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人员流动,小学校园里出现了外地的孩子,甚至有国外的孩子,这些孩子多多少少受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熏陶,作为人民教师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较好地选取多元化的媒介和材料加以应用和融合,想必会挖掘出更多的个性化作业,师生们也会更热情地投入到这精彩的天地。
一、 个性的激发与尝试
我们经常会听到“个性化服饰”、“个性化家居”、“个性化教育”等这些都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大概意思就是区别于他人,对“个性”的理解不够全面。“个性”一词在本文中如何理解呢?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保护这种差异其实就是保护社会的丰富性和创造性。”美术课堂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激发其对个性美的追求。
理解了“个性”一词,“个性化作业”就不难理解了,它是指学生群体或集体的个性化创作,也指个人的个性化创作。“美术作业个性化”是指在美术活动中,学生在多元化材料的配备下,在教师引导组织下找到自己艺术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主选择适当的美术多元化材料和方式,并通过多元化的交流、尝试、探究与评价,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业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例如表演、展览、比赛等。想要实现作业的个性化,使之变得丰富多彩,就要突破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的做法,关键是学生自己有兴趣、有创意地做,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作业中体现学生的“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的教学要求。当今小学美术与生活、文化、科学、情感相互融合与影响,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多元美术教育的实施对一个人的全面成长与进步有很大的影响。它深受学生喜爱和专家的好评,其中媒介材料的多元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美术教学中欣赏优秀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乐于并主动地学习,这是美术课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幸运的是现在大多数美术课上都能够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如动画、视频、影视、投影仪、白板教学等,更容易营造美的气氛,是学生更容易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使其受到美的感染。比如,当我在给四年级孩子们上《自行车局部写生》(人美版第七册美术)这一课时,选择的是白板教学,当我把课前拍好的自行车局部放出来的时候,学生不禁感叹这么熟悉的自行车还有这么多有趣的细节,清晰的线条激起了他们的审美热情和表现欲望。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视野比较窄,多媒体的运用恰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扩大了欣赏量和内容,从而使学生吸收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信息,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创作的主动性和潜能,创作出个性化的作业。
另外,范例也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直观媒介,是小学生学习描绘各种物象的参照物。范例在活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教师的范画、教师做的模型、标本、图片等均可作为范例。在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剪剪撕撕贴贴画画》一课中,当我把事先做的范画《摩天轮》拿出来给学生看的时候,他们都控制不住的叫起来,充分调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孩子们也都高举小手告诉我他们的惊奇发现,他们看到街上发的传单变成了摩天轮,废旧的报纸变成了大大小小的人或凳子等等,水彩笔和蜡笔使事物更完整,比如水彩笔的连接使得摩天轮转起来了,蜡笔使得背景色彩非常美。所以,妥当、恰当地运用范例,对于引起儿童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需要有极大的作用。
三、 材料的发掘与利用
小学生美术个性化作业的完成离不开多元的媒材,一般情况下美术作业主要载体是纸,而且小学生的作业纸张尺寸小,媒介很单一,有时候难以达到美术教学要求,所以就要求我们想方设法地采用多媒材。“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抒发情怀,宣泄情感的机会,比如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废旧、过期的报纸,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等都会活灵活现地呈现于作品之中。比如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的一年级《美术》上册中《各种各样的形》、《漂亮的建筑》、《美丽的天空》等课堂上,我除了让孩子们选择彩纸还让他们选择报纸、宣传单、宣纸、包装纸等等这些材料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剪、撕、折、拼、揉等制作出来了各不相同、有趣味的画面,这种个性化作业的呈现使得大家都非常愉悦,教师的愉悦是因为成功的体验,孩子们的愉悦是因为美术课可以这么有趣,废旧的东西都可以变成宝贝,家长的愉悦是因为不花钱就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甚至是更好的环保行动。
以上说的是多渠道采集使用作业材料。我们的教材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手工课,教材中也一再提示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就容易想不起身边哪些材料可以用。所以,美术的第一节课强调材料的积累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醒学生平时家里要扔掉的垃圾:矿泉水瓶、饮料瓶、易拉罐、电池、瓶盖、牙膏盒、泡沫、药品及化妆品包装盒、卡纸、瓦楞纸、回形针等。请同学们扔掉之前要想想看是否可以利用,可以利用就放在“美术百宝箱”内以后备用。还有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土瓦,被丢弃的玉米芯、树枝、胶泥等也可以作为孩子们美术创作的材料。等到积累一定的材料,上手工课就不必发愁了。比如一年级上册《神奇的小厨师》一课中就需要用到很多生活中的这些“废宝”,比如用过的一次性杯子、碗、牛奶瓶、废纸等,在设计中要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大胆尝试的能力,鼓励他们多做多改,一种材料做了不好看就改用另一种,相信美术作业的个性化作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
四、 媒材的选取与实践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吴海云老师上的人美版三年级美术课《身边的设计艺术》这一课中,为了课题研究——美术多元化材料下学生个性化作业的研究,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选择了白色、黑色的背心作为作业的载体,同时也选择了多元化的绘画材料:水彩笔、水粉颜料、丙烯颜料等;多元化的制作材料:报纸、碎布、绳、线等;分组合作,由于作业载体的不同,发挥的空间更大,孩子们的热情高涨,充分利用了多元化的媒材,最终做成了各自有特色的文化衫。作业展示为服装表演,对于孩子们来说太精彩了,他们似乎成为了一个个小小服装设计师。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使孩子们非常兴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没曾想过拥有一件自己画的这么漂亮的衣服,还听说有的孩子上了此堂课后,兴奋得一整晚没睡觉。面对多元化材料的诱惑,只需要给孩子们一些技术指导,孩子们便会很认真、很有创意、很有特色地完成作业。让我深有体会的是我上的人美版四年级《多姿多彩的靠垫》这一课上分组制作,除了可以在素描纸、宣纸、牛皮纸、色卡纸上贴或画图案,还可以在布、塑料等上贴贴画画,蜡笔、水彩笔、水粉颜料、水彩颜料、国画颜料的美化让孩子们为自己的设计吃惊。加之棉花和废纸的塞入使得一个个创意十足、活灵活现的靠垫呈现在同学们面前。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呈现在孩子们的脸上。由此可见,很多作业不一定在纸上进行,也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在石头、桌子、椅子、墙壁、餐具、衣服上进行,绘画材料也不一定局限于水粉、水彩之类,可以尝试丙烯颜料、纺织颜料、油漆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积累一些经验。
很难想象,如果不是这样丰富的媒介和材料,不是这样新鲜的艺术形式,而只用一支笔、一张纸来完成一幅幅作业,孩子们可能会厌烦或缺乏兴趣。所以美术课堂或活动中通过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材料的发掘与利用,媒材的选取与实践,学生的作业更丰富多彩,作业的个性化程度更高,师生所获得的惊喜和愉悦更多。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一、 个性的激发与尝试
我们经常会听到“个性化服饰”、“个性化家居”、“个性化教育”等这些都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大概意思就是区别于他人,对“个性”的理解不够全面。“个性”一词在本文中如何理解呢?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保护这种差异其实就是保护社会的丰富性和创造性。”美术课堂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激发其对个性美的追求。
理解了“个性”一词,“个性化作业”就不难理解了,它是指学生群体或集体的个性化创作,也指个人的个性化创作。“美术作业个性化”是指在美术活动中,学生在多元化材料的配备下,在教师引导组织下找到自己艺术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主选择适当的美术多元化材料和方式,并通过多元化的交流、尝试、探究与评价,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业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例如表演、展览、比赛等。想要实现作业的个性化,使之变得丰富多彩,就要突破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的做法,关键是学生自己有兴趣、有创意地做,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作业中体现学生的“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的教学要求。当今小学美术与生活、文化、科学、情感相互融合与影响,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多元美术教育的实施对一个人的全面成长与进步有很大的影响。它深受学生喜爱和专家的好评,其中媒介材料的多元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美术教学中欣赏优秀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乐于并主动地学习,这是美术课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幸运的是现在大多数美术课上都能够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如动画、视频、影视、投影仪、白板教学等,更容易营造美的气氛,是学生更容易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使其受到美的感染。比如,当我在给四年级孩子们上《自行车局部写生》(人美版第七册美术)这一课时,选择的是白板教学,当我把课前拍好的自行车局部放出来的时候,学生不禁感叹这么熟悉的自行车还有这么多有趣的细节,清晰的线条激起了他们的审美热情和表现欲望。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视野比较窄,多媒体的运用恰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扩大了欣赏量和内容,从而使学生吸收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信息,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创作的主动性和潜能,创作出个性化的作业。
另外,范例也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直观媒介,是小学生学习描绘各种物象的参照物。范例在活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教师的范画、教师做的模型、标本、图片等均可作为范例。在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剪剪撕撕贴贴画画》一课中,当我把事先做的范画《摩天轮》拿出来给学生看的时候,他们都控制不住的叫起来,充分调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孩子们也都高举小手告诉我他们的惊奇发现,他们看到街上发的传单变成了摩天轮,废旧的报纸变成了大大小小的人或凳子等等,水彩笔和蜡笔使事物更完整,比如水彩笔的连接使得摩天轮转起来了,蜡笔使得背景色彩非常美。所以,妥当、恰当地运用范例,对于引起儿童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需要有极大的作用。
三、 材料的发掘与利用
小学生美术个性化作业的完成离不开多元的媒材,一般情况下美术作业主要载体是纸,而且小学生的作业纸张尺寸小,媒介很单一,有时候难以达到美术教学要求,所以就要求我们想方设法地采用多媒材。“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抒发情怀,宣泄情感的机会,比如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废旧、过期的报纸,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等都会活灵活现地呈现于作品之中。比如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的一年级《美术》上册中《各种各样的形》、《漂亮的建筑》、《美丽的天空》等课堂上,我除了让孩子们选择彩纸还让他们选择报纸、宣传单、宣纸、包装纸等等这些材料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剪、撕、折、拼、揉等制作出来了各不相同、有趣味的画面,这种个性化作业的呈现使得大家都非常愉悦,教师的愉悦是因为成功的体验,孩子们的愉悦是因为美术课可以这么有趣,废旧的东西都可以变成宝贝,家长的愉悦是因为不花钱就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甚至是更好的环保行动。
以上说的是多渠道采集使用作业材料。我们的教材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手工课,教材中也一再提示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就容易想不起身边哪些材料可以用。所以,美术的第一节课强调材料的积累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醒学生平时家里要扔掉的垃圾:矿泉水瓶、饮料瓶、易拉罐、电池、瓶盖、牙膏盒、泡沫、药品及化妆品包装盒、卡纸、瓦楞纸、回形针等。请同学们扔掉之前要想想看是否可以利用,可以利用就放在“美术百宝箱”内以后备用。还有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土瓦,被丢弃的玉米芯、树枝、胶泥等也可以作为孩子们美术创作的材料。等到积累一定的材料,上手工课就不必发愁了。比如一年级上册《神奇的小厨师》一课中就需要用到很多生活中的这些“废宝”,比如用过的一次性杯子、碗、牛奶瓶、废纸等,在设计中要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大胆尝试的能力,鼓励他们多做多改,一种材料做了不好看就改用另一种,相信美术作业的个性化作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
四、 媒材的选取与实践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吴海云老师上的人美版三年级美术课《身边的设计艺术》这一课中,为了课题研究——美术多元化材料下学生个性化作业的研究,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选择了白色、黑色的背心作为作业的载体,同时也选择了多元化的绘画材料:水彩笔、水粉颜料、丙烯颜料等;多元化的制作材料:报纸、碎布、绳、线等;分组合作,由于作业载体的不同,发挥的空间更大,孩子们的热情高涨,充分利用了多元化的媒材,最终做成了各自有特色的文化衫。作业展示为服装表演,对于孩子们来说太精彩了,他们似乎成为了一个个小小服装设计师。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使孩子们非常兴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没曾想过拥有一件自己画的这么漂亮的衣服,还听说有的孩子上了此堂课后,兴奋得一整晚没睡觉。面对多元化材料的诱惑,只需要给孩子们一些技术指导,孩子们便会很认真、很有创意、很有特色地完成作业。让我深有体会的是我上的人美版四年级《多姿多彩的靠垫》这一课上分组制作,除了可以在素描纸、宣纸、牛皮纸、色卡纸上贴或画图案,还可以在布、塑料等上贴贴画画,蜡笔、水彩笔、水粉颜料、水彩颜料、国画颜料的美化让孩子们为自己的设计吃惊。加之棉花和废纸的塞入使得一个个创意十足、活灵活现的靠垫呈现在同学们面前。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呈现在孩子们的脸上。由此可见,很多作业不一定在纸上进行,也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在石头、桌子、椅子、墙壁、餐具、衣服上进行,绘画材料也不一定局限于水粉、水彩之类,可以尝试丙烯颜料、纺织颜料、油漆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积累一些经验。
很难想象,如果不是这样丰富的媒介和材料,不是这样新鲜的艺术形式,而只用一支笔、一张纸来完成一幅幅作业,孩子们可能会厌烦或缺乏兴趣。所以美术课堂或活动中通过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材料的发掘与利用,媒材的选取与实践,学生的作业更丰富多彩,作业的个性化程度更高,师生所获得的惊喜和愉悦更多。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