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伟兄的扬州评话《王少堂》出版发行,既可喜可贺,更可珍可重。这不仅仅只是忆旧的情结,追思的意义,更是文化承传的价值所在。扬州市曲艺研究所的这个举动,是为我们那些光荣而伟大的先贤所开辟的精彩盎然、底蕴丰厚的文化历史长河,增添了新的充盈着时代精神的文化积累,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崭新的延续和流淌,使古老的扬州评话艺术精粹在与现代扬州评话艺术水乳交融般的妥帖自然中呈现出别样的光彩,同时也讴歌了我们文艺工作者一生所必修的功课——崇德尚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足迹,就像每颗星星有着自己的运行轨道一样。对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来说,扬州评话就是他一生的挚爱,也是伴随他艺术生涯的全部甘苦所在。王少堂先生是扬州评话乃至中国评书评话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其艺术成就更是一座巍峨的大山。马伟口述演绎的扬州评话《王少堂》则更像一部扬州评话的历史简策,“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深厚意蕴喷薄而出,足以给我辈说书人多向度的精神震悟和艺术启迪。
马伟艺名马晓龙,师承于惠兆龙先生。不过他曾经告诉我,当年他是因为崇拜李信堂先生才选择从事这门艺术的。如果说李信堂先生是他与扬州评话结缘的引路人,那么“王少堂”这三个字则为马伟打开了扬州评话的艺术之门,而这把“钥匙”正是他的授业恩师惠兆龙先生赐给他的。其细节,马伟在《王少堂》这部书的第一回“谈古论今”中已经说得非常之详细了。同样是说书人,我谨遵老祖宗留下的“书不重说,重说生厌”的规矩,在此就不做多的阐述。要想了解,请看作品。今天能够执笔胡诌,正是我通读原著、认真学习之后的心得。照理说我应该看录像,扬州话于我而言并没有多大的障碍,就算有个别听不懂的方言俚语,屏幕下方也有字幕。那为什么不看录像而选择翻书呢?看了,看了四回书我就拔出了U盘,不管马伟本人高不高兴,我不得不说这个录像是有问题的。其最大问题就在于静场录像限制了他的说表,束缚了他的手脚,这个录像体现不出马伟的真实水平。我一直认为舞台艺术离不开观众,需要现场的互动,对着镜头说书、交流,回放起来难免有呆板之嫌与别扭之感。当然,这个问题不光是针对马伟说的这部《王少堂》,直到今天我对自己所有的静场录像都不满意。所幸的是这部书中《教场问道》《五虎逼康》这两个回目我看过马伟的现场,特别是去年10月22号馬伟在江苏省大剧院举办的个人专场中有一回书叫《艺说王少堂》。那天我临时买票飞往南京学习,《艺说王少堂》这回书其实就是这部长篇《王少堂》的浓缩版,选择了其中几个回目的精彩片段进行组装,借用了LED屏看图说话,这回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此,那么干脆我就凭着我对马伟的现场印象来通篇阅读整部作品吧。
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欣赏和角度,正所谓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多次的同台演出,马伟总能给我一种在清俊飘逸中寓刚劲峭拔之感,极具自由之境而鲜有拘束之态。我记得作家贾平凹说过一句话:“艺术诞生于拘束而毁于自由。”但对“度”即我们常说的尺寸感、分寸感恰到好处的拿捏正显示了马伟的高明之处,反映出他对先辈艺术家优秀传统的继承和自己的独特理解。举手投足间那种虚拟与夸张中充盈着真实情感与生活气息,同时又让真实情感与生活气息都体现着扬州评话的韵律和风采,从而达到既中规中矩于传统评话艺术,又合情合理于现代审美意识。而这正是一个现代说书人的艺术造诣深浅的标识。
刚才我也说过,我认为的评书评话是现场的艺术,我们在研究观众注意力的时候曾提倡更多地调动有意注意。但马伟恰恰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无意注意就显出它的特殊功能来了。干脆利落,定得住神;毅然决然,稳得住人。时而清淡如茶,时而浓烈如酒,有“荷风送香气”的清新俊逸,有“人闲桂花落”的动静自如,有“月出进山鸟”的神来之彩,更有“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气韵。绘声绘色,绘物绘景,绘形绘神,无不令我萦回于耳,叠印于目,愉悦于心。马伟目前的说书造诣是我多年来的艺术追求,惜乎我至今还未达到他这个段位。这不是自谦,更非堆砌辞藻来拍他的马屁,虽然他姓马。就用《王少堂》这部书里用得比较多的一句话说:“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插曲一桩往事,3年前在北京的“宣南书荟”上,我跟王声在上场口的侧幕条看马伟说《武松打虎》。呵!了得!方言韵味之浓,说表神采之佳,不尚雕琢却能成为众“视”之的,令我精神陡然一振。这段书我也说,自认为在这段书上还下了不少的功夫。那天一看,顿时脸红。我立刻发了一个朋友圈:“《武松打虎》这段书我从此不说了,若有重启之日,便是找马伟学习之后。”为此,我于次年专程前往扬州向马伟请教。在交流中,马伟非常谦虚,一再告诉我说《打虎》这回书不是他说得好,而是书的底子好。而铺这个底子的人就是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说书不知王少堂,请你立马就改行。”王少堂于我而言虽不陌生,但很模糊。马伟口中所说出的王少堂这3个字庄严肃穆,凝练厚重,疏朗典雅,飘逸宽绰……马伟谈到王少堂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他整个人已经被一种无法割断的高华气韵所裹卷。正因如此,才有了这部音像制品与口述本的问世。如果说李真、徐德明二位先生的原著是突围的话,那么王兆根和马伟改编的这个口述本就是一次植入。
《王少堂》这部书虽非宏大叙事,也不具备复杂宏大的主题。却是一座艺术丰碑的乡土表达。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方乡土,一方情怀。艺术与乡土的融合是该长篇的最大亮点,体现本真的乡土气息和朴素的人文情怀。扬州评话的艺术形式讲述扬州评话的艺术大师,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文化自觉的凸显。整部书以章回体的形式保留了传统大书传奇性、连贯性、曲折性的表现手法,提炼出不少看得见、摸得着、敲得响的个性语言,从而使整部书极具可读的文学性、可视的形象性、可舞的动作性、可懂的通俗性、可品的丰富性。这40回的长篇,承载了一个艺术家的人生回望、一个评话大师的书台回放、一个男人的情感回味、一个奉献者的精神回响。有壮怀励志之回目,有惊心动魄之篇章,还有敲骨震血之情景,很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既没违背历史真实,又不拘泥于历史真实。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下,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坚持典型化的创作原则,充分发挥自身艺术想象力和虚构能力,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设置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其实,在艺术创作中,只要不违背事理逻辑,就不会违背艺术真实。例如“五虎逼康”中设计了一老一少两个书迷,借二人走马观花式地赶场子听“战”国来推进故事的发展。起承转合流畅,勾纲剪盖自如,节奏迟缓而紧凑,环环相扣而递深,一气呵成,手法独到。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艺术真实”,也正是那句老话“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整部书中诸如此类的例子俯拾皆是,本想一一举例,怎奈篇幅所限。
我觉得马伟口述本中的王少堂血肉丰满,心路曲折。大师留下的雪泥鸿爪,印迹斑斑可见,历历可辨。追根溯源,是因为马伟沉入实践,吃透人物。因为走得实,这部书更厚重;因为悟得深,这部书更灵动。犹如鼠标点击大脑的储存,让艺术的画面进行刷新,让创作的灵气源源喷涌。章诒和老师曾对我说:“研究一门艺术,就是要研究从事这门艺术的代表性人物,把这个人吃透了,那么这门艺术你也消化得差不多了。”
扬州评话素有康派《三国》、王派《水浒》、戴派《西游》……如此开宗明义地将新书创作与弘扬流派艺术结合起来,一目了然这部书的流派归属。马伟是王派《水浒》的传人,其实,流派往往因艺术个性在艺术实践中的显现、积累而形成,其作品也是因流派艺术的独特表现力而得以成功地树立风格。王派有特色,马伟才“归路”。因为传统,所以现代。流派传人出新作,新人新作扬流派,风格明显,得葆特色。当然,不是所有的新书都能够与传统流派相对应,已有的流派涵盖不了不断涌现的新人。但新人也好,新作也罢,总要伴随新的建树,即使是一部流派新作也绝不能照搬固有的模式,而是要有参照、有引入、有综合、有创新。结合起来选择运用,既不能强流派之所难,也不能阻流派之所长。《王少堂》这部书与王少堂开创的“王派”扬州评话艺术特色的整体风格是契合的,个人认为马伟兄在这部书的创造上才是真正延续了“王派”的艺术生命力。
毋庸讳言,这些年我们都沾了国家对传统文化扶持的光,扬州评话、四川评书……早已陆续列入了国家级非遗保护的项目,如何保护?那就是传承,传承不是让我们这代人当艺术上的“啃老族”,而是需要活态传承。传统是一条河流,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我所理解的继承与发展是要从艺术手段、审美表达提升到人文精神终极探求,从探索出的感悟中朝着更高境界迈开步伐。
养拙存吾道。技艺技法是道,方向方法是道。扬州评话《王少堂》原著里赵昌智先生写的序言名为“道者也,不可须臾离也”,口述本中季培均先生的序言为“寻源问道”,乃至于整部书都是在“道”字上做文章:问道、悟道、卫道、传道……
载中华文脉之道,扬评话艺术之葩。老干挺拔,新枝繁华,王少堂也好,马伟也罢 ,我相信他们都是深明其道,且力行其道。美哉马晓龙,伟哉《王少堂》!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足迹,就像每颗星星有着自己的运行轨道一样。对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来说,扬州评话就是他一生的挚爱,也是伴随他艺术生涯的全部甘苦所在。王少堂先生是扬州评话乃至中国评书评话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其艺术成就更是一座巍峨的大山。马伟口述演绎的扬州评话《王少堂》则更像一部扬州评话的历史简策,“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深厚意蕴喷薄而出,足以给我辈说书人多向度的精神震悟和艺术启迪。
马伟艺名马晓龙,师承于惠兆龙先生。不过他曾经告诉我,当年他是因为崇拜李信堂先生才选择从事这门艺术的。如果说李信堂先生是他与扬州评话结缘的引路人,那么“王少堂”这三个字则为马伟打开了扬州评话的艺术之门,而这把“钥匙”正是他的授业恩师惠兆龙先生赐给他的。其细节,马伟在《王少堂》这部书的第一回“谈古论今”中已经说得非常之详细了。同样是说书人,我谨遵老祖宗留下的“书不重说,重说生厌”的规矩,在此就不做多的阐述。要想了解,请看作品。今天能够执笔胡诌,正是我通读原著、认真学习之后的心得。照理说我应该看录像,扬州话于我而言并没有多大的障碍,就算有个别听不懂的方言俚语,屏幕下方也有字幕。那为什么不看录像而选择翻书呢?看了,看了四回书我就拔出了U盘,不管马伟本人高不高兴,我不得不说这个录像是有问题的。其最大问题就在于静场录像限制了他的说表,束缚了他的手脚,这个录像体现不出马伟的真实水平。我一直认为舞台艺术离不开观众,需要现场的互动,对着镜头说书、交流,回放起来难免有呆板之嫌与别扭之感。当然,这个问题不光是针对马伟说的这部《王少堂》,直到今天我对自己所有的静场录像都不满意。所幸的是这部书中《教场问道》《五虎逼康》这两个回目我看过马伟的现场,特别是去年10月22号馬伟在江苏省大剧院举办的个人专场中有一回书叫《艺说王少堂》。那天我临时买票飞往南京学习,《艺说王少堂》这回书其实就是这部长篇《王少堂》的浓缩版,选择了其中几个回目的精彩片段进行组装,借用了LED屏看图说话,这回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此,那么干脆我就凭着我对马伟的现场印象来通篇阅读整部作品吧。
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欣赏和角度,正所谓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多次的同台演出,马伟总能给我一种在清俊飘逸中寓刚劲峭拔之感,极具自由之境而鲜有拘束之态。我记得作家贾平凹说过一句话:“艺术诞生于拘束而毁于自由。”但对“度”即我们常说的尺寸感、分寸感恰到好处的拿捏正显示了马伟的高明之处,反映出他对先辈艺术家优秀传统的继承和自己的独特理解。举手投足间那种虚拟与夸张中充盈着真实情感与生活气息,同时又让真实情感与生活气息都体现着扬州评话的韵律和风采,从而达到既中规中矩于传统评话艺术,又合情合理于现代审美意识。而这正是一个现代说书人的艺术造诣深浅的标识。
刚才我也说过,我认为的评书评话是现场的艺术,我们在研究观众注意力的时候曾提倡更多地调动有意注意。但马伟恰恰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无意注意就显出它的特殊功能来了。干脆利落,定得住神;毅然决然,稳得住人。时而清淡如茶,时而浓烈如酒,有“荷风送香气”的清新俊逸,有“人闲桂花落”的动静自如,有“月出进山鸟”的神来之彩,更有“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气韵。绘声绘色,绘物绘景,绘形绘神,无不令我萦回于耳,叠印于目,愉悦于心。马伟目前的说书造诣是我多年来的艺术追求,惜乎我至今还未达到他这个段位。这不是自谦,更非堆砌辞藻来拍他的马屁,虽然他姓马。就用《王少堂》这部书里用得比较多的一句话说:“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插曲一桩往事,3年前在北京的“宣南书荟”上,我跟王声在上场口的侧幕条看马伟说《武松打虎》。呵!了得!方言韵味之浓,说表神采之佳,不尚雕琢却能成为众“视”之的,令我精神陡然一振。这段书我也说,自认为在这段书上还下了不少的功夫。那天一看,顿时脸红。我立刻发了一个朋友圈:“《武松打虎》这段书我从此不说了,若有重启之日,便是找马伟学习之后。”为此,我于次年专程前往扬州向马伟请教。在交流中,马伟非常谦虚,一再告诉我说《打虎》这回书不是他说得好,而是书的底子好。而铺这个底子的人就是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说书不知王少堂,请你立马就改行。”王少堂于我而言虽不陌生,但很模糊。马伟口中所说出的王少堂这3个字庄严肃穆,凝练厚重,疏朗典雅,飘逸宽绰……马伟谈到王少堂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他整个人已经被一种无法割断的高华气韵所裹卷。正因如此,才有了这部音像制品与口述本的问世。如果说李真、徐德明二位先生的原著是突围的话,那么王兆根和马伟改编的这个口述本就是一次植入。
《王少堂》这部书虽非宏大叙事,也不具备复杂宏大的主题。却是一座艺术丰碑的乡土表达。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方乡土,一方情怀。艺术与乡土的融合是该长篇的最大亮点,体现本真的乡土气息和朴素的人文情怀。扬州评话的艺术形式讲述扬州评话的艺术大师,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文化自觉的凸显。整部书以章回体的形式保留了传统大书传奇性、连贯性、曲折性的表现手法,提炼出不少看得见、摸得着、敲得响的个性语言,从而使整部书极具可读的文学性、可视的形象性、可舞的动作性、可懂的通俗性、可品的丰富性。这40回的长篇,承载了一个艺术家的人生回望、一个评话大师的书台回放、一个男人的情感回味、一个奉献者的精神回响。有壮怀励志之回目,有惊心动魄之篇章,还有敲骨震血之情景,很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既没违背历史真实,又不拘泥于历史真实。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下,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坚持典型化的创作原则,充分发挥自身艺术想象力和虚构能力,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设置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其实,在艺术创作中,只要不违背事理逻辑,就不会违背艺术真实。例如“五虎逼康”中设计了一老一少两个书迷,借二人走马观花式地赶场子听“战”国来推进故事的发展。起承转合流畅,勾纲剪盖自如,节奏迟缓而紧凑,环环相扣而递深,一气呵成,手法独到。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艺术真实”,也正是那句老话“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整部书中诸如此类的例子俯拾皆是,本想一一举例,怎奈篇幅所限。
我觉得马伟口述本中的王少堂血肉丰满,心路曲折。大师留下的雪泥鸿爪,印迹斑斑可见,历历可辨。追根溯源,是因为马伟沉入实践,吃透人物。因为走得实,这部书更厚重;因为悟得深,这部书更灵动。犹如鼠标点击大脑的储存,让艺术的画面进行刷新,让创作的灵气源源喷涌。章诒和老师曾对我说:“研究一门艺术,就是要研究从事这门艺术的代表性人物,把这个人吃透了,那么这门艺术你也消化得差不多了。”
扬州评话素有康派《三国》、王派《水浒》、戴派《西游》……如此开宗明义地将新书创作与弘扬流派艺术结合起来,一目了然这部书的流派归属。马伟是王派《水浒》的传人,其实,流派往往因艺术个性在艺术实践中的显现、积累而形成,其作品也是因流派艺术的独特表现力而得以成功地树立风格。王派有特色,马伟才“归路”。因为传统,所以现代。流派传人出新作,新人新作扬流派,风格明显,得葆特色。当然,不是所有的新书都能够与传统流派相对应,已有的流派涵盖不了不断涌现的新人。但新人也好,新作也罢,总要伴随新的建树,即使是一部流派新作也绝不能照搬固有的模式,而是要有参照、有引入、有综合、有创新。结合起来选择运用,既不能强流派之所难,也不能阻流派之所长。《王少堂》这部书与王少堂开创的“王派”扬州评话艺术特色的整体风格是契合的,个人认为马伟兄在这部书的创造上才是真正延续了“王派”的艺术生命力。
毋庸讳言,这些年我们都沾了国家对传统文化扶持的光,扬州评话、四川评书……早已陆续列入了国家级非遗保护的项目,如何保护?那就是传承,传承不是让我们这代人当艺术上的“啃老族”,而是需要活态传承。传统是一条河流,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我所理解的继承与发展是要从艺术手段、审美表达提升到人文精神终极探求,从探索出的感悟中朝着更高境界迈开步伐。
养拙存吾道。技艺技法是道,方向方法是道。扬州评话《王少堂》原著里赵昌智先生写的序言名为“道者也,不可须臾离也”,口述本中季培均先生的序言为“寻源问道”,乃至于整部书都是在“道”字上做文章:问道、悟道、卫道、传道……
载中华文脉之道,扬评话艺术之葩。老干挺拔,新枝繁华,王少堂也好,马伟也罢 ,我相信他们都是深明其道,且力行其道。美哉马晓龙,伟哉《王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