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荠记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菜地里的荠菜
  野菜王国里,荠菜算是明星了,没有不知道荠菜的,也很少有人不喜欢荠菜的味道。尤其是文人,比如汪曾祺、周作人、张洁,对荠菜的喜爱几乎成了一种情结,隐藏着童年的味觉与经历。这种喜爱渗透到他们的文章里,就成了发酵剂,使读到文章的人毫无抵抗力,皆被荠菜的味道诱惑。
  生活在城里的人,大多是通过文章的阅读认识荠菜,之后才品尝到荠菜的味道。这样就容易生出误解,以为荠菜是春天的野菜,只有春暖花开时才能吃上。也难怪,通常说到野菜,人们都会想到春天——野菜就是能吃的草啊,冬天万物萧瑟,田野的草都枯了,怎么会有野菜?
  可荠菜偏偏就是个愣头青,小雪的节气还没过完,就等不及地长出来,长在菜地,和青菜、萝卜、菠菜、蒜苗挤在一起,可谓心无城府,广结善缘。
  这时节,菜地里到处都能见着荠菜,走在地沟里,脚下踩的也是荠菜。地沟里的荠菜很有智慧,将叶子紧贴地面(村里人因此也叫它地菜),仿佛要隐身于泥土,人踩着荠菜走来走去也没关系,不会伤害到它们。
  没有人能伤害紧贴地面的东西,除非把它连根挖起。
  长在地沟和向阳处的荠菜茎叶锈红,和泥土的颜色颇为接近,看起来苍老、憔悴,味道却鲜美,是吸足了阳光的缘故吧。
  和菠菜蒜苗挤在一起的荠菜,就是另一种样子了,肥壮,翠绿,简直不像是野菜。主人在播撒菜种之前,给菜地下足了底肥,那不知从何处飞来的荠菜种子,一旦落进菜地,也就获得了和菜种一样的待遇。
  种子是大自然的秘密,在时间里等待生长。对泥土来说,所有的种子都是种子,没有区别,没有家生和野生之分。所谓家菜野菜,不过是人对它们有所分别而已。
  父亲的菜地
  我已经听到荠菜在菜地里呼唤,仿佛童年的时候,隔着很远的路,听到小伙伴们一声声的呼唤:丽敏,出来玩啊,出来玩……只要听到这声音,就没有办法待在家里了,趁着大人不注意,溜出门去。
  菜地边有一棵银杏树,午后的日头照在未落尽的叶子上,光灿灿,是季节攥在手心的最后一把金币。
  刚到菜地一会儿,父亲就跟过来叮嘱:“在自己家地里挑,不要走到别人家地里去。”
  虽说荠菜是野菜,可在别人家菜地里蹲着,用剪刀挑挖,在父亲看来总归不妥。
  村里有一半人家的菜地在村口,一畦畦挨着,没有明显的分界,很容易弄错。我就弄错过,把别人家菜地当成我家的。
  奇怪,小时候天天来地里摘菜,却从没弄错过。
  “昨天宝玉来挑过了。”父亲说,“宝玉见我家地里荠菜多,说她儿子喜欢吃荠菜饺子,就拿了篮子过来挑,我也不好说什么,其实这些荠菜是我撒的种子,留着等你们回来挑。”
  宝玉家就在村口,我和嫂子进菜地时,她特意走过来,招呼我们去她家地里挑荠菜。
  父亲就是这样,面子薄,换作母亲,肯定会照实说,荠菜是自己种的,留着等孩子们回来挑。
  母亲说话不会绕弯,不晓得给人留情面,很得罪人。父亲就跟在后面打圆场,给人家赔不是。
  母亲呢,根本不买父亲的账,说父亲向着别人,胳膊肘往外拐。
  每次回家,我都要听一番母亲对父亲的控诉,当然是背着父亲,父亲一出现,母亲就停了话头,装着什么也没说。
  起初我还替父亲分辩,劝母亲不要计较,这更加激怒了母亲,觉得我也跟她作对。后来我就只是听着,不加是非评断。
  母亲需要一个听她说话的人,她需要我的耳朵,不需要我的声音。
  母亲反反复复说的话,归结起来就是:父亲一生与她为敌。但她又离不开他——只有这个敌人能留在她身边,照顾她。她的孩子们,不过是这个家里的客人,短期停留,不会也无法朝夕相伴。
  只要天不下雨,父亲就待在菜地里,既可以躲避母親的唠叨,又可以活动筋骨。因为这菜地,父亲的日子过得倒也踏实,这种踏实感是土地给予他的,是他种下的庄稼,一天天如期的生长给予他的。
  父亲是个寡趣的人,没有什么爱好,对父亲来说,只要每天早晨做好饭,吃罢,如常地到菜地里干活,在太阳下除除草,种下一点什么,采摘一点什么,就很知足了。
  荠菜的味道
  作为野菜界的明星,荠菜的吃法是多样的,切碎了调馅包饺子、包馄饨、炸春卷,掺入米粉肉末蒸圆子,加豆腐香菇煮成羹汤。
  如果要上酒席,就做成一道凉菜,拌豆腐丁或花生碎,或整棵地搛进火锅烫着吃。
  荠菜挑得多了,还可以晒干,吃的时候泡一泡,垫在腊肉下,放入蒸笼,在沸腾的水蒸气里缓缓吸入腊肉油脂丰厚的咸香……烹调方式没有定规,全凭人的口味和兴致,或粗犷,或精细,或简约,或奢靡,浓妆淡抹,胜在出其不意。
  我有一位朋友,每到冬至那天,会去菜市买来新鲜的荠菜,摘掉黄叶,洗净,焯水,切碎,拌入剁好的肉泥、少量姜末、盐,此外再不放别的调料。她说调料放多了,会破坏荠菜原本的鲜香。接下来就是包饺子,饺子皮是在菜市买来,省了手擀的烦琐——她也不会擀皮,她是皖南人,自小以米饭为主食。
  一口气包了上百个荠菜饺子后,用保鲜袋装好,放进冰箱冷冻,此后的每个周末,这荠菜饺子就是她的晚餐。
  有次在她那儿蹭饭,问她为什么这么喜欢吃荠菜饺子,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吧。她顿了一下,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人对于一种味道的喜欢,很难说清缘由。
  “也可能,跟早年的一段经历有关吧。”过了好一会儿,她缓缓说道。
  年轻的时候,她有过一段异地恋情,到了周末,会乘火车去另一个城市与恋人相聚,那时还是绿皮火车,早上上车,下车时已是黄昏。她的恋人在站台,背对着夕阳,等她,两个人手挽手,出站,穿过三条街,去一家手工饺子铺,买上两人份的荠菜饺子,再手挽手,穿过两条街,到达住处。
  他们的恋情并不长,只有半年。她记得最后一次去他所在的城市,是樱花盛开的时候,他们去看樱花,那天风很大,每一阵风里都裹着樱花碎片,大把大把抛向他们。   “这么好,为什么结束了?”听着她宁静的叙说,颇为遗憾。
  “看过樱花之后,他就没了。”她说。一场事故带走了他。
  她说后来再也没有去过那座城市,但她保留了这个习惯,直到后来结婚,有了孩子,离婚,孩子长大外出读书,差不多过去二十年,仍然如此——在冬天的周末吃荠菜饺子。
  我也喜欢吃荠菜饺子,但我不会包,我的手太笨了,无论如何也学不会那巧妙的一握。调制馅料的事也做不好,不知道哪里不对,无法调出荠菜馅料特有的鲜美。
  我能做的就是去野地里挑荠菜——这是我喜欢的事情,超过了对荠菜味道的喜欢。当我走进少有人至的野地,蹲下,面对贴地而生的荠菜,世界立刻安静下来。
  荠菜之美
  荠菜的种子是美的,小而扁,心形,风一摇就落进泥土。落进泥土的种子就是泥土的颜色,黝黑的泥土里藏了多少荠菜种子,没有人知道。
  荠菜的花是美的,民间有“三月三,荠菜赛牡丹”之说。这种说法,实则有些夸张,荠花的美,与娇艳毫无关联,而在素朴可亲,一派天真的野趣。
  荠菜的味道当然就更美了,怎么夸都不为过。“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句出自《诗经》的句子,就是对荠菜味道最为经典的赞美。
  苏东坡也曾说荠菜“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贬官外放时,东坡先生发明了一款菜肴,名曰东坡羹,从早春的园子里采来荠菜、萝卜,加粳米煮成菜粥,食罢提笔,给友人写信:“今日食荠极美……”
  说到东坡羹,就想到日本的七草粥。七草粥里也有荠菜和萝卜,此外还有宝盖草、繁缕、鼠曲草、野水芹和菘(白菜)。
  日本作家柳宗民在《杂草记》里写到七草粥:“这七草在秋天发芽,身披绿叶越过寒冬,是坚韧品格的象征。”因此日本的习俗里,在一月七日这天会采来七草,切碎了,加米煮成粥。一月七日是人日,人日就是人的生日,这天食七草粥,一整年无病无灾。
  柳先生说七草粥又叫七草薺,因荠菜是七草之冠:“七草粥那种特有的味道,就是荠的味道……在青黄不接的冬天里,锯齿状的绿叶总能勾起人的食欲。”
  我没吃过东坡羹,也没吃过七草粥,不然开春时可以煮上一锅,七草粥里的七种植物我都认得,老相识了,去菜地和小河边打一转就能采来。
  开春后的荠菜大多已打了花苞,打花苞的荠菜也能吃,去除中间的茎,留下它的叶子和根。就算荠菜的叶子看起来焦枯,也没关系,开水一焯就绿了,很神奇。
  在皖南,如今的冬天很少下大雪,似乎在路上被什么拦住,耽搁了行程。往往到了开春,大雪才现身,从天而降,而此时,正是荠菜、繁缕、宝盖草……还有婆婆纳,一个劲将花朵端出来的时候。
  开花的时候遇到大雪也没关系,不用害怕,就在雪里站着,把雪像帽子一样戴在头上。春天的雪很温柔,不会变成冰块,变成刀剑,伤害它们。
  春天再怎么大的雪,过一夜就化了,花朵的雪帽子没有了,变成水,流走,流进小溪,流进河流。只剩下最后一滴,亮晶晶,舍不得离开,挂在花瓣上,太阳出来了也还挂在那里。
  责任编辑:沙爽
其他文献
植物的思想  土豆、红薯、芋头、魔芋、地瓜、花生……在乡村,在大地,多少优秀植物,都被埋没着,它们在埋没中,是如何呼吸?如何睡眠?如何生长?如何思考?——它们不会没有自己的思想,我一直以为,万物都是大自然用以思考和呈现自身的一种思维器官,植物根系大地、头顶苍天,它们更是“顶天立地”“思接天人”的优秀思想者。  它们有的深居简出,或者干脆避开喧嚣尘世,隐居在泥土的幽静密室,那肯定是要进行一种更深沉的
期刊
落寞  说到落寞,能配上这两个字的人,要具备一个条件:他出身富裕家庭或书香门第,奢华过尽穷困潦倒,才能晚景凄凉独对孤灯,才有繁华如梦似的落寞。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常玉,恰恰就符合了这两个高贵美丽的汉字。  2020年7月8日晚,香港苏富比春拍,常玉画于1950年的作品《绿色背景四裸女》,以两亿两千万港币落槌,创造了7月以来香港拍卖会的最高纪录。  1966年8月2日,住在法国廉价公寓里的常
期刊
无畏  “不是我的功劳,”说这话的人,那天夜里爬上杰瑞街的消防梯,拿走了一枚延时炸弹,“我只是碰巧不怕而已。神经大条吧,大概。”不过,地方行政官没有为他请赏,反而坚称身为平民私自挪动一枚延时炸弹,实属违法——炸弹有可能爆炸,遂对他处以一百镑罚款。“我本想把那该死的东西扔进圣詹姆斯公园,”此人解释道,“我把它放在一座已然损毁的教堂后面。我认为那儿是最安全的地方——避开了人家的住宅。”然而,战争期间动
期刊
草坪上零星的橡树撑起一个个巨大的绿伞。绿意低沉的橡树叶,像极人的手掌,叶脉也酷似掌纹。数只麻雀从树冠中钻出,射向草坪。叽叽喳喳的麻雀像在交流、激辩和争吵,虽然急切,仍不忘在草间一顿一扬地啄食。麻雀蹦蹦跳跳,搞餐间娱乐,偶尔奓起羽毛,搞成毛茸茸的球状。麻雀是辽西常见的留鸟,它熟悉与人类交往的窍门。我试图接近它们,想看一看草坪里究竟有什么美味,但也只是把这个念头停留在意识中,没有付诸实践。麻雀会在你无
期刊
关于猫的一个传奇  朋友M君急火火地跟我说:“真的,大虎肯定是飞走了,它怎么就能飞呢?你不说有啥奇事告诉你吗,这事够奇的吧。”  大虎是M君养的一只猫,今年十七岁了,按猫的寿限已到了耄耋之年。最近几天不吃不喝,M君非常难过,养了大虎十七年,早就把它当家里成员了。孩子们回来先不问她怎么样,放下包就去找大虎玩。大虎也着实可爱,只要是家里人一回来,它必定跑出来玩耍一阵,用各种欢快的动作来传递内心的喜悦。
期刊
谷羽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轻盈的小小一册,《白夜》。  读它,有一种身负中年但却误撞年轻梦的错觉。  美好又惆怅,惆怅又美好。  某些奇妙的夜晚,大约只有年轻的时候才能遇到。  某些作品,大约也只有年轻的时候才能写就,因为一颗心还没有为要抵御现实被迫长出深刻的厚茧,从而还保持着最初的稚拙敏感、最初的单纯脆弱、最初的鸿蒙天真。  极少数高于体温微微发烫的作品,如同精美易碎的青瓷,就这么小心翼翼地降
期刊
父亲第一次解放,才十六岁。那一年他成亲了。  父亲成亲是小事。这一年,却是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一年,1949年。时间或者历史,一分两段。那些时时出现且无法替代的大词,都是从这一年算起的。  父亲是在这个叫赵庄的村庄给地主放牛,在地主家里成的亲。新媳妇是他姨家的闺女,大他三岁。解放(这里人都说“土改”)的时候,父亲就在这里分了土地和房屋。他的爹娘、哥姐都在百里外的潢川县种人家的地,父亲说是“帮人家”,也
期刊
故园  早春二月,江南大地上有一些地方乍暖还寒,残雪未消,罗店镇郊外的河畔,柳树已经萌发出了淡淡的黄芽,柳枝在春风里变得那么柔软,每一阵春风吹来,所有的枝条都会随风起舞。桑田里那些安安静静的桑树,也迫不及待地扬起一只只小小的“桑拳”,迎接那沿着小河赤足走来的春天。  1925年春天,刚满二十岁的乡村小学教员陈伯吹,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自己苦心经营了数年的朱家宅国民小学,提着简易的行囊,走进了宝山县立第
期刊
陈皮在我们的生活里是代药的食品,更是馋嘴的零食。潮汕人对陈皮的推崇,与广府不同,潮汕的陈皮跟新会的可以说完全不同。且搁置新会陈皮,我来侃一侃潮汕的出产。潮汕人一向藐视非本地出产——即使它名满天下,即使它有诸多优势,我们依然认为万般皆下品,只有自家高。我们能罗列的潮汕出产多了去了,陈皮只是其中一个不那么起眼的角色,而要说起来,它又是体现传统制法的药品,我们打心眼里就认为潮汕的做得好。  本地的陈皮做
期刊
桂花香门  桂花全落了。这是落完了桂花的香门。无香。无影。无,才是我今天要到达的境界,包括昨天,包括无数个逝去的昨天,无。一个古墓,阳光让主人醒来,动物们睡去,酣睡在落完花的枯枝败叶里,但愿它永安。可我还要来,还要追求她的芬芳,像我第一次来到绍兴,1992年的春天,是的,大学春假,从杭州出发坐绿皮火车来到绍兴。回来后我写了篇小说《以诗为证》,发在1996年的《箫台》上,小说以绍兴为背景,讲述了一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