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所遇到的挑战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在研究人类家庭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入手,着重分析了人类家庭生活在现代社会所需要面临的挑战,总结来看这一系列的挑战都可以用“去家庭化”这个词来概括。这里面包括了人们在不断地挣脱原本家庭带来的束缚,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不得不离开家庭走向社会为自己的“钱途”奋斗,这样就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大批量的空巢家庭;还有一方面的挑战就来自于生物科技的进步,这种进步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马克思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中的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了人类家庭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更进一步要求了我们应该回归到马克思的理论中,重新认识和学习,继续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解决人类家庭生活在当下所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 家庭;去家庭化;挑战
  最早的人类大抵是为了生存和繁衍才居住在一起,家庭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慢慢形成了,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庭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家庭在现代社会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去家庭化”,所谓的“去家庭化”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淡化家庭的观念,仿佛家庭已经不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心了。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家庭在现代社会遇到的挑战。人们似乎越来越想摆脱家庭生活的束缚,几乎每个青少年在叛逆期都特别厌烦父母的唠叨,但是奇怪的是度过了叛逆期的人们似乎还在厌烦父母的唠叨;几乎每个青少年都在青春期憧憬一段恋情,甚至在幻想婚姻生活会像童话故事一样,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度过了青春期之后,人们似乎也把年少时的梦想永远留在了那个年龄阶段,真正到了成家立室的年龄阶段之后,人们似乎又不再需要另一半的陪伴了。回到我们最开始的话题,人们为什么开始呈现“去家庭化”的表象,这大概就是现代社会中人类家庭生活所遇到的最大挑战,一旦人们开始不再那么重视家庭生活,家庭的地位就变得岌岌可危,人们也许意识不到,家庭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根基,然而人类自己已经越来越不需要家庭了,至少是在某种表现上,这种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大量的大龄单身男女,甚至他们自己都不再认为婚姻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就是越來越多的家庭选择不再生育子女,低生育率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都成为了首要问题之一。
  所以我们认为家庭关系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我们在之前一直提到的一个概念“去家庭化”的现象,这种“去家庭化”现象其实已经在我们身边十分普遍了,只是我们可能不太注意到而已。比如说,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最熟悉的那些外来务工人员,由他们引发了好几个新名词,他们离开家乡到城里打工目的就是为了多挣些钱让日子过得更好一些,而他们的父母只能留在小山村里等着子女逢年过节能够回家来看望他们,这样老人们就成了空巢老人,而他们的子女也同时就成为了留守儿童,即使他们把子女带在身边一起进城打工,而恰恰是由于父母基本是都疏于陪伴自己的子女,使得那些所谓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论是教育还是安全都成为了很严峻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提高,尤其是生物科技方面的提高,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不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想象可以涉及到的范围。在90年代,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预示着生物技术已经到达了一个人类无法想象的水平,这意味着人类可以自行解决物种的繁衍问题,也就是说人类可以制造自己。这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实,人类家庭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生育后代、繁衍种族,自然选择可以说是家庭得以产生的第一助力。当繁衍后代成为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的生产职能的消亡。熟悉马克思理论的人都很清楚,马克思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即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克隆技术的出现,一旦运用到人类自身的话,就等于是“两种生产”理论的失败,所以在克隆绵羊出现的时候,人类就已经提出来克隆技术不应该使用在人类自身身上,也就是不允许克隆人,虽然在技术层面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这种要求是基于伦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提出,不过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克隆人不再非法,那么家庭又将何去何从?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基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盾运动的考察和分析,最终探索出一个反映人类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对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内容的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婚姻家庭观念。恩格斯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最初目的在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发展历史规律的探索,因此在研究中十分看重作为社会存在物质方面的人口因素,并把人口的自我繁衍提高到第二种生产的高度,在人口因素中又特别着重研究了“婚姻家庭”理论,由此丰富和发展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因此,恩格斯在《起源》中对婚姻家庭理论的研究,本质上体现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即人类婚姻家庭在不同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其实质上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和决定的,婚姻家庭形式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动过程,在家庭财产的演变过程中,私有制开始出现并凸显其历史作用,私有制的演化和发展不断推动着婚姻和家庭形式的变化。其中,资产阶级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制度在形式上具有平等和先进性,但其实质上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财产制度之上的,具有本质上的虚假性,以及對处于婚姻家庭中个别成员的压迫性。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同一性,这启示我们历史唯主义并不是僵死的教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政治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去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为了实现人的彻底解放,恩格斯通过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对处于家庭关系中的人的研究,尤其是对婚姻家庭形式的历史演变的研究,为人们考察人自身的历史进行提供了丰富和可靠的理论素材。恩格斯的婚姻家庭观研究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建设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基于经济发展水平,探索从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等方面为和谐家庭的建设提供的各种可能条件,从而形成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等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参考书目:
  [1]董海英.恩格斯婚姻家庭观及其对解决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的价值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04).
  [2]李新.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0,(06).
  [3]姜丹.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之社会发展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05).
  [4]戴小姑.简论新时期我国和谐家庭的构建[D].东南大学, 2006,(09).
  [5]左玉新.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家庭和谐及其构建[D].河南科技大学,2012,(05).
  [6]滕燕美.恩格斯婚姻观视角下中国“80后”婚姻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06).
  [7]黄寅跃.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视阈下的婚姻自由研究[D].东华大学,2012,(12).
  [8]郭旭.恩格斯的婚恋观及其当代价值[D].沈阳师范大学,2013,(06).
  [9]张鸽.论恩格斯的家庭观[D].吉林大学,2013,(05).
  [10]程晓旭.恩格斯的家庭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2,(04).
其他文献
【摘要】:绘画技法是作品风格的灵魂,没有技法就没有作品风格,没有风格就没有艺术个性可谈。在绘画技法练习和艺术创作中,对创作风格中绘画技法的表现要给予高度重视,技法的理论学习及训练所得来的大量知识要成为形式艺术创作的基石,从大量的习作和长期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充实、加强、完善属于自己的有表现力的作品,让绘画作品借助技法运用的翅膀,翱翔于广袤的艺术天空。  【关键词】:油画技法;绘画创作  一、油画技法
期刊
【摘要】:西方对音乐研究由来久矣,时间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音乐学理论的确立以1885年由阿德勒提出。由此西方进入了音乐的知识体系时期。通过对西方音乐学的历史发展及理论特征进行梳理,了解音乐学发展的始末,有助于今后对音乐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学科未来的走向有所启示。  【关键词】:西方音乐学;发展;理论  这个文化的世界,音乐学提供一部分令人难忘的知识,其目标日益为人们所理解,它正在
期刊
【摘要】:川北灯戏流行于四川东北部丘陵山区,在较早年间初具规模,最早记载于在明朝嘉庆年间“演灯戏十日”的说法。川北灯戏形成主要源于三川东北地区民间歌舞、节庆日民俗表演、川北农村端公(巫师)庆坛的法事活动。川北灯戏以其独特的演出形式、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丰厚的地域民俗文化内容,出落成了巴蜀艺术文化阆苑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川北灯戏;艺术形式;现状调查  川北灯戏在民间的叫法多种多样,在民间都俗为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音乐大国,历代文人对音乐艺术的建设和发展都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中国古人他们多数不仅懂音乐,而且是精通乐律,并且把音乐作为修身养性的工具,用其抒情寄以情怀抒发志向。本文从三方面的文人音乐思想谈及其对二胡这件乐器的影响、以及之后我们该用怎样的视角来审视这见乐器的发展与未来。  【关键词】:文人音乐;孔子;苏轼;二胡
期刊
【摘要】:人物画是中国画中最直接的反映现实的画科,它体现着每个时代的审美情致、文化沉淀、宗教信仰。更是统治者们巩固政权,民心所向的手段。  【关键词】:人物画;统治者;审美  一 、時代背景  史前的人物画天真淳朴,简单稚拙。魏晋时期,思想解放,大批专业画家绽放光彩,宗教人物画风行一时。到了隋唐,画家开始用墨笔勾勒形状,在绢布上进行大场景的创作。唐宋以来越来越多的统治者也开始重视绘画的功能。但是总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趋显著,世界迫切需要了解中国。“汉语热”在全球掀起热潮,对外汉语教学事业随之突飞猛进,取得了瞩目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探知民族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了解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对外汉语教学  一.汉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期刊
【摘要】:声乐技巧的训练是歌曲演唱的必要先决条件,是演唱的基础,所以提高声乐技巧的训练是教师应该关注的点,而声乐技巧的训练一般都是从“气”与“点”两方面进行训练,“气”就是唱歌过程中的换气呼吸等,而“点”其实说白了就是演唱的共鸣点,所以文章从“气”和“点”两方面进行研究其训练方式。  【关键词】:声乐技巧;“气”与“点”;训练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大音樂高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而演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居住空间越来越重视,如何营造富有特色且宜居的室内环境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室内设计中,“轻装修,重装饰”,体现本土文化及个性化空间成为主流设计理念,运用陈设原则巧妙搭配陈设元素带给人身心的舒适才是陈设设计的重点。本文从室内陈设的设计原则,设计元素及设计目的方面进行论述,为室内陈设设计实践作出探索。  【关键词】:陈设设计;室内设计; 应用  陈设设计作为室内设计氛围及风
期刊
【摘要】:素描造型方法对于纯绘画类的创新与发展重要与否,一直以来,备受学者的争议。尤其是以20世纪初的一批留洋学子争议最多,其中主张“素描是一切造型基础”的人颇多,代表人物有法国学院派写实绘画的徐悲鸿,他留法接受的素描体系,强调西画技法如明暗,光线,造型,解剖等可以融入国画创作中。[1]可以肯定的说每一个写实油画的大师都是一位素描大师。素描不是造型艺术入门的唯一途径,但它是学习造型的重要技法和基础
期刊
【摘要】: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在“脱亚入欧”思想的指引下,明治政府向欧美吸取经验,物质科技水平发展迅速。福田樱痴根据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改编的《丰岛的风暴》,上演后大获成功。从此,日本戏剧朝着创造以科白为主的近代新剧—话剧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梳理近代日本戏剧发展史,管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近代戏剧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分析近代化过程中日本戏剧曲折发展的缘由。  【关键词】:日
期刊