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园本教研,是指以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主体,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开展的旨在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研究活动的总称。我们以往的教研活动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流于形式,领导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只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教师并没有把教研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园本教研是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由理念向教育行为转化的平台,是解决园本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思想,积极探索有效的教研方法和途径,努力营造良好的园本教研氛围,以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作为切入点,以“专题式研讨”为手段,以“三同一异”式的“一课多研”纵向推进式研讨为形式,引导教师自觉的学习、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创设“宽松平等、合作互助、共同成长”的研讨氛围,通过同伴互助式教研逐步形成学习研究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电子资源库,创建资源共享的平台;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愿选择参加学园领域教研组,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或教学案例,做到以研促教,以教促发展。通过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园本教研的涵义、基本形式,明确园本教研的方向和目的,使教师在园本教研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
一、理论支撑,问题带动,营造良好的园本教研氛围
(一)注重理论的学习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做好园本教研的前提,为使教师懂得“什么是园本教研”“如何开展园本教研”,首先,我们组织教师通过查找资料、理论学习、同伴交流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园本教研的含义,明确园本教研应紧扣四个基本点:1.园本教研所研究的是本园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非理论问题,更不是虚假的问题;2.研究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包括学园行政人员,但理想的园本教研模式最好有专家参与作专业的纵向引领;3.研究的目的是以研究为手段去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藉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促进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发展。4.研究方法是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其次,在年段博客创建“学习园地”,鼓励每位教师及时把自己看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性文章发到博客里,让大家学习分享,同时要求教师阅读之后,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随着资料的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师们的学习过程也就成为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理论知识也不断地充实和丰富。此外,我们还开展 “推荐一本好书”的读书交流活动,内容涉及专业发展、人生励志、修身养性等方面,通过制作生动的幻灯片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书的内容简介和体会与评析两个方面进行了师师交流和分享。
(二)以问题推动研讨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围绕“你认为园本教研有哪些形式”“你认为哪种形式的教研比较有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哪些问题和困惑”“领域教学活动中的困惑”等中心问题展开自我反思与交流,引导教师关注领域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从日常教育教学事件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并在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有教育意义的“大问题”。通过“问题交流会”梳理出教育问题“症结”之所在,获得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教育成效;通过对“问题”有的放矢的研讨,促使教师更自觉、更理性地运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去研究自己的实践,解释自己的实践,促进教师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活、用活理论,在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营造研讨的氛围
为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打破以往教研组长“一言堂”的做法,注重采取多种激励的学习方式,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到教研活动之中。如在理论学习中,教研组长事先将学习资料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并提出若干思考问题,然后集体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对有独到见解的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通过有效的形式,如中心发言人、说课、评课等形式培养教师从想说到敢说、会说、能说,活跃了教研氛围,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如在确定年段课题方案时,教师们共同围绕“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借助专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认真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最后确定了以“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策略的探索”为园本教研的研讨专题。
二、资源共享,同伴互助,教师在园本教研中共同成长
(一)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年段教研博客,实现资源共享
如今,网络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建立了交流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使之成为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以“开放、动态、共享、发展”为原则,调动教师参与博客建设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将收集到的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如课件、案例、论文、信息等,主动上传到年段博客,并能将自己教育教学经验也发到博客上,若有其他教师产生共鸣或提出质疑的,都可以在后面 “跟贴”。同时,博客的“你说我说”园地也成为大家围绕年段开展的活动或教育教学中热点话题展开讨论的平台。网络的宽松和自由让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大胆发挥自己的看法,有特色、个性化、动态的年段博客一方面可以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减轻教师备课时寻找资料和素材耗费精力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提高同伴互助的有效性
“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把握教育内容,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提高教师反思教学的实践能力,更有效地促进所有教师获得新的认识,并在未来的实践中作出新的尝试,进而实现专业上的共同成长。执教老师通过说设计意图、说目标、说准备、说过程,与年段教师一起就活动目标的达成、活动环节的安排、师幼互动的情况、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并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想法、疑问与年段教师进行交流,共同研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如在语言活动研讨课前组织集体备课,执教老师将活动设计意图、目标、准备过程进行说课,年段教师都能发挥主人翁意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专题研讨,形式多样,园本教研有效性显著提高
(一)以专题研讨为抓手,明确园本教研的方向性
只有将教研活动的精力放置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置于教师工作的实际背景之下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可能启迪教师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在确定课题内容前,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分析园情、教情和生(幼儿)情,共同围绕“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困惑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借助专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哪些形式的教研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等等问题进行探讨。在此过程中让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又组织年段教师认真分析本段各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确立新的研讨专题——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在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实践研讨后,老师们都说:“借助多媒体课件开展活动,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把教师用于准备教具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分析教材、分析幼儿,而且形象直观的画面能帮助理解、思考和表达,使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园本教研满足了教师的真实需要,教师进行园本教研的针对性增强了,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初步由“要我研”转向“我要研”,从而为增强教研有效性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心理基础。
(二)形式多样,措施得力,切实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1. 一课多研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高,我们开展了“一课多研”的推进式研讨活动,通过跟踪发现、分析判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钻研,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它有多种形式,我们在认真分析实际情况后,采取了“三同一异”式的纵向推进式研讨的形式,即由同一位教师在同一个班级组织同一体裁的不同题材的儿童文学教学活动。并通过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动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围绕“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展开专题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文学作品,分析作品。然后,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和特点,确定研讨实践的体裁、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问题等等。教师在“实践→反思→研讨→再实践”的推进式研讨活动中,总结和提升了教育经验,为每位教师搭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成长平台,有力地提高了园本教研的实效性。
2. 同课异构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几位执教者针对某一问题(或几个问题)的解决,以同类或同一教育内容的课例为载体,进行不同方式、风格的设计与实施,同时进行观摩研讨比较性评议并获得几个不同类型的成功案例,以鼓励执教者平时在课例设计与实施中能拓宽思路,大胆创新,也鼓励观摩者观摩后能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去粗取精,为己所用,还能迁移到自身实践中去尝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通过同课异构研讨,不仅执教者经历了“计划—实践—反馈—调整”的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实践,积累实践反馈与纠正完善的有效经验,提高了执教水平,形成了典型案例,实现了专业成长,得到成功体验,增强了继续研讨的自信心和内驱力,而且参与听课评课的教研组成员也从中受到启迪和鞭策,这对大家具有榜样激励的作用,从而推进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学无止境、研无止境”,两年来我们立足于本园实际,积极思考、积极实践,扎实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使年段教师从被动的参与者变为主动的承担者,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又使教研活动真正地服务于课改实践,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了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理论支撑,问题带动,营造良好的园本教研氛围
(一)注重理论的学习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做好园本教研的前提,为使教师懂得“什么是园本教研”“如何开展园本教研”,首先,我们组织教师通过查找资料、理论学习、同伴交流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园本教研的含义,明确园本教研应紧扣四个基本点:1.园本教研所研究的是本园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非理论问题,更不是虚假的问题;2.研究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包括学园行政人员,但理想的园本教研模式最好有专家参与作专业的纵向引领;3.研究的目的是以研究为手段去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藉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促进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发展。4.研究方法是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其次,在年段博客创建“学习园地”,鼓励每位教师及时把自己看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性文章发到博客里,让大家学习分享,同时要求教师阅读之后,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随着资料的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师们的学习过程也就成为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理论知识也不断地充实和丰富。此外,我们还开展 “推荐一本好书”的读书交流活动,内容涉及专业发展、人生励志、修身养性等方面,通过制作生动的幻灯片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书的内容简介和体会与评析两个方面进行了师师交流和分享。
(二)以问题推动研讨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围绕“你认为园本教研有哪些形式”“你认为哪种形式的教研比较有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哪些问题和困惑”“领域教学活动中的困惑”等中心问题展开自我反思与交流,引导教师关注领域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从日常教育教学事件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并在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有教育意义的“大问题”。通过“问题交流会”梳理出教育问题“症结”之所在,获得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教育成效;通过对“问题”有的放矢的研讨,促使教师更自觉、更理性地运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去研究自己的实践,解释自己的实践,促进教师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活、用活理论,在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营造研讨的氛围
为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打破以往教研组长“一言堂”的做法,注重采取多种激励的学习方式,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到教研活动之中。如在理论学习中,教研组长事先将学习资料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并提出若干思考问题,然后集体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对有独到见解的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通过有效的形式,如中心发言人、说课、评课等形式培养教师从想说到敢说、会说、能说,活跃了教研氛围,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如在确定年段课题方案时,教师们共同围绕“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借助专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认真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最后确定了以“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策略的探索”为园本教研的研讨专题。
二、资源共享,同伴互助,教师在园本教研中共同成长
(一)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年段教研博客,实现资源共享
如今,网络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建立了交流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使之成为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以“开放、动态、共享、发展”为原则,调动教师参与博客建设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将收集到的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如课件、案例、论文、信息等,主动上传到年段博客,并能将自己教育教学经验也发到博客上,若有其他教师产生共鸣或提出质疑的,都可以在后面 “跟贴”。同时,博客的“你说我说”园地也成为大家围绕年段开展的活动或教育教学中热点话题展开讨论的平台。网络的宽松和自由让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大胆发挥自己的看法,有特色、个性化、动态的年段博客一方面可以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减轻教师备课时寻找资料和素材耗费精力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提高同伴互助的有效性
“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把握教育内容,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提高教师反思教学的实践能力,更有效地促进所有教师获得新的认识,并在未来的实践中作出新的尝试,进而实现专业上的共同成长。执教老师通过说设计意图、说目标、说准备、说过程,与年段教师一起就活动目标的达成、活动环节的安排、师幼互动的情况、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并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想法、疑问与年段教师进行交流,共同研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如在语言活动研讨课前组织集体备课,执教老师将活动设计意图、目标、准备过程进行说课,年段教师都能发挥主人翁意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专题研讨,形式多样,园本教研有效性显著提高
(一)以专题研讨为抓手,明确园本教研的方向性
只有将教研活动的精力放置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置于教师工作的实际背景之下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可能启迪教师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在确定课题内容前,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分析园情、教情和生(幼儿)情,共同围绕“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困惑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借助专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哪些形式的教研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等等问题进行探讨。在此过程中让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又组织年段教师认真分析本段各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确立新的研讨专题——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在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实践研讨后,老师们都说:“借助多媒体课件开展活动,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把教师用于准备教具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分析教材、分析幼儿,而且形象直观的画面能帮助理解、思考和表达,使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园本教研满足了教师的真实需要,教师进行园本教研的针对性增强了,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初步由“要我研”转向“我要研”,从而为增强教研有效性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心理基础。
(二)形式多样,措施得力,切实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1. 一课多研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高,我们开展了“一课多研”的推进式研讨活动,通过跟踪发现、分析判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钻研,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它有多种形式,我们在认真分析实际情况后,采取了“三同一异”式的纵向推进式研讨的形式,即由同一位教师在同一个班级组织同一体裁的不同题材的儿童文学教学活动。并通过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动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围绕“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展开专题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文学作品,分析作品。然后,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和特点,确定研讨实践的体裁、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问题等等。教师在“实践→反思→研讨→再实践”的推进式研讨活动中,总结和提升了教育经验,为每位教师搭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成长平台,有力地提高了园本教研的实效性。
2. 同课异构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几位执教者针对某一问题(或几个问题)的解决,以同类或同一教育内容的课例为载体,进行不同方式、风格的设计与实施,同时进行观摩研讨比较性评议并获得几个不同类型的成功案例,以鼓励执教者平时在课例设计与实施中能拓宽思路,大胆创新,也鼓励观摩者观摩后能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去粗取精,为己所用,还能迁移到自身实践中去尝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通过同课异构研讨,不仅执教者经历了“计划—实践—反馈—调整”的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实践,积累实践反馈与纠正完善的有效经验,提高了执教水平,形成了典型案例,实现了专业成长,得到成功体验,增强了继续研讨的自信心和内驱力,而且参与听课评课的教研组成员也从中受到启迪和鞭策,这对大家具有榜样激励的作用,从而推进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学无止境、研无止境”,两年来我们立足于本园实际,积极思考、积极实践,扎实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使年段教师从被动的参与者变为主动的承担者,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又使教研活动真正地服务于课改实践,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了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