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勒庞的"成功"与法国社会分裂的现实紧密相连,左派的失误,阿裔法国青少年的极端行为都为他的极右翼主张做了免费宣传。
一场"政治地震"
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在4月21日击败左翼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进入法国大选的第二轮,令法国人目瞪口呆,有人称这是一场"政治地震",欧洲和国际舆论也普遍感到震惊。西方各界大多认为,法国乃至欧洲的极右势力正在崛起。法国左翼政党不仅暂时将他们与传统右翼的争执搁置一边,强烈呼吁其选民转投希拉克的票,而且连日来号召和组织规模庞大的示威游行,从4月21日起每天上街,直至5月5日第二轮投票。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法西斯运动正在法国掀起。
勒庞是法国政坛上的一个"另类","勒庞"两字就像"魔鬼"的代名词,寻遍全法国,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支持勒庞。因为支持勒庞,甚至哪怕只是同情勒庞,都会在政治上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勒庞在四面楚歌的情景下,特别是在法国和欧洲舆论"全面围剿"几乎是一面倒的情况下,居然能获得17%的选民的支持,而成为此次大选的一匹"黑马"的呢?"勒庞现象"已经成为法国甚至欧洲政治和社会学界的一个严肃的研究课题。这几天,全欧洲围绕着"勒庞现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辩论、评论和争论,激烈程度空前。
9.11造成法国社会的分裂
勒庞并不是今天才突然降临法国政坛的。事实上,早在1956年勒庞就已经当选为议员。勒庞所鼓吹的许多极右派政治观点,也不是今天才冒出来的。其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反移民。勒庞激烈反对法国左右翼各届政府的移民政策,认为这些政策造成移民大增。而外来移民则是造成法国社会种种问题的根源。是移民造成了法国人失业率上升,是移民造成了法国社会犯罪率上升。勒庞主张赶走一切非法外来移民,提出"法国和法国人优先"的口号。
勒庞之所以能够在此次大选中"崛起",既有历史和国际国内背景的必然因素,也有此次大选候选人过多、若斯潘竞选策略失误等偶然因素。而9.11事件以来法国社会出现深刻裂痕,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9.11事件后,美国向本·拉登的恐怖组织宣战。一场以西方文明为一方、以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为另一方的"文明的冲突"成为潜在的危险。而像法国这样一个拥有600万阿拉伯-穆斯林后裔的国家,受9.11事件的冲击尤为巨大。法国曾经殖民阿及尔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时又从这些阿拉伯国家引进了大量移民劳动力。他们成为今天法籍阿拉伯后裔的来源。这些阿拉伯后裔有的已经完全被法国社会所同化,有的仍然信仰伊斯兰教,其中不乏同情本·拉登的极端分子。事实上,今天的法国社会,已经不自觉地以人种和宗教信仰划出一条线:法国正在分裂成为一个白人的法国和一个阿拉伯-穆斯林的法国。尽管法国的大多数社会学家都不承认这一点。
“他们起哄《马赛曲》
部分法籍阿拉伯后裔在9.11后制造了一连串"事件",强烈刺激了不少法国人。这是促使他们将自己的选票转向勒庞的开始。去年10月6日,在一场象征法国与其前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和好"的足球友谊赛上,当着总理若斯潘的面,法籍阿裔在法国国歌《马赛曲》响起时,居然大吹口哨和喝倒彩。这极大地刺激了法国白种人。在比赛结束还有十几分钟时,一小群法籍阿裔青少年还挥舞着阿尔及利亚国旗冲进场内,迫使比赛中断。此事在法国掀起轩然大波。勒庞充分利用了这一事件来宣扬他的反移民观点。
在此次大选中,希拉克到巴黎郊区进行竞选活动,一群阿裔和黑人青少年对他大吐口水。当法国电视台将这一画面向全法国转播时,法国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希拉克毕竟是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这一切似乎都大大加深了法国社会的裂痕,并"印证"了勒庞的说法:问题的根源在外来移民。
许多法籍阿裔深感法国社会存在着深刻的不公正。不仅他们的父、祖辈来到法国"深受剥削",而且年轻一代经常因为他们的阿拉伯名字受到社会的歧视,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和住房。最近几年,以阿裔为主体的青少年烧汽车、砸商店、围攻警察,以及小偷小摸等案件越来越多。然而,阿裔越是以此作为对法国主流社会的抗议,他们就越是遭到法国主流社会的反感和抵制。双方的对立情绪在9.11事件后急剧高涨。这一切,都给了勒庞反移民的"合理"借口。
勒庞据此高喊,是移民带来了犯罪,是移民带来法国人的失业。据统计,投勒庞票最多的地区,正是法国失业最严重、社会治安最差、移民最多的地区。
只有勒庞敢这么说
更严重的是,法国社会上的极左思潮对这一切起到了火上浇油的反作用。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法国社会出现了一种"政治上正确性"的思潮,对许多事件划出一道"政治上正确与否"的界线。比如对人种问题是绝对不能谈的。因为涉及人权,涉及"政治上不正确"的问题。移民问题也是不能谈的,因为"政治上不正确"。要求对阿裔中的不良青少年加强司法管理,也是"政治上不正确的";相反,要求社会更多关心他们的需求才是"政治上正确的"。"政治上的正确性"甚至不允许将这些不良青少年明确称为"阿拉伯后裔",哪怕他确实是阿拉伯人,也是"种族主义"。结果反而是在今天的法国一说到"青少年犯罪",人们立即就将其与"阿拉伯人"联系起来。
这种"政治上的正确性",使得法国社会无法正视其所面临的问题。9.11事件后,法国明明出现了某种反美亲阿情绪,但却不能说。以巴冲突加剧后,法国社会反犹事件剧增。但没有一个政治家敢说,这是法籍阿拉伯人干的。只有勒庞敢说。这就使勒庞的市场越来越大。
一张伤痕累累的脸......
就在法国总统大选拉开帷幕之际,接连发生几起震撼全法国的治安事件,对勒庞势力的崛起推波助澜。在艾弗安市的一个家庭,上中学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他遭到一些"不良青少年"的骚扰,他们向他勒索钱,父亲亲自去找这些人理论,不料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活活打死。而数名青少年罪犯仅仅被拘押而已。无独有偶,就在第一轮投票的前一天,另一桩新闻传遍全法国:在奥尔良郊区,两名"不良青少年"闯入一位72岁的老人家中抢劫,因老人没钱,就将老人打得鼻青眼肿,还将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建起来的一幢小屋一把火烧成灰烬。令选民们心寒的是,传统右翼和左翼对此都漠不关心,也提不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法。有法国学者认为,这条新闻,特别是老人伤痕累累的脸和在房子废墟前伤心欲绝的画面,至少给勒庞带来几十万张、甚至上百万张选票。
勒庞现象还会存在下去
在第一轮投票前两天,我参加了勒庞举行的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勒庞正在改变其说话方式。过去,勒庞说话总是咄咄逼人,好走极端,动不动就提高嗓门。而现在,勒庞已经意识到,实际上他不需要大喊大叫,那些极端色彩很浓的话就足以给选民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勒庞本人正变得"温文尔雅"起来。然而,他的反移民实质却没有变。过去,勒庞反的是犹太人,今天,他反的是阿拉伯人。9.11造成的法国社会断层,正在为勒庞打造新的机遇和市场。事实上,本次大选勒庞并没有做什么重要的竞选活动,而恰恰是那些烧犹太教堂的阿拉伯人,在免费为勒庞做宣传。反移民,并将失业和犯罪联系在一起,这些最能打动老百姓的言论,才是勒庞最危险的地方。而只要美国反恐战争在继续,以巴冲突无法解决,法国国内就必然会有反映,勒庞现象也就会继续存在下去。▲
一场"政治地震"
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在4月21日击败左翼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进入法国大选的第二轮,令法国人目瞪口呆,有人称这是一场"政治地震",欧洲和国际舆论也普遍感到震惊。西方各界大多认为,法国乃至欧洲的极右势力正在崛起。法国左翼政党不仅暂时将他们与传统右翼的争执搁置一边,强烈呼吁其选民转投希拉克的票,而且连日来号召和组织规模庞大的示威游行,从4月21日起每天上街,直至5月5日第二轮投票。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法西斯运动正在法国掀起。
勒庞是法国政坛上的一个"另类","勒庞"两字就像"魔鬼"的代名词,寻遍全法国,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支持勒庞。因为支持勒庞,甚至哪怕只是同情勒庞,都会在政治上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勒庞在四面楚歌的情景下,特别是在法国和欧洲舆论"全面围剿"几乎是一面倒的情况下,居然能获得17%的选民的支持,而成为此次大选的一匹"黑马"的呢?"勒庞现象"已经成为法国甚至欧洲政治和社会学界的一个严肃的研究课题。这几天,全欧洲围绕着"勒庞现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辩论、评论和争论,激烈程度空前。
9.11造成法国社会的分裂
勒庞并不是今天才突然降临法国政坛的。事实上,早在1956年勒庞就已经当选为议员。勒庞所鼓吹的许多极右派政治观点,也不是今天才冒出来的。其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反移民。勒庞激烈反对法国左右翼各届政府的移民政策,认为这些政策造成移民大增。而外来移民则是造成法国社会种种问题的根源。是移民造成了法国人失业率上升,是移民造成了法国社会犯罪率上升。勒庞主张赶走一切非法外来移民,提出"法国和法国人优先"的口号。
勒庞之所以能够在此次大选中"崛起",既有历史和国际国内背景的必然因素,也有此次大选候选人过多、若斯潘竞选策略失误等偶然因素。而9.11事件以来法国社会出现深刻裂痕,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9.11事件后,美国向本·拉登的恐怖组织宣战。一场以西方文明为一方、以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为另一方的"文明的冲突"成为潜在的危险。而像法国这样一个拥有600万阿拉伯-穆斯林后裔的国家,受9.11事件的冲击尤为巨大。法国曾经殖民阿及尔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时又从这些阿拉伯国家引进了大量移民劳动力。他们成为今天法籍阿拉伯后裔的来源。这些阿拉伯后裔有的已经完全被法国社会所同化,有的仍然信仰伊斯兰教,其中不乏同情本·拉登的极端分子。事实上,今天的法国社会,已经不自觉地以人种和宗教信仰划出一条线:法国正在分裂成为一个白人的法国和一个阿拉伯-穆斯林的法国。尽管法国的大多数社会学家都不承认这一点。
“他们起哄《马赛曲》
部分法籍阿拉伯后裔在9.11后制造了一连串"事件",强烈刺激了不少法国人。这是促使他们将自己的选票转向勒庞的开始。去年10月6日,在一场象征法国与其前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和好"的足球友谊赛上,当着总理若斯潘的面,法籍阿裔在法国国歌《马赛曲》响起时,居然大吹口哨和喝倒彩。这极大地刺激了法国白种人。在比赛结束还有十几分钟时,一小群法籍阿裔青少年还挥舞着阿尔及利亚国旗冲进场内,迫使比赛中断。此事在法国掀起轩然大波。勒庞充分利用了这一事件来宣扬他的反移民观点。
在此次大选中,希拉克到巴黎郊区进行竞选活动,一群阿裔和黑人青少年对他大吐口水。当法国电视台将这一画面向全法国转播时,法国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希拉克毕竟是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这一切似乎都大大加深了法国社会的裂痕,并"印证"了勒庞的说法:问题的根源在外来移民。
许多法籍阿裔深感法国社会存在着深刻的不公正。不仅他们的父、祖辈来到法国"深受剥削",而且年轻一代经常因为他们的阿拉伯名字受到社会的歧视,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和住房。最近几年,以阿裔为主体的青少年烧汽车、砸商店、围攻警察,以及小偷小摸等案件越来越多。然而,阿裔越是以此作为对法国主流社会的抗议,他们就越是遭到法国主流社会的反感和抵制。双方的对立情绪在9.11事件后急剧高涨。这一切,都给了勒庞反移民的"合理"借口。
勒庞据此高喊,是移民带来了犯罪,是移民带来法国人的失业。据统计,投勒庞票最多的地区,正是法国失业最严重、社会治安最差、移民最多的地区。
只有勒庞敢这么说
更严重的是,法国社会上的极左思潮对这一切起到了火上浇油的反作用。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法国社会出现了一种"政治上正确性"的思潮,对许多事件划出一道"政治上正确与否"的界线。比如对人种问题是绝对不能谈的。因为涉及人权,涉及"政治上不正确"的问题。移民问题也是不能谈的,因为"政治上不正确"。要求对阿裔中的不良青少年加强司法管理,也是"政治上不正确的";相反,要求社会更多关心他们的需求才是"政治上正确的"。"政治上的正确性"甚至不允许将这些不良青少年明确称为"阿拉伯后裔",哪怕他确实是阿拉伯人,也是"种族主义"。结果反而是在今天的法国一说到"青少年犯罪",人们立即就将其与"阿拉伯人"联系起来。
这种"政治上的正确性",使得法国社会无法正视其所面临的问题。9.11事件后,法国明明出现了某种反美亲阿情绪,但却不能说。以巴冲突加剧后,法国社会反犹事件剧增。但没有一个政治家敢说,这是法籍阿拉伯人干的。只有勒庞敢说。这就使勒庞的市场越来越大。
一张伤痕累累的脸......
就在法国总统大选拉开帷幕之际,接连发生几起震撼全法国的治安事件,对勒庞势力的崛起推波助澜。在艾弗安市的一个家庭,上中学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他遭到一些"不良青少年"的骚扰,他们向他勒索钱,父亲亲自去找这些人理论,不料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活活打死。而数名青少年罪犯仅仅被拘押而已。无独有偶,就在第一轮投票的前一天,另一桩新闻传遍全法国:在奥尔良郊区,两名"不良青少年"闯入一位72岁的老人家中抢劫,因老人没钱,就将老人打得鼻青眼肿,还将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建起来的一幢小屋一把火烧成灰烬。令选民们心寒的是,传统右翼和左翼对此都漠不关心,也提不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法。有法国学者认为,这条新闻,特别是老人伤痕累累的脸和在房子废墟前伤心欲绝的画面,至少给勒庞带来几十万张、甚至上百万张选票。
勒庞现象还会存在下去
在第一轮投票前两天,我参加了勒庞举行的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勒庞正在改变其说话方式。过去,勒庞说话总是咄咄逼人,好走极端,动不动就提高嗓门。而现在,勒庞已经意识到,实际上他不需要大喊大叫,那些极端色彩很浓的话就足以给选民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勒庞本人正变得"温文尔雅"起来。然而,他的反移民实质却没有变。过去,勒庞反的是犹太人,今天,他反的是阿拉伯人。9.11造成的法国社会断层,正在为勒庞打造新的机遇和市场。事实上,本次大选勒庞并没有做什么重要的竞选活动,而恰恰是那些烧犹太教堂的阿拉伯人,在免费为勒庞做宣传。反移民,并将失业和犯罪联系在一起,这些最能打动老百姓的言论,才是勒庞最危险的地方。而只要美国反恐战争在继续,以巴冲突无法解决,法国国内就必然会有反映,勒庞现象也就会继续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