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率自然,妙趣横生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ntuan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名片】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世人评价】
  俞平伯: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那便是我看了《子恺漫画》所感……
  朱自清:在春天里,丰子恺要开辟他的艺术的国土。最宜于艺术的国土的,物中有杨柳与燕子,人中便有儿童和女子。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将他们收入笔端了。
  【人物趣事】
  1.丰子恺爱子女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许多漫画作品都是以他的子女作为描绘的对象。比如《瞻瞻的车》画的是他的长子,《阿宝赤膊》描的是他的长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丰子恺爱子女,而他的子女也十分争气。他的3子4女,皆学有所成:长子丰华瞻攻比较诗学;次子丰元草长期从事音乐出版;幼子丰新枚通数国语言;长女丰陈宝,中外文水平俱佳,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次女丰宛音多年从教,长期供职中学;幼女丰一吟多才多艺,文学、书画、翻译兼通,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另有一女丰宁欣,虽非亲生,但丰子恺视同己出。
  2.丰子恺喜欢旅游,庐山胜景、姑苏园林、烟雨扬州、古都南京等,都曾去过。1961年4月,年已63岁的丰老,兴致勃勃地攀登黄山,爬上了最险峻的天都峰。那天,他谢绝了为他雇的轿子,徒步登山。
  丰子恺的一生,用明朝画家董其昌所说“画家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他曾填了一首《浣溪沙》:“饮酒看书四十秋,功名富贵不需求,粗茶淡饭岁悠悠。”
  【经典掠影】
  白 象
  白象真是可爱的猫!
  不但为了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又为了它的眼睛一黄一蓝,叫作“日月眼”。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我的幼女一吟对于白象,更增爱护。
  每天一吟读书回家,或她的大姐陈宝教书回家,一坐倒,白象就跳到她们的膝上,老实不客气地睡了。她们不忍拒绝,就坐着不动,向人要茶,要水,要换鞋,要报看。有时工人不在身边,我同老婆就当听差,送茶,送水,送鞋,送报。我们是间接服侍白象。
  有一天,白象不见了。我们侦骑四出,遍寻不得。正在担忧,它偕同一只斑花猫,悄悄地回来了,大家惊喜。女工秀英说,这是招贤寺里的雄猫,说过笑起来。经过一个短促的休止符,大家都笑起来。原来它是到和尚寺里去找恋人去了,害得我们急死。
  此后斑花猫常来,它也常去,大家不以为奇。我觉得白象更可爱了。因为它不像鲁迅先生的猫,恋爱时在屋顶上怪声怪气,吵得他不能读书写稿,而用长竹竿来打。
  后来它的肚皮渐渐大起来了。约摸两三个月之后,它的肚皮大得特别,竟像一只白象了。我们用一只旧箱子,把盖拿去,作为它的产床。有一天,它临盆了,一胎五子,三只雪白的,两只斑花的。
  小猫日夜长大,两星期之后,都会爬动。白象育儿耐苦得很,日夜躺卧,让五个孩子纠缠。它的身体庞大,在五只小猫看来,好比一个丘陵。它们恣意爬上爬下,好像西湖上的游客爬孤山一样。这光景真是好看。
  不料有一天,一只小花猫死了。我的幼儿新枚,哭了一场,拿一条美丽牌香烟的匣子,当作棺材,给它成殓,葬在西湖边的草地中。余下的四只,就特别爱惜。
  我家有七个孩子,三个在外,四个在杭州,他们就把四只小猫分领,各认一只。长女陈宝领了花猫,三女宁馨,幼女一吟,幼儿新枚,各领一只白猫。这就好比乡下人把孩子过房给庙里的菩萨一样,有了“保佑”,“长命富贵”。大约他们不是菩萨,不能保佑,没过多久,一只小白猫又死了。剩下三只,一花二白,都很健康。看看已能吃鱼吃饭,不必全靠吃奶了,白象的母氏劬劳,也渐渐减省。它不必日夜躺着喂奶,可以随时出去散步,或跳到女孩们的膝上去睡觉了。女孩们笑它:“做了母亲还要别人抱?”它不理,管自睡在人家怀里。
  有一天,白象不回来吃中饭。“难道又到和尚寺里去找恋人了?”大家疑问。等到天黑,终于不回来。秀英当夜到寺里去寻,不见。明天又不回来。问题严重起来。我就写两张海报:“寻猫:敝处走失日月眼大白猫一只。如有仁人君子觅得送还,奉酬法币十万元。储款以待,决不食言。××路××号谨启。”
  过了两天,有邻人来言:“前几天看见一只大白猫死在地藏庵与复性书院之间的水沼里,恐怕是你们的。”我们闻耗奔丧,找不到尸体。
  我们回家,大家沉默致哀,接着就讨论它的死因。有的说是它自己失脚落水,有的說是顽童推它下水,莫衷一是。后来新枚来报告,邻家的孩子曾经看见一只大白猫死在水沼上的大柳树上,后来被人踢到水沼里。孩子不会说诳,此说大约可靠。
  且我听说,猫不肯死在家里,自知临命终了,必远行至无人处,然后辞世。故此说更觉可靠。我觉得这点猫性,颇可赞美。这有壮士之风,不愿死户牖下儿女之手中,而情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又有高士之风,不愿病死在床上,而情愿遁迹深山,不知所终。
  总之,白象却已不在“猫间”了。
  (选自《丰子恺散文精选:人间情味》)
  赏析
  诚如丰子恺所言:“白象真是可爱的猫!”它长相喜人,眼睛有神,行为可人,为作者全家所喜欢。尤为人所称道的是,它的恋爱“更可爱”,它不扰人,“不像鲁迅先生的猫,恋爱时在屋顶上怪声怪气,吵得他不能读书写稿”。便是它的死,“我”也觉得“有壮士之风”。“总之,白象却已不在‘猫间’了。”一个“却”字,流露出作者多少的遗憾和不舍,读后令人回味。
  思考
  结合本单元课文郑振铎的《猫》,谈谈这两篇文章的异同点。(200字以内,答题纸自备)
其他文献
蒲松龄“晒书”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家乡有一个乡绅,为附庸风雅,家中藏书万卷,却从来不读。某年夏天,他怕书霉烂,便在场院里晒起书来。蒲松龄恰巧经过那里,他感慨万千,于是就在书旁躺下,晒起太阳来。乡绅不解地问他干什么,蒲松龄笑着说:“我也在晒书呢!”乡绅听了有些莫名其妙。“你的书在哪里?”蒲松龄连眼也不睁,摸着肚皮说:“我的书都装在这里面。”乡绅听后,知道蒲松龄在嘲笑他,羞愧地走开了。  
期刊
【课文导入】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
期刊
在《中国新歌声》这档节目中,我们曾邂逅了不少“好声音”,主持人华少,更是凭借着快速的语调在众人面前惊艳了一把。可见,拥有一把好声音,的确让人有“不虚生此耳”之感。不信,且看——  【左读名家经典】  一   忽听得远处传来铮铮几声,似乎有人弹琴。令狐冲和仪琳对望了一眼,都是大感奇怪:“怎地这荒山野岭之中有人弹琴?”琴声不断传来,甚是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
期刊
冈察洛夫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的和我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看来,只有自己切身体会过的东西,才能产生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感受。  请大家来看下面几个例子——  1.对自己的生活加以反思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讲述了“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和伙伴们爬山时,由于害怕,不敢上也不敢下,陷
期刊
那年寒假,八岁的我天天支棱着脑袋伏在鱼缸旁,两眼痴痴地望着那只小金鱼,希望它能一展昔日英姿,可它除了尾巴划划水外,一动不动。   它不会傻了吧?   记得它刚到家那会儿,可活泼了,菱形的鳞片金灿灿的,头上还顶着一块帽子似的白斑。每每给它喂食,它都会围着鱼缸游上好几圈,再一个猛子扎到缸底,最后冲出水面,撞得水花激荡,煞是壮观。你还别说,那么酷热难熬的暑假,愣是被它蝴蝶一样的尾巴给带走了。   可现在
期刊
走进大自然,你会發现,那些看似普通的植物,却有着动人的美丽,更有着令人敬佩的精神品质,不仅仅给我们以视觉上的享受,更给予我们心灵的启迪。
期刊
我寻寻觅觅的美丽,已在我生命的旅途上。  ——题记   我曾以为生命何其漫长,可以悠闲自在,不必匆忙前行;我曾以为生命脆弱不堪,经受风吹雨打,必定堕落消亡;我曾以为需要做的只是静待时间流逝,与其他人一样随波逐流。   直到有一天——   放学后,我一个人走在归途上,天空不知何时布满了乌云,雨肆意落下。不经意间,我放慢了脚步,感受着来自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忽然,我眼前出现了一只蝴蝶,它失去了平时的美
期刊
一个初夏的下午,老师利用上体育课的时间组织全班同学到学校附近的“中国莲花第一村”游玩。虽然太阳高挂,但同学们的热情仍然非常高涨。   走在田间阡陌的小路上,放眼望去,只见万亩莲田里的莲梗长得近一米高,长在梗上面的莲叶、莲花稀稀疏疏地立在水田里。莲叶大多数呈嫩绿色,莲花盛开的寥寥无几,大多数还是花苞状态。走了五分钟左右,我们来到了第一个观察点——西山下村旁边的拱桥上。老师组织大家在这里集中,并要求同
期刊
【文题亮相】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几乎中国的每个角落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义务教育免学杂费、精准扶贫、高铁、移动支付,5G技术……这些无一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改变,让我们敢于向前;改变,让我们不忘初心;改变,让我们看到美好……   请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期刊
爷爷在空闲时,总会把家里的象棋拿出来看看,那是他很早以前托村子里的木匠做的。棋盘很光滑,也许是用的时间久了,有些棋子竟然还出现了裂纹,透露着岁月的沧桑。这套象棋,一直被爷爷视若珍宝。   爷爷有几个棋友,还不算那么孤单,他在平静如水的日子里慢慢向前走,慢慢地变老,却终究抵不过岁月的变迁……   爷爷病了,双腿疼痛难忍,无法走路,只得来城里住院。   空落落的病房里沒有人能陪爷爷下棋。他就像一个久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