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浇灌未来之花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eteor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调动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与观点,让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变?我认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个人原因等九个方面,教师应全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每位后进生形成原因,多和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对其形成原因和类别做到胸有成竹,以便研究相应的措施。
  一、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1.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情感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美好的东西。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从思想上爱护他们,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教师不歧视问题学生,而应真诚相待,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之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2.挖掘潜能、寻求亮点、因材施教
  当听到别人对我们的优点称赞之后,再去听令人不愉快的话,心理总会好受些,学生也是如此。如果教师用严厉的批评,暴力的措施说服不了学生的话,不如改用称赞和欣赏的策略。有些后进生由于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往往自暴自弃,淹没了兴趣和爱好,缺乏自信。教师如果能发现他们的特长,并合理地把它激发出来,定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
  3.宽容后进生,学会反思与等待
  声色俱厉,不留情面,对学生的教育批评方法越简单,与学生的对立情绪越强烈,班级工作、课堂教学就越难以开展。"训斥、罚站"往往剥夺了学生的自尊,这样树起的威信,往往是暂时的。在班级里经常会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或者自身有残疾或者有特殊的经历,他们对自尊有着强烈的需要。教师要做有心人,尽量避免伤害那脆弱的心灵。但凡是后进生的转化,都要经历:"违反一教育-再违反-在教育"这样一个特殊的过程,这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教育过程。实践证明,宽容是一剂良药。关键是对症下药,但宽容不等于放纵。
  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齐抓共管
  教育后进生是一个系统工程,班主任、家长、科任教师必须协同作战。班主任必须多和任课教师及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和家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多与家长、任课教师、政教处联系,还可增进感情,增强凝聚力,打好整体战,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5.营造良好的班风是让后进生成长起来
  良好的班风和强大的集体凝聚力是一个班级体向上发展的保障。它能是后进生成长的摇篮。后进生”是班集体的一员,是班级的一分子。老师通过多种班级活动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不失为明智之举。班级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开展,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使他们有施展自己才能,展现自己特长的机会,使他们通过活动受到鼓励,享受成功的乐趣。
  6.对“后进生”要坚持不懈地教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决非一朝一夕间形成的,要在短时间内改变并非易事,后进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是一门艰深的艺术。任何一个后进生,都会在反复中前进,在前进中反复,这也是“后进生”的转化规律。我们只有反复地进行教育,在工作中要及时总结后进生转化中的阶段性成果,理性引导并激励后进生的进步与提高。
  7.帮助“后进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后进生”因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思考问题缺乏目的性、条理性;教师要尽力帮助他们改变思维方式,摒弃思维的盲目性。另外,要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师应对“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与“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增加正面强化,这样“后进生”就会产生心理的满足感,就会在体味成功的喜悦中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8.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后进生
  后进生绝非一成不变。青少年可塑性大,教育不得法,优等生会变成后等生,教育得法,后进生可转化为优等生。我们决不可因为他们现在的成绩太差,或品行略有不端,而放弃。我们在工作中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措施。只有共同浇灌未来之花才能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心理学研究,小学生的思维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要明确各年级培养学
期刊
新课程的理念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学到什么”而是”学会怎样学习”。学会学习是指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那么,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反馈、自我补救,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自主性是人的本性,而动机是自主性的内驱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告诉我们,只有培养学生的学
期刊
素质教育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载体是课程,主要途径是学科教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具有综合的教育功  能。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探索精神;二要灵活运用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良好的素质教育;三要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沟通语文
期刊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 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针对我们偏僻乡村中学的实际,初中生特点,我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
期刊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方方面面,烦琐而复杂。要做好这项工作,班主任要有慈母般的爱心,明察秋毫的细心,持之以恒的耐心,当然,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是静心。  一、静心是前提  班主任不只上课,更承担着学生的德育工作,而且是学生行为习惯、为人处事的教育者和模仿者。所以,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更多是精神上的支撑,物质鼓励少得可怜,每个月的班主任津贴只有六、七十元。有
期刊
【摘要】就目前的校本课程建设情况来看,各校都有很高的热情,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把课程建设简单地看做是编写教材、校际之间开发缺乏协作、课程内容不能凸现学生需求和多种课程界限不明等。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梳理,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教师自主、学生转型等方面多做努力,从而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教师、学生交流共享的、促使学生个性发展的、实现学校持续推进的课程。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期刊
【摘要】  品德课程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更加凸显了活动性、开放性、生活性,以培养学生基本道德观、人生观以及形成良好品性为目的。因此,让我们的品德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品德新课程最核心的要素是确定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并将这种新理念贯穿于品德新课程的所有要素与结构之中,用多种途径,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投入。品德课程对品德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也为品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分析,明确了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结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里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起码要求,而小学阶段是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阶段,提高对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抓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
期刊
一、农村初中生字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有人认为,“初中阶段是人生的断奶期”,初中生心理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大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生所面临的受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升学的压力,使原本就脆弱多变的学生无所适从,导致产生易怒、焦躁、抑郁、自暴自弃甚至对抗仇视等不良心理(行为)。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引导、治疗,对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二、应对心理问题的策略
期刊
内容提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体,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师的特点、学校的特色和社区资源来开发的多样性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又促进了学校“和谐、人文”办学特色的形成。  主 题 词:资源 课程 校本    我国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也是多样的,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