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浅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女性形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以小男孩雷纳多的视角讲述了“女神”玛莲娜从光芒万丈到遍体鳞伤的悲惨人生。她的悲惨命运有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男权主义社会中男人们以及传统女性对其心灵上造成的伤害。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出发来探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玛莲娜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女性主义;《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女性形象
  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以二战为背景,以小男孩雷纳多的视角出发向观众讲述了玛莲娜的悲惨命运以及自身青春期的成长故事。导演以二战为背景却极少的描写战争的场面,更多的是以战争为线索去展开故事以及展现了战争創伤下小人物的心理变化。
  莫妮卡·贝鲁奇成功的塑造了玛莲娜这一女性角色,使之成为了性感的代名词,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引的小镇上的男人女人们停下了脚步,但正是这份美丽让玛莲娜在那个充满男权主义的社会中遭受了身体上以及心灵上的创伤。女性主义批评指通过对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探讨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批判男权主义,以此达到唤醒女性主体意识的目的。本文欲使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分析玛莲娜这一女性角色。
  一、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女性形象
  在传统的艺术创作中,导演总会把女性角色塑造的两极分化,极善或极恶。要么是心底善良、任劳任怨、为家庭牺牲自我的传统女性形象,要么是心狠手辣、背弃丈夫、寻欢作乐的风流女性形象,如此刻板化、模式化的形象塑造实质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公平,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而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导演塑造了一个外表美丽冷艳、内心不被世俗的女性形象玛莲娜。玛莲娜形象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表的冷艳,二是行为的脱俗,三是内心的坚毅。
  导演在片中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去描绘玛莲娜美丽性感的外在形象,高跟鞋、长发、大腿、胸部这些典型的女性特征隐约间透露着性感、情欲,她与保守、朴素的传统女性形象严格区分开来,但玛莲娜绝不是风流女子,她坚守着对丈夫的等待,在丈夫在战区期间独来独往,内心保持着对爱情的纯粹。玛莲娜的内心有着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内心,自己的主体地位,意识到自己可以不那么世俗般的活着,正是她内心的这份坚持、这种与众不同,让她的身上从上到下散发着光芒。
  小镇上的人们再不会想到那个曾经受尽侮辱、折磨的玛莲娜多年会再次出现在小镇,岁月的打磨让原本耀眼的她失掉了曾经的容颜,人到中年身材也开始发福,但当她挽着丈夫的手臂昂首大步的行走在那个曾经让她痛苦的街道上时,她内心所散发出的刚毅与美丽仍人为之动容。
  二、男权主义下处于弱势的女性形象
  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玛莲娜这一女性形象一方面有区别于传统观念的塑造,另一方面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她并未摆脱传统的典型性塑造。从最初的“女神”沦落到为德国人服务的妓女,这一身份转变实则是男权主义社会对其压迫、制裁的结果,玛莲娜始终没有摆脱男权主义带来的束缚。
  玛莲娜的悲惨境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丈夫、父亲这些家庭男性角色的缺失,这也符合男权主义中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玛莲娜在小镇上的非议一方面是她的美丽,另一方面是丈夫的离开让她独守空房以至于让不怀好意的男人有空可钻。而父亲的死亡直接导致玛莲娜经济链断裂,正是经济的危机让玛莲娜被迫出卖自己的身体去在这个社会中求的生存。
  雷纳多将玛莲娜幻想成自己的“情人”,将在公共场合的玛莲娜幻想成全裸的身体,多次在梦中与之交合,而在雷纳多对玛莲娜的暗恋中还多次将自己幻想成英雄对玛莲娜施救,而想象世界中的玛莲娜却是个不羁的风流女子,这同样是父权制中男性对女性的曲解。在性别观念中,男性将自己视为英雄般的人物,而女性是弱势的,是需要被解救的,这里雷纳多潜意识里将自己视为英雄,而玛莲娜也变成了男权主义中的弱势。在影片的最后,玛莲娜的丈夫意外归来,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已经离开,听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对玛莲娜的非议,曾经对玛莲娜一往情深的雷纳多将事情的真相用写信的方式告诉玛莲娜的丈夫,两人才得以重聚,这次,雷纳多真的成为了拯救玛莲娜的英雄。
  三、作为被“观看”者的女性形象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出现了大量“观看”、窥视视角,包括小镇男人们对玛莲娜的“观看”和雷纳多对玛莲娜的窥视。
  当玛莲娜出现公众视野中,小镇上的男人们齐刷刷的扭头观看,律师拿反了报纸,牙医拔错了牙齿,玛莲娜所到之处都会被人围观,她忍受着无数猥琐和嫉妒的目光,忍受着无尽的心灵上的折磨。男性观影者也通过影片获取了认同感,借代男演员之眼来欣赏玛莲娜的性感迷人,从中获取性愉悦。女性在这里扮演了“被观看”者的角色,她缺少选择性又无力对抗,只能默默的忍受这些毒辣的眼光。
  影片一开始便以小男孩雷纳多的话语讲述开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己获得人生中第一辆自行车的经历以及与女神玛莲娜的第一次相遇。从此,雷纳多开启了他的窥视历程,他会在远处默默的观察玛莲娜,也会骑着自己的自行车跟在她身后,甚至会在半夜跑到玛莲娜家门外透过墙上的小洞偷窥她的私生活。可以说,故事是随着雷纳多的偷窥视角发展的,而观众也是透过雷纳多的眼光去看玛莲娜的生活。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这种窥视被称为窥淫,雷纳多的青春荷尔蒙从这里开始,玛莲娜可以说是这个年少孩子性爱第一课,他通过对玛莲娜的窥视开始了性意识的萌动,开始了性爱幻想以及自主性行为,通过对玛莲娜的观看从中获取了性愉悦。
  四、总结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出发来分析玛莲娜的女性形象,玛莲娜这一角色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她代表了社会大多数有女性觉醒意识却被社会大环境所压制的女性。一方面,她们开始意识到自身主体意识,开始摆脱传统男权思想对自身的压制,另一方面,男权主义的根深蒂固以及社会大环境的糜烂让她们不得不屈从于这些传统去获得生存。
  参考文献:
  [1]严红兰.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三种批评模式[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
  [2]游晓燕.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一瞥[J].安微文学.2009(8).
  [3]孙媛影.解读《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女性主义[J].影视戏剧.2013(5).
其他文献
【摘要】:平等思想是我国目前进一步做好改革开放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升我国文明建设事业,优化社会经济结构,有力提升全面人民群众生活水准的重要标杆。本文将从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平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的重要讲话中,选取两个具体方面进行简要探讨,旨在帮助各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更好开展工作。  【关键词】:平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三十余年以来,我国
期刊
【摘要】:2017年,元旦小长假,电影市场颇为诡异——连续三天票房霸榜的是一部中小成本喜剧电影《情圣》。截至2017年1月4日下午5点,该片票房已突破2.5亿元。但伴随着高票房的是影片越来越差的口碑。近些年我国的国产喜剧影片一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2010年由文隽监制、叶伟民执导,徐峥和王宝强主演的喜剧电影《人在囧途》上映。该影片以中国浩浩荡荡的春运为背景,讲述了成功老板与要账的农民工二人结伴回家
期刊
【摘要】:不断完善编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为编辑学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对促进编辑学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编辑学的学术术语、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研究范畴四个方面对《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一书的创新之处进行了综合阐述,分析了当前编辑学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论述了创新编辑学理论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编辑学理论;学术术语;理论框架;产学研;研究视角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山药蛋派”的出现是现当代文学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审美现象。它的出现由最初的饱受争议到后来的备受关注,不仅体现了“山药蛋派”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显示出当时文学界审美倾向的转变。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山西特有的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山药蛋派”文学作品既真实反映了农民生活又与农民的审美趣味相适应,即用农民自己的语言来讲农民自己的故事,打破了当时文艺界无真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当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作品,借助于环境氛围的前后对比,揭示了社会的发展变革趋势;借助于人物形象的前后对比以及相互对比,对社会黑暗统治予以抨击,对大众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并讴歌了劳动人民的美德;借助于杂文中的正反对照,揭示了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各种恶行,呼吁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意识的觉醒,心怀使命感与责任感,勇于斗争。  【关键词】:环境氛围;人物形象;对比艺术;责任使命 
期刊
【摘要】:小说《环形废墟》包含了博尔赫斯的重要生命困惑,即时间困惑和自我困惑。博尔赫斯通过圆形叙事结构构建框架,用“隐喻和象征手法” 串联了一系列意象,创生出生命虚无的无穷尽轮回模式,最终又绕回了时间、生命、虚构的“人”、虚构的“世界”,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一个无限重复、循环的虚构的“圆”,并且在最后传达出一个信息:“死亡”是人类在虚无和荒诞的时间循环中,实现生命尊严的途径。  【关键词】:博尔赫斯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创作是抒发画家的心意合一的重要方式,画家在作画时借助浓淡深浅的墨色变化和粗浅多变的线条形式用以抒发个人的胸中逸气,在老庄的思想的影响下追求虚无之境,在儒家的思想的影响下表达入世之态,在禅宗的思想的影响下追求苦修亦或是顿悟的出世之趣。千年以来,山水画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箴言的指导下进行创作,在参悟自然山川之美的基础上加以个人的潜心创作给后世山水画提供了灿若繁星的东方美
期刊
【摘要】:受到历史发展历程、文化背景、个体认知差异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美文学在内容、手法、修辞技巧、语言运用方面存在较多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文学价值观和思想启示方面,二者虽然都有着关于社会、人文、文化环境的思考,但是所呈现的形式和意义却有着极大的不同。中国文学含蓄包容,注重委婉的讽刺和曲折性的说明,美国文学大开大合,强调主观意志,以作者的主观思考来表现思想启示意义,二者互不兼容的特点,成就了各自
期刊
【摘要】:"水"是沈从文艺术世界里重要的审美意象,对"水"原始意象所藴含的生命意义的感悟,使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了水一样的生命特质。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诗意抒写,就是对"水"所构筑的生命意象的讴歌和赞美。  【关键词】:沈从文;水;湘西;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其牵绊一生的东西。沈从文的生命里一直流淌着一条绵延千里的沅水。沈从文说"我在哪条河边住下的日子约五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期刊
【摘要】:关注人的价值即“以人为本”,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爱丽丝·门罗在她的作品中精妙准确的书写着那些“被中断的人生,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残酷”,她用独特的视角关注人的价值的迷失,尤其是“失语”的女性角色,从而呼唤人的价值的回归,呼唤两性之间的平等话语权,实现协调共享的目的。另外,爱丽丝·门罗的小说创作主题传承了“以平凡的事情揭示深刻的意义”的“契诃夫式”的文化内涵,且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