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基础教育时期,数学是十分关键的一门学科,我国教育教学部门始终希望能够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也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必然要求,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国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一般是以计算为主,教师便开始尝试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入手强化其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2-036
引言:
一直以来,数学都以其高复杂性、高逻辑性的学科特征在基础课程难度分层中稳居首位,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极高的要求。然而,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一切认知能力正在发展、逻辑思维尚未形成,这无疑为其学习数学知识带来了极大阻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思维能力培养对于提升学习成效的重要意义,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思维,以此促进他们逻辑思维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便对此展开了探讨。
一、夯实学生知识积累
想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寻找到解决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体系,首先应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
对此,在进行基础教学时,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活动,并在新知讲解完毕后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巩固,保证他们能够牢牢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为后续的计算和难度教学做好铺垫。
进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时,教师需要带领他们回顾之前学习的數学知识,让他们在头脑中重现即将加以应用的数学知识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该阶段帮助学生将需要的数学知识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为夯实知识积累、快速展开计算提供帮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
以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应带领学生回顾“加法”、“乘法”、“减法”等基础计算方法,列出100-36+25-45的算式引导学生计算,巩固他们对加减法的应用,引入“混合计算”概念。
进而,教师可以列出如、9×2+4=22 3×6-5=13的等式,引导学生“从左向右”进行计算、得出对应结果,讲解“当乘法与加减法同时出现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列出9-2×4、36-5×7、25+4×6-15等算式带领他们练习难度较深的习题计算,层层递进、由简入繁的提升他们的混合运算能力,锻炼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二、注意计算方法指导
事实上,数学知识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尤其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往往一道习题可以衍生出多种计算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考察着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换句话说,学生的发散思维越完善,他们越容易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更广阔的思路。
对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练习,为拓宽解题思路做准备。
以三年级下册《乘法》一课为例,在讲解“三年二班有43个人,为了奖励同学们在考试中的良好表现,李老师决定给他们每人买一本笔记本和一个文具盒,已知笔记本7元一本,文具盒13元一个,李老师一共要花多少钱?”的习题时,教师就可以尝试带领学生突破常规的先算笔记本总价、再算文具盒总价、最后相加的计算方法。以(7+13)×43的混合运算直接计算,简化计算过程,得出860元的正确答案。
同时,除向学生传授简便计算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发散思维、积极思考之外,教师还应该帮助他们寻找各项知识内容之间的规律。例如在11×2=22、11×4=44、11×20=220、22×2=44等算式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探寻乘数与乘数、积与积之间的倍数关系,进而掌握乘法规律。
一旦学生掌握了上述简便计算方法并建立起一定的发散思维,在日后更加复杂的应用题计算当中,他们也能轻松地面对,从容不迫的在逻辑思维的指导下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三、多元布置练习作业
想要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高效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布置课后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完成后结合现实生活布置多元化的课后作业,以贴近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作业形式巩固他们的记忆,引导他们在反复法计算练习和回忆知识的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提高自身数学思维能力。
以三年级下册《乘法》一课为例,教师在授课结束后可以布置“小明每天从家走路上学,他一分钟可以走70米,15分钟后到达学校门口,那么小明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多远?”等习题做巩固训练,锻炼他们的读题、审题与解题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路程=速度×时间”的数学思维。
同样,在《面积》一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测量课本、书桌的长、宽并算出其面积,强化他们对“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计算思维。并布置“寻找你们家里的长方形物体,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并求出其面积”的课后作业,巩固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应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在开展计算教学活动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在计算过程当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和逻辑思维体系。与此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势必要以贴近生活实际,较为形象、具体的手段构建创新型的数学课堂,打造趣味化的计算教学环境,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计算兴趣,帮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吸收、应用相关数学知识,使其获得良好的计算、学习体验,在良性循环中强化数学教学效果,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厚燕.小学数学运算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8.
[2]张帅.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7-18.
[3]董兴武.小学数学思维养成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43.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2-036
引言:
一直以来,数学都以其高复杂性、高逻辑性的学科特征在基础课程难度分层中稳居首位,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极高的要求。然而,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一切认知能力正在发展、逻辑思维尚未形成,这无疑为其学习数学知识带来了极大阻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思维能力培养对于提升学习成效的重要意义,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思维,以此促进他们逻辑思维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便对此展开了探讨。
一、夯实学生知识积累
想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寻找到解决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体系,首先应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
对此,在进行基础教学时,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活动,并在新知讲解完毕后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巩固,保证他们能够牢牢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为后续的计算和难度教学做好铺垫。
进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时,教师需要带领他们回顾之前学习的數学知识,让他们在头脑中重现即将加以应用的数学知识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该阶段帮助学生将需要的数学知识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为夯实知识积累、快速展开计算提供帮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
以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应带领学生回顾“加法”、“乘法”、“减法”等基础计算方法,列出100-36+25-45的算式引导学生计算,巩固他们对加减法的应用,引入“混合计算”概念。
进而,教师可以列出如、9×2+4=22 3×6-5=13的等式,引导学生“从左向右”进行计算、得出对应结果,讲解“当乘法与加减法同时出现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列出9-2×4、36-5×7、25+4×6-15等算式带领他们练习难度较深的习题计算,层层递进、由简入繁的提升他们的混合运算能力,锻炼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二、注意计算方法指导
事实上,数学知识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尤其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往往一道习题可以衍生出多种计算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考察着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换句话说,学生的发散思维越完善,他们越容易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更广阔的思路。
对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练习,为拓宽解题思路做准备。
以三年级下册《乘法》一课为例,在讲解“三年二班有43个人,为了奖励同学们在考试中的良好表现,李老师决定给他们每人买一本笔记本和一个文具盒,已知笔记本7元一本,文具盒13元一个,李老师一共要花多少钱?”的习题时,教师就可以尝试带领学生突破常规的先算笔记本总价、再算文具盒总价、最后相加的计算方法。以(7+13)×43的混合运算直接计算,简化计算过程,得出860元的正确答案。
同时,除向学生传授简便计算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发散思维、积极思考之外,教师还应该帮助他们寻找各项知识内容之间的规律。例如在11×2=22、11×4=44、11×20=220、22×2=44等算式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探寻乘数与乘数、积与积之间的倍数关系,进而掌握乘法规律。
一旦学生掌握了上述简便计算方法并建立起一定的发散思维,在日后更加复杂的应用题计算当中,他们也能轻松地面对,从容不迫的在逻辑思维的指导下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三、多元布置练习作业
想要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高效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布置课后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完成后结合现实生活布置多元化的课后作业,以贴近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作业形式巩固他们的记忆,引导他们在反复法计算练习和回忆知识的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提高自身数学思维能力。
以三年级下册《乘法》一课为例,教师在授课结束后可以布置“小明每天从家走路上学,他一分钟可以走70米,15分钟后到达学校门口,那么小明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多远?”等习题做巩固训练,锻炼他们的读题、审题与解题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路程=速度×时间”的数学思维。
同样,在《面积》一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测量课本、书桌的长、宽并算出其面积,强化他们对“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计算思维。并布置“寻找你们家里的长方形物体,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并求出其面积”的课后作业,巩固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应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在开展计算教学活动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在计算过程当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和逻辑思维体系。与此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势必要以贴近生活实际,较为形象、具体的手段构建创新型的数学课堂,打造趣味化的计算教学环境,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计算兴趣,帮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吸收、应用相关数学知识,使其获得良好的计算、学习体验,在良性循环中强化数学教学效果,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厚燕.小学数学运算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8.
[2]张帅.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7-18.
[3]董兴武.小学数学思维养成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