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前演讲全方位探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前演讲实践探究的缘由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解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有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注重语言能力中读和写的训练,而忽略了语言能力中听和说的训练。学生到了初中阶段,不愿主动积极发言,课堂上也缺少口语表达训练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却忽略了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培养。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倡“大语文教育”。他主张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全方位地把學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这种“大语文教育”思想是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观点不谋而合的。
   为了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进行了语文课前演讲的实践探索,尝试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结合生活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锻炼互动交流思想的能力,在思想交流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课前演讲的具体实施
   1.设定演讲主题
   学生年级不同,他们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就会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级、能力层次设定贴近学生生活的演讲主题,才会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初一学生尚处于故事期,因此可以安排幽默故事分享的内容,激发学生演讲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可以安排好书推荐分享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培养审美情趣。初三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和思想观点,可以安排新闻评论、名人名言分享等演讲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这样由易到难、丰富多样的主题设定会让学生产生兴趣,觉得课前演讲并不难,更有信心去准备演讲。学生在由易到难的演讲过程中,得到了语言能力的训练,轻松愉悦地收获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语文素养。
   2.制作演讲手册
   教师每个学期准备好一本演讲手册,做好演讲手册的封面,并且印好演讲手册每一页的格式。
   演讲的内容要有叙述,也要有评论。比如新闻评论的演讲手册格式,包含两个部分:新闻记述、新闻评论。好书推荐分享的演讲手册的格式,包含这样几个部分:书名、作者、推荐者、内容简介、推荐理由。
   书名:
   作者:
其他文献
何为“高效课堂”?即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其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   何为“把手”?即有效率进行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现状,我认为这一“把手”就是挖掘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与传统课堂的被动式学习对比来说的。传统的灌输式课堂,学生就像一个容器,主要以“听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木兰诗》一课中关于木兰这一人物的形象定位,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木兰是一个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而对木兰的女儿情怀,要么一点不涉及,要么蜻蜓点水。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如果仔细研究教材,就会发现文本中除了写木兰备战、木兰征战这两个环节之外,其余的环节都是围绕着“木兰是女郎”这句话展开的,全文突出表现了木兰的女性形象。从《木兰诗》创作的背景来看,南北朝时期正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佛教思想在当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示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让中国传统文化扎根在孩子的内心,迸射出新鲜的血液,让传统文化的脉搏在孩子的生命中更有力、更持久。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词,每位教育者要在教学中通过各种策略和途径,彰显古诗词
《项链》是莫泊桑的名篇之一,在诸多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放在小说主题和人物玛蒂尔德的研究上,而对小说人物之一路瓦栽先生常常被忽略。路瓦栽先生在我们读者和玛蒂尔德眼里似乎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同时在整篇文章中,单从字数这一点上来看,作者给予路瓦栽先生的笔墨与玛蒂尔德相比也少的可怜,作者似乎也在有意忽略他。我们不经要问,既然路瓦栽先生如此多余且被忽略,为什么作者不把他直接从文章中删除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体验才是创作的土壤,决定着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囿于乡村生活,与自然更亲密的相处、和劳动更密切的接触、对现实更真实的感知等生活体验恰是乡村学生的创作优势。由此衍生的丰富而最具感染力的写作素材真实地存在于他们的大脑深处,可惜受制于思维的壁垒。   一、活动缘起   基于上述思考,在《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活教育》“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本文阐述了诵读的含义及其在文言学习中的作用,结合课堂改革背景,以《孙权劝学》为例设计“四读”课文,为诵读课堂提供三大教学策略:敢于“放”——以读促学、适时“收”——以评促读、“多”与“少”——七分研学,三分后教。   一、朗读?朗诵?诵读!   关于“诵读”,《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下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
现代诗歌展现出了中国五四至建国期间广阔的历史画卷以及此时代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精神层面理解中国近代史。尽管如此,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占比并不高,几乎所有的习作要求都会写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一条,然而诗歌恰是最能展现学生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种文学体裁。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作为诗歌再创造的一种形式之一,能够从音乐角度上展示现代诗歌的魅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现代教育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所强调的重视学生个体经验、全面发展(“完人”)、情感交流以及非指导性教学原则,也与我国新课改以来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鉴赏文学作品”、“提升思维品质”的课程目标以及“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等元素不谋而合。   然而,从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实际情况来看,人本主义教学观与高中语文教学并
在艺术创作当中,有一重要的手法叫“留白”,留白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给艺术欣赏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赋予这些艺术作品以不同的意义。在文学创作当中,也有留白的说法,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有的是作者刻意为之,有的则是解读者所发现的。无论什么样的成因,也都让文学作品的解读者有了新的解读空间。   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有一个经典的作品,也就是《陈太丘与友期》,这是一篇选自刘义庆编写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教学质量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提示,指为学生呈现材料的清晰度;二是参与,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程度;三是反馈矫正程序。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第三个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译自英文“feed back”,其本意为“反哺”“回复”“回赠”。[1]我们把对当前说话人话语的回应叫做反馈语(backchannels)[2]。课堂反馈指课堂上双向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