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6例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预防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瘘患者2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并发胆瘘12例,单纯引流治愈5例,二次手术胆肠吻合治愈1例。无死亡病例及远期并发症。结论:胆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正确处理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5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6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85例,其中男102例,女183例,年龄28~62岁(平均58岁)。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2例(阑尾切除、子宫切除各1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1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2例,胆囊息肉23例。
  治疗方法:本组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常规CO2气腹,气腹压力保持在12~16mmHg,早期采用四孔法,2006年以后采用三孔法。胆囊三角的处理用电钩剥离与止血钳“撕扯”并用。胆囊于剑突下切口取出。早期(2004年以前)常规放置引流管,之后视术中情况而定。
  
  结 果
  
  本组术后发生胆瘘6例,发生率2.1%。胆瘘最早出现在术后4小时,最晚出现在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最小20ml/日,最多520ml/日,平均80ml/日,引流持续时间7~28天。其中5例行单纯引流并有效抗生素及必要营养支持的同时胆瘘自愈(引流时间3~12天,平均6天)。另1例引流28天后胆瘘停止,拔除引流管后半个月发生梗阻性黄疸,剖腹探查发现胆总管炎性狭窄,行胆肠吻合术治愈。无死亡病例及远期并发症。
  
  讨 论
  
  术后胆瘘的原因:LC术后胆瘘的发生率为1%[1],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中损伤肝外胆管,其次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离及胆囊床电凝不彻底至迷走胆管漏胆。损伤的形式可为胆管撕裂伤、胆管穿洞性损伤及横断伤、胆管部分或全部钳闭[2],除胆管部分或全部钳闭不引起胆瘘外,其他损伤均可引起术后漏胆。
  术后胆瘘的预防:防止胆管损伤是防止术后胆瘘的根本,笔者体会到防止胆管损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掌握好L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这是减少损伤的第一关。对初开展LC的阶段更要严格选择病例,对有急性炎症、胆囊萎缩及有急性炎症反复发作史的患者要尽量避免行LC。②术者必须掌握肝门处的正确解剖及可能出现变异的异常解剖学知识:胆管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误伤,特别是对胆总管或胆囊管的变异缺乏警惕,有时存在副肝管或迷走胆管。③避免热力损伤:解剖三角区时尽量使用分离钳进行分离,避免用电钩、电凝。尤其是电钩的热力损伤范围较大,容易损伤胆管及血管。胆管热力损伤后术中多没有胆汁外漏,术后热力损伤区域组织坏死、脱离方才出现胆瘘。故不易早期发现,应引起重视。④必要时及时中转开腹:术中解剖不清、出血、视野模糊时不应盲目钳夹及电凝,及时中转开腹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中转开腹不应视为手术失败,而是保证手术安全的补救措施。在开展LC早期应放宽中转开腹的指证[3]。⑤适当放宽引流管放置指证:对新开展LC的单位甚至可列为常规,观察3天无异常时予以拔除,并不增加患者痛苦、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
  总之,术前严格掌握LC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中重视胆道畸形、解剖变异、炎性水肿粘连致解剖层次不清等容易损伤因素的识别和处理,规范操作,不断提高手术操作技能,是防止胆管损伤,从而避免术后胆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金锡御.外科手术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01.
  2 邹声泉.实用腔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6-328.
  3 高峰,梅樂园.279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总结报告.陕西省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9:9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介绍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2-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选择合适病例,在CT下定位或根据CT片定位后确定穿刺点及靶点,将微创针钻入血肿。若为硬膜外血肿或脑内血肿,在抽除血肿液体部分后注入血肿溶解剂;若为亚急性或慢性血肿,无论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无需使用血肿溶解剂。结果:本组1例因硬膜外血肿较大改行开颅手术,1例巨大硬膜外血肿合并严重原发性脑干损伤死亡,3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氨茶碱、心先安、心宝丸联合应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SSS患者,静脉给予心先安针加入250mlGS或NS,从90mg起始,3天加1次量,每次加30mg,加量至240mg,氨茶碱、心宝丸口服。结果:氨茶碱、心先安、心宝丸联合应用治疗病窦综合征有效率84.357%。结论: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氨茶碱 心先安 心宝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d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心脏性猝死(SCD)临床特点,以提高SCD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26例院内SCD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0~14岁占6.3%,15~39岁占20%,40~59岁占29.3%,60岁以上占44.4%。导致院内SCD的常见病因是冠心病(50.8%)、先心病(17.5%)和风心病(14.3%)。导致院内冠心病性猝死的常见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AMI)(72.3%)。心脏骤停时即时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18  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子宫体、宫颈萎缩,组织弹性降低变硬,绝经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时必须用宫颈扩张器扩宫,由此产生疼痛使患者难以忍受,部分患者因宫颈萎缩变硬,扩宫时致宫颈轻度裂伤出血,增加感染机会。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要求取IUD的绝经后妇女48例;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31    医学的发展使治疗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了新的突破。小剂量阿司匹林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和二级预防。使用中出现的一系列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与一些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引起了临床的重视。我们随访一组较长时间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就其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性探讨总结如下。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44    良性十二指肠瘀滞症在临床诊治中比较少见,该病是指肠系膜上脉及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而引起间歇发作的十二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所致的一系列症状。我们收治良性十二指肠瘀滞症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10月收治本病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38岁,平均26.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明确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年龄组肺不张病因的特点。方法:对167例肺不张病例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167例肺不张患者中,肺癌84例(50.3%),炎症46例(27.54%),结核23例(13.77%),异物3例(1.8%),病因未明11例(6.59%),确诊156例,确诊率93.4%。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确定肺不张的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期刊
关键词 哮喘 咳嗽变异型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38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2月診治咳嗽变异型哮喘(CVA)72例,男28例,女44例;年龄18~52岁,平均34.6岁;病程2个月~3年;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为阵发性干咳,夜间或清晨发作并加重。本组中冬春季发病者59例(81.9%)。诱发因素中,上呼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90例经CT三维立体定位。使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靶点,进行抽吸、冲洗及应用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液化,引流达到血肿清除及治愈患者的目的。对照组60例内科保守治疗。结果:微创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及病死率与内科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死亡率低,疗效显著,相对安全有效。  关键词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51    临床资料    2006年9月~2009年4月收治严重多发伤腹部损伤患者19例,男18例,女1例;年龄14~15岁。其中锐器伤15例,坠落伤2例,挤压伤2例。初诊时间8小时以内者17例,8小时以上者2例。入院时轻度休克2例,中度休克11例,重度休克6例。行诊断性腹腔穿刺13例,11例阳性(81.6%),2处伤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