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影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etec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支撑。语言与思维相辅相成。翻译不仅是语言交际活动,同时也是思维活动,因此既要遵循语言规律也要遵循思维规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使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习惯,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 语言;思维;翻译;翻译策略
  一、前言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思维靠语言来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外化的载体,记录着思维的成果,两者互为补充。一方面,思维离不开作为材料的语言。另一方面,语言受到思维的支配。中西方由于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对同一思维内容或对象的思维角度也不尽一致,所以在语言上会采取不同表达方式。因此,对英汉翻译的研究必须基于对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深刻认识之上。
  本文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入手,通过英汉翻译实例,揭示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探索有效的翻译途径,即实现思维模式的转换。
  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对汉英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各个民族所特有的,世界上的语言千差万别,但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一致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共性和思维的相通共同构成了可译性的基础。英汉翻译的过程就是一种涉及英汉两种语言的双语思维活动,是对原文的理解所涉及的源语思维与对译文表达所涉及的译语思维交叉、融合与互动、互渗的过程。
  然而,由于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方面的不同,各自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这些思维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1.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西方人重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的一大特点是在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借助具体的形象。中国人的形象性思维突出体现在文字上。汉语中的许多成语都富含形象的比喻,如:狼吞虎咽、为虎作怅等,集中反映了汉语形象思维的鲜明特征。而抽象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
  中西方这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层面上的表现就是:英语使用抽象性词语的概率明显高于汉语,英语常常利用抽象名词表达动作和状态,使其呈现出一种静态倾向。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就要注意到这种差异,进行语言转换。比如:
  例1:原文:望梅止渴
  译文1:to console oneself with false hopes
  译文2:to have imaginary satisfaction
  “望梅止渴”的表面意思是听说可以吃梅子就会流出口水而解渴。但它内涵的意义是借梅子这一具体事物来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因此在翻译时,就不能直接地按照其字面意思翻译,这样无法表达真正涵义,而且不符合西方的思维方式。而把它翻译为了译文1或者译文2,这样就比较符合英语语句表达的习惯。
  2.中国人重主体意识,西方人重客体意识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题,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中国人强调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他们习惯把观察、叙述的视点放在动作或结果的承受者上,以强调客观性,逐渐形成了客体型的思维模式。
  中国人重主体意识反映在语言形式上就是:汉语常用人称,注重人称的表达。而西方人重客体意识反映在语言形式上则为: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所以,在英汉互译中必须进行相应的主客体转换。
  例2: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译文:His appearance took Dai-yu by surprise. “ How very strange!” she thought, “ It’s as if I’d seen him somewhere before. He looks so familiar.”
  在上面例子中,原文的主语是“黛玉”。然而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的差异,译者倾向于用物称表达,因此都对主语进行可调整,译文的主语变成了“His appearance”,使其译文更符合英语读者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3. 中国人重综合型思维,西方人重分析型思维
  中国古代“天人和一”的思想为中国人综合型思维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整体性。西方哲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则是“本体论”,以逻辑方法构造为第一原理”,强调逻辑分析,注重形式论证。
  中西方这一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所谓形合即主要用“意脉”统领全句,但保持“神”不散。所谓意合是指: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要加以注意。
  例3:原文: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
  杨译:If I follow Baoyu in, he may not like it and she may resent it. I’d better go back.
  霍译:If I go in now after him, he is sure to feel embarrassed and she is sure to start imagining things. It would be better to go back without seeing her.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为了使译文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两位译者都努力把原本“意合”的汉语翻译成“形合”的英语。他们根据自己对于原文“不便”和“嫌疑”的理解,进行了不同的翻译。此外,关于最后一句的翻译,杨宪益做了直譯,而霍克斯补充了原句的隐含意义“without seeing her”。这说明他在翻译时充分考虑了译文读者的期待,并且选择了符合西方人思维的表达方式。
  三、结语
  人类语言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人类思维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语言的发展。语言规律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明白地了解思维规律,反之亦然。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上的差异,并以具体实例讨论了英汉思维差异在汉英翻译中的体现。
  分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有利于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和特征。在翻译中,译者应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注意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差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思维的转换,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表现原作者的思想与意图,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语的优势,使译文更加准确、流畅、自然,也更加有利于译作在目的语中读者的接受。
  参考文献:
  [1] Wilson, Deirdre & Dan Sperber. 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连淑能.1993.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萨丕尔.1964.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4]周志培.(2004).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居住空间越来越重视,如何营造富有特色且宜居的室内环境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室内设计中,“轻装修,重装饰”,体现本土文化及个性化空间成为主流设计理念,运用陈设原则巧妙搭配陈设元素带给人身心的舒适才是陈设设计的重点。本文从室内陈设的设计原则,设计元素及设计目的方面进行论述,为室内陈设设计实践作出探索。  【关键词】:陈设设计;室内设计; 应用  陈设设计作为室内设计氛围及风
期刊
【摘要】:素描造型方法对于纯绘画类的创新与发展重要与否,一直以来,备受学者的争议。尤其是以20世纪初的一批留洋学子争议最多,其中主张“素描是一切造型基础”的人颇多,代表人物有法国学院派写实绘画的徐悲鸿,他留法接受的素描体系,强调西画技法如明暗,光线,造型,解剖等可以融入国画创作中。[1]可以肯定的说每一个写实油画的大师都是一位素描大师。素描不是造型艺术入门的唯一途径,但它是学习造型的重要技法和基础
期刊
【摘要】: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在“脱亚入欧”思想的指引下,明治政府向欧美吸取经验,物质科技水平发展迅速。福田樱痴根据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改编的《丰岛的风暴》,上演后大获成功。从此,日本戏剧朝着创造以科白为主的近代新剧—话剧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梳理近代日本戏剧发展史,管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近代戏剧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分析近代化过程中日本戏剧曲折发展的缘由。  【关键词】:日
期刊
【摘要】:马克思在研究人类家庭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入手,着重分析了人类家庭生活在现代社会所需要面临的挑战,总结来看这一系列的挑战都可以用“去家庭化”这个词来概括。这里面包括了人们在不断地挣脱原本家庭带来的束缚,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不得不离开家庭走向社会为自己的“钱途”奋斗,这样就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大批量的空巢家庭;还
期刊
【摘要】:基于当今国家之间复杂关系、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以及全球化速度现状,显然建立外交使馆对于发挥其作用十分关键。在这个充满利益冲突的世界,外交使馆所具有的国家代表性已经不复当初,甚至效率低下。随着本文关于喀麦隆驻华使馆研究的深入,关于大使馆是如何有助于喀麦隆发展的问题随之出现。为此,本文特别强调案例研究,以此检验驻华使馆在中喀关系演变中所作的贡献,最后还将针对其如何在喀麦隆发展中发挥出不可或缺的
期刊
【摘要】:将主体间性的讨论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是基于对海德格尔晚期存在论,伽达默尔阐释学以及对马丁.布伯“我-你”关系论的过度解读和错误理解的。主体间性研究的对象和领域的无限泛化,失去的是理论研究的规范性基础。主体间性研究走向审美主义,并非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关键词】:主体间性;泛化;规范性;审美主义  王琴发表的《关于主体间性概念的再阐释--答吴兴明先生》逻辑不甚严密,立论不够充分,尚有较
期刊
【摘要】: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学好汉语,正确的理解汉语意义成为了现代汉语学习者最关心的问题,因为现代汉语不仅有着相应的语言逻辑更有着相应的语言情态,也就是汉语的文学情感,这种情感不仅塑造着汉语的时代精神,更影响着汉语的发展趋势,深刻作用在汉语的发展历程当中,影响着汉语的文学属性。因此要想学好汉语,必须要了解汉语的文学情感,从文学角度出发来准确分析汉语的语言逻辑,塑造汉语的哲学精神。  【关
期刊
【摘要】:中国经学史上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起初从经传文字的内容、版本的不同出发,进而更新划分二者的标准,从而得出“非今非古”经学的重要性,以及而后演变为的两种不同学风或研究进程上的差异。今文经学往往采取“政治义理学”的诠释或研究方法,追求“通经致用”;古文经学采取“历史考证学”的进路,追求“实事求是”。本文并不比较二者孰优孰劣,而只是浅谈一下对二者的认识与自己的看法,与诸君共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印度历史上流行的主要思想派别都有明显的宗教背景,而宗教教义则大多带有思辨色彩,印度正统六派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圣典奥义书中的主要宗教哲学思想、构成了古代哲学的主体。佛教等非正统派别则提出了具有极高理论价值的哲学体系,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蕴念者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借鉴,对当今人类的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印度;宗教哲学;派别  从印度的东到
期刊
【摘要】:哈萨克族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所以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仍然残留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哈萨克族有比较完备的切吉列,或传诵于人口,或记录为文字。文章结合哈萨克族切吉列,应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该选题,既给哈萨克族社会文化史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也有助于关注哈萨克族百姓对本民族文化变迁的认知态度。  【关键词】:哈萨克族切吉列;文化人类学;文化变迁  哈萨克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是古代西北众多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