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将媒体和作品区分开的意义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392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品依附于媒体,又脱离于媒体。媒体不仅是只有作品,还有其自身的载体意义。媒体和作品相互影响,媒体平台的质量影响作品的传播过程和效果,作品的水平高低同时也影响媒体受众对其的评价。理清楚媒体和作品的关系,明确的区分开媒体和作品,对于媒体的运营、作品的传播甚至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媒体;作品;载体
  要探究将媒体和作品区分开的意义,首先应该了解在传播学中对于作品和媒体的定义,其次要明确媒体和作品的关系,最后将发现将媒体和作品区分开的意义。
  在传播学中,对于作品的定义是作为传者或受者的实践—认识对象的、以符号记录和表达并由物质媒介承载或呈现的、意义相对完整的沟通和传播单位,比如说一句话、一篇小说、一幅油画、一件雕塑、一部电影等等。
  而一个作品在其不同过程会有不同的形态,第一种形态是作品在被符号固定下来以后,是作品的一般形态或抽象形态,称为文本;第二种形态是在特定的传播过程中的作品则称为具体作品。媒介承载的是符号作品,而不是符号系统的个别要素或规则,任何作品都不是单一的符号体系构成的。比如说,一个记者在采访完以后梳理好了自己的思路,写完了一篇报道,这个时候,用文字符号记录下来并且表达出来的就是文本,也就是作品的一般形态;当这篇报道刊登在报纸上或是在其他的渠道进行传播时,它就是具体的作品。
  在英文中有“media”一词,议为“媒介”,它是个多义词:其一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或技术手段;其二是指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媒介机构。在传播学中对于媒介的定义是:媒介是传播过程中讯息或作品得以交流的载体、渠道或技术手段,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如果对媒介和媒体进行严格区分的话,那媒体就是利用媒介工具并将其作为载体的组织机构,比如报纸作为媒介,那《大众日报》就是媒体;广播作为媒介,那BBC、VOA就是媒体。对于媒体而言,又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分,传统媒体是指用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的电视、广播、报纸等,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
  对于媒体和作品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两点:
  第一,媒体不等于作品,作品也不等于媒体,媒体只是作品传播的载体和渠道。作品依附于媒体,又脱离媒体。首先,作品利用符号呈现出来,又用媒体承载,所以说作品是依附于媒体的;其次,因为同一个作品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媒体上,作品对于承载的媒体的选择是多样的,作品和媒体并不是捆绑出现的,所以说作品和媒体不是一体的,作品是漂离于媒体的。
  尤其是在互联网出现以后,出现了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特征。面对新媒体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进行创新,出现了终端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报业为例,不光只做报纸终端,更出现了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终端,同一篇作品也就会出现在不同的媒体终端上。在信息共享的时代,由于平台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作品在注明版权的情况下是允许转载,所有权不同的媒体之间在内容上共享,比如报社和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分享作品或共享一些新闻资源,所以一篇作品不会局限于一个媒体,这样就能看出作品是脱离媒体的。
  第二,作品和媒体是相互影响的。作品是一个媒体的“招牌”,对于媒体来说,生产优质作品的媒体定然是受众的喜爱的好媒体。对于作品来说,评价作品的好坏优劣,除了作品本身以外,更重要的是看承载的媒介是怎样的,因为作品依附于母体,所以作品的承载媒体影响着传播的过程和效果。作品所在媒体的水平、地位、信誉度、呈现水平和质量都影响着读者对于作品的总体效果评价。以报纸为例,作品的好坏是脱离纸张的并影响着报纸媒体的,报纸媒体的纸张质量优劣、图片清晰度等等也影响着读者对于作品的整体评价。
  理清楚媒体和作品的关系,明确的区分开媒体和作品,对于媒体的运营、作品的传播甚至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对于媒体来说,媒体之间对于同一作品进行转载借鉴,有利于加强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实现共赢。媒体为了在合作时保证自身的受众不会流失也会进行创新和完善,有利于增强媒体的创新意识和传播运营能力,同时这也有利于增强媒体对于自身作品的维权意识。
  第二,对于作品来说,作品可以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传播效果的多元化有利于作品进行更好的传播,增强作品的传播效果。同时,因为多平台的传播扩大了作品的受众范围,所以这有利于加强作品以受众为需求的优质内容生产,是作品本身的质的提升。
  第三,作品不再局限于媒体,同一作品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媒体上,这有利于促进当今传媒行业的信息共享和资源融合。
  通过区分媒体和作品的关系以及探讨区分两者的意义,我们能够得到以下几点促进传媒行业发展的启示:
  第一,媒体应该加强平台建设,完善传播终端,促进作品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现代传播是立体传播,要有良好的传播运营能力才能打响影响力和知名度,才能提升品牌价值,媒体必须善于传播、精于运作。
  第三,媒体应该提高编排能力,以编排技术和视觉创意实现内容表达方式的完善和创新,提高作品呈现的质量和清晰度。
  第四,以独立的深度调查揭示真相,以主动的、个性化的报道选题策划进行议程设置,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舆论的引领者而非社会化媒体的追随者,树立媒体的权威性。
  第五,在不违背媒体公益立场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以用户的需求与体验作为内容生产的出发点,构建开放性的新闻内容生产体系,促进优质化内容生产。
其他文献
【摘 要】法国符号学家麦茨曾经说过:电影的表意过程必须谨慎的区别与文学语言的表意过程。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指出,电影与文学没有关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性质与实质一般来讲是矛盾的,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符号系统。电影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视听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电影利用现代声光技术将声音和画面直接呈现在镜头上,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视听形象具体直观。文学需要文字语言来表达,但文字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选送通常有其特定的文化含义和文化导向,除了迎合评委的喜好更对本国电影文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论述历年中国选送的冲奥电影的变化规律,揭示国家官方电影立场及国内电影发展的导向性。  【关键词】奥斯卡;商业性;主流价值观  在奥斯卡官方网站公布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16年第8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是《滚蛋吧,肿瘤君》之后,国内质疑声四起。对比历届冲奥国产电影,肿瘤
期刊
【摘 要】电子商务时代,在网络购物模式极大发展的同时,买卖双方差评与反差评的矛盾冲突逐渐突显。新历史主义与文化研究相结合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能够揭示出自我身份形成中涉及的各种力量之间的角逐和争斗。因此,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分析网购中差评与反差评现象,以揭示这一现象所反映出的商品与评价、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关系,为买卖双方在网购环境下维持良性的交易关系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差
期刊
【摘 要】唐高宗是一个夹缝中的皇帝,也是一个不容易被单独提起的皇帝,他的统治承接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个没做出什么突出政绩的皇帝实在是显得相形见绌。这一切都源于唐高宗提出的“无为而治”思想。  【关键词】唐高宗;无为而治;道教崇拜;宗政合一  唐高宗是一个夹缝中的皇帝,也是一个不容易被单独提起的皇帝,他的统治承接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个没做出什么突出政绩的皇帝实在是显得相形见绌。这一切都源于唐
期刊
【摘 要】本文整合了有关微电影起源的观点和说法,并试图将其与其他影视形式相区分,多角度描绘微电影轮廓。  【关键词】微电影;传统电影;起源  自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web2.0时代以来,微内容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各种以“微”开头的词汇进入大众视野。近年来随着优酷、乐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播出平台向微电影敞开,微电影热度不断提升,各种针对微电影的比赛和影展如雨
期刊
【摘 要】《西游·降魔篇》在内地总票房达到12.45亿,全球累计票房达2.15亿美元,对于曾取得票房如此成功的国产电影,本文拟从高概念类型电影的视角入手,探讨其在市场营销和电影制作方面的可取之处,浅析其票房取得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高概念;《西游·降魔篇》;电影制作;市场营销  “高概念”电影一词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主要是以美国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一种大投入、大制作、大营梢、大市场的“四大”商业
期刊
【摘 要】审美在大众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而美的现象就是自由情感的激发和体验的现象,审美就是实时体验自由情感的过程1。在当下电视节目迅猛发展的势头中,作为观众的审美主体越来越难以在多样的电视节目里享受到美的体验。《中国成语大会》作为一档语言类电视节目,以其严谨又不失风趣的高品质制作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美学;自由情感;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的一档电视文化节目,以
期刊
【摘 要】从狭义上来看,我们将“亲子”、“夫妻恩爱”两个话题分别定义为“明星亲子真人秀”和“明星夫妻真人秀”,广义上,二者属于一个家庭的首要元素,我们可以简称为“明星家庭真人秀”节目。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爸爸去哪儿》、《一路上有你》能够在掀起收视狂潮的同时,让观众在节目中收获感人至深的亲情、心理上的温情,并能保证节目的娱乐性,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在于此类节目所传递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导向。
期刊
【摘 要】香港回归前后,颇具怪诞、反传统特征的怀旧电影大量涌现。此类电影因香港的特殊殖民历史和殖民地经历而带有明显的后殖民痕迹,反映出香港人在面临巨大历史变迁时所经历和表现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本文选取电影《阿飞正传》来讨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怀旧电影中体现出的香港人集体怀旧,渴望重塑身份认同的过程。  【关键词】香港怀旧电影;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认同  一、怀旧电影  “怀旧电影”则是指那些有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依托各类网络渠道自由表达各自态度与立场,同时,公众舆情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新闻报道等途径进入公众视野,网络舆情虽然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但也对政府网络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即在保障公民言论自由与净化网络环境之间寻求平衡。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网络治理所带来的一系列机遇,如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方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等,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