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与新时期文学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与80年代是一个思想与理想兼具的时代。得益于邓小平更为自由的文化政策,西方各个流派的理论涌入中国,其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尽管这些理论的前提有时是相互冲突、互相解构,但它们的各种概念都被囫囵吞枣,被学理匮乏的中国批评家快速流传,去创造和填补一个话语空间,以讨论批评家在一个日益变化的社会中的位置,并阐明自己对现代性的看法。这些概念中没有什么比“主体性” The late 1970s and 1980s was an era of both ideology and ideals. Thanks to the more liberal cultural policy of Deng Xiaoping, the theories of various schools in the West have poured into China with unprecedented speed and intensity. Although the preconditions of these theories sometimes conflict and deconstruct each other, their concepts are swallowed up and quickly spread by the Chinese critics lacking in science to create and fill a discourse space in which to discuss criticism in an ever-changing Social position, and to clarify their own views on the modernity. There is nothing in these concepts than “subjectivity”
其他文献
In this paper,by the help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 and using Hindmarsh–Rose(HR)neuron model,we investigate the efect of topology structures on synchronization
记者历来是一种崇高的职业,但如今,由于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记者变得越来越浮燥了,他们很少有人愿意去挖掘和了解事件真相,常常一味追求眼球效应,迎合观众口味,博取
不知是天生,还是受了父母取名的暗示,项静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静”。她在上海大学读硕、读博的那段时间,虽然导师是蔡翔,但也要上我的课,再加上论文开题、答辩等,我应该多次
期刊
在2015年多部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题的长篇小说中,袁劲梅的《疯狂的榛子》(见《人民文学》2015年第11期)虽并不引人注目,但其独具的特色与不凡质地,还是令人过目难忘。毕竟谁也不曾预料,这位因《罗坎村》而广为人知的华裔女作家,以故事之中的哲理和法理阐释见长的哲学教授,会陡然拿出这部抗日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在她这里,别样的抗战史,连接着更为广阔的当代史,因而故事所寄予的不仅是影
期刊
人的许多行动都将滋养自身,或者败坏自己.人的许多动作、表情、说过的话、写下的字,莫不如此.人的许多行动无论宏大、幽微,皆事关生命的质地.所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式的“桃
期刊
上篇rn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我先解一下题.这个题目是“到第二条河去游泳——从“梁庄”到“吴镇”,其实也是想谈谈我在写的这样一个作品,“云下吴镇”,这是我在《
期刊
《出梁庄记》临结束的地方,说起村里的不平事,家里人忽然提起一个梁鸿陌生的名字,勾国臣。传说是这样的——吴镇常受水淹,人们辛苦种下的粮食,往往十不得一。落第秀才勾国臣爱打抱不平,听了乡亲们的诉苦,便提笔向玉皇状告河神。玉皇大帝嫌他多管闲事,引他的魂魄到天上,打了四十大板。勾国臣不久过世,去世前,嘱家里人将其葬在河边,如大水淹了他的坟,他就名正言顺去告状。自此之后,虽然还是年年发水,可水始终绕过勾国臣
期刊
一  评论界关于底层文学的争论业已消歇,但有关底层的写作并未随之终止,甚至在近年来有了新的动向。底层文学曾被认为有诸多不足,比如思想的贫乏、艺术粗糙、展示苦难、人物塑造的扁平化等。不过新出现的底层文学却不是冲着为已有的底层文学纠偏而来,而是在日益变动的中国现实中应运而生,这充分显示现实对文学写作的催生作用远大于评论对于文学的训诫。  李云雷曾这样来界定底层文学:“在内容上,它主要描写底层生活中的人
期刊
我本想写一部单纯的爱情故事,可是,爱情故事一到中国,就单纯不了。就是梁祝和宝黛那样的爱情,悲欢离合也全是在一个文化结构里演绎。结果,我这部爱情故事就走过了三个时代和一个千年没变的社会结构。正义、自由、人性、幸福在追求爱情中被我们的民族心理演绎、诠释。等写完了,回头一看,我这部长篇小说写成了:顺着爱情走,一路诘问:人怎么才能好好地“活着,爱着,原谅着”?  把爱情放到战争、灾难和折腾中写,不是我要的
期刊
关于作家究竟能不能被“培养”的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实建立了专门培养作家的机构中央文学研究所.这个机构的命运多舛,在“反右”和“文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