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悲剧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阿瑟·米勒在《推销员之死》中深切关注了小人物的命运,满怀同情地刻画了威利·洛曼在人情淡薄的商业制度下推销生涯的辛酸与无奈,以及自杀式的悲剧人生。不同于西方商业化、纯娱乐性的戏剧,《推销员之死》对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反思。
  关键词 悲剧 美国梦 价值观
  
  阿瑟·米勒是近代美国首屈一指的剧作家,在对八百名英国戏剧专家的调查中,米勒被评选为当代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中国人对阿瑟·米勒这个名字也并不陌生,他曾经两度访问中国,他的《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在中国舞台上演,他与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婚姻,曾一度使他成为大众媒体的话题之一。1915年生于纽约的阿瑟·米勒毕业于密西根大学,以剧作《我的诸子》(All My Sons,1947)一举成名,但最为人熟悉的还是创作于1949年的《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许多评论家认为它是二战后美国的最佳剧本,英国人也将该剧评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部戏剧之一,另两部分别为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和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
  《推销员之死》这部曾经感动过无数观众的戏剧使米勒获得了年度最佳百老汇戏剧托尼奖和美国写作最高奖普利策奖,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国际声誉。在该剧中,米勒满怀同情地洞察了普通美国人的内心世界,并对美国的家庭、价值观和梦想进行了严肃的思考。美国人素来喜爱具有轰动效应的百老汇音乐剧,但这部以描述一位命运多舛的推销员威利·洛曼(Willy Loman)为主题、情调抑郁的戏剧却在首场演出半个世纪之后仍在观众中占据着一如既往的重要位置。
  阿瑟·米勒一贯反对西方商业化、纯娱乐性的庸俗戏剧,认为戏剧是一项反映社会现实的严肃事业,舞台应该是一个比单纯娱乐更为重要的思想传播媒介,应该为一个严肃的目标服务。他的剧作风格被认为与易卜生(Henrik Ibsen)的写实主义风格一脉相承。尽管商业化的商业性戏剧在当时仍然控制着剧院,米勒却在严肃地思考着美国的现实生活。对美国社会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在作品中深刻探讨了人与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现代生活中存在的悲剧。《推销员之死》正是一部反映美国现实生活的作品。该剧结构简单,但在描述威利生命中的最后几天时却显得复杂。米勒采用的某种时间旅行手法,将过去与现在、幻想与现实揉合在了一起。这种倒叙手法和想象中的对话颇为新颖,向演员和观众提出了挑战。由于采用了此类技巧,《推销员之死》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具现代性。
  《推销员之死》讲述的是普通人命运的悲剧,可视为现代悲剧的经典作品,它亦令现代戏剧界重新探讨自古希腊及莎士比亚时代以来已根深蒂固的悲剧意识。在西方古典悲剧中“平凡人”并不是悲剧的主角。虽然希腊、罗马神话(myth)中有平凡人受到命运作弄,走向毁灭的故事,但是“神话”未必是悲剧,而一个仅仅引人怜悯的神话,也不算悲剧。“悲剧”在西方文学中并不像中文中的“悲剧”所包含意义那么广泛。“悲惨”不一定构成悲剧,英雄的堕落,国家的败亡,这才是早期悲剧的中心。仔细探讨西方的早期悲剧,从Oedipus开始,大多以贵族作为主角。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Hamlet、Othello、King Lear、Macbeth)就全部都是以贵族为主角的。与古典悲剧不同的是,阿瑟·米勒所关注的是小人物的命运。一些评论家认为虽然剧中有着深刻的悲痛情怀,而主角威利·洛曼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推销员,缺乏像伊狄帕斯或美狄亞般高贵的身份陨落那种悲剧意识,但作为普通人代表的威利短暂的一生中悲凉、凄苦、哀婉的主调以及商业世界的人情炎凉使得这部作品成为现代悲剧的代表之作。
  作为一个以推销为生的普通人,威利代表的其实是怀着梦想、为生活而奔波的芸芸众生。终其一生,威利的思想和行为被美国梦占据着。当梦想化为泡影时,威利无法面对梦想的幻灭和人生的失败,并走向了自我毁灭。在他看来,只有他的死——和随即支付的两万美元的人寿保险金——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他于是驾车驶下公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最后的日子里,威利仍然沉在幻想之中,以为一笔保险金可以让儿子在商海大展宏图,从而延续自己未能实现的美国梦。他始终没有从毁灭了他的美国梦中苏醒过来,这正是这部悲剧中的悲剧。
  许多观众和批评家同情威利的命运,将他的悲剧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威利三十五年的辛苦工作不仅没有给他带来梦想中的生活,反而让他成为了一个失业者……在六十多岁的时候,他被无情地解雇了。“生意就是生意”(没有人情可讲),公司老板冷漠的托词充分显示了商业社会不人道的一面。在这种以赢利为中心、竞争残酷的商业制度下,威利由于年老力弱,已经没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了,于是就像垃圾一般被他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公司所丢弃。诚然。威利是这种商业制度的受害者,正是失业的残酷现实使他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工业社会以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注定了它的非人道和残忍,也注定了威利晚年的凄凉。
  然而,对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外在的社会制度下是大同小异的,威利的毁灭同时也是由于他的不切实际的梦想和不愿面对现实的自我欺骗造成的。正如阿瑟·米勒在《悲剧与普通人》中所说:“如果我们生活的不幸只是社会的原因,主人公必定是毫无缺点,以至于让人怀疑这个人物的真实性”。深入地分析威利的个性和人格,就会发现威利的悲剧命运是由于他缺乏对自身和世界的了解、他的不切实际而狂热的梦想、以及自我欺骗和逃避现实而造成的。
  威利的一生悲剧首先是由于他选择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内心深处,他渴望着一种用自己的双手辛勤耕作的田园式的生活。剧中他的妻子曾提到,威利是一个能工巧匠,手工活总是可以让他开开心心。然而,主宰社会的价值观是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工业社会的美国梦从来都是物质至上的。成为一个富有的人,是威利梦想的出发点,这也决定了他不能把自己在机械方面的能力视为一种积极的自我价值观,决定了他不可能选择成为一个简单快乐同时也可以很成功的木匠或者机械工。他不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和自己的能力所在,不知道什么可以给他快乐和成就感,而一味追求物质上的富有和由此而来的辉煌人生。正如米勒所说:“对于威利来说,只有等级、权力、胜利感……才是真实的——城市屋顶夺目的光彩反射在天空,他却以为是真正的星星”。
  威利失落的梦想因威利哥哥本(Ben)的出现(在威利的想象中)而被凸现出来,本是一位成功的冒险家,起初计划去阿拉斯加探险,由于弄错了方向,很偶然的来到了非洲并发现了金矿而成为富翁,过着让威利艳羡的生活。本其实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只是成功、财富与运气的象征,体现了威利 对儿子的期望。当威利陷入对儿子少年时代和自己崇拜的哥哥本的回忆时,时间飞速地跳跃,剧情在现实和虚幻之间交替进行着。米勒用这种实验性的戏剧表达方式来反应威利的所谓理想如同梦境一样的不真实,一样的虚幻。
  在他漫长而艰辛的推销生涯中,威利始终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推销员,不仅拥有财富,而且能够在他所到之处,受人关注、被人喜欢,正如同他心目中的楷模戴威那样。戴威的生活正是威利所羡慕和渴望的:“八十四岁的时候,他(戴威)仍然能够去二三十个不同的城市,拿起电话时,会有那么多的人记得他、喜欢他、而且愿意帮助他……当他死的时候——像一名推销员那样的死去时……他的几百个同事和顾客去参加了他的葬礼”。威利对成功和幸福的理解是以金钱和受人喜欢为标准的。他的自我肯定首先建立在被顾客肯定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受到的赞美越多,越能证明自己作为成功男人的身份。他并不了解自己是不是具有戴威那样的能力,既能够成为富翁,又能够受人爱戴。威利是以一种愉悦和自豪的心情自杀的,因为他以为自己的死也可以像戴威那样辉煌。现实却无情地嘲笑了威利的自我评价——他的葬礼恰恰跟戴威的相反,在他的坟墓前,只有他的妻子、儿子和邻居查里。
  不切实际的梦想和错误的价值观不但毁灭了威利自己,同时给深爱他的妻子致命的打击,使一个可以很和睦的家庭遭受巨变。威利的妻子琳达是唯一了解他并始终默默支持他的人。她温柔体贴,勤劳忠诚,对丈夫和儿子的爱从来没有改变。尽管她知道威利的梦想只是梦想而已,她尊重他的梦想和自尊,从不放弃他。不幸的是,温馨的家庭之爱并没有唤醒沉溺于虚幻不能自拔的威利。主宰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不仅控制了威利,使他急功近利,忽视生活的真谛,更使他将其强加给两个儿子,一厢情愿地认为他的死可以给儿子新的机会。虽然他将全部的爱倾注在两个儿子身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儿子的远大前程,威利其实并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他的两个儿子无形中也成了梦想的牺牲品,一直都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小儿子哈泼认为父亲是个无能的人,但他并不拒绝父亲的价值观。大儿子比夫在经历了一番挫折之后,逐渐意识到父亲的悲剧是由于他错误的价值观造成的,并决定寻找一条新的实现自我的道路,为这一沉重的悲剧留下了一个亮点。
  威利在痛苦与希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死并没有换来他想要的巨额保险金,却给生者以沉重的打击,让爱他的家人沉浸在悲恸之中。威利墓前的惨淡再一次昭示着商业社会的淡薄人情,让人们对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进行反思。《推销员之死》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件优秀的剧作,更是衡量美国国家及其人民的经济、家庭、价值观和梦想的尺度。威利·洛曼成为了美国式自夸、自负和自欺的象征。但作者和读者仍然心系这位深感好运不再、意志消沉的男人,并为他短暂而辛酸的一生感叹唏嘘。
其他文献
[摘要]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媒体批评 文学批评 大众传媒    媒体批评指发表在大众传媒上的,并且从大众的角度考察文艺现象,以当下的作家作品为主要批评对象的文学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中国媒体批
摘要 《家有儿女》是一部青少年教育题材的优秀儿童电视剧,该剧较好地运用了儿童本位意识,提供了家庭教育的新模式,真实再现了儿童生活,运用了儿童式幽默的语言,塑造了鲜明的儿童形象。  关键词 儿童本位意识 家庭教育 儿童生活 儿童语言 儿童形象    《家有儿女》(以下简称《家》)讲述的是两个离婚家庭重新组建后,一家五口共同生活的故事。该剧从2004年5月开拍至今。3年里已经播出了4部共365集,得到
摘要:电影艺术是视觉呈现的艺术,而构成电影动态的视觉元素虽然各自存在自足性,却又必须通过艺术处理的交叉与整合,才能完整的呈现电影的视觉艺术表现。这种呈现模式彰显出构成诗的形式和内容与造型元素的画面组合和意境显现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契合点。  关键词:电影艺术 造型元素 诗意境    就像诗是由有生命的文字组合起来的一样,一部好的电影作品跟造型环节休戚相关。因为电影作品中造型元素的互相作为,直接决定了
[摘要]日、韩剧的风靡,使国内大批青春偶像剧纷纷效仿,然而,一味跟风、模仿日韩剧目,内容浮躁、浅薄,这几乎成了国产偶像剧的通病。而2007年我国国产青春偶像剧出现了两部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恰同学少年》和《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这两部作品在拍摄技术和创作理念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体现出可贵的创新意识,在日、韩偶像剧当道的大环境中为中国青春偶像剧争得了一席之地。  [关键词]青春偶像剧 《恰同学
【摘要】 被称为“俳圣”的日本江户时代俳人——松尾芭蕉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摆脱了带有文字游戏色彩的俳谐,创立了正统的、高雅的韵文学——俳句。在日本俳句史上开了一代新风。他追求风雅,创作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俳句,并以其作品的“清新”、“闲寂”、“幽雅”、“空灵”特殊风格,创立了“蕉风”,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蕉风 俳句 美    日本古典诗歌主要是指日本古代的和歌与
摘要 著名导演李安精,心导演,由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色·戒》于2007年在两岸三地同步上映。影片中所反映的进步青年另类抗日行为以及对人性的诠释都是多年来华语影片难以匹敌的,同时,影片在诸多方面均显示了与传统文化的极大背离。  关键词 张爱玲 李安 《色·戒》传统文化    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影片《色戒》延续了张爱玲同名小说《色·戒》的主体内容,也秉承了小说的灰暗格调以及叙事方式。叙述了一段战
爱 关照耀 摄  近年来,有关野生生物和自然生态的摄影在中国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门类。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幅员辽阔,地理跨度大,有丰富地貌环境和气候类型,孕育了多样的生物物种,这为自然摄影的创作提供了不同的题材。  大众普遍对国外生物很了解,但对中国的生物了解仍然匮乏。全世界生物的多样性正在急速下降,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近40年减少已经超过一半。中国的现状也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电影中女性形象,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充满着神奇的魅力。新世纪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影片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沿袭传统的一面,又有贴近当代生活的一面,令人耳目一新,给观众带来无限的回味和思考。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 电影 女性形象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性格心理、风情风俗等。这是电影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尤其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更
[摘要]王超以他自己知识分子的立场来关照底层人物时,使剧中人也带上了很强的知识分子的色彩,那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达观的人生态度,由此,《江城夏日》体现了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王超《江城夏日》美学风格    《江城夏日》是“地下导演”王超的第一部通过审查进入内地影院的作品,该片入围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委给出了四星半的最高分,最终夺得该
[摘要]艺术由传统现实主议的再现“虚拟真实”到现当代艺术。“超现实主义”旗帜下主观色彩的“真实”表现,是艺术在艺术真实观念上的进步。本文就艺术真实现在电影艺术中的演变与反映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影艺术 虚拟真实 真实观    艺术真实观,是指人们对艺术真实的认识和看法。它在艺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往往是不同艺术流派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现实主义(来源于拉丁文realis——物质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