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首位宇航员 尤里·加加林
作为飞行员就应该飞行,永远飞行
1934年3月9日,尤里·加加林出生在前苏联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母来自克鲁什诺的农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撕毁了战前与斯大林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入侵苏联的战争,即苏联所称的“卫国战争”。这场战争让包括加加林家在内的广大苏联人民生活陷入贫困和动荡。1945年,加加林举家迁到了格查茨克小城。在别列茨克手工业学校完成学业两年后,加加林与他多年的红颜知己瓦莲京娜·戈里娅切娃结婚,并生育了两个女儿。
1959年,加加林被选人苏联首批宇航员行列。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苛刻的训练,两年后的1961年4月12日,人类航天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宇宙飞船首次飞上了太空,成为地球上的首位宇航员、人类探索太空的先驱。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这一天以及这个人的名字,从此永远载入人类航天史册。
完成史无前例的字南飞行后,全世界都对加加林挥手致敬。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航天英雄:礼炮在轰鸣,欢腾的人群在喊叫,豪华的护送队,为加加林加冕大大小小的国家勋章。加加林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他的家乡格查茨克被改名为加加林市,4月12日这天也被定为苏联的“航天节”,从第二年开始执行。
无上的荣誉使加加林对自己的未来自信满满。他进入茹克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学习,并出色地答辩了毕业论文,被学院推荐到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当函授生。后来,加加林还当选了最高苏维埃的代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的成员、苏古友好协会主席。
如果没有那场飞机失事的话,这个年轻人的一切似乎都将继续光明美好下去。但是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1968年3月27日,具有丰富飞行经验的他在一次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普通飞行训练中遇难,失事的飞机坠落在弗拉基米尔州的一片树林中,一代航天明星就此陨落,年仅34岁。
去世前,加加林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人生信条:“我再没有比飞行更强烈的愿望。作为飞行员就应该飞行,永远飞行。”
是的,永远飞行。他的确做到了。
为了纪念加加林,莫斯科近郊的莫尼诺空军学院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后,还为军事航空学校的学员们设立了加加林奖学金,宇航员培训中心也同时改名为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苏联科学院的科考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城市街道和广场此后也纷纷以加加林的名字命名,甚至连月球上一个直径达250公里的巨大弧坑也被命名为加加林弧坑。国际航空联合会设立了加加林金质奖章。加加林成为宇宙时代的象征。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尼尔·阿姆斯特朗
我连月球都去过了,
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1930年8月5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出生在美同俄亥俄州瓦帕科内达的一个普通家庭,排行老大。这个地方在美国和加拿大国境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南岸。从9岁起,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就特别喜欢飞机,常常做空中飞行的梦。16岁生日那天,尼尔拿到了飞机驾驶证,成为全美国最年轻的飞行员之一。但即便如此,他也未曾想过可以登上月球。
1960年代,美国发表了宇宙计划,这时的尼尔已经结婚,是一个优秀的喷气机驾驶员。有人劝他当宇航员,他拒绝道:“我喜欢干可靠的事。”在他看来,宇宙计划还是莫名其妙完全不靠谱的事情。然而出色的尼尔后来还是当上了宇航员,在他39岁那年还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1969年7月21日凌晨,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地在月球表面着陆,宇航员、飞行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下舷梯,在月球的土地上留下了自己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足迹。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了一大步。”阿姆斯特朗这句著名的登月宣言至今仍被许多人记在心里,他的生活也从此改变,惟一不变的是他老实低调的个性。《纽约时报》撰稿人、历史学家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称阿姆斯特朗是“美国最害羞的格拉海德”。
“一个人,当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干完一桩事业的时候是最幸福的。”这句话曾经是阿姆斯特朗常说的口头禅,但事实上,完成登月这桩大事业之后,带给他更多的,似乎不是幸福,而是压力。
重返地球后,他便与阿波罗11号飞船上的同伴巴兹·奥尔德林作为美国宇航局大使开始了长达45天的环球旅行。自那以后,阿姆斯特朗便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也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大部分时间只是保持沉默。这种刻意的低调使他在观众眼里显得很是神秘,虽然“尼尔·阿姆斯特朗”这个名字响当当,可真正了解他内心世界的人很少。大概有10亿观众观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电视直播,但登月第一人的盛名并没有让阿姆斯特朗开心兴奋,反而成了他一个沉重的负担。他对此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怀念登月前平静安稳的日子,更深深厌倦暴露在公众眼皮底下的生活。登月返航后不久,阿姆斯特朗出任太空总署航空学协会副会长。接着,为了彻底“隐身”,阿姆斯特朗于1971年从美国宇航局退休,担任了辛辛那提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教授,直至1979年。后来他甚至还在偏僻的乡下买了一个杂草丛生的农庄,开始过半隐居生活。
尽管一直在有意回避,阿姆斯特朗还是很忙碌,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教育孩子。他与妻子珍妮曾是大学校友,两人在校同里便开始倾心相爱。可阿姆斯特朗的“成名”渐渐令她不堪重负,1989年底,珍妮向丈夫提出分手。1994年,两人正式离婚,这段婚姻维持了38年。他们有两个儿子,女儿在两岁的时候死于脑瘤,这个不幸虽然在登月前好几年就发生了,但后来也变成盛名压力之下的阿姆斯特朗又一个心结,孤僻逐渐与他如影随形。他甚至提不起兴趣外出旅游来缓解压力,“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2005年底,传记《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活》出版,这是时年75岁的阿姆斯特朗在拒绝过无数次出传记请求后第一次接受别人为其立传。传记作者詹姆士·汉森是奥本大学历史教授、前美国宇航局历史学家,这个背景成为他赢得登月第一人信任的重要砝码。他在这本传记中记叙了对阿姆斯特朗本人50多个小时的采访以及对其125位家庭成员、朋友和助手的访谈,在他的笔下,读者看到了一位“言语不多但正直的太空英雄”。
阿姆斯特朗觉得自己失去了很多,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采访时表示,“突然之间,朋友和同事看待和对待我们的方式与几个月或几年之前我们一起共事的时候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一直都未能理解这种变化。”回忆起自己 失败的婚姻,他打的比喻是“一次失败的飞行”,“无声地崩溃了”。他还说:“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
第一个女性宇航员 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
我在宇宙中感觉非常棒
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是世界上第一位实现太空飞行的女性,也是俄罗斯惟一的女将军,被誉为“民族英雄”、“世纪女性”,获得过联合国和平金奖、列宁勋章、齐奥尔科夫斯基奖章等,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她的故事,有时候更像一个传奇。
在中国“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后,这个世界首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表示:“我为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感到由衷高兴,希望中国女航天员遨游太空的那一天早日到来!”1963年6月16日军19日,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惟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
1937年3月6日,捷列什科娃出生于莫斯科东北的一个集体农庄。生性喜爱探索和冒险的她16岁迷上了跳伞,后成为一家跳伞俱乐部负责人。18岁时,她开始在州属“红渠”纺织联合工厂当粗纺女工,并担任厂共青团书记。1960年,她从纺织技术专科学校函授毕业。1962年初,苏联开始在全国女飞行员和女跳伞运动员中秘密挑选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等五人被选中到宇宙航行学校接受宇航员培训。她本不是五人中的最强者,仅仅是计划中首飞执行者的“替补”。
富于戏剧性的是,在飞天前的一次体检中,计划中的首飞“头号种子”竟然被查出怀孕。这个意外改写了历史,将捷列什科娃送上了太空,也为她赢得了莫大的荣誉。
捷列什科娃从太空载誉归来后仅仅5个月,苏联政府及军方高调为她和她同事尼古拉耶夫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宇航员家庭。婚礼极其豪华隆重,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还亲临现场。种种迹象让许多人猜测这段婚姻是赫鲁晓夫“撮合”的“组织包办”政治婚姻。
尼古拉耶夫也是苏联著名的宇航员,婚前曾飞过“东方3号”。这段婚姻曾经让他颇感压力,结婚时他希望妻子能改冠夫姓,但个性坚强独立的捷列什科娃没有答应。
但他们的女儿叶莲娜不同意“包办婚姻”的说法。她在俄罗斯电视台第一频道录制的《捷列什科娃的个人生活》纪录片中向人们介绍说,她父母起初还是十分恩爱的,并不是什么政治压力的结果,后来分手也是因为“性格不合”。至于赫鲁晓夫的“撮合”则更是无稽之谈。
不管是不是“包办婚姻”,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捷列什科娃和尼古拉耶夫性格实在相差太大,据知情者称是“她热情如火,他心如止水,意志上又都是强者,彼此难以服从对方”。几年后,这个著名的宇航员家庭便悄然解体,风光的爱情童话也就此破灭。
20世纪80年代,捷列什科娃与一个仰慕她的知识分子再婚了,据说生活还算幸福。
2004年,捷列什科娃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50周年庆典。年近古稀的捷列什科娃回忆起自己的首次太空之旅,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微笑:“我在宇宙中感觉非常棒。”
作为飞行员就应该飞行,永远飞行
1934年3月9日,尤里·加加林出生在前苏联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母来自克鲁什诺的农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撕毁了战前与斯大林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入侵苏联的战争,即苏联所称的“卫国战争”。这场战争让包括加加林家在内的广大苏联人民生活陷入贫困和动荡。1945年,加加林举家迁到了格查茨克小城。在别列茨克手工业学校完成学业两年后,加加林与他多年的红颜知己瓦莲京娜·戈里娅切娃结婚,并生育了两个女儿。
1959年,加加林被选人苏联首批宇航员行列。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苛刻的训练,两年后的1961年4月12日,人类航天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宇宙飞船首次飞上了太空,成为地球上的首位宇航员、人类探索太空的先驱。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这一天以及这个人的名字,从此永远载入人类航天史册。
完成史无前例的字南飞行后,全世界都对加加林挥手致敬。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航天英雄:礼炮在轰鸣,欢腾的人群在喊叫,豪华的护送队,为加加林加冕大大小小的国家勋章。加加林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他的家乡格查茨克被改名为加加林市,4月12日这天也被定为苏联的“航天节”,从第二年开始执行。
无上的荣誉使加加林对自己的未来自信满满。他进入茹克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学习,并出色地答辩了毕业论文,被学院推荐到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当函授生。后来,加加林还当选了最高苏维埃的代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的成员、苏古友好协会主席。
如果没有那场飞机失事的话,这个年轻人的一切似乎都将继续光明美好下去。但是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1968年3月27日,具有丰富飞行经验的他在一次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普通飞行训练中遇难,失事的飞机坠落在弗拉基米尔州的一片树林中,一代航天明星就此陨落,年仅34岁。
去世前,加加林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人生信条:“我再没有比飞行更强烈的愿望。作为飞行员就应该飞行,永远飞行。”
是的,永远飞行。他的确做到了。
为了纪念加加林,莫斯科近郊的莫尼诺空军学院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后,还为军事航空学校的学员们设立了加加林奖学金,宇航员培训中心也同时改名为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苏联科学院的科考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城市街道和广场此后也纷纷以加加林的名字命名,甚至连月球上一个直径达250公里的巨大弧坑也被命名为加加林弧坑。国际航空联合会设立了加加林金质奖章。加加林成为宇宙时代的象征。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尼尔·阿姆斯特朗
我连月球都去过了,
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1930年8月5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出生在美同俄亥俄州瓦帕科内达的一个普通家庭,排行老大。这个地方在美国和加拿大国境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南岸。从9岁起,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就特别喜欢飞机,常常做空中飞行的梦。16岁生日那天,尼尔拿到了飞机驾驶证,成为全美国最年轻的飞行员之一。但即便如此,他也未曾想过可以登上月球。
1960年代,美国发表了宇宙计划,这时的尼尔已经结婚,是一个优秀的喷气机驾驶员。有人劝他当宇航员,他拒绝道:“我喜欢干可靠的事。”在他看来,宇宙计划还是莫名其妙完全不靠谱的事情。然而出色的尼尔后来还是当上了宇航员,在他39岁那年还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1969年7月21日凌晨,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地在月球表面着陆,宇航员、飞行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下舷梯,在月球的土地上留下了自己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足迹。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了一大步。”阿姆斯特朗这句著名的登月宣言至今仍被许多人记在心里,他的生活也从此改变,惟一不变的是他老实低调的个性。《纽约时报》撰稿人、历史学家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称阿姆斯特朗是“美国最害羞的格拉海德”。
“一个人,当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干完一桩事业的时候是最幸福的。”这句话曾经是阿姆斯特朗常说的口头禅,但事实上,完成登月这桩大事业之后,带给他更多的,似乎不是幸福,而是压力。
重返地球后,他便与阿波罗11号飞船上的同伴巴兹·奥尔德林作为美国宇航局大使开始了长达45天的环球旅行。自那以后,阿姆斯特朗便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也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大部分时间只是保持沉默。这种刻意的低调使他在观众眼里显得很是神秘,虽然“尼尔·阿姆斯特朗”这个名字响当当,可真正了解他内心世界的人很少。大概有10亿观众观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电视直播,但登月第一人的盛名并没有让阿姆斯特朗开心兴奋,反而成了他一个沉重的负担。他对此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怀念登月前平静安稳的日子,更深深厌倦暴露在公众眼皮底下的生活。登月返航后不久,阿姆斯特朗出任太空总署航空学协会副会长。接着,为了彻底“隐身”,阿姆斯特朗于1971年从美国宇航局退休,担任了辛辛那提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教授,直至1979年。后来他甚至还在偏僻的乡下买了一个杂草丛生的农庄,开始过半隐居生活。
尽管一直在有意回避,阿姆斯特朗还是很忙碌,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教育孩子。他与妻子珍妮曾是大学校友,两人在校同里便开始倾心相爱。可阿姆斯特朗的“成名”渐渐令她不堪重负,1989年底,珍妮向丈夫提出分手。1994年,两人正式离婚,这段婚姻维持了38年。他们有两个儿子,女儿在两岁的时候死于脑瘤,这个不幸虽然在登月前好几年就发生了,但后来也变成盛名压力之下的阿姆斯特朗又一个心结,孤僻逐渐与他如影随形。他甚至提不起兴趣外出旅游来缓解压力,“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2005年底,传记《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活》出版,这是时年75岁的阿姆斯特朗在拒绝过无数次出传记请求后第一次接受别人为其立传。传记作者詹姆士·汉森是奥本大学历史教授、前美国宇航局历史学家,这个背景成为他赢得登月第一人信任的重要砝码。他在这本传记中记叙了对阿姆斯特朗本人50多个小时的采访以及对其125位家庭成员、朋友和助手的访谈,在他的笔下,读者看到了一位“言语不多但正直的太空英雄”。
阿姆斯特朗觉得自己失去了很多,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采访时表示,“突然之间,朋友和同事看待和对待我们的方式与几个月或几年之前我们一起共事的时候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一直都未能理解这种变化。”回忆起自己 失败的婚姻,他打的比喻是“一次失败的飞行”,“无声地崩溃了”。他还说:“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
第一个女性宇航员 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
我在宇宙中感觉非常棒
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是世界上第一位实现太空飞行的女性,也是俄罗斯惟一的女将军,被誉为“民族英雄”、“世纪女性”,获得过联合国和平金奖、列宁勋章、齐奥尔科夫斯基奖章等,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她的故事,有时候更像一个传奇。
在中国“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后,这个世界首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表示:“我为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感到由衷高兴,希望中国女航天员遨游太空的那一天早日到来!”1963年6月16日军19日,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惟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
1937年3月6日,捷列什科娃出生于莫斯科东北的一个集体农庄。生性喜爱探索和冒险的她16岁迷上了跳伞,后成为一家跳伞俱乐部负责人。18岁时,她开始在州属“红渠”纺织联合工厂当粗纺女工,并担任厂共青团书记。1960年,她从纺织技术专科学校函授毕业。1962年初,苏联开始在全国女飞行员和女跳伞运动员中秘密挑选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等五人被选中到宇宙航行学校接受宇航员培训。她本不是五人中的最强者,仅仅是计划中首飞执行者的“替补”。
富于戏剧性的是,在飞天前的一次体检中,计划中的首飞“头号种子”竟然被查出怀孕。这个意外改写了历史,将捷列什科娃送上了太空,也为她赢得了莫大的荣誉。
捷列什科娃从太空载誉归来后仅仅5个月,苏联政府及军方高调为她和她同事尼古拉耶夫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宇航员家庭。婚礼极其豪华隆重,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还亲临现场。种种迹象让许多人猜测这段婚姻是赫鲁晓夫“撮合”的“组织包办”政治婚姻。
尼古拉耶夫也是苏联著名的宇航员,婚前曾飞过“东方3号”。这段婚姻曾经让他颇感压力,结婚时他希望妻子能改冠夫姓,但个性坚强独立的捷列什科娃没有答应。
但他们的女儿叶莲娜不同意“包办婚姻”的说法。她在俄罗斯电视台第一频道录制的《捷列什科娃的个人生活》纪录片中向人们介绍说,她父母起初还是十分恩爱的,并不是什么政治压力的结果,后来分手也是因为“性格不合”。至于赫鲁晓夫的“撮合”则更是无稽之谈。
不管是不是“包办婚姻”,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捷列什科娃和尼古拉耶夫性格实在相差太大,据知情者称是“她热情如火,他心如止水,意志上又都是强者,彼此难以服从对方”。几年后,这个著名的宇航员家庭便悄然解体,风光的爱情童话也就此破灭。
20世纪80年代,捷列什科娃与一个仰慕她的知识分子再婚了,据说生活还算幸福。
2004年,捷列什科娃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50周年庆典。年近古稀的捷列什科娃回忆起自己的首次太空之旅,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微笑:“我在宇宙中感觉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