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评估河南省2013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质量情况。方法:收集并整理2013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死亡病例信息,采用县区报告率、报告合格率、审核率、审核合格率、根本死因编码准确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2013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县区报告率为95.27%,报告合格率为88.27%;平均审核率为99.9%,审核合格率为98.49%;编码不准确的比例为7.93%。结论: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报告的死因编码准确性较差,根本死因确定和编码培训工作有待提高。
【关键词】 死亡病例; 网络报告系统; 质量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death case reporting in county and above level medical institution of Henan province in 2013.Method:The death cases information about reporting network system reported from county and above level medical institution of Henan province in 2013 were selected,county reporting rate,eligibility rate of reporting,auditing rate,eligibility rate of auditing, and the accuracy of underlying cause of death coding were applied to the assessment of reporting deaths.Result:The total county reporting rate was 95.27%,eligibility rate of reporting was 88.27%,average auditing rate was 99.9%,eligibility rate of auditing was 98.49%;the accuracy of underlying cause of death coding was 7.93%.Conclusion:Although the quality of death case reporting in county and above levels medical institutes had greatly increased,quality of death coding is dissatisfactory,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training on ascertainment and coding of underlying death causes were quite essential.
【Key words】 Death cases; Reporting network system; Quality assessment of reporting
First-author’s address:Henan Provinc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Zhengzhou 45001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7.039
河南省于2008年正式启用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该网络报告系统按照《死亡医学证明书》格式及死因推断的规范要求进行网络报告,按照ICD-10统一要求进行死因的编码和报告[1]。其中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在死因网络报告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死亡数据报告质量,本文通过对2013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当前的报告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死亡病例报告质量提供依据[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死亡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上报的全部死亡病例322 236例,其中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共报告死亡病例48 990例,占全部报告死亡病例数的15.2%。该死亡病例按照河南省死因规范要求准确填写《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严格按照ICD-10判定原则确定死亡病例的根本死亡原因,并进行ICD-10编码,所有死亡病例信息均使用SPSS 16.0和Excell等统计工具进行清洗和分析[3]。
1.2 质量评价指标及定义
1.2.1 报告情况 县区报告率:以省辖市为单位,参与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的县区占该地区实际县区数的比例。报告及时性:从医生填写《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到进行网络报告所用时间的长短(7 d)作为评价报告是否及时的根据,用报告合格率来表示[4]。报告死亡病例及时得到报告就属于报告合格。
1.2.2 审核情况 审核率:已经审核的卡片数占该地区全部报告死亡卡片数的比例。迟审率:从报告到审核所用时间的长短(7 d)作为评价是否迟审的依据。
1.2.3 准确性 死因编码准确性:采用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进行评价。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1)将编码首字母为R者,定义为“症状或体征”类型;(2)伤害部分仅有内部原因,没有外部原因(编码首字母为S或T),或编码范围在Y10-Y34或编码为Y87.2者,定义为“伤害无外部原因或其意图不明”;(3)编码为I47.2,I49.0,I46,I50.-,I51.4,I51.5,I51.6,I51.9,I70.9者,定义为“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4)编码为J96.-,K72.-或编码范围在N17-N19,定义为“其他错误如呼衰、肾衰、肝衰”;(5)编码为C76.-,C80.-,C97.-者,定义为“肿瘤未指明位置”;(6)具有以上编码的死亡病例存在着根本死因确定或死因编码的错误,这些错误之外的编码,本文定义为“无明显错误”[5]。 2 结果
2.1 报告和审核情况 (1)报告情况:①县区报告率:2013年河南省县区报告率为95.27%,虽然河南省已经实现死亡病例网络直报覆盖到每个省辖市,但仍然有5个省辖市存在部分县区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缺报、漏报现象;②报告及时性:2013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合格率为88.27%,仍有部分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不能在规定的时间7 d内完成报告。(2)审核情况:①审核率:2013年河南省有99.9%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得到了及时审核,仅有0.1%的死亡病例没有被及时审核;②审核合格率:2013年河南省有98.49%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在规定的审核时间7 d内完成审核,仍有1.51%的报告死亡病例审核时间超过了7 d,各省辖市审核合格率均在95%以上,见表1。
2.2 准确性 2013年,在已经审核的报告病例中,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是7.93%,各省辖市编码不准确比例差异较大(2.15%~14.4%),各类死因编码不准确所占比例的结果,见表2。
3 讨论
伴随着河南省死亡工作的逐步推进,死亡病例的网络报告量已经从2008年的123 378例增加至2013年的322 236例,在报告数量上几乎翻了两番。同时,受各个省辖市经济水平、工作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仍有待加强。
2013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上报的死亡病例占全部上报病例数的15.20%,低于我国发生在医院的死亡病例比例20%[6]。其中有95.27%的县区实现了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县区报告率和报告合格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7.33%和85.06%),和2012年河南省平均水平[7]。对于各个省辖市来说,总体的网络报告质量仍然存在一定差别,多数省辖市县区报告率已经达到100%,但仍有5个省辖市县区报告率较低。对死亡病例进行网络报告最大的优点就是显著地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2013年有88.27%的死亡病例在规定时间(7 d)内完成了网络直报,但是仍有部分省辖市报告及时性偏低,提示这些省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死亡报告管理工作在绩效考核中所占比例,提高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的及时性[8]。
2013年,河南省有0.1%的死亡病例没有得到审核,仅1.51%的死亡病例审核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限(7 d),大部分报告的死亡病例都能及时得到审核。保证报告死亡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要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及时准确的对网络报告的死亡病例进行逐一审核。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对县(区)疾病控预防控制部门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预防控制机构都应该定期开展现场督导,减少死亡病例网络直报中的审核不合格和迟审等问题。
WHO在关于死因质量的相关研究中曾指出:如果死因编码不明确的比例超过20%,那么该数据应该属于质量差的类别,会严重影响死亡数据的利用价值[9-10]。2013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出现明显编码错误的比例达7.93%,各个省辖市编码错误比例差异较大(2.15%~14.4%),其中有6个省辖市死因编码错误率超过10%。除去上述所说的几大类错误,其它没有明显编码错误者仍有可能存在着死因链填写、死因编码、死因诊断等有关方面的问题。各级卫生部门应该明确责任,加强培训,提高死因数据网络报告的质量,以达到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真实可靠死亡数据的目的,从而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11-12]。
参考文献
[1]WHO.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李莉,刘庆敏,金达丰.2010年杭州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11):897-898.
[3]李东芝,高贵风.沂源县2009年度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77-78.
[4]李艳容,黄嘉殷,古冠斌.2010年佛山市医疗机构死因信息登记质量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6):70-71.
[5]刘水.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第10次修订本3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
[6] Colin D M ,Doris M F,Mie l,et al. Counting the dead and what they died from: an assessment of the global status of cause of death data[J]. Bull WHO,2005,83(3):171-177.
[7]底秀娟,轩水丽,李少芳.2012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J].当代医学,2014,20(14):148-150.
[8]轩水丽,底秀娟,陈伟.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7):1277-1278.
[9]周脉耕,王玉英,葛辉,等.中国2004年县级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6,27(4):328-332.
[10]许晓君,许燕君,蔡秋茂,等.广东省2005-2012年医疗机构死因报告质量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3):27-28.
[11]王琳,王黎君,蔡玥,等.2006-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亡漏报调查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2):1061-1064.
[12]鲍慧芬,孟武,朱君君,等.芜湖市2012年县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5):850-851.
(收稿日期:2014-10-29) (本文编辑:周亚杰)
【关键词】 死亡病例; 网络报告系统; 质量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death case reporting in county and above level medical institution of Henan province in 2013.Method:The death cases information about reporting network system reported from county and above level medical institution of Henan province in 2013 were selected,county reporting rate,eligibility rate of reporting,auditing rate,eligibility rate of auditing, and the accuracy of underlying cause of death coding were applied to the assessment of reporting deaths.Result:The total county reporting rate was 95.27%,eligibility rate of reporting was 88.27%,average auditing rate was 99.9%,eligibility rate of auditing was 98.49%;the accuracy of underlying cause of death coding was 7.93%.Conclusion:Although the quality of death case reporting in county and above levels medical institutes had greatly increased,quality of death coding is dissatisfactory,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training on ascertainment and coding of underlying death causes were quite essential.
【Key words】 Death cases; Reporting network system; Quality assessment of reporting
First-author’s address:Henan Provinc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Zhengzhou 45001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7.039
河南省于2008年正式启用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该网络报告系统按照《死亡医学证明书》格式及死因推断的规范要求进行网络报告,按照ICD-10统一要求进行死因的编码和报告[1]。其中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在死因网络报告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死亡数据报告质量,本文通过对2013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当前的报告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死亡病例报告质量提供依据[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死亡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上报的全部死亡病例322 236例,其中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共报告死亡病例48 990例,占全部报告死亡病例数的15.2%。该死亡病例按照河南省死因规范要求准确填写《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严格按照ICD-10判定原则确定死亡病例的根本死亡原因,并进行ICD-10编码,所有死亡病例信息均使用SPSS 16.0和Excell等统计工具进行清洗和分析[3]。
1.2 质量评价指标及定义
1.2.1 报告情况 县区报告率:以省辖市为单位,参与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的县区占该地区实际县区数的比例。报告及时性:从医生填写《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到进行网络报告所用时间的长短(7 d)作为评价报告是否及时的根据,用报告合格率来表示[4]。报告死亡病例及时得到报告就属于报告合格。
1.2.2 审核情况 审核率:已经审核的卡片数占该地区全部报告死亡卡片数的比例。迟审率:从报告到审核所用时间的长短(7 d)作为评价是否迟审的依据。
1.2.3 准确性 死因编码准确性:采用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进行评价。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1)将编码首字母为R者,定义为“症状或体征”类型;(2)伤害部分仅有内部原因,没有外部原因(编码首字母为S或T),或编码范围在Y10-Y34或编码为Y87.2者,定义为“伤害无外部原因或其意图不明”;(3)编码为I47.2,I49.0,I46,I50.-,I51.4,I51.5,I51.6,I51.9,I70.9者,定义为“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4)编码为J96.-,K72.-或编码范围在N17-N19,定义为“其他错误如呼衰、肾衰、肝衰”;(5)编码为C76.-,C80.-,C97.-者,定义为“肿瘤未指明位置”;(6)具有以上编码的死亡病例存在着根本死因确定或死因编码的错误,这些错误之外的编码,本文定义为“无明显错误”[5]。 2 结果
2.1 报告和审核情况 (1)报告情况:①县区报告率:2013年河南省县区报告率为95.27%,虽然河南省已经实现死亡病例网络直报覆盖到每个省辖市,但仍然有5个省辖市存在部分县区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缺报、漏报现象;②报告及时性:2013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合格率为88.27%,仍有部分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不能在规定的时间7 d内完成报告。(2)审核情况:①审核率:2013年河南省有99.9%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得到了及时审核,仅有0.1%的死亡病例没有被及时审核;②审核合格率:2013年河南省有98.49%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在规定的审核时间7 d内完成审核,仍有1.51%的报告死亡病例审核时间超过了7 d,各省辖市审核合格率均在95%以上,见表1。
2.2 准确性 2013年,在已经审核的报告病例中,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是7.93%,各省辖市编码不准确比例差异较大(2.15%~14.4%),各类死因编码不准确所占比例的结果,见表2。
3 讨论
伴随着河南省死亡工作的逐步推进,死亡病例的网络报告量已经从2008年的123 378例增加至2013年的322 236例,在报告数量上几乎翻了两番。同时,受各个省辖市经济水平、工作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仍有待加强。
2013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上报的死亡病例占全部上报病例数的15.20%,低于我国发生在医院的死亡病例比例20%[6]。其中有95.27%的县区实现了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县区报告率和报告合格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7.33%和85.06%),和2012年河南省平均水平[7]。对于各个省辖市来说,总体的网络报告质量仍然存在一定差别,多数省辖市县区报告率已经达到100%,但仍有5个省辖市县区报告率较低。对死亡病例进行网络报告最大的优点就是显著地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2013年有88.27%的死亡病例在规定时间(7 d)内完成了网络直报,但是仍有部分省辖市报告及时性偏低,提示这些省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死亡报告管理工作在绩效考核中所占比例,提高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的及时性[8]。
2013年,河南省有0.1%的死亡病例没有得到审核,仅1.51%的死亡病例审核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限(7 d),大部分报告的死亡病例都能及时得到审核。保证报告死亡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要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及时准确的对网络报告的死亡病例进行逐一审核。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对县(区)疾病控预防控制部门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预防控制机构都应该定期开展现场督导,减少死亡病例网络直报中的审核不合格和迟审等问题。
WHO在关于死因质量的相关研究中曾指出:如果死因编码不明确的比例超过20%,那么该数据应该属于质量差的类别,会严重影响死亡数据的利用价值[9-10]。2013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出现明显编码错误的比例达7.93%,各个省辖市编码错误比例差异较大(2.15%~14.4%),其中有6个省辖市死因编码错误率超过10%。除去上述所说的几大类错误,其它没有明显编码错误者仍有可能存在着死因链填写、死因编码、死因诊断等有关方面的问题。各级卫生部门应该明确责任,加强培训,提高死因数据网络报告的质量,以达到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真实可靠死亡数据的目的,从而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11-12]。
参考文献
[1]WHO.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李莉,刘庆敏,金达丰.2010年杭州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11):897-898.
[3]李东芝,高贵风.沂源县2009年度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77-78.
[4]李艳容,黄嘉殷,古冠斌.2010年佛山市医疗机构死因信息登记质量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6):70-71.
[5]刘水.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第10次修订本3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
[6] Colin D M ,Doris M F,Mie l,et al. Counting the dead and what they died from: an assessment of the global status of cause of death data[J]. Bull WHO,2005,83(3):171-177.
[7]底秀娟,轩水丽,李少芳.2012年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J].当代医学,2014,20(14):148-150.
[8]轩水丽,底秀娟,陈伟.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7):1277-1278.
[9]周脉耕,王玉英,葛辉,等.中国2004年县级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6,27(4):328-332.
[10]许晓君,许燕君,蔡秋茂,等.广东省2005-2012年医疗机构死因报告质量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3):27-28.
[11]王琳,王黎君,蔡玥,等.2006-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亡漏报调查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2):1061-1064.
[12]鲍慧芬,孟武,朱君君,等.芜湖市2012年县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5):850-851.
(收稿日期:2014-10-29) (本文编辑:周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