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临床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行心血管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拔管反应出现率为13.00%,观察组为5.00%,两组拔管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患者出现拔管反应的众多因素中,血容量不足百分率为57.14%,所占比例最大;18例患者在经处理后,17例患者均已恢复,1例死亡,有效率为94.44%。结论:血容量不足是引发患者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后并发拔管反应的主要原因,而针对性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拔管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094-01
  心血管冠脉介入术属于一种微创性手术,因其创手术创口小、疗效佳、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1]。但是,随着该种术式应用的普及,临床发现一些患者在拔管后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却难以短时间内消除,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现阶段,临床医学多采用手术方式予以处理解决[2]-[3]。本文旨在探讨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行心血管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行心血管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29至75岁,平均年龄(48.56±4.31)岁。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于性别、年龄、术式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介入治疗手术之后转入重症监护室,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并做好记录。①监护3天之后,对照组患者可直接拔管,拔管后应用沙袋予以加压止血处理。②观察组同样于监护3天之后拔管,拔管前行应用利多卡因施以麻醉处理,拔管后处理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所有患者在拔管后3小时之内如若没有出现不适反应,将患者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期常规护理即可。拔管后如若发生心率下降且低至20次/min的情形,则进行心电图检查,予以静脉注射1毫克阿托品。若心率在5分钟内未能恢复正常,则加注药物。患者心率若是还不可恢复,则应当及时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冠脉闭塞或者心包积液等症状,针对冠脉闭塞患者可行塔桥手术或介入术,至于心包穿刺患者则可行心包穿刺术,将积液抽数即可。拔管后患者如若出现快率反映,听诊肺部及检查心电图,查看是否有水泡音和进行冠脉。针对存在该种病症者,及时予以心衰处理,同行塔桥手术或介入术。
  1.3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出现拔管反应情况比较分析
  2.2拔管反应处理情况分析2
  2.3患者在接受处理结果之后的情况分析3
  3讨论
  本次研究中,主要对接受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手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予以探讨,以此为基础分析患者发生拔管反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照组拔管反应出现率为13.00%,观察组为5.00%。由此可以看出,拔管前处理方式的差异对于拔管反应的发生率会存在一定干扰,拔管前应用利多卡因施以麻醉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拔管反应的发生率。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引发患者出现拔管反应的因素主要包含有血容量不足、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及大量出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因血容量不足而出现快率反应患者共计4例,占57.14%,是导致患者出现拔管反应的主要因素。同时,出现拔管反应的18例患者经过针对性处理治疗后,17例症状恢复,恢复率为94.44%。可见,及时的处理可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拔管反应出现的导因主要为患者血容量不足,针对临床出现拔管反应的患者,及时针对性采取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方式予以处理,可以有效保障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良.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641.
  [2]刘虹.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临床探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11):56-58.
  [3]王爱华,孙宣,席海燕等.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5):530-53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63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已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卵巢相关病变。结果:63例患者中,浆液性囊腺瘤22例,粘液性囊腺瘤35例,其他类型6例;30例行卵巢肿瘤标准术式,5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28例行保守手术;5年以上生存者29例,10年以上生存者15例,失访5例,4例复发,2例死亡。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8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4.20%),而且主要症状改善明显,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3次/d,粪质稀薄,粪便中的含水量高于85%,粪便量>200g/d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湖南省甲型H1N1病毒感冒,在大流行之后乙型流感病情的爆发情况,对病毒基因特征开展研究,探究造成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我省2013年23家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进行采集,主要是咽拭子标本收集。选取10株乙型流感病毒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在除核蛋白(NP)外,其他聚合酶(PB2,PBI,PA)以及血凝素(HA)近10个蛋白测试序列基因对比中,依据其系的分类进行研究。NP进化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手术时机与方法。方法:通过对本院收治的35例手术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对手术后各项临床表现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治疗,35例手术患者中有33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好转,无死亡病例,治愈率达94.2%。结论:选择好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方法可明显提高急性阑尾炎穿孔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阑尾炎;穿孔;手术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妊娠合并肝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肝炎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历,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结果:根据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显示,妊娠合并肝炎24例患者中,慢性肝炎与急性肝炎痊愈23例,好转1例;在早期与晚期妊娠中,22例产妇、新生儿存活,2例产妇存活,胎儿死亡。结论:针对妊娠合并肝炎患者,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08-01  肝脏存在复杂的动静脉血管分布和丰富的血流供应,其解剖解构是人体各器官中较为复杂的。肝脏是双重血液供应的脏器,一是肝动脉,提供入肝血液的25%,运送50%的氧、营养物质和激素;另一是门静脉,供应入肝血液的75%,氧的50%,向肝脏运送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二者在肝血窦内混合经中央静脉最后集合成肝静
期刊
摘要:控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重在预防。首先要提倡母乳喂养,其次是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和户外活动,有计划地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平日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精纤维的食物,饮水量要充足,作到营养均衡;按期接受体格检查,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卡介菌多糖核酸为新型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幼儿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活性,提高吞噬能力,而防止过敏及哮喘发作,对小儿产生持久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关键
期刊
摘要:胚胎干细胞是具有无限增殖和全能分化潜力的全能干细胞。其特性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成为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临床应用、诱导分化、细胞培养、细胞检测等方面对近几年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干细胞应用;干细胞诱导分化;干细胞培养  *作者简介:张伟,女,1981年7月1日生,籍贯:山东菏泽,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基因工程与组织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093-01  医院的紧急救治是否成功能够折射出其团队技术,所以医院的门急诊对病人的前期紧急救治至关重要。急诊急危重症的典型代表病症为脑卒,作为多发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病发人数多、病情转变快、对人体的伤害大、去世率等。脑卒病人需在病发后立即送进门诊急救,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帮助病人[1]。由此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用于转子下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骨折完全愈合52例(81.25%),愈合情况较好的8例(12.5%),仅有4例(6.25%)患者的愈合情况稍差,虽然生活能够自理,但是还需要照顾,骨折的愈合优良率为93.7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