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经历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阶段;运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阶段;概念、规律的整理阶段。总之,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三个教学阶段,包含了近期的新课教学和远期的复习教学整个过程,它对大纲要求较高的重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与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 范例模型 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探索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本文试图从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过程划分的角度,谈谈在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所以这类知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认为这类知识的教学宜采用三个阶段的教学步骤,具体阐述如下:
  一、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阶段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而这些概念和规律一般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但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又易受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那么,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建立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呢?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
  “在学生的相异构想与新的物理知识相冲突时,怎样才能促成认知结构的顺应,从而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呢?关键是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所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主动放弃“前概念”的影响,急于了解新的知识.这样目的明确、积极主动的准备状态,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如对速度概念的教学,可以设立这样的问题情境:(1)一般情况下,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2)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我们能说兔子跑得快吗?这样接着引出常用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规定,为速度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
  2、阐述清楚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的思路
  在学生有一定的需要和积极的准备状态下,教师要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如实验探索、理论推导等,向学生阐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对斜面小车实验现象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小车运动的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再用外推法分析、介绍历史上科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逐步得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样学生对该规律的建立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过程。
  在知识学习中,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他们正确理解、灵活运用概念和规律奠定基础,而且这样的学习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学习效果较好。“物理教学中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学得不活,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一筹莫展,物理知识支离破碎,等等,其根源都在于概念教学之初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历经概念获得的全过程。”另外,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一般都含有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在阐述它们的建立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一定的思维方法,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的外推法,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的控制变量法等等,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大有帮助。所以让学生清晰而且准确地了解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和形成过程,是概念和规律教学的必需阶段。
  3、准确呈现概念和规律的内容
  物理学中的概念和规律的陈述语言或公式十分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中要强调“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其中“或”要提醒学生注意;又如密度和速度等概念的定义中要解释“单位”的含义;再如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要加以比较.这样在理解时不致于产生歧义,并能建立起多方联系。
  “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但它仍然要和感性经验密切联系着”,因此,“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思维时经常都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和支持”,所以,只给学生一个准确的文字表述还不够,还应给学生一些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建立范例模型,这也是呈现概念及规律的不可缺少的方面。
  二、运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阶段
  概念和规律呈现出来之后,就必须对其加以运用、练习,以加深理解,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使新知识与已有的其它知识链接起来,这就进入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第二阶段——运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般应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教学方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梯度:
  1、初步的直接运用。如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运用概念和规律对物理性质直接判断等。这一内容一般在授新课中即可进行,以对新学知识作初步巩固。
  2、逐步提高的间接引申。如公式的变形使用,隐含条件的挖掘,推论的形成等。
  3、与其他物理概念和知识的交叉和整合;
  (1)利用其它知识为本概念、规律提供条件;
  (2)运用本概念、规律为其他知识提供条件。
  梯度二和三宜在习题课、复习课中提出,它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应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时进行。
  这一阶段的教与学的方法主要有教师的例题讲解、学生的练习巩固、运用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等,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学的原则和要求是:①题型设计应典型,难度逐步加深,对较难的习题要进行适当的拆分,以降低理解的难度,让学生在成功的愉悦中轻松学习;②留给学生时
  间,教给学生方法,要求他们领悟运用知识的要点;③练习的内容应多与学生所熟悉的现象相联系,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三、概念、规律的整理阶段
  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到第二阶段,并没有结束.学生对某一内容的掌握,不能只停留在这一知识的本身和其零星的运用上,对这一知识而言,应形成这一知识本身的系统并将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样才能说是对概念和规律的全面掌握,所以说对概念和规律的整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阶段。
  对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要求整理的内容主要有:①概念、规律的内容(要求准确精炼并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②概念和规律的运用条件。③在练习中总结的推论(如根据密度判断实心物体的浮沉状况)。④与其它知识的关系。在此阶段的教与学的主要要求有:一是教师做好整理示范,并长期坚持,教给学生方法。二是要重视学生的整理,并做好方法指导。三要教给学生运用整理提纲进行结构性回忆的复习方法,让他们尝到整理知识的好处。
  总之,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三个教学阶段,包含了近期的新课教学和远期的复习教学整个过程,它对大纲要求较高的重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与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经过这样的三阶段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熟练掌握,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其他文献
“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当然,预设是很重要的,然而,仅有预设是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活动,教学的确定性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中又存在着确定性,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美。课堂中的精彩往往缘自生成,因此,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因素。  一、捕
送走了高三又迎来了新的高一,作为起始年级的班主任,我从接班的第一天起就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对于高一学生来讲,环境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等,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如何尽快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改变学习习惯,抢占高中学习的至高点,我做了些思考并付诸于实践,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善于利  用第一次。第一次开学劳动中,我发现高惠雯同
化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近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呢?本文就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谈谈自己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阅读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阅读,重在培养阅读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预习。对于预习,我们绝大多数化学教师都非常重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早期阅读是国际幼儿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在我国逐步受到重视,《纲要》第一次把幼儿园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凭借色彩、图象、文字等与视觉、听觉刺激相关的材料,通过看、读、讲使学前儿童理解材料的过程。它不仅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有其独特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概括和分析能力,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家庭起着不可缺少的
【摘 要】在知识更新速度逐步加快的当今社会,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学习习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信息素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为不教而教”。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这种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摘 要】本文对聋校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纵向反思,笔者认为,聋生小学作文教学应从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语言材料的积累、作文素材的丰富、写作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需要聋生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精心培养,逐步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聋校 小学作文 教学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和创造的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国家教委1993年颁布的
人们常说,人要有素质,那么什么是素质呢?《辞海》写道:“广义的素质指的是通过教育意义上的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边远农村初中生初中生应具有良好的素质,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很重要。则具有哪些良好的素质呢?我认为重点要有以下的几点。  一、要有很强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强弱都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
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多个判断推演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逻辑推理是按照逻辑规则进行的推理,是思维的高级形式之一.它是由已知通向未知的阶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心理过程,是在把握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培养学生从多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内部与外部之间,一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丰富有关逻辑思维的理论知识,保持良
【摘 要】针对学生写作实际,努力探索学生作文规律,改变以往写作面貌,实施人性化教学,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水平。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注重传授写作技法。课后重视修改,增强学生的作品意识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性化教学 阶段性全局观念 写作技法 作品意识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摘要】定向运动是一项集健身、趣味、竞技于一体的新兴体育活动,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受到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中学体育教学推广与普及定向运动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定向运动作为中学体育课改革和创新的切入点,在推广与普及的过程中需解决一些新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 定向运动 课程改革 推广 普及    1、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就是利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