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xf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教学理念逐渐由要求学生按照指定标准发展,转变为教学理念要依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改变。“具身认知”的教学理念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之上提出来的教学理念。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到教学技术,都以学生的身体功能为教学设计的根据;以学生的环境感知为教学方式的选择依据,以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发展教学技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学生自身身体认知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本论文以“具身认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为研究中心,从教学设计回归本体,符合学生身体条件;教学方式科学合理,贴近学生环境感知;教学技术与生结合,激励学生自主认知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地论述。
  关键词:具身认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具身认知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教育政策推行以来,该教学理念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而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也成为学生和家长十分重视的因素。“具身认知”作为一种以学生身体认知为教学依据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学生“私人订制”式教学指导,从理论高度开始强调学生的具身认知教学理念,可以很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设计,从而让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具身认知;教学方式的选择贴近学生身体感知教学环境的特点,为学生更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机会;教学技术依托学生的具身认知,使得教学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利器,学生真正开始成为小学数学的服务主体。
  一、教学设计回归本体,符合学生身体条件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深刻感受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每当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时露出的开心的笑容,让教师都能感到深深的成就感。而“具身认知”下的教学设计,需要回归学生本体,充分符合学生自己身体感知的特点,把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教学的形象性,从而可以轻松容易的接受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吸收课程内容十分有效。“具身认知”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相比于传统教学理念而言,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长远的意义。
  例如,在《认识千克和克》一课中,可以从读图读字的形式转化为,亲身感受和体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称和道具带进课堂,让学生通过亲手接触教师安排的“道具”来切身感受其重量,效果会更好。学生学习速度最快的的确是“纸上理论”,但是大量事实却证明一个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切身感受,学生仅凭纸上的理论很难能够把数学知识学得透彻。尤其是“千克”和“克”这种重量单位,纸上学到的知识,是由眼睛看到的一串数据,是平面的印象,而亲手去摸去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只有亲身体验过了,才能把知识学得更加牢靠。教学设计需要兼顾学生的身体感官来进行设计,有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
  二、教学方式科学合理,贴近学生环境感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具身认知”引导下的教学形式应当更加科学合理。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小学教师需要根据“具身认知”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在课堂上开展适合学生身体条件的教学方式。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力十分发达。其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颇为敏感。教师可以利用教学道具,在教室合适的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身体的感觉来辅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本节课程的内容。对于“具身认知”下教学方式的选择,更多情况下是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性质来决定的。而学生主要通过自己的五觉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
  例如,在《年、月、日》这一课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件来感受年、月、日这些时间单位的含义。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通过口读的方式督促学生通过课本来认识时间单位,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认识十分抽象,很难真正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小学数学教师完全可以采用钟表和日历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和触觉来感受知识。
  三、教学技术与生结合,激励学生自主认知
  “具身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尤其是在小学教学技术方面的使用。由以前的“教学技术决定教学方式”变为“学习需求决定教学技术”,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的变革,在技术条件得到發展的同时,开始重新审视教学的定义,把视角头投向了学生的“具身认知”,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来发掘教学方式,直接以最直接高效的方式完成数学教学,教学技术与学生身体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主认知,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具身认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等诸多方面来对小学数学教学形成突出影响。但是“具身认知”的教学理念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彻底融入当代的小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的耐心和信心,坚持“具身认知”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瞿春红.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品格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2):60-63.
  [2]李墨一.具身认知视域下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0):53-57.
其他文献
这一学期我们理综组的教研课题是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前面我们对组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听评课活动。下面我对活动进行以下总结。  一、对于物质性质类知识可以创设比较性的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比较,新知识所特有的性质作为引起问题的出发点来创设问题情境,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轻松、自愿、愉快地走向新知识。如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我利用三只相同的气球内充氧气、二氧化碳、氢
期刊
摘 要:教学质量的根基在常态的课堂,课堂效益的基础在对教材的解读。对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是每位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专业素养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解读教材。在今年的“聚焦前沿,名师有约”市教育科研活动中,大家聆听了特级教师朱德江老师的《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深有感触,围绕成就学生的“深度学习”,我对教材解读有了更多思考和想法,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教材 解读 成就 深度学习  正文:  教材是承载知
期刊
摘 要: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種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知到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意义,并不断探索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创新能力逐渐成为了人才市场竞争的核心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强调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问题引领”下,采用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带领学生走向成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关键词:问题引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引言:问题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认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广泛
期刊
摘 要:新课标对高中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高中化学教学则需要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空间。本文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出发,通过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对当前高中化学教育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期刊
摘 要:我国的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我国的历史文化课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老师们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充分地将历史故事应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故事不但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历史故事的巧妙应用,不但可以有效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便对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好历史故事进行了相应
期刊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因为幼儿后期的學习、生活都需要评价语言这一媒介实现。因此,幼儿教育要全力优化幼儿的语言能力。其中,乡土资源是从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开发出来的地域资源,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影响,所以幼儿教师要积极利用乡土资源来优化幼儿的语言能力。本文将以五华地区为例,从借助五华地区的历史资源组织故事会活动、借助五华地区的地域资源组织语言实践、联合家长
期刊
摘 要: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课堂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教材与课堂用生动巧妙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于学生。现代教学的普遍现象是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不问学生会与不会,懂与不懂;学生听课没有积极性,行为不踊跃,思维不活跃,造成课堂氛围处于低气压的状态。若要改变现状就需要数学教师采取并广泛运用情境教学的模式,通过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增设相关知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教定学”已是明日黄花,“少教多学”却是方兴未艾。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少教多学”逐渐走进了数学教学的视野,迸发出惊人的力量。但是,由于“少教多学”是新事物,教师在理解和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少教多学”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以促进数学教学改革、进步。  关键词:小学 数学 中年级 少教多学  “少教多
期刊
摘 要:历史论述题是高考历史考试中必不可少的题型,通过对论述题类型以及技巧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论述题回答技巧。历史论述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能否坚持正确历史学观,结合史实材料阐述史实表达观点,本文结合全国卷真题分析阐述全国卷历史论述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关键词:全国卷;历史;论述题:解题技巧  引言: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历史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