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scotscots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70-02
  摘要:孔子说:“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即形象,是形式,意则是内容。由此可见,鉴赏诗歌的形象十分重要。这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诗歌形象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很广泛。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而古诗人物形象鉴赏,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语文高考的难点。
  关键词:鉴赏 诗歌 人物形象 能力
  一、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动具体的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又称意象。
  2、诗歌形象(意象)的分类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3、鉴赏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4、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形象及主题的信息。
  二方法指导答题步骤
  (1)刻画了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用诗歌的具体词语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盖帽”论点来写。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夜深坐”“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景,可以得出答案:刻画了除夕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盖帽),游子在寒冷的冬至夜,旅居在外,双手抱膝坐在灯前,孤独寂寞,联想到家人也在思念自己,构思新颖。表达了羁旅之苦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又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盖帽)。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三、例题分析规范答题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形象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意义)。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独来独往、潇洒自适的隐士形象(什么形象)。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打扫,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形象特征),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形象意义)。
  四、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答题步骤(三步可视情况省略第二或者第三步)
  (1)什么形象;(两个双音节词语+身份鉴定,即●●××的+身份<英雄、隐士、少女、士大夫、渔翁等>)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紧扣手法和内容<类似翻译>)   (3)形象的意义。(紧扣作者主旨和情感)
  【知识积累·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如: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又如崔颢的《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略显唐突与羞涩的少女形象。以自问自答的形式,通过描写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来刻画人物,表达了少女情窦初开,对爱情的憧憬向往之情。
  五、学生练习触类旁通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在塑造形象时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②银胡簶③,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短衣。②娖:整理。③银胡簶:银色的箭袋,这里指箭。④金仆姑:箭。
  2、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
  贫女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②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②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学生练习参考答案
  1、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2、(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3、(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兴趣不断扩展,要引导他们把对统计与概率的探索从日常生活领域拓展到现实社会和科学技术中感兴趣的领域,以认识统计与概率在现实社会和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新标准把统计与概率从代数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领域,并提出总目标,从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全过程,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
期刊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主体教育成为新时期在教育体系中被广泛关注和重视的教育遵循。特别是在大学阶段,由于在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习能力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牢牢把握,主体教育的思想实质,为指导大学生学习实践,提供有效支持与支撑。  [关键词]主体教育 大学生 教学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主体教育在教育体系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03-01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作文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文的源泉是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到作文的源泉——大自
期刊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然而现在的教育却面临诸多尴尬,就拿初中政治来说吧,就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许多学校将政治课排在第四节、第七节,放在师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的时候;初一、初二政治极少纳入中考范围;初三政治的理论性较强,对初中学生不愿意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18-02  摘要: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07-01  摘要:在进行二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时,学生要认识一些对它们来说并不形象的字符,相对于他们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在识字教学中进行相关教学环境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有一定的语文学习兴趣的,但是,他们还不能熟练的对识字知识进行运用,学以致用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是主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25-02  摘要: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这取决于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文本,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有思想的变化,他们对同样一件物件的理解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发生转变的,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考虑到学情的变化。本文中,笔者就通过鲜活的案例探究了这一问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31-01  摘要:小学生阅历浅,生活经验相对匮乏,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都比较差,再加上小学生不善表达,这些都对小学生作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让小学生喜欢上作文,能有效的完成作文创作已经成为每一位作文教师探究的问题了。创作需要素材和灵感,针对作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79-02  摘要:文字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起着信息传播的作用,而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文字和广告的作用是共通,都起着信息传播的作用,并且将信息传播得越来越广,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本文以广告的视野,探讨汉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广告作用,一方面源于将文字和广告从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