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科目,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数形结合作为数学教学的主流思想,主要通过将“数”和“形”进行有机转化,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象化,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该文则是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对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標准,加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运用是必然的趋势,是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的重要举措,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以形助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往往注重对数学概念、数学理论、数学公式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展开灌输式教学,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不便于小学生理解和领悟数学的内涵及精髓。基于此,加强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课堂当中的运用则显得尤为重要。“数”和“形”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数”
而言,比较抽象、死板,而“形”则更加直观、形象。而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比较快,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借助以形助数这一手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融入生活化元素,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分和减法”这一模块知识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播放课件给小学生出示具体图例,然后加以讲解:“小明生日,妈妈购买了一个蛋糕,将该蛋糕划分成了8等份,小明爸爸吃了3块,小明妈妈吃了2块,用分数应该怎样表示,最后还剩下多少块?”老师通过将生活当中的事例搬进数学课堂,引导小学生抓住知识和生活当中的联系,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和迁移,让小学生在具体的前景当中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法则,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运用,促使小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充分地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和价值。
二、以数辅形
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地意识到“形”和“数”两者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立足于教材资料,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形”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部分老师在教学环节一味地以“形”助“数”,而忽视了“数”的严密性。这一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老师应该积极调整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策略。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乘法”这一知识模块时,老师可以加强以数辅形的运用,全面分析数量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小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内容。老师在课前导入环节,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入乘法知识。然后就班级课桌的摆放着手,让小学生明确教室内一共有多少行、多少列的课桌,接着要求小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班级的课桌总数,然后分享最快捷的统计方式。通过以数辅形的方式保障数学严密性和逻辑性的同时能够引导小学生更直观地发现数学规律,提升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三、数形转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贫瘠,对教材资料的依懒性较大,更注重理论性教学,所以导致课堂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死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低迷,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不到真正意义的提升。基于这一现实情况,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老师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熏陶之下,将数形结合思想和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实现有机融合,加强“数”、“形”之间的转化,在课堂当中灵活运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模块知识时,老师课前导入环节首先引入“面积”这一概念,让小学生对面积形成初步的认知,然后在通过引入长方形的计算公式,出示学校花坛的图片,明确花坛的长度和宽度,让小学生加强对计算公式的运用,计算出花坛的真实面积。通过导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铺垫。长方形是多边形的一种特殊形式,面积求解算法相对简单,以简单的内容为切入点,能够减弱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抗拒的心理,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信心。接着老师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过程当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动态视频的形式完成对多边形的“割补”,加强数形之间的转化和运用,培养小学生的转化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主要可以从以形助数、以数辅形、数形转化等方面着手,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增强小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小学生之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桂晋梅.数形转换,优势互补,化难为易——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2018,No.617(23):38-39.
[2]田丹妹.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对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標准,加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运用是必然的趋势,是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的重要举措,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以形助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往往注重对数学概念、数学理论、数学公式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展开灌输式教学,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不便于小学生理解和领悟数学的内涵及精髓。基于此,加强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课堂当中的运用则显得尤为重要。“数”和“形”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数”
而言,比较抽象、死板,而“形”则更加直观、形象。而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比较快,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借助以形助数这一手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融入生活化元素,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分和减法”这一模块知识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播放课件给小学生出示具体图例,然后加以讲解:“小明生日,妈妈购买了一个蛋糕,将该蛋糕划分成了8等份,小明爸爸吃了3块,小明妈妈吃了2块,用分数应该怎样表示,最后还剩下多少块?”老师通过将生活当中的事例搬进数学课堂,引导小学生抓住知识和生活当中的联系,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和迁移,让小学生在具体的前景当中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法则,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运用,促使小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充分地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和价值。
二、以数辅形
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地意识到“形”和“数”两者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立足于教材资料,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形”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部分老师在教学环节一味地以“形”助“数”,而忽视了“数”的严密性。这一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老师应该积极调整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策略。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乘法”这一知识模块时,老师可以加强以数辅形的运用,全面分析数量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小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内容。老师在课前导入环节,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入乘法知识。然后就班级课桌的摆放着手,让小学生明确教室内一共有多少行、多少列的课桌,接着要求小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班级的课桌总数,然后分享最快捷的统计方式。通过以数辅形的方式保障数学严密性和逻辑性的同时能够引导小学生更直观地发现数学规律,提升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三、数形转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贫瘠,对教材资料的依懒性较大,更注重理论性教学,所以导致课堂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死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低迷,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不到真正意义的提升。基于这一现实情况,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老师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熏陶之下,将数形结合思想和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实现有机融合,加强“数”、“形”之间的转化,在课堂当中灵活运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模块知识时,老师课前导入环节首先引入“面积”这一概念,让小学生对面积形成初步的认知,然后在通过引入长方形的计算公式,出示学校花坛的图片,明确花坛的长度和宽度,让小学生加强对计算公式的运用,计算出花坛的真实面积。通过导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铺垫。长方形是多边形的一种特殊形式,面积求解算法相对简单,以简单的内容为切入点,能够减弱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抗拒的心理,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信心。接着老师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过程当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动态视频的形式完成对多边形的“割补”,加强数形之间的转化和运用,培养小学生的转化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主要可以从以形助数、以数辅形、数形转化等方面着手,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增强小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小学生之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桂晋梅.数形转换,优势互补,化难为易——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2018,No.617(23):38-39.
[2]田丹妹.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