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积极主动性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BILLGAT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要更新思想观念,确保与时俱进,重视手段创新,在作业设计、发散思维和回归生活等方面想妙招、创奇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立足学习水平,把握好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搞好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确保学生素养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积极主动 提高效率
  
  在新课改下,课堂倡导的一方面是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引导,保证数学学习更有效;还有课堂上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做数学。这些都是时代的强音,都是教育工作者在一线教学时的困惑。本文结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经验加以探索,以此来说明在新课程理念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的具体做法,保证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多动情,从而积极地做数学,在经历数学、应用数学、创造数学中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一、贴近生活,激发动机
  数学学科不具有优势,原因就是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学的现象非常多。此外学生总觉得学习数学派不上用场,知识虽然掌握了不少,但是与现实生活相脱节,联系不紧密,知识无用论体现得较为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就要仔细探讨,其实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知识与生活差距很远,的确如此,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没有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讲课归讲课,与现实联系不起来,知识与实际油水分离,成为毫不相干的两张皮。可取的做法就应该是切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以及已有的知识,让学生感到过渡自然、联系贴切,活动富有情趣感,有意义,有激情,有吸引力,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快、学得更好,记忆更加持久甚至刻骨铭心,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愿意学、乐意接受,不再是那种学到知识无用武之地。若能做到这一点,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隔阂也就会缩小,学生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感知数学知识与身边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差距相应的缩小,数学就在身边即成新的感慨,数学的趣味性和有用性也就会得以彰显,那么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也就油然而生。比如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之后,专门跟施工队联系一下,一块大的石料摆在学生眼前,需要知道体积,这时学生又是测量又是计算,拿出了结果,受到了建筑工叔叔的赞扬和夸奖,学生的功利感得以满足,成功的快感因此而生,心理得到了慰藉,自己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到这一个实践活动中去,意味深长,意义重大。
  二、发散思维空间,令学生做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善于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把实际物体抽象成数学中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实施这一转化过程,仅靠老师的单独教学知识是不行的,老师应该告别教书匠,变知识的传授者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不再是被填满的容器,相反变成了被点燃的火把,千万不能把数学教学只局限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上。针对具体的数学习题,教师务必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发表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然后和课文的重点相结合,在突出教学重点的时候,还要做到不偏离学生的思维,保证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举一反三。可分小组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发现和自主探索,要体现出不同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式,然后在自己的真识参与中抽象出一些概念原理或者公式等。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为了探索面积的求法,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将这两个学具通过拼接重组,有了意外的发现,原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求法学生已经了如指掌,这就是已有的知识和现成的经验,然后同学们轻而易举就会得到:欲求三角形的面积,只要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折半就行。这样一来公式的探索也就水落石出,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关,同时对为什么除以二也有了足够的认识,还弄清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温故知新,首尾照应,统贯圆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有发言交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师只是做了必要的引导,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积极踊跃地探究,这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针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做了温习和再创造,同时也概括提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凭借的是自己的实力,又是剪纸,又是拼接,又是折半,大显身手的同时,结论产生了,且记忆犹新。素材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自始至终都在积极地探索和思考中,学生对想知道的问题十分明确,对问题的来龙去脉很清晰,哪里是困难,哪里是重点,哪里是易错点,都在自己亲自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有经历、有感悟、有体验、有创造,弄懂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三、巧设练习题,满足多样化
  在处理课堂练习方面,要灵活多样,学生的兴趣必须深化并提高。尤其是枯燥乏味的地方更要注意,学生有喜新求趣的心理特点,可以设计一些生活趣题,跳出俗套,激发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上述,教学要更新思想观念,确保与时俱进,重视手段创新,在作业设计、发散思维和回归生活等方面想妙招、创奇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立足学习水平,把握好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搞好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确保学生素养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认为对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了下面几种导入方法,现加以浅述。  一、故事引路法   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可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期刊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让学生感到数学“有意思”、“有故事”、“有成功”。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善用脑筋,多让学生感受师爱、联系生活、动手操作、化静为动、互相竞赛,相信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成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培养 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愉快地学习,调动内在潜能,主动地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
期刊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根基扎实,高楼才能坚固。学习数学也是一样的,只有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学得扎实,运用娴熟,才能为知识的深化、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初中平面几何中的概念定理非常多,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通过归纳、类比加深记忆,通过做题理解、熟练掌握定理。这些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非常重要的基本图形,熟练掌握它们对学习几何有很大的帮助。  一、角平分线与三角形全等 
期刊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各种新模式、新手段、新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真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韵味。在我们被这些“新模式”牵着鼻子不断跑的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最原始的东西——“理想+行动”。  一、理想  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理想”,主要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希望”,一种“激情”,一种“
期刊
作为古代汉语常用句式之一的判断句,是今人阅读文言文最易忽视甚至发生理解偏差的句式之一。因此,笔者在继承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此拟就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形式作粗浅的梳理和探讨。  一、主语+者+谓语+也  古汉语的判断句,直接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在主语的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可译为现代汉语“……是……”。如: 
期刊
小学生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何关系?这个问题显然未引起国内语文教育的关注,但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这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来自文学的熏陶。小学生年龄一般为6—12岁,由于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及所受教育的程度,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理解的文学多为儿童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科
期刊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培养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  一、导课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兴趣培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语文的课堂教学只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的一个环节,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必须搞好学生的生成教育——让学生掌握自学、探究合作的综合性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成教育 综合学习    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地应用母语进行交流和学习。在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
期刊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则是培养出来的。通过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修改作文有五种方法:朗读修改法,同学互评法,时间冷却法,老师讲评法,佳作参考法。  一、朗读修改法  完成习作后,可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说来奇怪,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都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