规律,认真地去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常用汉字是3500个,而其中1000个出现频度最高,几乎占到总字数的90%。这就是说,只要认识了这1000个字,就可算是“脱盲”,就算是“能”读了。但“能”读不等于“会”读。因此搞好阅读教学,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
期刊
参加市级骨干教师(语文学科)培训时,语文教研员向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教自己的孩子学语文,你怎么教?”一石击起千层浪,大家讨论地很热烈,结论却惊人的统一,那就是:多背诵经典古诗、古文,广泛阅读国内外名家的著作。这个结论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要素,这就是:积累。  首先,背诵是积累的一条主要渠道。  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
期刊
著名品牌Valentino为庆祝品牌创立45周年,于2007年7月在罗马举行“Valentino——45载风尚话罗马”回顾展览。为了使这次活动更有影响力,首席时装设计大师Mr.Valentino Garava
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每一个选择都会通向不同的路。而每条路又都联系着无数其他的路口,指向无数可能的地方。他并不是那个面对着无垠宇宙的孤独者,而自己的下一步,也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課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自己动脑、动手、进行参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而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认识主题的实践活动。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即主体对客体的行为。因此,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唯有学生的积极地作为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