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校训文化,培养美德少年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521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以德育为突破口,深入挖掘“勤勉、坚持、合作、创新”的校训文化,结合学校日常主题活动,进行了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在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我们确立了“四个主题、两个阶段”的建构思路:四个主题为“勤勉”“坚持”“合作”“创新”,构成了本课程目标体系的基本要素;两个阶段为低学段(一至三年级)和高学段(四至六年级),课程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
  勤勉是勤于学、勤于思、勤于行。勤于学在低学段和高学段的目标分别是课堂上认真学习、广泛学习;勤于思的目标分别是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行的目标分别是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坚持是坚守基本规则、坚守道德规范、坚持规范自我。坚守基本规则在低学段和高学段的目标分别是坚守校规校纪、坚守法律法规;坚守道德规范的目标分别是坚守传统美德、坚守社会公德;坚持规范自我的目标分别是坚持健康生活、坚定理想信念。合作包括理解与信任、沟通与表达、融入与担当。理解与信任在低学段和高学段的目标分别是学会理解、和谐相处和彼此信赖、宽以待人;沟通与表达的目标分别是乐于倾听、善于表达和学会交流、有效沟通;融入与担当的目标分别是热爱集体、互帮互助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在低学段和高学段的目标分别是转换视角、敢于质疑;创意思维的目标分别是释放想象、善于推理;创造能力的目标分别是勇于尝试、行动力强。
  学校抓牢课堂主渠道,按照道德与法治的學科特色,在勤勉、坚持、合作、创新四个方面进行学科渗透。结合课程具体内容,开发视频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充分的支撑。
  以“勤勉”主题为例,我们挖掘了学生身边的榜样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知名校友资源,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社团实践,制作了《勤勉——榜样篇》《勤勉——读书篇》《勤勉——思考篇》《勤勉——劳动篇》《勤勉——社团篇》,在校本课程中恰当运用这些视频。一至三年级侧重于习惯养成、观察、理解、感受层面的学习。同时,针对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请家长作为技能指导师,通过监督与指导来帮助学生。家长可以通过视频对孩子进行反复指导,助力学生的习惯养成。四至六年级侧重于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并践行校训。视频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细致的示范和引导,将声、像、文融于一体,使得学生学起来直观有趣、爱学易懂。
  此外,学校还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中,努力践行勤勉、坚持、合作、创新。学校每月开展“采蜜争章 榜样少年”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加盖花章奖励。学校在每学期末评选榜样少年,颁发“小蜜蜂”勋章,并将学生在德育校本课程中的表现,以及教师、同学、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纳入《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
  编辑 _ 于萍
其他文献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介导的快速蛋白降解途径可以调节不同的细胞进程.这种蛋白水解系统通过泛素激活酶E1、泛素载体蛋白E2和泛素连接酶E3的一系列泛素化作用,然后由26S蛋白酶体对底物进行快速降解.根据泛素连接酶结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大类:RING-指型蛋白和HECT-结构域型蛋白.含有cullin蛋白亚单位的RING-指型泛素连接酶,被称CRLs(cullin RINGubiquitin ligases)
期刊
冯建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材委“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出版《当代主体教育论》《生命与教育》《教育的人学视野》《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
期刊
编者按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与有悠久历史的潞河中学一脉相承,学校从诞生起便打上了红色教育的印记。学校秉承“人格担当,志正修远”的价值追求,践行“一切为了祖国”的校训,着力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潞河少年。  学校建于2014年,由潞河中学承办。建校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人格健全、志正修远”的潞河好少年。  1.走
事 件  当前,各地教育部门都在大力落实“双减”政策,然而,不少家长不仅未能放下焦虑,反而生出新的焦虑。日前有一位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为自己的孩子周末无所事事而焦虑不已。  评析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双减”实施后,家长需要思考以下三个問题。  一是要“分”还是要“人”。这是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教育终归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一个健全、积极进取的少年在投入学
期刊
教室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具体环境。教室的每一面墙伴随着学生学习成长的每一天,传授知识、传达信息、传递能量,陶冶情操、塑造灵魂,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隐性课程资源。那么,如何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其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呢?  明确主题,彰显特色。班级文化墙的布置要提前确定好主题及选材内容,合理安排各个板块,注重板块间的联系与主题的契合。主题的確
期刊
事 件  近日,一些学校的校庆纪念、军训动员会上的舞蹈表演引发热议,网络上有网友反映学生动作“太过性感”,不应该出现在庆典仪式或其他严肃的大会上。  评析  学生是学校文化参与的主体,学生外在的表演反映出的是更深层次的学校文化和学校价值观,一旦出现畸形发展,直接影响的就是青年学生群体。因此,相比显性文化,学校中“看不见”的隐性文化更需要引起关注。  学校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核心
期刊
当前,在“双减”政策的驱动下,教师师德建设任务被推向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社会现实需求,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及时疏导教师心理、研究师德培养机制、强化师德建设理论支撑等,引领师德建设向纵深、高位发展。  近年来,敬德书院作为海淀区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训基地,在探寻、研究传统师道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开创了书院五类课程,以支持海淀区教师师德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此外
期刊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专业化成长过程,在区域研修一体化背景下,研修课程将成为教师学习的重要资源和载体。我们秉承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设计与开发基础课程、发展课程、创新课程三类研修课程。  基础课程是指向教育教学常规问题解决的学科教师必修课程。学科教研员在对教研活动进行课程化加工后,形成相应的研修计划、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分析。发展课程是指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学科教师必选课
期刊
医学专科学制短,积极有效的入学教育将会对专科医学生的三年大学生活及其长远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深入了解分析了专科医学生对入学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对专科医学生入学教育提出建议,为更好地开展入学教育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近年来,家校协同育人问题日益凸显,给学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学校立足“融合互动、共同提高”,不断创新家校共育工作模式和方法,逐步形成了“三三四”教育管理模式,即三大队伍聚爱心、三大载体润童心、四大培训助提升,促进了家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大队伍聚爱心  一是成立三级家委会。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组建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校联系机制,制定了《家长委员会章程》,明确各级家委会的权利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