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阅读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性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不能让现成的结论套住学生的思维,扼杀自主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意识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概念,即“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是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对学生强化阅读的创新思维训练,必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意识呢?
  一、读懂文本、自主阅读是培养阅读创新意识的基础
  张志公先生提出:“阅读,首先要读懂。”“读懂”即“理解”,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本因素,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首先要通过字、词、句、段、篇的解读,走进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当然,阅读并不是被动的盲目的接受和吸收,读者还要进一步对文本从形式到内容的认识,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把从阅读中感知到的新信息同自己原有的思想认识水平,把生活阅读和知识积累相整合,做出分析、概括、判断,并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再现、灵活的填补、大胆的延伸文本的内容,积极主动的“构建新的自我”,把原有的认识、情感、方法等上升到新的高度,进行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最终实现自我完善与超越。
  自主阅读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性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不能让现成的结论套住学生的思维,扼杀自主的思考。教师既要让“文章本身教育学生”,又要让学生多角度的搜集整理一些相关材料,包括前人的评价,为他们提供思考的背景和素材,并使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机械的将时代背景等生搬硬套的用在所有作品上,或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前人的评价。这样,自主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主的学习中得以培养和发展。
  二、读出“个性”、激发兴趣是培养阅读创新意识的关键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阅读变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正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所说:“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可见,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是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为学生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增强对学生的信任感,培养学生阅读自信心。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是幕后的导演,是配角,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次,变教师权威为平等的对话者。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给予学生足够的拓展思维空间,且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第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加以合理引导。学生的阅读存在着差异性,阅读的需求也就不同,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其个性的多样化、自主性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阅读水平。
  兴趣是创新意识的源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启动学生兴趣的心理机制,激发起学生内在的阅读需求,从而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去。为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课型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各种情景,促成学生的良好的阅读心态。如深情悠长的课文配乐、有趣的文学故事、成功的名人足迹、恰到好处的譬喻、令人深思的设问、直观的演示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产生学习的心理准备和创作欲望。
  三、读而质疑、敢于想象是培养阅读创新意识的途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一语道破质疑意识的重要性。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具有一种有意识进行质疑问难、主动探究的心理状态——质疑意识,它在学生的思维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让学生学会有疑而问,深思善问,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精神的充分体现。因此,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尤为重要。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好于想象,着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时,注重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如同置身于彼时、彼地、彼景之中,去接触文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去感受、去探索那蕴含于具体形象中的人生真谛。在教学《卖炭翁》一课时,我曾就文章的结尾引导学生做了如下的想象:半匹旧绫纱,系在牛头,在夕阳的映照下,在呼啸的北风下,在泥泞的山路上,摇晃着、翻滚着,慢慢消失在血的残阳里——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学生的想象之门被打开,想象的火花迸射出来,那一幅幅有关卖炭翁今后的生活画面在同学们的脑海中翻腾着,又在他们生动形象的描绘中呈现出来。又如《看戏》的第六节这样写:“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了’。”阅读时让学生想象“人海”是怎样“膨胀”的?学生们说当人们看到梅兰芳扮演的穆桂英在舞台上英姿飒爽、英勇无比时,观众们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纷纷站了起来。有的挥动手臂,似乎要为女主角助威呐喊,有的拼命鼓掌,有的随音乐节拍竟舞动了起来……
  这样一想象,不但加深了对“膨胀”一词的理解,而且对梅兰芳塑造的舞台形象的精湛技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我们平时引导学生多作这样的想象,并使其“好于”想象,那就等于掌握了一种创造性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读懂文本、激发兴趣,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好于大胆想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的境界。
  (河北蠡县小陈中学)
其他文献
到了初二,一些农村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我们称这些学生为“学困生”。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物理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上好“引言”课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上此课
期刊
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的课程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
期刊
所谓“讨论法 ”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灵活运用  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局限,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以“机械记忆 ”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学习获得的认识是片面的、肤浅的和外显的。如果教师也只以“灌输”的方式进行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该遵循“语”字当头,积累词汇的原则,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把时间大胆地花在落实字词教学,真正掌握和运用课文词汇上,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对于懵懂的农村学生来说,实在是第一要紧的事,事实上这跟注重人文性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之间尤如吃饱了饭欣赏风景一样,饭吃不饱,是看不到美景的,语文课上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语言土壤,完成思想教育便如缘木求鱼,只有抓住语言这个根本,一以当十,其他派
期刊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一直是学校及班级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会遇到而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又常常忽视他们,如在化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取等,往往以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参照对象,其结果,必然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出现,这时教师在教学中显然不能顾及两头,作为弱势群体的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标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突显了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形成了富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文化观。  流行文化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
期刊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就一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
期刊
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然而,在我国中学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因此教育者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的进行了一些调整,同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状况也很不一样,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难把握和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中间部分的学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习惯于满足现状,导致不管哪一类学生都很难从学习中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期刊
摘 要: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观念和创新型教师。因此,拓展音乐教师的能力,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师 能力 拓展     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就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这个重要环节和必要途径,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和创新型教师。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