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当代电影艺术中的“真实”观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由传统现实主议的再现“虚拟真实”到现当代艺术。“超现实主义”旗帜下主观色彩的“真实”表现,是艺术在艺术真实观念上的进步。本文就艺术真实现在电影艺术中的演变与反映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影艺术 虚拟真实 真实观
  
  艺术真实观,是指人们对艺术真实的认识和看法。它在艺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往往是不同艺术流派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现实主义(来源于拉丁文realis——物质的)艺术对现实世界的态度是,要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它强调主客观的统一,强调艺术表现除了生活的真实外,还要“艺术的真实”,也就是说艺术表现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允许“虚构”。是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生活经过主观的概括、集中、加工和提炼而形成。在传统现实主义所持的真实观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世界的真实本质。随后,发端于本世纪20年代法国的超现实主义,则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反拨”。它宣称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也就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后一个世界比前一个世界更为真实,认为人在现实世界中受理性、法律、道德、宗教以及习惯势力的束缚,是不可能表现出真实的面貌,只有在梦境、幻境所展示的情境之中,人才能摆脱现实世界的一切约束,显露出生物性的真实。超现实主义的这一艺术真实观首先在当时的绘画艺术中得到响应。米罗《向鸟儿扔石头的人》就是要揭示人身上的一切丑恶的东西,通过“清除污秽”使个性得到“净化”,从而达到“人的内心和谐”的“新的现实世界”。而达利、马格利特等艺术家则直接通过绘画作品表现非现实状态的梦境来体现自己的真实观。这种思想直接受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这种影响还涉及到文学、电影等许多领域,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艺术思潮。
  
  一、艺术之“真实”的存在性与虚拟性
  
  艺术中对艺术真实的探究不光是在精神分析领域,二十世纪由勃拉克、毕加索创立的立体主义绘画,在客观世界的认知态度上对所谓科学方法的诘问,立体主义认为传统的定点透视所反映的现实是不真实的,因为它只能反映现象的一个方面,现实世界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包括人在内,都是完整的、丰富的、多侧面的整体。他们在作品中将对人及事物各个侧面的完整感受表现出来。在中国民间艺术中,艺术家们认为鸡脚的底面的图形很美,于是把鸡的正面图形与鸡爪底面图形组合在同一幅画面上。立体主义艺术家也正是从东方艺术中吸收了这些朴素的美学观点,它认为“立体派画家对对象的忠实是这样一种忠实,即他是在自己内心寻找它们,不受逼真和任何变化的束缚”。立体派大师毕加索正是这样进行着自己的艺术实践,它在《镜前少女》,一画中将正面、侧面、背面形态相互渗入并置在一幅画中,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表达他对事物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
  在此之后,本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在后现代主义兴起之时,美国有人提出了用现象和反映来代替艺术反映现实的原则。纵然传统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所持的真实观各有不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带有主体意识对客体存在的侵扰,自然在这里被“人化”了。特别是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中那种“表达”自我和自我“表达”的强烈意识,而在“新现实”主义看来这多半是建立在对主体主宰世界的力量的高扬基础上。但是这被主宰的世界并不是生活的本真面目,它充满了自我涂抹上去的虚假色彩。现实是人为世界所规定的定义。人不能按观念去生活,生活本身也决不服从于人的意识。在自我赋予生活以明确的意图,意义和目的同时,也就肢解和扭曲了现实本身。现实被扭曲为主观的“移情”,于是“一千人看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实观,你说还有真实可言吗?
  
  二、从“虚拟真实”到“超现实”
  
  用艺术的实物性概念代替艺术的具体内容概念,在美国美学家们看来,这可使艺术家摆脱把具体内容作为实质来表现,而把实物作为能引起人们的一定情感反应的形式来加以描绘的那些无数的尝试。设计新现实——艺术的对象 新现实的主义,就应当是这样。这一理论在当时的流行艺术中得到了体现。美国人劳申伯格于1963年在纽约举办的一个画展中,在第一厅里陈列着一幅巨大的“自画”,这是一幅除了白色以外什么都没有的各种因素,从它面前走过的观众的影子,反射的光点等等。他认为,这幅画的美学价值,在于“生活进入艺术”,在于生活“直接加入作品之中”。共同构成,这就是流行艺术的“新现实”。新的“真实”进行式。当时的评论界认为,“流行艺术”乃是当代最高艺术成就。
  随着艺术的衍变和发展,其主要艺术风格趋向“逼真”和“酷似”,它反对艺术家离开客体对象的任意发挥,主张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纯客观地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认为只有摒弃主观化因素,逼真地再现人或物体固有的形象之美,最大限度地拉开主客观的距离,才能最接近客观实在的真实性。这就是被美国艺术理论家M·阿迈雅称之的“超级的现实主义”。
  
  三、当代电影艺术中反映的“真实”观
  
  正如后现代主义所认为的,现实世界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物质构成,它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支配,主观地赋予其意义和秩序是毫无用处的,只有排斥了主观的现实才是向广大观众提供事物“真实面目”和“未径加工”的信息。艺术中所反映的这种未经加工的真实面目正是被称之为“新现实”思潮的真实观。当代艺术大师霍克尼在艺术的真实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实验性探索,例如用固定机位、一镜到底,拍摄了一个人的睡眠状态,全部内容同一姿态,全长八个小时。其意图就是最大限度地排除主观的干扰,形成“纯粹”真实性。作者在真实领域的探讨摧生了一种艺术创作手法——直接电影。直接电影的真实是一种表层的真实,“表象的真实”(巴赞语),“物质真实”(克拉考尔语)。直接电影追求与对象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成长。直接电影的另一层意义是基于对观众的尊重,同以往具有教化功能不同的是作品没有说教,只有呈现,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真实观。
  直接电影不以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目的的特性也成为判逆者所垢病。表面的记录并不能体现事物的真实性,因为非主观性表面记录虽然摆脱了主体对客体的浸染,但很难保证所记录的某一段片就是事物的本质。所以这时又产生了一种新观念认为,挖掘对象内在本质才是追求真实的目标。著名摄影家哈尔斯漫拍摄过一组题目为《跳》的照片,里面的对象都是社会名流,通常这些人外表皆道貌岸然,为了刻划他们的内心世界哈尔斯漫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罗纳德·里根、马利莲·梦露这样一些人物跳起来,于是当人们跳起来后,性情展露无遗,这种通过干预手法介入对象的创作在电影中称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诞生于法国,其核心是挖掘现实,探索本质真实。法国真实电影作者让·鲁什认为“揭示我们所有人内心世界中虚构部分的能力,尽管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对我而言这正是一个人的最真实部分”。他在《夏日纪事》这部记录片中对巴黎街头的人们通过“你幸福吗?”的提问,记录下人们的反应,体现出在特定环境及背景下人们的内心真实。这种真实性观念也影响了中国作者,如上世纪九 年代创作的记录片《北京的风很大》就是用的这种创作方法,在人们没有戒备的情况下,体现出了内心的真实。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一种“虚构”真实观,其真实观在于对虚构这一创作手法的否定之否定。充许使用虚构的手法,模拟、搬演历史的事实,从而达到对客观真实的“肤浅”的纠正。虚构——这一真实的对立面最后成为了真实的组成部分。
  纵观现代艺术的真实观不管是现实主文还是超现实主文,不管是立体主义还是当代影像实验,人们从客观、主观,主观、客观之间来回寻找,我们发现如果说主观赋予客观世界以意义,导致对世界的虚假解释,那么,用人类长期积淀的文化模式的理性眼光来看待客观世界则根本不是现实存在的世界,而是理性的人们所臆断的世界。任何企图赋予其主体的感情色彩都成为对这真实存在的歪曲,是对自然世界浑然状态的违背。
  似乎带有一点悲凉意味,虽然艺术家们极其努力地探索客观世界的真实图画,但人既为人,就无法完全彻底地摆脱自我,自我已经成为他自己生命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你企图摆脱他时,其实他已经或多或少地进入到了你所表现的现实对象之中。所以就连力举“客观化”的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人物阿兰·罗布——格里耶也不得不承认。“甚至最没有定见”的观察者也不能用毫无偏见的眼光去看他周围的世界。这里根本不存在什么对客观性的天真关注,即心灵的分析者(主观派)付之以轻蔑的微笑的客观性。客观性——以其术语的~般意义,即毫无个性的观察——来说,显然完全是一种幻觉。只是其标准只能相对而言罢了。同主观的事物相比,它还是客观的,设若你同真正的纯粹的客观相比,它又是主观的事物了。但倘若你能做到自觉地摆脱主观一分,就意味着你向真正的客观逼近了一步,也就向真实迈进了一步,你永远站在纯粹的客观与纯粹的主观构成的中间地带。或许更大的悲剧还在于,我们根本无法知道我们视线所触及到的世界是不是真实的。因此,当我们摆脱了一种主观的模式,我们会不会又进入了另一种模式?我们是否在一边串的主观世界的圈子里转,而没有跳出圈子置身在自然的现实世界中呢?
  关于真实的话题使我们产生了各种疑虑,那么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呢?也许可用一位导演说的话来作回答;“纯粹客观的真实是不存在的,作品真实与否其实全在于创作者心灵的良知”。
其他文献
[摘要]《色·戒》讲述的,其实就是一个政治理想人格与本真人性的博弈过程。从意义的层面讲,王佳芝内心深处的这种博弈过程即是《色·戒》意义的关节点,也是其价值的所在之处;从市场的层面讲,王佳芝内心深处这种博弈过程的外化在客观上却成了影片的市场卖点  [关键词]《色·戒》 政治人格 本真人性 博弈    2007年中国影坛最热门的一道风景,大概非李安导演的《色·戒》莫属。  构成《色·戒》这道美丽风景的
[摘要]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媒体批评 文学批评 大众传媒    媒体批评指发表在大众传媒上的,并且从大众的角度考察文艺现象,以当下的作家作品为主要批评对象的文学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中国媒体批
摘要 《家有儿女》是一部青少年教育题材的优秀儿童电视剧,该剧较好地运用了儿童本位意识,提供了家庭教育的新模式,真实再现了儿童生活,运用了儿童式幽默的语言,塑造了鲜明的儿童形象。  关键词 儿童本位意识 家庭教育 儿童生活 儿童语言 儿童形象    《家有儿女》(以下简称《家》)讲述的是两个离婚家庭重新组建后,一家五口共同生活的故事。该剧从2004年5月开拍至今。3年里已经播出了4部共365集,得到
摘要:电影艺术是视觉呈现的艺术,而构成电影动态的视觉元素虽然各自存在自足性,却又必须通过艺术处理的交叉与整合,才能完整的呈现电影的视觉艺术表现。这种呈现模式彰显出构成诗的形式和内容与造型元素的画面组合和意境显现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契合点。  关键词:电影艺术 造型元素 诗意境    就像诗是由有生命的文字组合起来的一样,一部好的电影作品跟造型环节休戚相关。因为电影作品中造型元素的互相作为,直接决定了
[摘要]日、韩剧的风靡,使国内大批青春偶像剧纷纷效仿,然而,一味跟风、模仿日韩剧目,内容浮躁、浅薄,这几乎成了国产偶像剧的通病。而2007年我国国产青春偶像剧出现了两部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恰同学少年》和《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这两部作品在拍摄技术和创作理念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体现出可贵的创新意识,在日、韩偶像剧当道的大环境中为中国青春偶像剧争得了一席之地。  [关键词]青春偶像剧 《恰同学
【摘要】 被称为“俳圣”的日本江户时代俳人——松尾芭蕉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摆脱了带有文字游戏色彩的俳谐,创立了正统的、高雅的韵文学——俳句。在日本俳句史上开了一代新风。他追求风雅,创作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俳句,并以其作品的“清新”、“闲寂”、“幽雅”、“空灵”特殊风格,创立了“蕉风”,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蕉风 俳句 美    日本古典诗歌主要是指日本古代的和歌与
摘要 著名导演李安精,心导演,由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色·戒》于2007年在两岸三地同步上映。影片中所反映的进步青年另类抗日行为以及对人性的诠释都是多年来华语影片难以匹敌的,同时,影片在诸多方面均显示了与传统文化的极大背离。  关键词 张爱玲 李安 《色·戒》传统文化    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影片《色戒》延续了张爱玲同名小说《色·戒》的主体内容,也秉承了小说的灰暗格调以及叙事方式。叙述了一段战
爱 关照耀 摄  近年来,有关野生生物和自然生态的摄影在中国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门类。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幅员辽阔,地理跨度大,有丰富地貌环境和气候类型,孕育了多样的生物物种,这为自然摄影的创作提供了不同的题材。  大众普遍对国外生物很了解,但对中国的生物了解仍然匮乏。全世界生物的多样性正在急速下降,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近40年减少已经超过一半。中国的现状也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电影中女性形象,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充满着神奇的魅力。新世纪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影片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沿袭传统的一面,又有贴近当代生活的一面,令人耳目一新,给观众带来无限的回味和思考。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 电影 女性形象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性格心理、风情风俗等。这是电影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尤其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更
[摘要]王超以他自己知识分子的立场来关照底层人物时,使剧中人也带上了很强的知识分子的色彩,那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达观的人生态度,由此,《江城夏日》体现了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王超《江城夏日》美学风格    《江城夏日》是“地下导演”王超的第一部通过审查进入内地影院的作品,该片入围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委给出了四星半的最高分,最终夺得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