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洛伊德焦虑理论说的角度来解读屈原《离骚》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2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离骚》是屈原心灵的结晶,是诗人心理世界的外化,其作品表达方式也是非常独特的,而屈原最后以自沉来证明拳拳爱国之心,实为悲壮。心理学认为心理因素是自杀动机产生的最为深层的原因,所以,如果我们不从心理上对屈原进行分析,那么对《离骚》就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说的角度来解读屈原之《离骚》。
  【关键词】:屈原;离骚;弗洛伊德;焦虑理论
  焦虑论是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与超我及外在世界矛盾所导致心理紧张、不安、焦虑、忧虑、担心和恐惧的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弗洛伊德将心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遵循享乐原则,追求个体原始需求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自我则存在于原始需求与道德伦理信念之间,以为平衡。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时,就会产生焦虑。弗洛伊德曾明确指出:“有一个事实是无可怀疑的,即焦虑这个问题是各种最重要的问题的核心,我们只要能猜中、破解这个难解的哑谜,便可明了我们全部的心理生活。”他认为,人总是处于被压抑当中。因为潜意识、本我、本能追求满足的强大的的心理能量,常常既同超我的控制相冲突,又同外界现实相矛盾,产生内在的张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得到部分释放或完全释放,张力才能减少,矛盾才能解决,心身才能恢复平衡。但是,事实往往不能如此,因而压抑与阻抗之间的矛盾就会形成焦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神经症。弗洛伊德根据焦虑产生的根源和性质的不同,将人的焦虑分为三种: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现实性焦虑来自于外部世界的真实事件,被自我所感知;神经性焦虑产生于自我,神秘游离,不一定与现实世界有关;道德性焦虑来源于超我,是意识的呼声,警告我们什么是‘不合适’的。”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心理历程就包含了以上三种焦虑,现将从弗洛伊德的三种焦虑说对屈原《离骚》进行分析解读。
  一、现实性焦虑
  司马迁认为《离骚》是屈原发愤之作。通过阅读《离骚》,我们也可以知道,当时社会黑暗,政治道德败坏,国君昏聩,小人当道,诗云:“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忠君爱国的屈原反而遭到了楚王的猜忌与疏远:“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疾怒。”自己辛辛苦苦培养了一批后生贤士,本对他们寄予厚望结果却背叛了屈原:“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而那些同僚们也开始同流合污,贪赃枉法:“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冯不厌乎求索。”众小奸佞之臣更是扰乱政治,排挤忠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而此时的屈原已近而立之年,却被小人陷害,不见信于君王,就连屈原亲近的姐姐在现实的重压面前也“申申其詈余”,劝自己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无奈屈原只得南征陈词,在舜的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声。
  以上就是屈原的现实遭遇,他“美政”理想的彻底失败,是事业上无可挽回的挫折。这种人生重大的挫折在屈原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焦虑,在《离骚》中也多次表达了自己的焦虑和不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为楚怀王不能把握时机建立道德、举贤用能而担忧,更担心自己也老之将至,到时只怕落得个功不成事不就的结局,因而时常感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曾欷歔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诗人心中常忳忳而忧,中心抑郁,怅然若失,就是因为自己不能随从时俗,屈求容媚,自哀生不当举贤用能之时,而值菹醢之世,所以只能独自黯然神伤,“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在现实社会里,屈原是没有出路可走的。现实与理想成为了一对不可调合的矛盾,矛盾的双方在心理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给屈原心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焦虑感,并且这种焦虑感在诗文中反复出现。
  二、本我与自我冲突形成的神经性焦虑
  在《离骚》中,屈原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变化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可以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通过诗人对幻境的描述,我们读者也可以感受得到屈原的心理变化。如果说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是屈原对外部真实的感知焦虑,那么他远游求女、纵心西去中的奇特想象,便是屈原对非真实的感知,映射出自我面对本我的焦虑。
  神经症性焦虑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当本我的需要变得特别强烈以至于自我感到无法控制它们时所产生的焦虑;二是当非理性的本我在个人的言行中表现出来时所产生焦虑。“薋菉施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世并举而好朋兮。”屈原外困于群佞,内詈于其姊,世人莫知己心,然拳拳心志之所执,又不可户说告人,内心极度焦虑。心理上长期积赊的烦闷忧郁犹如一种势能,这在屈原的胸中需要释放,但现实逼迫得诗人无处倾诉,所以才以幻想的方式加以宣泄。这时,虚幻、迷妄心理状态之下的诗人在感情的驱使下很难分辨自我与外界事物。弗洛伊德认为过分抑郁便会幻想。幻想不仅满足了内心的欲求,也保护身心免于不愉快的念头。屈原遭受小人排挤,政见不被君王采纳,反被疏远放逐,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郁郁不得欢,只得远游求女、纵心西去,在想象的理想世界中徜徉遨游,实现自己的“美政”愿望。
  “吾令丰礼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望瑶台之偃寋兮,见有娀之佚女”,诗人远游求女,结果却是“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屈原远游求女失败,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屈原幻想着自己驾着飞龙,乘着明智之兽,坐着象牙玉石雕刻的车,飞往西北极美的昆仑神明之山,路途虽遥远,但仍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协助自己实现“美政”理想。紧接着又幻想“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屈原顺应天道,就连神鸟凤凰都来跟随他的车,为他擎旗,盘旋在诗人周围。神兽蛟龙也甘愿以身做桥,渡屈原过西海,向西皇表明自己的美德和理想。千乘之浩荡,驾八龙之壮阔,高驰之邈邈,终能奏成《九歌》而《韶》舞成矣。   屈原的政治理想终在自己的幻想中完美实现,但幻想越美好表明了现实遭遇越坎坷。由此可见,神经症性焦虑起源于某些内心矛盾冲突,或者说他们总是害怕本我可能控制自我,使自我陷入无能为力的境地,总是会给自己留有自圆其说的机会。由此,当一个人出现适度的焦虑时,也许是件好事,因为焦虑具有一定程度的预警作用和调节作用。但是如果过度焦虑,反而会让本我完全掌控自我,最后甚至没有了自我,使人失去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走向极端。
  三、本我与超我冲突下的道德性焦虑
  屈原的焦虑状态不仅仅体现在对外部现实感知的现实性焦虑以及自我与本我冲突下的神经性焦虑,在本我与超我的对峙中,其产生的道德性焦虑也无时无刻不侵扰着诗人的内心。所谓道德性焦虑,即自我有超我(良心)所体验到的羞耻感和愧疚感。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违背超我中内化的价值观、自我理想和良心时,就会产生自我惩罚的道德性焦虑。在《离骚》中,诗人屈原也多次被这种道德性焦虑所困扰。
  诗人在最初遭受排挤无奈时,想过离乡去君,但一想到自己高贵的身份还有他一贯遵循的道义,诗人内心的超我战胜了本我,良心受到超我的谴责,便自思悔过了。故诗云:“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屈原失意于现实,委屈陈辞于重华。“驷玉虬以桀鷖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言诗人设往行游,将乘玉虬,驾凤车,掩尘埃而扶摇直上,去离世俗,远离小人,朝发于帝舜之居,夕至县圃之上,受道于圣王,而登神明之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时诗人内心被本我占据,只想远去追求理想的世界,寻找志同道合者。而当诗人远去登山之后,又“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诗人内心的超我和本我又开始相斗争,折磨着诗人的身心,远去求美的想法又受到道义的谴责,超我战胜本我,故诗人志坚于守仁行义,“琼枝玉树”以喻坚贞。
  远游求女而未果后,不得不再次悲叹“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遂远兮,哲王又不寤”。世人溷浊不堪,群小好屏蔽忠正之士而举用邪恶之人。楚怀王深居宫殿之中,忠言不通,而屈原满怀忠信之情却不得受用,怎么能长久地居于此乱世而安之呢?于是乎正处进退两难之境的屈原再兴去意,诗云:“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犹豫不决的屈原只好求神明占卜,决定去留。而占卜的结果就是“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博大兮,豈唯是其又女?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楚国灵巫文化的确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此诗中屈原并非真的是求巫占卜之辞,而是借灵氛之口,说出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楚国没人能懂自己的忠正之心,也是时候离开这个令人伤心的地方了,想着天下之大,总不可能只有楚国才是自己的容身之所,何必留恋着故土不去他乡寻求识人之士呢?但此时屈原内心的道德良心又开始出来阻拦,“心犹豫而狐疑”,不可以就这样离开自己的国家啊,甚至怀疑灵氛的占卜实为不吉,后又借巫咸与百神之口为证,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去意找份托词,这时诗人内心的本我和超我正发生激烈的冲突,所以屈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犹豫不决,徘徊不定。“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趁着年纪还不算太老,赶紧另寻明君以施展诗人的抱负,伤心至极的屈原最终决定去远自疏,故诗云“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这时的屈原内心被本我占据,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纵心西去,遨游于昆仑神山。“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僕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诗人在升天之际,突然看见了自己的故乡,思念之痛席卷而来,连马儿也蜷缩不行,这时屈原内心的本我被超我打败,即诗人又回到自己一贯坚持的价值观和道德良心上来,这一过程便会产生自我惩罚的道德性焦虑,故诗人在最后作出令人悲痛惋惜的决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道德性焦虑产生于超我系统中的良心,它是由对来自良心的危险情境的感触引起的。我们可以从上面那段话看出诗人屈原内心有多么的悔过与自责,他的良心在承受着巨大的他无法承受的压力。人不可能用逃避的方式去摆脱这种内疚的感觉。而诗人最终内心的本我也被超我彻底击败。
  四、焦虑导致的悲剧命运
  屈原的结局是悲剧的,也是注定的。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原因有社会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诗人的心理因素。当时社会黑暗,政治道德败坏,国君昏聩,小人当道,忠君爱国的屈原反而遭到了楚王的猜忌与疏远;自己辛辛苦苦培养了一批后生贤士,本对他们寄予厚望结果却背叛了屈原,与奸佞之臣同流合污。这些无疑都是造成诗人悲剧命运的社会因素,但这些社会因素同样也给诗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虽然幻想能暂时舒缓诗人内心无法宣泄的情绪,但是幻想的无法实现又会让诗人形成一种过分期待。这种本能的欲望驱使着屈原,在与自我和超我的对抗中,屈原没能控制好三者的平衡,产生了过分焦虑的情绪。在这种过分焦虑情绪围绕着他的过程中,不管是神经性焦虑还是道德性焦虑,诗人也没有能够及时的进行自我调整,反而使之主导他的心理,最终造成了这一悲剧。
  弗洛伊德还认为:“在某种不良欲望被驱回潜意识之后,他们以一种没有改变的形式强行进入意识中,这会引起令人无法应对的焦虑,其结果将会出现极度的焦虑发作。”诗人屈原正是如此。当他欲去远自疏的时候,诗人的内心一贯坚持的道义无法承受这样的落差,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在这一切都无法找到标准答案的时候,在他非常迷茫的时候,诗人的自我便启动了防御机制——“投射”,据弗洛伊德的解释是,当一个人的自我受到本我或超我的压抑而感到焦虑时,他可能将这焦虑的起因推诿于别人或客观方面。这在远游求女一节中有明显的表现出来。诗人令云师以求宓妃,求而不得,则怨其信美而无礼;又求有娀之佚女未果,怨其理弱而媒拙。这些不过都是诗人臆想出来的,安慰自己坎坷现状的借口。诗的末尾屈原还是没能逃过来自超我的压力,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沉汨罗,从彭咸之所居了。
  许多学者似乎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早已是老生常谈,穷途末路,因为这是一个百年之前的理论,没有什么新鲜的、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但是,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弗洛伊德的资料及书籍,才发现持有这种想法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极大偏见。究其原因,是因为弗洛伊德的代表性理论太深入人心,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他的“潜意识”、“释梦论”、“性本能学说”,因而认为对弗洛伊德的理论非常熟悉。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弗洛伊德庞大的理论系统中的冰山一角。正是因为有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才能够让我们理性地理解一些在我们看来是怪异的精神现象。正如阅读《离骚》时,用普通人的观点很难理解诗人的一些偏激的想法和行为;但是,透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才能做到真正地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因而对人物本身的言行进行深度思考。
  参考文献:
  [1](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3
  [2](宋)朱熹集注.诗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6
  [3](丹麦)格奥尔格·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0
  [4](奥)弗洛伊德著,罗生译.精神分析学引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
  [5]贝利,邓瑶译.弗洛伊德旅途中的躺椅[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
  [6]汤炳正讲述,汤序波整理.楚辞讲座[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7](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6
  [8](奥)弗洛伊德著,罗生译.精神分析学引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
  [9]车文博.车文博文集第六卷:弗洛伊德主义[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进入到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在发展,工业化水平也逐步在提高,社会人文气息也越发浓厚。当这些都在进步的时候,织物品种也不断推陈出新,各类织物在室内的摆放位置展现出新的形式,织物的各种风格也在室内设计中展示出新的方向。织物凭借着自身各种各样的类型和与室内空间的相合呼应、相互融合的方式,形成了在室内空间中的重要地位。在室内设计中,织物不但通过自身的美感为室内陈设起到了一种装饰美化的作用,而且还通过其独有
期刊
【摘要】:《废都》是贾平凹的苦难之作,不仅是他人生困顿时期的生命体验和心灵轨迹,又有着他“安妥灵魂”、“千古文章”的夙愿和追求。此书卓异的文字风格实在令人称奇,全书命意,渐次显明。此书被雪藏期间批评不断,却成为了重建知识分子身份的一个重要契机。贾平凹剖露灵魂的大胆,性描写的肆无忌惮,由审美走向审丑,扑面而来的绝望与透骨的悲凉,最终落得三声叹息。他以令人感佩的诚挚与勇气,用逼近时代粗粝的犀利文笔,深
期刊
【摘要】:《长短经》乃赵蕤所著之经典纵横谋略著作,是历代皇帝必看之书。李白作为赵蕤的弟子以及友人深受此书影响。本文就对李白的人生观和文学创作的分析,探讨《长短经》对李白的影响。  【关键词】:李白;《长短经》;人生观;文学创作  李白一生经历曲折,其思想极其复杂,融有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佛教以及游侠之思想,其中纵横思想不可忽视。唐人刘全白曾说李白“性惆倪、好纵横术”。 李白自己也曾说:“才术
期刊
【摘要】:“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目标。而儒家的王道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伦理底蕴。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充满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切情怀。他提出了“圣王之道”,反对“霸道”,主张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倡导仁义并举,以辟杨墨、正人心为己任,认为人性本善,主张王道正义观并且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本文将着力发掘孟子的王道正义思想,
期刊
《生命科学史》是一本关于生物学发展的历史,更是关于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古人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阅读《生命科学史》一书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仅仅在于那些在生命科学史上创造出伟大成就的人,而更重要的在于对于如何科学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的的形成与发展。  今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也是第一个荣获这份奖项的中国人,这是一件
期刊
在粗浅地翻阅了《学校与社会》、《经验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三本教育类的著作后,我偶遇了杜威的《伦理学》,并鬼使神差地选择了它。对于这样一个无缘由的决定,我姑且将之当作一种缘分吧。  一、杜威其人  约翰·杜威是美国哲学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仅进一步阐释并发展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而且将其运用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伦理、心理、逻辑、科学技术、艺术、宗教等众多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
期刊
Biology是由希腊文Bios(生命)和Logos(科学)组成的。生物学是个很美妙有很神奇的的世界,当我们进入到这个世界里面的时候,我们会感叹生物学里的奇妙,更多的是我们对生物学的发展过程的惊叹。  生物世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生物的最初涉及到形态、分类和生态的知识,就是祖先们在采食植物、渔猎动物的时候,哪些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它们都长什么样,怎样鉴别它们,它们都生活在什么地方等等这
期刊
【摘要】:鸟类种群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除环境因子外,还受到自身密度的反馈调节,即密度制约规律的影响。密度制约对种群规模进行具有方向性,并且强度与密度相关的调控,使鸟类种群在长期的波动中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本文综述了各国学者对于密度制约理论的众多研究,从鸟类的繁殖、死亡与损失及行为等方面,是如何对不同的种群密度产生响应,归纳阐述了密度制约对鸟类种群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
期刊
【摘要】:柏拉图的正义理论主要体现在个人正义、国家正义以及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的关系三个层面上。其中个人正义所指的是人的灵魂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谐共处的关系。而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组成,当理性在灵魂中处于主导地位,激情辅助理性控制欲望,而欲望能够节制时,就实现了个人正义。国家正义的实现则有赖于国家中的三个阶层,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正确分工、恪守其职、互不僭越。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之间又存在着
期刊
【摘要】:1964年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东部城市Oak Ridge,也是加勒比海盗系列的导演。他所带给我们的作品,大都讲述各式的英雄。而《兰戈》这部电影,也是他所演绎的一种英雄。出生在西部的他,将这部西部电影演绎的既扣人心弦又惊心动魄。它让我们看到这位拍出《加勒比海盗》的导演较为文艺的一面。影片讲述一只变色龙在现代背景下的西部荒漠小镇的奇幻冒险故事。影片的音乐、细节处理、人物设计均十分出色,导演天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